炫耀自己健身到底好不好
我真的每天都跑步嗎?你哪兒來的時間啊?我看你朋友圈每天都更新發(fā)布跑步里程之類,你要減肥呀?我看你就是折騰,又花了不少錢買裝備吧?你能堅持多久,仨月還是半年?明年這時候不長五斤肉你就成功大吉了!別人健身都瘦身,你怎么越健越胖啊!你的小腿會不會越跑越粗壯呀!你怎么變得像老年人一樣的作息呀?
健身初期,你會不會也常常接收到這樣的訊息?也許是常年的“三分鐘熱度”、也許是慣性的“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讓毒舌朋友們在說出不中聽的話時,也充分表達了“你在我眼里一貫就是堅持不了多久”的舊形象。
想起2013年,《華爾街日報》發(fā)表了一篇題目叫《OK, You’er a Runner. Get Over It》(好了,你是個跑者,我知道了好嗎!)的文章。通篇意思大致就是:行了,我們都知道你是個跑者,又能怎么樣?還有完沒完?這篇作者指出:目前美國大行其道的馬拉松、鐵三、長距離自行車等等親民運動,本是孤獨者的運動,你自己去經(jīng)驗體會就行了,犯得上那么招搖嗎?
除了在社交網(wǎng)站上頻繁發(fā)出信號外,許多人穿著某某馬拉松的體恤衫、開著貼滿了“26.2”、“13.1”標語貼的車招搖過市,唯恐別人不知道。更有甚者,他們在社交場合,經(jīng)常旁若無人地大談什么時速、心率、山地訓(xùn)練、瓦特(肌肉產(chǎn)生的能量)/公斤(體重)比等等,全然不知這些東西對別人是多么枯燥乏味,這分明是一種“Fitnessnarcissism”(健康自戀)。對于這些人來說,運動本身似乎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顯擺。
在健身熱潮早已深入人心的我國,這類現(xiàn)象也似曾相識。特別是有了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大家曬健身的熱情也越來越高。但也招致了一些反對者的不滿,認為這是一種和曬娃一樣讓人討厭的行為。
那么,我們今天就來回答這個問題
——健身到底要不要打卡呢?
無論是因為從健身中獲取到了樂趣,還是為了虛榮,又或者就是為了打敗小三追回尊嚴,Whatever~你管我呢!本著“動了就比不動強”、“我運動我快樂”、“誰運動誰知道”的原則,我就樂意發(fā),不愿意看你可以不看啊~
其實,這種拽拽的態(tài)度,并不是我們獨有的。針對2013年的那篇文章,后來《華爾街日報》也發(fā)了一篇予以回擊。題目就是《Okay,U are running.Tell me more》(好了,你是跑者,再多告訴我一點)。大意是說,如果有人看著人家車后的幾條“26.2”、“13.1”的標語貼就不舒服,那么這更揭示了這個人的問題,而不是別人的問題。當人們抱有熱情的投入一件事時,自然而言就會和志同道合者分享。在社交網(wǎng)絡(luò)上的發(fā)了什么或者衣服上貼了怎樣的LOGO,似乎并不觸及誰的利益,更不觸犯法律吧。
不感興趣就不要去琢磨。
關(guān)于健身,沒有所謂的“過度分享”。
即便因為愛健康而頻繁向周邊的人嘚瑟心得的行為偶爾也讓人覺得絮叨,但相比陸家嘴視頻出來后,不到一小時就分享得滿城風雨來說,你是更愿意接收哪類的信息呢?
答案,就是你現(xiàn)在的狀態(tài)。
坦白講,難道不正是這些絮叨的人帶起了良好的健身風氣,甚至在潛移默化間影響了更多的人加入到健身的行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