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的技巧怎么樣提高
跳高的技巧怎么樣提高
跳高是一項奧運賽事,在跳高中眾所周知彈跳力和成績很有關系,那么跳高的技巧怎么樣提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跳高的技巧怎么樣提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跳高的技巧怎么提高
1、雙腳打開大約與肩同寬,用前腳掌著地。
2、膝蓋輕松彎曲,跳躍的時候上身保持直立,跳之前如果彎得過低,使用到的是屬于慢肌纖維的后背肌肉,不具爆發(fā)力,也可能導致長期的下背疼痛。
3、上半身保持直立,可以強迫自己使用比后背肌群更強而有力的腹肌,跳的時候,臀部往上提。
4、雙臂也相當重要,膝蓋彎曲時,雙手大約放在口袋的位置,而跳出去時,應自然擺動雙臂向上帶動,使自己能跳得更高,著地時也要有好的緩沖,不能直接讓腳踝或膝蓋直直落下。
5、進行短程助跑彈性跳板起跳練習,不斷訓練自身身體素質,保證一定的運動量。
6、向弧線過渡時比較平緩自然,可以避免停頓或減速,弧線曲率由大變小,使身體逐步加大內頻。
最后一步與橫桿約成20度至30度角,以保證人體在騰空后,有一個適宜的相對于橫桿的垂直位移距離。
跳高的訓練方法
一、跳高基本訓練
跳高是速度力量性項目,具有“快速”的技術特點,要求快速助跑、快速起跳、快速過桿。發(fā)展力量的目的也是為了提高助跑速度和起跳速度?,F代跳高訓練的趨勢足以力量、幅度與速度有效的結合為基礎,更加突出速度的作用,充分挖掘運動員速度素質的潛力。
訓練任務
(1)在提高全面身體訓練水平的基礎上,發(fā)展和提高專項素質和專項能力。
(2)進一步發(fā)展和提高速度、力量、耐力及協調、靈敏和柔韌素質,突出速度和快速跳躍能力。
(3)鞏固和熟練掌握背越式跳高基本技術,逐步改進和完善完整技術。
(4)彌補運動員個人不足之處,逐步增加適應個性和有利于個性發(fā)展的特殊訓練的比例。
(5)培養(yǎng)穩(wěn)重、沉著、自我控制能力和應變能力。
(6)參加各級比賽,逐步積累比賽經驗。
訓練內容與方法
(1)身體訓練:進一步提高全面身體訓練水平,還要增加和采用與跳高專項關系密切,能直接改進和改善跳高專項技術,并對跳高成績提高起主要作用的練習。
?、龠M一步發(fā)展和提高速度素質。
?、谶M一步發(fā)展和提高速度--力量。
?、圻M一步提高靈敏、協調和柔韌素質。
?、苓M一步發(fā)展耐力。
(2)技術訓練:這一階段要在鞏固和熟練掌握背越式跳高基本技術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完整技術。隨著力量訓練水平的提高,進一步掌握跳高完善技術的正確用力,在不斷提高用力程度的基礎上,提高完成跳高技術動作的速度和幅度及效率。在逐漸提高助跑速度的前提下改進和完善助跑節(jié)奏,并使快速助跑與快速起跳緊密地銜接起來。
(3)心理訓練:增強運動員的自信心,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應變能力。
二、專項快速力量練習方法
專項快速力量練習主要由一些帶助跑的單腿跳躍動作所組成,以發(fā)展跳高運動員的快速起跳能力。
1.助跑起跳摸高 6-8步直線或弧線助跑,以起跳腿起跳,用異側手臂或頭觸懸掛在空中的物體。懸掛在空中物體的高度隨著運動員訓練水平的提高而不斷升高。
2.助跑跳過欄架 4-6步助跑,用單腿連續(xù)跳過縱行排列的一組欄架。運動員可左右腿交替進行,欄架高度根據運動員的訓練水平而定。
3.助跑跳皮筋 4~6步助跑.用單腿連續(xù)跳過縱行排列的一組皮筋。運動員可左右腿交替進行,皮筋的高度隨著運動員的訓練水平的提高而不斷升高。跳皮筋練習與跳欄架練習比起來不僅安全,而且可通過升高的高度以提高練習的強度。
4.助跑起跳跳上高墊子6~8步直線或弧線助跑,以起跳腿起跳,跳上高墊子,墊子的高度應不斷增加,以提高練習的效果。跳高的步點 小學或初學跳高的人,經常會在比賽時因起跳點不準,影響實際過桿高度和水平,過早淘汰令人惋惜,如何找準步點,是許多跳高者所關心的問題??缭绞教呒夹g以它自然、簡單、容易掌握受到中小學初學者的歡迎??缭绞街苁遣捎门c橫桿之間夾角30-40度的直線從側面向橫桿方向跑進的,起跳點離橫桿距離為60~80厘米或自己手臂的一臂距離、靠近起跑點一側橫桿三分之一處作為起跳點位置。一般助跑為6~8步??缭绞街苷闪糠椒ㄓ袃煞N,一是“反復丈量法”。也就是從起跳點開始用正常跑速向遠離起跳點方向跑進,數到想跑的步數后,反復跑進數次,直到準確為止。當丈量好助跑步點后擺一個標志物作為標記。另一種方法是“走步丈量法”--走的步數二跑的步數x2-2,例:如果跑8步,則走8x2-2=14步。從起跳點開始用自己的自然步走14步,走步丈量法適用于大多數人,考慮到個體差異,應根據自己情況進行調整。
跳高練習注意事項
(1)盡量選平坦又不過于堅硬的地面進行練習,如蹍道、土地、地板地、沙坑等。過滑的地面不宜練習。
(2)提高爆發(fā)力的練習,重復次數一般不超過10次。
提高力量耐力的練習,重復次數必須在10次以上,并盡可能增加重復次數。
(3)立定跳遠動作中,從起跳到落地瞬間的幾個身體相關關節(jié)的角度(8個角度),對跳遠成績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踝角、膝角、髖角的角度決定初速度的大小,角度偏大影響肌肉用力強度,角度偏小影響肌肉用力速度。
臂角的大小取決于肩部的柔韌和擺臂的速度,臂的擺動對維持身體平衡有一定作用,同時對動作幅度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前屈角、前伸角是人體的空中動作。前屈角過小使得失重感增大,迫使人體過早落地。前伸角是落地前小腿與大腿的夾角,小腿前伸會增加遠度,小腿前伸越大越好。這兩個角不但影響空中動作質量,對落地角也有直接影響。落地角對成績有影響,在維持身體平衡的前提下,以落地角小為好。
猜你喜歡:
2.如何提高跳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