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基本技術之前踢動作要領有哪些(2)
跆拳道基本技術之前踢動作要領有哪些
練習跆拳道的基本原則
1、自覺積極性原則
自覺積極性是練好跆拳道技術,提高跆拳道競技水平的首要條件,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時刻利用各種方式方法調動練習者的自覺積極性。跆拳道練習和競賽都要求以禮始,以禮終,自始至終都要求以禮為先,因而,利用人與人的禮儀互敬,啟發(fā)練習者自覺熱愛他人,對他人尊重而有禮貌,進行思想行為教育。鼓勵學生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挫折,提高練習者自覺努力的意識。根據(jù)練習者學習訓練的目的和任務,組織多種形式的競賽和集體活動,通過競賽和互助互幫評比,調動練習者的積極性。此外,利用高水平比賽的激烈競爭和比賽中運動員之間高難動作精彩紛呈的場面來鼓勵練習者的積極性,啟發(fā)練習者自覺地去研究新內容,新組合和新方法。
2 、直觀性原則
跆拳道比賽的關鍵和高難技術動作為數(shù)不多,但其外在表現(xiàn)卻豐富而且引人入勝。由于跆拳道本身傳統(tǒng)的特點,上述技術不僅是身體形體的活動,而且還講究內在精神,意識以及發(fā)聲和形體動作的密切配合,相互促進。對于這些技術和特點,教學時首先是通過教師的正確示范和講解,使學生對這些技術有一個感性認識。然后,可利用圖片,錄相,比賽中的具體運用,同時觀察不同運動員的技術特點和風格,全面而形象地建立理性認識,最終通過反復練習和揣摩全面掌握技術動作。
3、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區(qū)別對待原則
隨著跆拳道運動的日益普及和發(fā)展,練習和從事跆拳道的人越來越多,能夠學習和掌握跆拳道比賽的關鍵和高難技術動作的人也會越來越多,因此,在這些技術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利用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區(qū)別對待的原則進行教學。根據(jù)練習者的年齡,性別,身體素質,技術水平以及訓練條件等實際情況,在教學練習中因人施教。如對少年兒童,要精講多練,練習內容以動為主,適當利用輔助器如腳靶,以提高練習興趣。對成年人可利用啟發(fā)式教學對動作的講解帶有啟發(fā)性,培養(yǎng)自己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對男生要強調動作放松,防止動作僵硬;對女生則要強調勁力,防止松懈,尤其要合理安排例假期間的練習。對領會掌握動作快的學生,要防止學習得不到滿足時所出現(xiàn)的消極情緒,同時要強調動作的細節(jié),精益求精,在要求動作質量的基礎上,增加擊打的勁力。對掌握動作慢的學生,要耐心幫助,多給以輔導的機會,保證其最終掌握技術動作。還可根據(jù)練習者的身體素質情況,如柔韌,靈敏,力量,速度和耐力,安排相應的技術作為重點學習目標,以便發(fā)揮其特長和優(yōu)勢,創(chuàng)造優(yōu)異的運動成績。
4、系統(tǒng)性原則
雖然說跆拳道比賽的關鍵和高難技術為數(shù)不多,但有簡單和復雜這分,教學時應從簡單到復雜,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在從簡單到復雜再到高難度掌握單個基本技術之后,逐步用于實戰(zhàn)教學比賽并結合輔助器械增加動作的準確性和力度,逐漸達到正式比賽所需的要求。在技術教學過程中,要系統(tǒng)講解每一個動作的特點和在實戰(zhàn)比賽時的用法,相應的規(guī)則限制,運用技巧以及與其它動作組合運用的規(guī)律,全面而系統(tǒng)地掌握每一個關鍵和高難動作的基本技術和實用規(guī)律,提高運用這些技術的能力。
5、鞏固和提高相結合原則
在教學和練習中,首先要求掌握和鞏固已學會的技術動作,使其技術規(guī)格形成動力定型,然后才能在鞏固的基礎上提高。反復練習是鞏固技術的重要手段;而反復練習要有要求,即在熟練動作的同時提高擊打的力度,否則在比賽中運用時就不能夠得分,將推動學習的意義。鞏固是為了提高,提高包括技術技巧的提高,使用技術能力的提高和使用技術效果的提高。技術動作準確而且規(guī)范是為了動作,動作時動作快捷有力,變化靈巧多端則體現(xiàn)了其使用能力,而使用的目的是為了得分取隆。因此,鞏固與提 高相結合是學好跆拳道高難動作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為學習和運用起著橋梁和催化劑的作用。
6、從難,從嚴,從實戰(zhàn)出發(fā)和原則
學習掌握跆拳道比賽的關鍵和高難技術動作之后,要通過反復練習和運用才能夠真正運用到大賽去。這個過程中首要和必須遵循的原則就是從難,從嚴,從實戰(zhàn)出發(fā)進行大運動量練習。從難,首先要強調練習的實效性。騰空跳劈腿的動作難度很大,訓練時非常辛苦,但實效性非常強,比賽時一旦跳劈擊中對方頭頂或鎖骨,就很有可能直接獲得比賽的勝利,因此,只有知難而上,刻苦訓練才能獲得這項技術。從難的另一方面指從訓練條件的難度進行要求,有目的地增加訓練條件的難度,以增強練習者比賽進的自信心和勇氣。此外,還要根據(jù)比賽和技術發(fā)展的需要,進行難新動作的創(chuàng)新和訓練,利用新創(chuàng)的高難動作獲得比賽的勝利。從嚴是指練習過程中嚴格要求練習者的所有行為和思想,對練習者的技術觀念,練習作風,紀律表現(xiàn),訓練情況以及思想問題都要嚴格要求,嚴格把關。從實戰(zhàn)出發(fā),首先要進行大強度和高密度的對抗練習,以適應大賽的需要。其次還要根據(jù)實際情況改變練習時間和環(huán)境,以適應不同條件下比賽的需要。大運動量練習是以超比賽強度,密度和量的要求標準進行練習,以便保證練習者能輕松地進行任何比賽。但應注意大運動量要科學合理地安排,掌握好運用時間和節(jié)奏,圍繞練習目的有計劃地安排每一次大運動量練習。
練習跆拳道的注意事項
1、注意禮節(jié)
行禮:并步直體站立,上體前屈30度,頭部前屈45度鞠躬行禮,禮畢,上體還原成立正姿勢。其他如立正、稍息、坐姿等都與平時體育課中動作有區(qū)別,應向館內教練或老生及時請教規(guī)范的姿勢。跆拳道以禮始以禮終,練習跆拳道應注意自身行為舉止,穿過分不整的衣裝進館,或在道館內大聲喧嘩、聊天說笑都是很不禮貌的行為,不應拿各種器具以及道服進行玩耍,道館有墊子的不要穿鞋踩在上面,進出道館時,在館門口處應向道館(國、道旗)行禮。
2、做好熱身
跆拳道的準備活動也正是為了使身體達到一定體溫與興奮狀態(tài)。一般來講,天氣較熱時,準備活動時間可短些,天冷時則相應延長,并更要注意多穿些衣服保暖。人體在激烈運動中最易受傷的大多是幾個主要關節(jié),如脖子的頸關節(jié),胳膊的肩、肘關節(jié),腿的髖、膝、踝關節(jié)以及連結上下肢軀干的腰椎等,應將這些關節(jié)作為重點加以活動,以防發(fā)生損傷。
3、訓練發(fā)聲
跆拳道的訓練過程中發(fā)聲可以激勵精神,提高訓練效果,同時借助發(fā)聲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體力消耗,實戰(zhàn)中的發(fā)聲可以在提高個人自信的同時起到震懾對手的作用,白帶新生初學時可能會感到不習慣,但應該讓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發(fā)聲習慣,以提高訓練效果。
4、聽從教練的安排
學習跆拳道應該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因為看到別人練習的架勢好看就盲目模仿。練習強度及練習量必須適當,依年齡大小、體格壯瘦、技術熟練、訓練期別、疲勞恢復等漸進實施。一定要聽從教練的安排,系統(tǒng)地練習跆拳道。如在學習的過程中,盲目追求高階段的練習,不但不能進步,反而容易造成運動損傷,影響學習進度。
5、做好放松
訓練結束后要進行全面的放松,讓人體的各種生理機能慢慢調整到正常水平,有效地消除疲勞,緩解肌肉疼痛。劇烈運動后,不要立即坐下或躺著休息,應做些放松調整活動,如慢跑、再走幾步、揉揉腿、做幾下深呼吸等。這樣能使快速血液循環(huán)慢慢平穩(wěn)下來,減輕心臟負荷。運動后不宜立即大量飲水,冬天適合喝溫開水,不宜馬上洗澡、吹風,不宜立即進食。
6、通常上完第一次訓練課以后,會有腿或膝蓋等部位疼的現(xiàn)象,這屬于正?,F(xiàn)象,最初的一個月的確需要堅持一下,但越往后你會覺得越輕松,那就是你進步的時候了。
跆拳道腳靶的拿法
1、前踢持靶方法
持靶者前后開立站式,后手握靶柄的前端部位,靶面放于水平,位置與腰同高或稍高,踢擊時用正腳背踢擊靶心位置,前踢技術正確,踢擊部位有力,在踢擊的瞬間腳靶的兩面將相互撞擊,產(chǎn)生清脆的“劈啪”聲音。
2、橫踢持靶方法
持靶者握靶柄的前端,靶面與水平面成45度-90度的夾角,位置放于身體肋部前15-30厘米處。靶的兩面分別指向左斜下和右斜上(踢另一側時相反),靶的前邊緣在前斜上方,整個靶位在人體前方。
橫踢分中段和上段各個高度,中段在腹胸之間,上段即為頭的高度踢擊時用正腳背擊打靶心,產(chǎn)生清脆“劈啪”的聲音。
3、下劈持靶方法
下劈有兩種持靶方法,一是持靶者正握于靶柄的前端,靶身和地面平行,靶面微向斜上方,放于與頭同高的位置。另一種握法是靶柄指向上方,靶前邊緣在下方,靶面與地面垂直或稍前方斜15-45度。下劈時靶位與頭同高,用腳掌擊打腳靶發(fā)出清脆“劈啪”聲響。
4、后踢持靶方法
?、賳问职小3职姓呦蚯拔⒐?,手握靶柄的中間,靶柄、靶前邊緣與地面垂直,同時貼靠于手臂處,靶面正對踢靶人,靶位在握靶人的身體側面。
②雙手靶。一是持靶者雙手各一個,兩手平行伸出,將兩個靶心交叉貼緊,靶位在握靶人的胸部以下和髖關節(jié)以上的位置。
?、蹖砂匈N緊后,靶柄間相互垂直。放與在握靶人的身體側方。
5、雙飛持靶方法
持靶者左右手各拿一個靶,握靶柄的前端,靶柄與水平面成15°-45°間夾角,前手腳靶放于腹部,后手腳靶放于胸前10厘米處。拿靶人兩手可放于中線位置,兩靶前邊緣皆在朝斜上方,成交叉狀。
猜你喜歡:
4.跆拳道前踢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