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tài)下的勁力訓練
靜態(tài)下的勁力訓練
在太極拳的健身功能日漸突出的今天,勁力仍是太極拳的核心。正確的身型是滋生勁力、整合勁力、發(fā)放勁力的關鍵。各部分勁力的和諧統(tǒng)一是太極拳身型種種規(guī)矩的基本原則。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靜態(tài)下的勁力訓練。
靜態(tài)下的勁力訓練
在生理解剖學中,我們知道人體的運動跟骨骼和肌肉有密切的關系,由肌肉收縮骨骼傳動,通過關節(jié)而產生力。也就是說,骨骼是杠桿,關節(jié)為樞紐,肌肉是動力,離開這三要素,一切皆為空談。所以說,尋求拳術的勁力,要以此為研究目標。訓練靜態(tài)中關節(jié)的定位,以下用圖分解剖析這一結構模式,讓朋友們直觀地了解。所謂關節(jié)定位,就是人體八大關節(jié)在三維空間中相對固定,由于關節(jié)的定位,必帶動所附著的肌肉拉抻和骨骼挺拔,在靜態(tài)中保持這一模式鍛煉,從而是改變人的后天生理狀態(tài),恢復先天的本能。仿四肢履地的訓練也是十分艱苦的,開始訓練時間可以從10分鐘為起點,每周加5分鐘。當能堅持1小時,結構模式不走樣,不變形,抬手即能感覺到肌肉含勁的狀態(tài),始為得法,再深入尋求剛柔共濟、陰陽切換則水到渠成。此結構模式在實戰(zhàn)中威力是驚人的。指、掌、臂搖旋中將發(fā)出強大的勁力,并且本身的結構模式亦是發(fā)力的狀態(tài)。而自己僅感覺到肌肉拉抻、骨骼挺拔旋轉而已。
人體的運動由寰枕、脊骨、肩、肘、腕、髖、膝、踝八大關節(jié)組成。八大關節(jié)三維空間中靜態(tài)相對定位、拉抻各自所附連的韌帶、肌肉。脊骨由于后天勞作形成S形曲線,由頸曲、胸曲、腰曲、骶曲組成。而中華武術的原理就是通過特定的方法調整脊骨,使之恢復先天狀態(tài),即所謂拔骨。調整方法:向內曲的脊骨反相挺出(胸曲、骶曲)并且頸曲上拔,骶曲正直下沉。通過以上方法,會發(fā)現(xiàn)脊骨近似呈一條直線,請保持這種狀態(tài)一直到訓練結束。在訓練中有意識地將胸曲向后凸出,會有事半功倍的奇效。另外,寰枕關節(jié)(俗稱后脖子)要配合頸曲的上拔同骶骨下沉,能有效鍛煉脊骨的彈性,日后結合脊骨的伸縮、內轉驚抖起梢節(jié),能輕易地把進攻的對手重心挑、撞起,配合步法就能輕松的把他擊出。
結構的外層肌肉在關節(jié)定位下均呈拉抻狀,而內層肌肉相對放松,形成一種剛柔互濟的陰陽對立狀態(tài)。要點:訓練中,兩肩墜沉、橫膈膜放松,呼吸勻,深、長,保持到訓練結束。結構三維空間位置:兩腳同肩寬,雙手抱球狀,胸部定位,相隔一拳的距離,十指撐開。按照圖l方法先調整脊骨保持狀態(tài)定位,上肢以肘為點定位,夾角950左右,下肢以膝為點定位,夾角1300左右??偟挠柧毞椒ň褪牵淼墓趋览_,各上肢大骨,下肢大骨以及脊骨軸向外拉。上肢骨:肘拉肩,腕拉肘,手指拉腕,下肢骨:膝拉髖,踝拉膝,足趾拉踝。要點:定位位置角度不變狀態(tài)下拉抻,否則會失去訓練意義。
側方觀察脊骨同下肢骨似-Z形態(tài),訓練中固定這一狀態(tài),1.2.3.三個角用力,那下肢骨同脊骨拉抻比較容易掌握,即頂尖見力。在拉抻時,配合大腿根內轉,兩膝內合,但膝之間仿佛有彈簧狀合不攏,腳尖猶犁地之意,效果是剛中含柔,彈性靈活,一觸即發(fā)。
上肢骨是以肘尖見力,松肩且外撐(肩由鎖骨、肩胛骨構成,松肩外撐就是下降鎖骨和拓展肩胛骨)似抱一棵大樹,但樹太粗,硬抱;手指要撐繃,環(huán)形拉抻。要點:抱樹意念只是方法,切莫追求。胸、上臂、小臂、腕內側手指均要抱,但肌肉要放松,結構模式是拉抻外側肌肉,而非內側,否則會失去陰陽切換之妙能。
側面訓練同正面方法一致,只是改變身體方向。位置定位:身體側轉45°,前后腳距離一腳半,前腳跟略起,腳尖猶如犁插進地下,后腳全腳著地。注意:以上拉抻訓練要落實到各個相關位置,并非搞放松的“意念戰(zhàn)”,掌握方法一般二周即有明顯的勁力感覺,渾身各部筋膜、柔韌均有變化,靈活異常,本能防護速度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要點:兩膝尖力點要強,否則下肢同身體的連通會斷勁。
此二式為側面訓練的深入,腳距三腳長,其方法同上。圖7前腳尖方向外轉,進一步拉長下肢的肌肉,身體略呈弓狀,加大脊骨后凸,使之更有彈性,增強骨骼的抗壓性能。此結構模式訓練方法對拳擊和散打愛好者有較大幫助,能提高反應速度、耐力、柔韌和爆發(fā)的勁力,實踐中要有意識地控制上肢、下肢肌肉松緊,多體會陰陽切換的變化,效果要比打沙袋、跑步、跳繩強得多。結構模式的訓練首先要定時、定量,養(yǎng)成習慣,有意練功,無意出功,無形無意中,勁力才增長迅速,只追求勁力去訓練,效果反而不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