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領頂勁的介紹
虛領頂勁的介紹
虛領頂勁不僅被楊派太極拳列為"十要"之首,也是其它流派太極拳遵循的練功要旨之一,它源于道家的導引養(yǎng)身術(shù)。道家功是把"虛領頂勁和氣沉丹田"同時提出的,要求修煉者"至虛極,守靜篤"地修煉"導氣令和,引體令柔",達到"虛其心,實其腹"的性命雙修境界。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虛領頂勁的介紹。
虛領頂勁
這是練習太極拳的技術(shù)要領之一。
虛領頂勁不僅被楊派太極拳列為"十要"之首,也是其它流派太極拳遵循的練功要旨之一,它源于道家的導引養(yǎng)身術(shù)。道家功是把"虛領頂勁和氣沉丹田"同時提出的,要求修煉者"至虛極,守靜篤"地修煉"導氣令和,引體令柔",達到"虛其心,實其腹"的性命雙修境界。
王宗岳《太極拳論》中"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的實質(zhì),是用十二個字概述了太極拳身法的立身中正,是頂勁領起與腹部的沉勁同時作用于身弓的結(jié)果,也就是說只有掌握和運用自如地把虛領頂勁和氣沉丹田縝密有效地結(jié)合起來,才能獲得太極拳"立身中正"的身法。
虛領頂勁的含義
頂勁者。即頂頭懸。
頭頂正直。腹內(nèi)松凈。氣沈丹田。精神貫頂。
如不倒翁。上輕下沈。又如水中浮漂。漂然不沒之意。
歌曰:神清氣沈任自然。漂漂蕩蕩浪里攢。憑你風浪來推打。上輕下沈不倒顛。
虛領頂勁的要領
練習時,要求頭向上頂,但頸部肌肉不要僵直,頭部動作應與身體位置和方向的轉(zhuǎn)換協(xié)調(diào)一致。
"虛領頂勁"亦寫為"虛靈頂勁",語見于王宗岳《太極拳論》。"虛領頂勁"是對頭部姿勢的要求。
楊澄甫《太極拳說十要》云:"頂勁者,頭容正直,神貫于頂也。不可用力,用力則項強,氣血不能流通,須有虛靈自然之意。非有虛靈頂勁,則精神不能提起也。"虛領,即虛虛領起,徐致一注云:"虛領者,謂當用虛靈之意(即不用力)自引其頂。"
虛領頂勁的詳細論述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是太極拳最關鍵的要求,是上下相承的一個整體,也是最需要論述的兩個方面。
虛領頂勁
用體態(tài)姿勢來褒貶人的外貌時,多把"頭歪脖扭"、"低頭貓腰"、"縮肩弓背"、"藏頭縮尾"等詞做貶義,而把"機靈"、"精神"、"氣宇軒昂"等詞做褒義。被夸好的人都應該是"挺胸拔背"、"頭直頂圓"、"兩眼圓睜"給人以雄赳赳、氣昂昂的樣子。這種人只能是健壯的運動員或武術(shù)運動員的外貌,太極拳的要求,則不是挺胸收腹、兩肩向后,頭項挺直、眼睛圓睜,把一派"尚武精神"顯露于外,,而是向上的"虛領"頭頂心的百會穴,使之朝上方垂直于蒼穹,此處好像被系懸起來一樣,用意輕輕頂起一個氣球,因此又叫"頂頭懸"。頂懸頭正,綱舉則目張,四肢百骸才能靈活地運動,各經(jīng)百脈才能通暢運行?!饵S庭經(jīng)》云:"子欲不死,修昆侖。"(古人以昆侖山最高,比喻頭頂)。所以道家講:"上煉神于泥丸",佛家的"摩頂受誡誡"也修此重地。
有人認為"頂頭懸"這三個字好理解,而"虛領頂勁"的"頂勁"二個字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如果一提起"頂勁",就會想起足球運動中的"頭頂球",又想起朝鮮人、印度人用頭頂物。非也,在此提醒大家,千萬不要用力、用勁貫于頭頂之上,把物頂起來,把人頂出去。練太極拳絕不是練"油錘貫頂"的功夫和"撞羊頭"的本領。這里所說的頂勁的"勁",是用來形容精神、神情。
太極拳是"身心雙修"、"形神兼?zhèn)?quot;的功夫,是"用意識引導動作"的運動,是全憑心意(高級神經(jīng)中樞嚴密、精細地指揮機體)進行的形體活動,所以把頭腦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只有在全身放松、周身松凈的情況下,才能做到"虛領頂勁"。所以《十三勢歌訣》中說:"滿身輕利頂頭懸"。
"頂頭懸"者,實際就是放松,就是舒展。別處都可以往下放松,唯獨頭頂不能往下。如其往下沉,必須壓住肩和胸腔,使脊柱在頸、胸部分的生理性彎曲程度增大,只有頂頭懸起之后,才能減少頸椎向前弓曲。同時,也矯直了胸椎向后彎曲的上半部分。上邊"虛領頂勁"再配合下邊"松腰溜臀",才能使脊柱出現(xiàn)的四個生理性彎曲變小或舒直,能達到暢通"上至腦,下至尾骶,皆精髓升降之道路。"能使"督脈"上下通順,有利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活動。如到"氣沉丹田",必須首先做到"虛領頂勁","虛領頂勁"是"氣沉丹田"的先決條件,"氣沉丹田"則是"虛領頂勁"的保證條件。最貼切的比喻就是:用手捏住處一根鏈條或線繩的一端,向上提起,則此鏈條的節(jié)節(jié)才能松展開來,垂于地面。放手扔下鏈條,很容易堆積在一起而互相擠壓。如果手一手提起鏈條,再用另一手上托它的底部,則鏈條幾卷曲,不能舒直。這就是"虛領頂勁"與"氣沉丹田"的物例。
"虛靈頂勁"。"虛者對實而言","靈者對滯而言"。頭頂之處能虛、能靈地向上懸起,則其下的軀體始能放松、輕利、敏捷地活動。大家要在"靈"字上多加琢磨,多下功夫去領會。
"頂頭懸"和"懸頂"是簡稱,也有人說:"頂懸若虛"此句是在文字上強調(diào):"虛懸"。所謂"虛懸"者,絕不是用勁的實懸,用力的滯懸。如此,則容易引起頭頸部梗起、強直。強直之后,必然影響肩、背、胸等部位的舒松、自然。氣易上浮,重心上升,也就談不上輕靈活潑了。
既然不是用力、不是用勁兒提頂,難道用貫頂嗎?也不是。"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滯之虞,所謂頂頭懸也",因此,只能用"神"去"貫頂"。如何才能做到"神貫頂"呢?簡單地說,也很容易,只要保持"眼神平直,領起精神"即可。眼神隨著"用意"的手活動,在定勢的剎那間,眼神通過"實手"的上方直達前方平遠的地方。(當然也有個別之時)
這里要特殊說明:貫頂必須用神,亦即是"領起精神"就算做到了,除不能用力、用勁之外也不能用"意"去提頂、貫頂。其理由是,國心線提起垂直后,周圍才能靈活敏捷地轉(zhuǎn)動,因此,才有"尾閭中正神貫頂"的真正意境。太極拳要求是用手、用身體也包括用頭周圍部分接觸對方,這些相接觸的地方,才是用意之處。因此很少用頭頂來應付對方,所以,不能意念貫注于頭頂。在盤拳走架時,也應當如此。
另外,也談談與懸頂相反的現(xiàn)象 ------ "丟頂"。練拳之人常說:"低頭貓腰,傳授不高","身形腰頂豈可無,缺一何必費功夫","不丟不頂不丟頂"。"丟頂"是練拳中最主要的毛病之一。那么,怎樣判斷在練拳時丟不丟頂?應當看從頂?shù)筋i、到背、到腰椎是否始終保持自然的、舒松的吻合。如能如此,即便是俯身很低,但沒有產(chǎn)生低頭、彎頸、屈背、貓腰等現(xiàn)象,也不算是丟頂。因為太極拳也和其他拳術(shù)運動一樣,基本動作不外是"伸、屈、進、退、起、落、仰、俯"。譬如:做俯身動作時,只要練者能始終保持從頭部到腰部的自然平直,那么不管俯得多么低,也不能說是丟頂。換句話說,不論練的架勢多么高,哪怕是一個站立的姿勢,如果練者出現(xiàn)有低頭、揚頦、彎頸、駝背、貓腰等現(xiàn)象,就算是丟頂了。當然,做俯身動作要保持不丟頂,確實需要認真正確地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練習。但是,不能怕被說為丟頂,而不敢鍛煉俯、仰的動作。所以應該說清楚,如果愿意在太極拳運動上下些功夫的話,需要首先對這些問題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才好。
氣沉丹田
"氣沉丹田"是與"虛領頂勁"相對而言的。二者是一個共成的整體,不可偏廢,是王宗岳首先在《太極拳論》中對練拳者的身軀、形體、姿勢和"內(nèi)在的意境"提出這兩大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