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堡太極拳的功法特點和原理
趙堡太極拳的功法特點和原理
武當趙堡和式太極拳是形成于河南溫縣趙堡鎮(zhèn)的漢族傳統(tǒng)拳術。趙堡太極拳以明朝山西王宗岳為師尊,在河南趙堡村內單傳六代,由陳清平老師傳于世人。而以趙堡村傳人和兆元在原來基礎上大改而成。由于趙堡村規(guī)嚴,世代祖訓不外傳,所以至今外人對趙堡太極拳知識不多。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趙堡太極拳的功法特點和原理。
趙堡太極拳的功法特點
趙堡太極拳有拳架七十二式,式式皆為立式畫圓,走立式化圓,是本拳種的核心與特征,整個拳架是從先轉大圈后小圈,猶如春蠶抽絲連綿不斷,里有順圈逆圈組成,以身而言,有:以手化圓,以肘化圓,以胸腹化圓,以膀化圓和以胯化圓。丹田轉動,此乃一圓化太極。
拳架的演練遵循,(三直)(四順)(六合)和(意貫四梢)等規(guī)則,(三直)即頭直、身直、小腿直、(四順)即腿順、腳順、手順、身法順,六合即手與足合、膀與胯合、肘與膝合此乃外三合,內三合有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四梢)為牙為骨梢,舌為肉梢,發(fā)為血梢,毛孔為氣梢。
趙堡太極拳架輕靈圓活,動作舒展大方,演練時,步活圈圓,環(huán)環(huán)相扣,無明顯發(fā)力動作,套路貫穿,有柔有剛,在掌握套路后,即逐步化圓為圈、由簡到繁,提高技巧,難度,在演練過程中,練至數趟,一經啟動,旁人觀之、見走圓畫圈,卻找不到頭與尾,猶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
趙堡太極,在走技方面擅長拿、跌、擲、打、靠諸藝,又有各種擒拿與反擒拿動作,融于套路中,使其技擊特點甚為突出,在推拿方面,以二人立步推手,繃、履、擠、按、之動作,活步推手,以練采、列、肘、靠、之法。
趙堡太極拳的技擊原理
太極拳是以道家的吐納、咽津、導引圖、龍守、虎引、龜咽、蛇曲等仿生與功法,溶健身、技擊與意念活動為一體而發(fā)展至今,故道教思想是武當太極拳的核心。道教歷來重視養(yǎng)生延壽、修道成仙、追求“長生不老”。其修煉宗旨是“法天貴真、靜觀天道”,并將自己的身體與自然融為一體。“重人貴生”是道教的精義,極為重視今生,認為生長、生命、生存,是生道的本體。養(yǎng)生術成了道教的精粹,立足之本。 而趙堡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fā)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fā),隨人則活,由己則滯。為此,太極拳特別講究“聽勁”,即要準確地感覺判斷對方來勢,以作出反應。當對方未發(fā)動前,自己不要冒進,可先以招法誘發(fā)對方,試其虛實,術語稱為“引手”。一旦對方發(fā)動,自己要迅速搶在前面,“彼未動,己先動”,“后發(fā)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太極拳的這種技擊原則,體現在推手訓練和套路動作要領中,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而且在攻防格斗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