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力由脊發(fā)”之說
太極拳“力由脊發(fā)”之說
太極拳的本質是武術,習練武術就得懂力由脊發(fā)之說,太極拳是一項以腰為軸的運動,腰脊的力量是太極拳發(fā)力的基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太極拳“力由脊發(fā)”之說。歡迎閱讀!
太極拳“力由脊發(fā)”之說
太極拳拳論中有力由脊發(fā)之說,不發(fā)力就不能稱作拳,現(xiàn)代人雖然將太極拳當做養(yǎng)生拳練習,但是太極拳不僅是單純的健身養(yǎng)生術,而是健身和武術合為一體。
有些所謂拳家,一味講究松空輕柔而不用力,其法娛樂無妨,用之則餒。乃是不明太極陰陽互易和陰陽相濟之理,誤人害己,謬之大矣!
太極拳柔顯其外,剛蘊其內,剛柔相濟,并非一味地松柔不用力,只是要求自然用力而不用蠻拙之力。太極拳其用力乃是自然順遂。撐合自然,均衡不偏,外撐內抱,上拔下沉,自然而為,欲動不動,不動而動,觸之即應,因動而動,隨動而變而不妄動。
學習太極拳的人都知道,太極拳要求用以不用力,有些人偏面的認為,太極拳是一項不用力的拳,完全不用力還是武術嗎?
有些人片面地認為太極拳是被動拳,而不知其拳慢練快用,背練順用,形慢意快,意動形隨,不快而快。不力而力,不速而疾,慢中見快,被動中更加主動。太極拳講究技巧,但技巧是以功夫為基礎的,不講功夫而單純地追求技巧,就失去了太極拳的靈魂。
太極拳的靈魂仍然是練力、用力和發(fā)力,只是用力和發(fā)力的方法有別于他拳。拳論中所述的“極柔極剛極堅強,無堅不摧”是太極拳的本真,松柔只是太極拳入門的方法、訓練功夫的手段及外在的表象和應敵的前奏(也可稱之為化解敵力的方法和手段)。
若沒有力量,太極拳是絕不可能做到“無堅不摧”的。借力打力,是任何拳種都要追求的,不惟太極獨專。借力亦是有條件的,不能憑空想象,實際運作要看雙方的技術層次水平和反應能力,若要借人之力,更要技高一籌。
力量是學拳的基礎,天下沒有不發(fā)力的拳,練太極拳的關鍵是會靈巧的用力,用好力,力不虛發(fā),發(fā)則必中,中則必果,也就是常說的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拳者,力也,力之平衡,力之協(xié)調,力之運用,去拙力,增活力,所以勁也,任何技巧都是建立在力量、速度、反應基礎之上的運化,太極拳亦莫能外。沒有力(勁)、不用力(勁)、不會用力(發(fā)力或發(fā)勁),終生不入太極拳真功之道。
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論述,實際上非無力不要力,只不過是對招熟、勁活的一種體悟,不過就是行拳交手中不較勁、不努氣、不用拙力而已,也僅此而已。太極拳若不經過力的訓練,就不知道力的勁道,想達到“不用力而有力”的效果是絕不可能的。
力雖有先天力和后天力之分,但拳中之力仍是后天訓練的結果,拳中所說之力。不經過結合實際的有效的訓練。只是憑空想象,不會有力的增加和感悟,所用的力也仍然只不過是自己的先天本力而已。
對初學者來說,“用意不用力”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對其只能要求不用僵拙之力罷了,拳者只有經過反復的訓練,練出了拳中之力,有了拳中之力,會用了拳中之力后,你才能會不去主動想力,也只有當你對自身的力和對敵方力都能運化自如了,你的力這時才會隨你的意識或意念走,才會順力而為,不力而力,隨意而發(fā)!也只有這時你才能真正達到所謂的“用意不用力”,才能做到所謂“意到氣到力自到”的太極真功之境。
傳統(tǒng)太極拳講究勁,也不否認力,其本身就是學習和研究用力的學問。拳論中不僅有“蓄勁如張弓,發(fā)勁似放箭”的要求,更有“力由脊發(fā),步隨身換”的說法。
在傳統(tǒng)的武派太極拳中就有“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無力我亦無力,我意仍在先”及“兩股有力、唯手先著力,隨即松開”的各種論述。
前人對勁、力雖有分說,其意稍有微別,但實際上勁力不二,并沒有本質的區(qū)別,雖然有人說“勁活力拙,力僵勁巧”,但仍然是主觀的評判,而未必盡合實際。
力可拙,勁未必不笨,如人們平時所說的某某“笨勁大”就是指拙力,又如,在拳中所說的“整勁與整體力和內勁與內力”的內涵就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再如,拳中所劃分的“柔勁與剛勁,明勁與暗勁,化勁與打勁”,也只是用力大小隱顯與快慢輕重的區(qū)別,也沒有什么本質的不同。若說得再透徹一點,“勁乃是用力多元化的運化”,即“組合用力”的活化而已,也不過就是說:“勁是對力量的運用”。
拳者,亦打亦化,化是打的手段,打是目的,太極拳亦然。拳者制人而不制于人。要制人不能不打,要打就不能不發(fā)力,發(fā)力是打的基礎,是太極拳用勁的靈魂,化是太極拳應敵的手段或方法,故在太極圈中有“能化則能打”之說。真正的太極拳乃是化打合一之術,只有化打不分,才能步入太極拳的上乘之門。
拳者若不能發(fā)力、不會發(fā)力、發(fā)不好力,則達不到“發(fā)勁似發(fā)箭”的效果。那么,太極拳之發(fā)力到底由何而發(fā)呢?此若不明,太極真功難成。
拳論中說“力由脊發(fā)”,又說“其根在腳,發(fā)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也有的說“勁起于腳,主宰于腰,靈通于背,形于手指,發(fā)于脊骨”。
從前人的這些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各種說法中勁、力乃一不二;其次,所述發(fā)力點雖異而一。因為,無論脊或腿皆主宰于腰,太極拳若沒有腰的主宰,身便散亂,任何局部之勁力都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太極拳的根本大法“命意源頭在腰隙”,所以說“無腰不太極”,太極拳練的就是腰,即俗所謂“別看太極柔剛勁腰中求”。在太極拳論有中云:“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
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也就是說太極拳的運動,“一舉動周身具要輕靈,尤須貫穿”,若離開了整體的貫穿,而單純強調某一點或局部,太極拳必將散漫失其真宗而不能做到“完整一氣”。
真正的太極拳發(fā)力,是一個周身協(xié)調運作的過程,并不是由身體的局部而發(fā)的,腳與大地的蹬斥力只是發(fā)力的第一作用點,并通過大地的反作用力回饋自身,使自身能量放大,加能而出。太極拳的發(fā)力,乃有其源,這個發(fā)力源就是“腰”,即所謂“依中而行,本中而運,由中而發(fā)”,太極拳其腰柔而其勁剛。因此,太極拳中也就有了“開合鼓蕩主宰定”的論述。
太極拳的任何流派,若離開了腰的運化,也就無所謂太極拳了。至于“其根在腳”的論述,只不過要求拳者下盤沉實而重心穩(wěn)固,充分利用人與大地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使自身的力量產生最大功效而已。
乃是常識無可多論:“發(fā)于腿”也就是腿的屈伸而已,凡扛過東西或搬過東西的人都會感悟到,亦不必多述。然而“力由脊發(fā)”與“牽動往來氣貼背”一樣,在理解上就不那么容易了。
“力由脊發(fā)”的說法,并非太極拳之力真正由脊背而發(fā)的。若單純強調力發(fā)于脊,就等于說太極拳是局部用力,這有悖太極拳整體均衡用力之則,其實,“力由脊發(fā)”,也只是前人對太極拳發(fā)力特點的一種感悟和不同角度的描述而已。
那么,這種感悟由何而來呢?主要還是源于太極拳的“含胸拔背、沉肩墜肘,虛領頂勁”的基本要領,是頭領身拔、開肩虛腋、頂膝坐胯、圓撐爭拔的自然反映的結果。
由于太極拳的手臂圓撐、身形爭拔而使背部前裹,脊骨后撐而自然繃勁,這樣就使后背和脊骨有了力的感覺,如手向前發(fā)力時,背部后爭,腿向后蹬,身向前擁。前進中的整體爭合之力就反應在了后背的脊骨上,所以,前人也就有了“力由脊發(fā)”的感悟和論述。
太極拳若把人的身體比做一個彈簧的話,無論是拉伸、旋擰,還是按壓、推擠,其力點都會集中于彈簧的中部,并通過中部的形變而產生蓄能和釋能效應,并使其做功,其功率的大小取決于受力的大小,受力越大,回彈時反作用力越大,這也就是太極拳能借力打人的奧妙所在,也就是“別看太極柔剛勁腰中求”的道理所在。
當然,這只是一個比喻性的描述而非其真,因為人是活的而物是死的,太極拳贏人不僅需要借人之力,更需要自身有力,即便是柔化也是需要順力加力的,所加之力越大其作用也越大,反之亦然。太極拳之所求,乃是用最小的能量消耗而取得最大的功效,即所謂“以巧破拙,以小力勝大力”,抑或謂之“四兩撥千斤”。
太極拳修煉,一方面要學會借人之力,另一方面更要加強自身能量的積蓄儲備,特別要強化腰胯爭合反彈力的訓練,這些訓練,猶如加粗加密自身的“彈簧”,即拳論中所謂的“極柔軟然后極堅剛”,太極拳只有做到“極堅剛”才能“無堅不摧”,太極拳只有周身如簧,才能遇力則應,發(fā)力時才能撒手便出,即“發(fā)勁似放箭”。
其實,太極拳之發(fā)力,亦不過周身整合的松緊運動而已,因為人之運動是靠肌肉筋腱的松緊帶動骨骼的運轉而生的,松緊是人體運動的核心和樞紐,離開松緊人不可能產生任何運動,所以說,拳學無玄虛,真功本無秘,拳不過攻防,變不過虛實,用不過剛柔,練不過松緊。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太極真功松緊系,易變松緊求真諦,自然松緊自然力,發(fā)與不發(fā)在心意,一切有為都是假,無為而為乃成真!那么,太極拳真諦也就是一松一緊一運化,一松一緊一太極,一松一緊力自出,一松一緊自無敵,不松不緊不剛柔,慢松慢緊力渾厚,瞬松瞬緊炸力崩,漸瞬松緊鬼神驚,拳者若明此中理,無師自通功必成!——僅供參考。許多論述似是而非 ,失之偏頗。讀者需要辨析。
怎樣做到外三合
一、肩與胯要上下垂直,在一條線上,身體就可中正。肩與胯又要有相吸相系之意念,要以胯帶肩要動齊動。
二、能做到肩與胯合自然肘與膝會相合,應要注意肘與膝相系運動的配合,做到身法中的裹襠及松肩沉肘之法,有利于肘與膝的相合。
三、手與肘也要上下相糸,要做到足到手到,上下相隨,兩手的陰陽開合要與兩足的外擺、內扣相結合。
太極拳的兩大爆發(fā)力
第一步:脊柱和后腰力的產生
當?shù)ぬ餁猱a生后,就要開始鍛煉脊柱的力量,將丹田之氣通過“小周天”將氣提上來,再過肩,送到脊柱和后腰,讓后背和后腰產生膨脹氣,壯實后腰。
此勁出自丹田,一旦練出,終身不退。脊柱力是整體力傳遞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鍛煉脊柱時意念應始終感知脊柱,使脊柱和手臂的內在能量達到協(xié)調貫通,讓意念與身體相隨,形神合一。為以后的功力發(fā)揮打下堅實的基礎。
丹田是人體力量的集合地,身體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丹田,習武要學會氣沉丹田和意守丹田,在行拳走架中,學會將氣集中到丹田。
第二步:周身整體力的產生
周身整體力指的是什么呢?周身整體力要體現(xiàn):“雞腿”、“龍身”、“熊膀”、“豹頭”、“鷹爪”、“雷聲”的威猛。“雞腿”是說通過練習太極拳,松胯而襠走后弧,產生強有力螺旋向下向上的腿功。
“龍身”是指腰部要有游龍舞腰擺尾之內力;“熊膀”意在練就結實的臂膀,就如鞭子把柄,通過正確練習太極拳使背部慢慢變地如同鋼板一樣堅實,斜方肌與背闊肌向兩前側拉伸,肩胛下沉橫開,含胸拔背,背圓胸實,兩肋鼓脹,氣血充盈,貫注周身。
當周身之氣膨脹和收縮時,便使內力有極大的彈性和暴發(fā)力;“豹頭”要求拳練到頭頂藍天,脖如立柱,結實堅挺,勁力從腳下直貫頭頂;“鷹爪”顧名思義,說明通過太極拳練習,氣貫手指,手有鷹爪一樣力度。
太極拳是一項整體運動,練習者在練習中要保持周身一致,做到內外三合,運用丹田的力量,在必要時,充分的發(fā)揮。
“雷聲”指在發(fā)力時發(fā)出的自然哼哈之聲,如雷響,氣貫山河。陳式太極拳猶為如此。特別指出的是,練習太極拳必須運用好呼吸,用好了就會下沉放松,產生極強的暴發(fā)力。但千萬要注意不能憋氣,也不能讓氣填胸,這樣會產生氣結傷身體的。
太極拳基本功練習
第一步、盤好拳架
在太極拳的學習中,拳架是最基本的功夫,我們一定要牢牢掌握當中的學習要領。
以傳統(tǒng)太極拳而言,動作姿勢應符合“二十要”,即:頭要懸、頸要貼、眼要平、身要正、形要準、度要對、肩要沉、肘要墜、臂要彎、腋要虛、手要展、指要分、拳要空、勾要吊、胸要舒、背要順、腰要塞、臀要斂、襠要圓、腿要曲。
這二十要包括了太極拳形體動作,從頭到腳的基本要求,目的就死為了方便快捷的操作與實踐。
所以“二十要”是楊式拳的基礎要領,也是評判形體動作正確與否的硬標準,因此必須不折不扣地達到這“二十要”。
所以說,學好太極拳拳架的前提條件就需要我們掌握這“二十要”。
第二步、練好行拳
當拳架套路的形體動作基本學會,動作的姿勢基本正確時,就應進一步練好行拳。所謂行拳,就是指操練套路。在這操練過程中,按照一定的標準,把拳架套路的單個動作連接好、轉換好,使之形成一個和諧、流暢的整體。
這行拳的標準是十六個字,即:“松靜、輕靈、柔和、圓活,沉穩(wěn)、慢勻、協(xié)調、神合”。這十六個字是全面衡量拳藝水平的標準。
由于行拳是動態(tài)的,形體姿勢變化較快,要嫻熟地完全做好十六字,有一個漸進累積和層次遞增升達的過程,需要絞長時間修煉,才能逐漸達到圓滿。
十六字中的重點是行拳“松靜”“柔和”,松靜是基礎,柔和是目標。
練拳時要求放松,用意不用力,即做到大腦松靜、皮毛松展、肌肉松柔、骨節(jié)松開、筋腱松長、臟腑松舒、血脈松暢、經絡松通 (簡稱“八松”),全身由表及里,自上而下,沒有一點僵力,沒有一處僵硬。
在無處不松的情況下,進行著綿緩(非激烈的)柔和(非剛猛的)的形體運動。
所以說,我們學習時需要注重“松靜”和“柔和”的基本要領,這也是我們學好太極拳的關鍵。
能柔和方能有“極柔軟,然后極堅剛”和“以柔克剛”的技擊特征,方能顯現(xiàn)太極拳輕盈柔美的風格,故應重點修煉。
經過這樣長時間的鍛練,它會促進人體“氣路”和“血路”的通暢,加速氣血循環(huán),通常稱之為“活氣活血”。這種“兩路”暢通、氣血兩活的狀態(tài),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需要,是養(yǎng)生的需要。
看了“太極拳“力由脊發(fā)”之說”文章的人還看了:
2.太極拳與經絡
4.太極拳之其根在腳
5.太極拳的開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