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走的正確方法 健走的好處
健走是健走是很多人選擇的運動,雖然健走有益健康,但是也別輕忽健走可能帶來的運動傷害;尤其是大熱天健走,不要忘了補充水份,在健走之前,也應該要做伸展操和暖身,甚至于健走的姿勢要正確,以及要穿上運動鞋,或是戴上護膝與護踝,才能預防運動傷害發(fā)生。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健走的正確方法,歡迎閱讀。
手臂要有一定高度
一般因為健走而出現(xiàn)的運動傷害,也是與骨骼肌肉有關;例如在健走時,手臂要有一定高度,往前不要超過肩膀,往后到腰部即可,否則肩關節(jié)會因為過于受力,進而容易使肩關節(jié)受傷。
有點喘+能和別人說話的速度
健走速度應每小時4.8-6.3公里,相當于每分鐘90-120步,健走不但能促進心肺功能,而且能增加骨質密度、改善肌力及平衡,進而可防止跌倒的發(fā)生。林立峰技術長指出,健走不是散步,健走是必須要有一點速度,有點喘以及能和別人說話的速度,這樣才能達到健走的目的。
不可彎腰駝背+快步走+腳跟先著地
健走姿勢也要注意,健走不可以彎腰駝背,否則會腰酸;另外,健走要加快速度,往往膝蓋會酸痛,所以膝蓋要保持彈性,不要跨大步,而是要快步走;此外,健走要腳跟先著地,接下來才是腳掌,這才是正常步態(tài),因為腳尖先著地,就會對膝蓋不利。
穿運動鞋+補充水份
在健走前也要做伸展運動與暖身運動,而且要穿運動鞋,不要穿平底鞋,也可戴護膝與護踝來保護下肢;還有就是年紀大的老人家,往往有三高與心血管疾病,健走速度就要量力而為,只要有點喘但是仍然能和人講話的速度即可。而且大熱天還要防中暑,健走前中后都要補充水份,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健走的好處
逾70歲骨松高風險族群
根據(jù)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報告及臺灣流行病學數(shù)據(jù)估計,至2050年國內(nèi)50歲以上人口,骨質疏松癥盛行率高達57%,尤其70歲以上長者人口高達550萬,是骨質疏松癥高風險族群。
骨松隱形殺手致死率高
骨質疏松癥沒有明顯癥狀;一旦發(fā)生骨折,以脊椎體及髖部骨折最為嚴重,長期臥床導致多種并發(fā)癥,如肺炎、血栓等,死亡機率更會增加。
天天健走增骨質密度
根據(jù)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骨科期刊學術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健走約5公里,每分鐘速度達90至120步,持續(xù)15個星期,可以顯著增加全身骨質密度0.4%。周林傳建議,若平時沒有運動習慣者,可從健走開始,每天至少要有15分鐘的日照,平時避免抽煙、喝酒,就能遠離骨質疏松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