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常用的專業(yè)術語介紹(2)
高爾夫球的基本含義
“高爾夫”是荷蘭文kolf的音譯,意思是"在綠地和新鮮氧氣中的美好生活"。由此可以知道,高爾夫球是一種在優(yōu)美環(huán)境中進行的高尚娛樂活動。因為玩這種游戲設備昂貴,所以在一些國家又叫它“貴族球”。 高爾夫球是一種以棒擊球入穴的球類運動。如今,高爾夫球運動已經(jīng)成為貴族運動的代名詞,但是它是由一群牧羊人發(fā)明的!
“高爾夫”原意為“在綠地和新鮮空氣中的美好生活”。這從高爾夫球的英文單詞GOLF可以看出來:G—綠色(green);O—氧氣(oxygen);L—陽光(light);F—友誼(friendship)。它是一種把享受大自然樂趣、體育鍛煉和游戲集于一身的運動。
相傳,蘇格蘭是高爾夫球的發(fā)源地,當時,牧羊人經(jīng)常用驅羊棍擊石子,比賽擊得遠且準,這就是早期的高爾夫球運動。
19世紀,高爾夫球傳入美國。1922年,世界上第一次國際性比 賽是美國對英國的“沃克杯”高爾夫球對抗賽。高爾夫球于20世紀初引入中國。高爾夫球運動是在室外廣闊的草地上進行,設9或18個穴。運動員逐一擊球入穴,以擊球次數(shù)少者為勝。比賽一般分單打和團體兩種。
1860年,英格蘭舉行了最早的高爾夫球公開賽。在這一年中,印度、加拿大、新西蘭、美國等國家也相繼舉辦比賽,繼而進行國際、洲際及至世界性的比賽。世界杯、英格蘭和美國公開賽這三項比賽,可以說是高爾夫球的最高水平的競賽。
高爾夫球的球體外形
高爾夫球表面有意制造了許多的凹痕。
高爾夫球的形狀是空氣動力學研究的成果之一。這與球體繞流(即繞球體的流動)的湍流轉捩及分離流現(xiàn)象有關。
光滑球體繞流時,湍流轉捩發(fā)生的晚,與湍流對應的規(guī)則流動稱為層流。而層流邊界層較易發(fā)生流動分
離現(xiàn)象(即流線離開球的表面),球體迎面形成高壓區(qū),背面形成較大的低壓區(qū),產生很大的阻力(壓差阻力)。使高爾夫球飛行的距離很小。
而球體表面有凹痕時,凹痕促使湍流轉捩發(fā)生,湍流邊界層不易發(fā)生流動分離現(xiàn)象,從而使球體背后的低壓區(qū)小,減少了阻力。使高爾夫球飛行的距離增大。
湍流的摩阻比層流要大,但與形阻相比,起得作用很小,總的阻力還是變小了。
高爾夫球表面的小突起,也能起到促使分離的作用,但突起對流動的干擾有些難以控制,造成一些側向力(也可以叫升力)。
球體規(guī)則繞流是沒有升力的。旋轉會產生升力。合適的升阻比會使飛行距離增大。不同的旋轉方向會造成“香蕉球”的效果。
另外高爾夫規(guī)則規(guī)定高爾夫球不得被設計、制造或有意更改為具有不同于球體對稱性的球的特性。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