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精神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義
長征精神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義
什么是長征精神呢?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現,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yè)從弱小走向強大精神力量。長征精神有什么意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于長征精神的含義以及意義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征精神的含義
長征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典范。縱觀整個長征的過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每一個戰(zhàn)略方向的改變,每一項戰(zhàn)略任務的確定,每一次戰(zhàn)斗勝利的取得,都無不體現出中國紅軍將士“大無畏”,不怕艱難困苦,永久堅持的精神。紅軍的大無畏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艱苦奮斗精神的楷模。長征途中,紅軍將士面對的是一條條波濤洶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聳立的雪山,一片片茫無涯際的草地,前有敵軍,后有追兵,可就是在這“敵軍圍困萬千重”的逆境中,紅軍轉戰(zhàn)兩萬五千里,終于從100萬的敵人中殺出了一條生路。譜寫出一曲曲動人的“永久奮斗”的革命樂章。
長征是充滿著無私奉獻精神的史詩。無論是難以自拔的沼澤,還是茫茫無際的草地;無論是皚皚白雪,還是飛機大炮;無論是酷暑嚴寒,還是饑餓干渴……紅軍將士都抱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堅忍不拔的毅力,與窮兇極惡的敵人展開殊死搏斗,將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死的威脅留給自己。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團體,只要有艱苦奮斗的精神,實事求是,無私奉獻,就能夠成就事業(yè),創(chuàng)造輝煌。70年前的長征是這樣,70年后的今天也是這樣。
我們進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新的長征。走在新長征路上,我們應繼承和發(fā)揚當年紅軍長征的精神,把長征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變成推動我們各項事業(yè)前進的巨大力量。紅軍長征的路是艱苦的、漫長的;新長征的路會更艱苦、更漫長。因此,我們回憶長征、紀念長征,就是要更好地繼承和弘揚紅軍長征精神,把紅軍長征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一代一代傳下去,萬眾一心、艱苦奮斗,爭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長征”的勝利。
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我們黨領導和團結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強大精神動力。然而,有些黨員認為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沒必要講艱苦奮斗了,因此貪圖安逸、追求享樂,講排揚、擺闊氣,生活高標準、工作低要求,特別是有少數黨員領導干部過著紙醉金迷的奢侈腐朽生活,甚至墜入了違法犯罪的深淵,如果這種現象任其不斷擴大和蔓延,勢必嚴重侵蝕黨的肌體,破壞黨群關系。所以,在新的形勢下,要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艱苦奮斗作風不能丟。
保持和發(fā)揚艱苦奮斗的作風,才能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是共產黨人崇高的追求和強大的精神支柱。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革命前輩在井岡山如果不發(fā)揚以門板當床、稻草做被的艱苦奮斗作風,就難以點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長征路上如果不發(fā)揚爬雪山過草地、嚼草根吃樹皮的艱苦奮斗作風,就難以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在延安如果不發(fā)揚自力更生、奮發(fā)圖強的艱苦奮斗作風,就難以取得抗戰(zhàn)勝利;當年如果我們共產黨人沒有艱苦奮斗、勇于勝利的精神,就難以實現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的革命理想。同樣,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仍然要靠艱苦奮斗精神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并不斷豐富艱苦奮斗的內涵,將崇高理想與現實工作統(tǒng)一起來,使之不斷地與時俱進。
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是人民群眾的事業(yè),也只有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才能取得成功。大力推進各項創(chuàng)新,就要不折不扣地走群眾路線,真正做到“執(zhí)政為民”。要尊重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將人民群眾中蘊藏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保護好、發(fā)揮好。實現這種結合,就要弘揚“永久奮斗”的精神,把我們的事業(yè)不斷推向前進。“永久奮斗”,是毛澤東同志1939年5月30日,在延安慶賀模范青年大會上講話的標題。他號召全體共產黨員、模范青年要把革命干到底,要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氣概。今天,在歷史的機遇和挑戰(zhàn)面前,我們更加需要這種“永久奮斗”的精神。機遇是什么?機遇從來都是對挑戰(zhàn)的勝利。戰(zhàn)勝挑戰(zhàn),就是機遇;被挑戰(zhàn)所壓倒,就是失敗。我們要有勇氣戰(zhàn)勝各種挑戰(zhàn),在世界范圍內綜合國力的激烈較量中,不掉隊,并迎頭趕上,需要我們“永久奮斗”,絕不可半途而廢。振興中華是一個偉大的歷史過程。今天我們所做的一切,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永久奮斗”,就是要求共產黨人成為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永久奮斗”的精神和憂患意識是相輔相成的。缺乏憂患意識,就沒有遠見卓識,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就會驚慌失措、陷入被動,甚至導致事業(yè)的失敗。對于一個政黨、國家和民族來說,憂患意識是成熟的表現。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是被歷史反復證明的真理。
我們相信,在新的歷史時期,同時代精神結合起來的長征精神,將激勵中華民族實現偉大的振興!
長征精神的意義
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是中國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歷經艱辛、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長征精神就是黨的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本內容包括: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yè)必然勝利的精神;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解放思想、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我們黨高度重視充分發(fā)揮長征精神等精神力量在新時代的重要作用。
今年7月在寧夏考察時深情地說,我們黨領導的紅軍長征,譜寫了豪情萬丈的英雄史詩。偉大的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我們要不斷結合新的實際傳承好、弘揚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新長征要持續(xù)接力,長期進行,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的時候,認真學習這一重要論述,對于我們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新長征,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刻的認識啟迪。
第一,長征精神啟示我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新長征,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緊緊盯著“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推向前進
舉世矚目的長征發(fā)生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歷史關頭。無論敵人多強大、敵情多復雜、自然環(huán)境多惡劣、紅軍力量多弱小,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紅軍官兵一致,堅信共產主義理想、堅定正義事業(yè)必勝的信心,反對“左”傾教條主義,反對右傾投降主義,胸懷理想,向著目標,奮勇前進,取得了長征的勝利,實現了我黨北上抗日的戰(zhàn)略方針。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長征。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同中國人民接續(xù)奮斗的結果,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繼往開來、奮勇前進的現實基礎。正如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所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我們必須不斷推進的偉大事業(yè),又是我們開辟未來的根本保證。”我們要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要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我們還要增強包括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內的文化自信。我們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增強新長征的精神力量。
第二,長征精神啟示我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新長征,必須明白事業(yè)越發(fā)展新情況新問題就越多,在勝利面前要有清醒的頭腦、強烈的憂患意識,面對國際國內的新情況新挑戰(zhàn),為了國家強盛、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要敢于攻堅克難,隨時準備做出犧牲
長征是在極其險惡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和自然條件下進行的。紅軍始終處于強大敵人的封鎖包圍之中,糧食、醫(yī)藥、被服等嚴重匱乏,每前進一步都要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長征中,紅軍以壓倒一切敵人、戰(zhàn)勝一切困難,隨時準備犧牲的英雄氣概,以鋼鐵般的意志在絕境中殺出一條血路。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皚皚雪山,走過茫茫草地,突破天險臘子口,越過六盤山,“革命洪流”滾滾向前。
經過共和國67年的創(chuàng)業(yè)建設,特別是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有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優(yōu)越的社會制度,從一窮二白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從“站起來了”到“舉足輕重”。共和國60多年來輝煌歷程和光輝業(yè)績,鑄就了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偉大豐碑。同時我們要看到,我們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西方發(fā)達國家在經濟、科技、政治、軍事上的優(yōu)勢地位尚未改變,他們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打壓的戰(zhàn)略從未停止。我們要居安思危、永不懈怠、奮勇前進。我們還要貫徹好五大發(fā)展新理念,處理好各種矛盾,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戰(zhàn)和脫貧致富攻堅戰(zhàn),確保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第三,長征精神啟示我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新長征,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起來,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實踐創(chuàng)新,不斷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向前進,在實踐上大膽探索、改革創(chuàng)新,在理論上與時俱進、不斷突破
在革命斗爭的較長一段時期,中國共產黨是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一些重大的決策須向共產國際匯報,并經批準。這就限制了中國共產黨人獨立自主、實事求是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遵義會議之前,博古等人脫離中國實際,實行錯誤的軍事指揮,導致紅軍接連失利。慘痛的教訓促使我們黨認真深入思考并端正黨的思想路線指導問題。長征中召開的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在黨內的統(tǒng)治,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
馬克思主義及其在中國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指導。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這一根本問題上,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都必須堅定不移。同時我們也十分清楚,面對新的時代特點和實踐要求,馬克思主義也需要進一步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實踐發(fā)展永不停止,我們認識真理、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就永無止境。我們要響應號召,“更加深入地推動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發(fā)展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不斷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fā)展新境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第四,長征精神啟示我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新長征,必須明確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要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的血肉聯系,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yè)推向前進
偉大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革命風范的生動體現。長征中,無論紅軍遇到多大的困難和艱險,都嚴格執(zhí)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群眾紀律,所到之處絲毫無犯,使沿途各族人民群眾認識到紅軍是不同于任何舊軍隊的新型人民軍隊,是正義之師,從而贏得各族群眾的衷心擁護。長征真正起到了宣言書、宣傳隊、播種機的重大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的事業(yè),更是人民的事業(yè)。同志指出,帶領人民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我們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發(fā)展各項社會事業(yè),加大收入分配調節(jié)力度,打贏扶貧攻堅戰(zhàn),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fā)展權利,使改革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人民共同富裕目標穩(wěn)步邁進。
第五,長征精神啟示我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新長征,必須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這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因此,要全面從嚴治黨,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確保黨的團結統(tǒng)一和領導核心
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到什么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么階段。這是加強黨的建設必須把握的基本規(guī)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都是大局,并且是相互促進的。偉大工程的有力推進和水平提高,必然促進偉大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和成就輝煌。我們要按照黨中央的要求,全面從嚴治黨,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著力解決黨自身的突出問題,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做到心中有黨,同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錘煉黨性,嚴明紀律;做到心中有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做到心中有責,承擔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使命;做到心中有戒,著力增強抵御風險和拒腐防變能力。把偉大工程和偉大事業(yè)辯證統(tǒng)一起來,著力提高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推動黨和人民的崇高事業(yè)乘風破浪,凱歌行進。
更多長征精神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