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每個名人的背后都有幾個鮮為人知的故事。想知道名人小時候的經(jīng)歷嗎?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于古代名人小時候的故事,歡迎大家前來觀看!
古代名人小時候的故事篇1:徐悲鴻早年艱苦學畫
徐悲鴻公元1895年生于宜興縣一個窮教書的人家。早年的生活甚為艱苦,1942年他在一幅作品題詩中曾說“少小也曾錐刺股”,以此來形容他年輕時的生活艱難。
徐悲鴻的父親是位半耕半讀的村塾老師,同時也是位鄉(xiāng)間畫師。徐悲鴻六歲開始跟父親讀書,七歲時因為常??匆姼赣H畫畫,對畫畫發(fā)生興趣,那時就想學畫。他父親認為七歲的孩子年紀太小,不肯教他;但是他念書念到卞莊子刺虎的故事,就偷偷地求人畫一只老虎,自己依著樣子描繪。父親知道兒子實在喜歡畫,在他九歲的時候,就讓他每天摹一幅當時流行的《吳友如畫本》,這就是徐悲鴻學畫的開始。
徐悲鴻在十歲的時候就能幫他的父親在畫上不重要的部分添染顏色。但生活的艱難,僅僅十七歲,他便輟學到一家中學里教圖畫來幫助家用。十九歲那年,他的父親逝去,家里負債很多,弟妹也要供養(yǎng),他那時只得在縣里三家學校擔任教課來解決全家的生活。
沉重的家庭擔子壓不住他上進的決心,為了學美術,他來到上海。他曾企圖把畫寄給當時的《小說月報》,以求換得買米之錢,但卻被無情退回。他那時寄居在一家賭場里,白天用功,晚上等客人散了,才攤開鋪蓋在賭桌上睡覺。那時,他常常吃不到飯,也找不到工作。——徐悲鴻甚至為此有過自殺的念頭,據(jù)他后來回憶,他曾經(jīng)狂奔到黃浦江邊,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鞚岫简v的汗水洶涌地沖擊著江岸,輪船的汽笛尖銳地吼叫著,他解開衣襟,讓無情的風剛打入他年輕的胸脯上。當一陣寒冷的顫栗從腳跟慢慢傳遞到全身時,他才清醒地認識到:“一個人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而能自拔,才不算懦弱呵!”
1915年,當人們都在用鑼鼓爆竹迎接新年的時候,青年徐悲鴻卻餓著肚子給一家叫做“審美書館”的出版社,用顏色填染單色印刷的雜志封面(那時印刷術落后,沒有彩色印刷,雜志封面是雇人用手工填色的。審美書館的主辦人,就是著名的嶺南畫派導師高劍父、高奇峰兄弟)。等拿到報酬,他的肚子已經(jīng)空了好幾天了。
1916年,徐悲鴻考進震旦學院,攻讀法文。他是穿著死了父親的喪服,噙著眼淚踏進了這個學校的。
徐悲鴻的作品逐漸受到社會的注意。除了高劍父兄弟外,當時的文化名人康有為、蔡元培等也給予他鼓勵和幫助。1917年,二十二歲的青年徐悲鴻已經(jīng)被聘為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的導師,又得到北洋政府的教育總長、大學者傅增湘(沅叔)先生的幫助,派他到法國去留學??墒?a href='http://www.rzpgrj.com/zixun/chuguo/' target='_blank'>出國不久,因為內(nèi)戰(zhàn),他的經(jīng)濟來源就斷絕了。他經(jīng)常干面包就白開水度日,并且不間斷地從事每天十小時以上的勞作。他用功鍛煉素描,臨摹古代的名畫,并努力于國畫和油畫的創(chuàng)作,還給書店畫書籍插圖及寫一些散稿來維持生活。
由于徐悲鴻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艱苦的遭際,所以在他后來的一生中,凡是遇到年輕有為、肯用功吃苦的人,或窮苦無告的人,他總是給予莫大的同情,并且盡一切可能去幫助和鼓勵他。1928年,他給當時的福建當局畫了一幅壁畫,畫好后他辭謝了給他個人的金錢報酬,卻提出要福建省派送兩個青年出國學習藝術。這兩個青年一位是油畫家呂斯百,一位是雕刻家王臨乙,二人后來學成歸國,對我國藝術都卓有貢獻。
30年代初,徐悲鴻游江西南昌,發(fā)現(xiàn)一位默默無聞的年輕人,在報刊上發(fā)表有關中國美術史的文章,很有見解,就約見了他,并替他寫信向那時的江西省長熊式暉推薦,后于1933年將其派遣到日本留學。這位年輕人就是其后名滿天下的畫家傅抱石。
古代名人小時候的故事篇2:王羲之苦練書法的故事
王羲之自幼酷愛書法,幾十年來契而不舍地刻苦練習,終于使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超逸絕倫的高峰,被人們譽為"書圣"。
王羲之13歲那年,偶然發(fā)現(xiàn)他父親藏有一本《說筆》的書法書,便偷來閱讀。他父親擔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傳,答應待他長大之后再傳授。沒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請求父親允許他現(xiàn)在閱讀,他父親很受感動,終于答應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練習書法很刻苦,甚至連吃飯、走路都不放過,真是到了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的地步。沒有紙筆,他就在身上劃寫,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劃破了。有時練習書法達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練字竟忘了吃飯,家人把飯送到書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著墨吃起來,還覺得很有味。當家人發(fā)現(xiàn)時,已是滿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臨池書寫,就池洗硯,時間長了,池水盡墨,人稱"墨池"?,F(xiàn)在紹興蘭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廬山歸宗寺等地都有被稱為"墨池"的名勝。
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和刻苦精神很受世人贊許。傳說,王羲之的婚事就是由此而定的。王羲之的叔父王導是東晉的宰相,與當朝太傅稀鑒是好朋友,稀鑒有一位如花似玉、才貌出眾的女兒。一日,稀鑒對王導說,他想在他的兒子和侄兒中為女兒選一位滿意的女婿。王導當即表示同意,并同意由他挑選。王導回到家中將此事告訴了諸位兒侄,兒侄們久聞稀家小姐德賢貌美,都想得到她。稀家來人選婿時,諸侄兒都忙著更冠易服精心打扮。惟王襄之不問此事,仍躺在東廂房床上專心琢磨書法藝術。稀家來人看過王導諸兒侄之后,回去向稀鑒回票說:"王家諸兒郎都不錯,只是知道是選婿有些拘謹不自然。只有東廂房那位公子躺在床上毫不介意,只顧用手在席上比劃什么。"郡鑒聽后,高興地說:“東床那位公子,必定是在書法上學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內(nèi)含不露,潛心學業(yè),正是我意中的女婿。”于是,把女兒嫁給了王素之。王導的其他兒侄十分羨慕,稱他為“東床快婿”,從此"東床"也就成了女婿的美稱了。
古代名人小時候的故事篇3:唐代黃巢詠菊詩的故事
唐代農(nóng)民起義領袖黃巢從小就喜愛菊花。唐代風俗,在重陽節(jié)這天,親友相約登高,飲酒賞菊。黃巢的爺爺因為自家滿園菊花盛開,便在園中擺下家宴,邀子侄們一起來賞菊。酒過三巡,老爺爺一時興起,提議以菊花為題,大伙兒聯(lián)句賦詩。誰知輪到他聯(lián)句時,竟一時想不出佳句來。坐在爺爺身旁的黃巢等得不耐煩了,就搶先脫口吟道:“堪與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赫黃衣。”
清脆的童音剛落,頓時贏得全場喝采。可唯獨黃巢的父親神色惶恐,連連搖頭說:“這赫黃衣是老天賜給皇帝的,你怎么敢隨便亂說,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說著,就要動手教訓黃巢。老爺爺一看不好,連忙擋住,說道:“恕他年幼,不要打了,就罰他重做一首吧!”
不等父親表態(tài),黃巢立即應聲:“遵令!”只見他略加思索,立成一篇:“颯颯西風滿園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李一處開。”
詩的大意是說:在颯颯的秋風中,滿園菊花一齊開放,但因秋天逐漸寒冷,所以蜂蝶不來。將來我如果做了春天之神,就要讓菊花和桃花、李花同在春天開放。
這首詩充滿浪漫主義色彩,舉座的人都為他的詩才驚嘆不已。
后來,黃巢赴京趕考。雖然他抱負遠大,才華橫溢,但由于科場黑暗和朝廷腐敗,結果卻名落孫山。此時,他深感自己像開不逢時的菊花,又做了一首詠菊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戴黃金甲。”這鏗鏘有力的詩句,表達了他要砸碎舊世界、重奠新乾坤的豪情壯志。
猜你感興趣:
5.古代名人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