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中的名人成功事例
孤獨中的名人成功事例
書籍是一群朋友,通過它,可以從黑暗走向光明,可以從孤獨走向幸福。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孤獨中的名人成功事例,歡迎閱讀!
孤獨中的名人成功事例1:
1928年,約翰·納什出生在美國布魯菲爾德的一個富裕家庭。雖然家庭充滿了親情的溫暖,但納什天生內向孤僻,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早慧并不是判斷天才的標準,納什小學時學習成績并不好,尤其是數學,他經常采用非常規(guī)的方法解題。社交障礙、特立獨行與不良的學習習慣讓納什成為老師眼里的“問題學生”。高中時,納什便可以用簡單的步驟取代老師寫滿黑板的推導和證明。
21歲的博士
1945年6月,納什進入卡耐基-梅隆大學化學工程系學習,并非常幸運地獲得了喬治·威斯汀豪斯的全額獎學金。但一學期后,他就對機械制圖等課程的死板相當反感,加上數學系的老師一再鼓勵他轉攻數學,因此他改變了主修方向,正式成為一名數學系學生。進入大學三年級,他同時被哈佛、普林斯頓、芝加哥和密執(zhí)安大學錄取,而普林斯頓大學以豐厚的獎學金及與家鄉(xiāng)較近的地理位置成為納什的首選。當時的普林斯頓已經成為全世界的數學中心,愛因斯坦等世界級大師云集于此。在普林斯頓自由的學術空氣里,納什如魚得水,21歲就拿到了博士學位。
獨立思想
雖然在納什的青年時代,他的身邊就已經出現20世紀的科學泰斗——愛因斯坦、馮·諾依曼和維納,但是他沒有加入任何一個學派,不是任何人的門徒,基本上是在沒有引導者的狀況下前進。在他所做的從博弈論到幾何學等多個科學工作中,他對廣為接受的知識、公認的方式以及根深蒂固的規(guī)律都抱有懷疑態(tài)度。納什掌握的數學知識,主要并非來源于學習其他數學家已經取得的成果,而是自己重新發(fā)現這些成果中蘊藏的真理。他迫切希望取得一鳴驚人的成就,因此從不松懈,隨時準備捕捉真正重大的問題。他從來不認為自己已經精通某個領域。在學生時代,他對旁人的懷疑、疑慮和嘲笑的漠視就已經到了令人畏懼的地步。
愛情比諾貝爾獎更重要
1952年,24歲的納什在麻省理工學院教書。那時的納什非常英俊,身高1.85米,有一張英國貴族的容貌,深受女孩子歡迎。在此期間,他在一家醫(yī)院做腿部手術時遇到了一位叫埃莉諾·斯蒂爾的姑娘,并在1953年與她有了一個私生子,但二人并沒有因此步入婚姻殿堂。兩年后,他遇到了艾里西亞,她是當時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僅有的兩名女生之一。1957年,他們結婚了,這也許是納什一生中比獲得諾貝爾獎更重要的事。
去南極洲當皇帝
婚后不久,正當艾里西亞驚喜地發(fā)現自己已懷孕時,納什卻為自己的未來滿懷心事,系主任馬丁答應在那年冬天給他永久教職,但是納什卻出現了各種稀奇古怪的行為:他擔心被征兵入伍而毀了自己的數學創(chuàng)造力;他夢想成立一個世界政府;他認為《紐約時報》里邊暗藏玄機,上面只有他才懂的外星人政府同他聯絡的密碼;他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用一個數學公式表達。他給聯合國寫信,跑到華盛頓給每個國家的大使館投遞信件,要求各國使館支持他成立世界政府的想法。他把自己過期的駕駛執(zhí)照換上一個學生的綽號,告訴學生說這是“星系際駕照”,他自己是某個委員會的委員,任命該學生為亞洲地區(qū)負責人。因為納什平日很喜歡搞惡作劇,起初大家都以為他在開玩笑。直到后來,芝加哥大學數學系給他送去聘書時,納什寫了一封謝絕信,說他無法赴任,因為他已經另有高就——要去當“南極洲皇帝”。這時大家才意識到納什的精神出了問題。
普林斯頓大學的“幽靈”
1959年4月,在孩子還沒出生前,納什被送進了精神病院,他的教職生涯被精神分裂癥所打斷。幾年后,因為艾里西亞無法忍受在納什的陰影下生活,他們離了婚。但是她并沒有放棄納什,朋友和同事們也沒有拋棄他,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到納什的身邊,他們設立了一個資助納什治療的基金,并在美國數學會發(fā)起一個募捐活動?;鸬脑O立人寫到:“如果在幫助納什返回數學領域方面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哪怕是在一個很小的范圍,不僅對他,而且對數學都很有好處。”
艾里西亞堅持納什應該留在普林斯頓,因為在這個廣納天才的地方,人們會充滿愛心地想,他可能是一個天才。于是,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普林斯頓大學的校園里總能看見一個非常奇特、消瘦而沉默的男人在徘徊,他穿著紫色的拖鞋,偶爾在黑板上寫下數字命理學的論題。他們稱他為“幽靈”,他們知道這個“幽靈”是一個數學天才,只是突然發(fā)瘋了。
天才的“美麗心靈”
關于天才,數學家哈爾莫斯寫道,“天才有兩種類型,一種就像我們大家一樣,只不過更加卓越,而另一種就明顯具有非同尋常的智慧的靈光。我們都能跑,其中一些人可以在五分鐘內跑完兩千米,但我們中絕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取得足以和偉大的G小調賦格曲媲美的成就。”納什的天才就屬于那種神秘的類型,更容易使人聯想到音樂和藝術,而不是全部科學的老祖宗。其實,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和哲學家都具有相似的古怪而孤僻的個性。心理學家們也早已注意到,感情冷漠、性格內向特別有助于科學創(chuàng)造力,就像急劇變化的情緒有時可能造就藝術杰作一樣。法國哲學家薩特也將天才稱為“正在尋找出路者的一個偉大發(fā)明”。
在經受了30年毀滅性的精神疾病的困擾后,納什幾乎被世界所遺忘——直到他奇跡般地從癲狂中蘇醒,并因年輕時在博弈論方面的奠基性工作,獲得了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2001年,經過幾十年風風雨雨的艾里西亞與約翰·納什復婚了,事實上,艾里西亞在心靈上從來沒有離開過納什。而對于普林斯頓大學為他做的一切,納什在清醒后表示:“我在這里得到庇護,因此沒有變得無家可歸。”
納什均衡
1950年,納什的研究成果“非合作博弈”在美國全國科學院每月公報上發(fā)表,這篇僅有27頁的博士論文立即引起了轟動,這就是后來廣泛出現在經濟學教科書上并以納什的名字命名的“納什均衡”理論,它奠定了現代主流博弈理論和經濟理論的根基。能簡要詮釋這一理論的最典型案例就是“囚徒困境”——嫌疑犯A、B兩人私入民宅聯手作案,被警方逮捕但未獲證據。于是警方將二人分開審訊,分別告訴A和B:如果你招供,而對方不招供,則你將被判刑三個月,對方將被判刑10年;若兩人都不招供則因未獲證據但私入民宅將各拘留一年;如果兩人都招供,每人將被判刑五年。于是,兩人同時陷入招供還是不招供的兩難處境。關于結果,顯然最好的策略是雙方都抵賴,大家都只被判一年。但是由于兩人處于隔離的情況,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當事雙方都會懷疑對方會出賣自己以求自保。假如對方坦白,我抵賴,得坐10年牢,如果我也坦白最多才坐五年牢;假如對方抵賴,而我也抵賴,我會被判刑一年,如果我坦白才被判三個月,而他會坐10年牢。綜合以上幾種情況考慮,不管對方坦白與否,對我而言都是坦白劃算。最終,兩人都選擇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刑五年的結局就是“納什均衡”。
孤獨中的名人成功事例2:
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以《百年孤獨》這部名著享譽世界,他曾被瑞士《周刊》1996年評選為“在世的最偉大作家”。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大師博爾赫斯也稱“馬爾克斯是哥倫比亞的莎士比亞。”
為《一千零一夜》著迷的“大學問家”
1927年3月6日,馬爾克斯生于哥倫比亞加勒比地區(qū)一個名為阿拉卡塔卡的小鎮(zhèn),由于父母忙于生孩子,10歲以前,馬爾克斯基本都與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身為上校的外祖父不但有至少19個私生子,還參加并指揮過哥倫比亞著名的“千日戰(zhàn)爭”。酷愛占卜算命的外祖母,經常講那些充滿死人的鬼怪故事,經常唬得馬爾克斯大氣也不敢出。
9歲的一天,馬爾克斯在外祖父的箱子里發(fā)現了一本殘缺不全的《一千零一夜》,讀到一個人開了瓶蓋,冒出一股煙,煙又變成妖怪之時,馬爾克斯不由叫道“真神了”。此后,鄰居們經??吹街挥邪司艢q大的馬爾克斯,在常人難以忍耐的酷暑中,對《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話》等文學作品愛不釋手。他們斷言:“這孩子將來一定會是個大學問家”。
1947年2月,馬爾克斯在哥倫比亞圈立大學報名學了法律。
8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在學校清冷的學生公寓里,馬爾克斯坐在床上,翻開了卡夫卡的《變形記》。受到了啟發(fā)馬爾克斯幾乎跳了起來大聲嚷著道:“真他媽絕了!我的天,小說怎么可以這樣寫?這樣,我也能寫……外婆就是這樣講故事的。”
第二天,依據從卡夫卡那里獲得的啟示,馬爾克斯完成了平生第一篇名副其實的小說《第三次無奈》。自此以后,馬爾克斯立志要成為一位小說大家,從《圣經》到古希臘羅馬神話,從卡夫卡到托爾斯泰,他不斷汲取著世界文壇巨匠的養(yǎng)料,準備在世界文壇上實現噴發(fā)。
淪落巴黎,街頭邂逅海明威
1955年,在哥倫比亞第二大報——《觀察家報》任記者的馬爾克斯被派往歐洲。1956年,報社被封,馬爾克斯一下子沒有了固定經濟收入,生活陷入全面困境。
淪落巴黎期間,馬爾克斯有一次邂逅了自己的偶像——美國作家海明威。一天,馬爾克斯看見海明威夫婦在圣米歇爾大街散步.馬爾克斯因為激動或者靦腆,站在對面的人行道上一動不動,只是兩手卷做喇叭筒狀喊道:“老師——”,海明威瀟灑地轉身揚揚手回答說:“朋友,再見——”。當時,馬爾克斯正癡迷于《老人與?!?,海明威一定沒有想到,這個陌生人有朝一日將與他在世界文壇比肩而立。
付不起寄文稿的郵費
此后多年,馬爾克斯輾轉于委內瑞拉、哥倫比砸等地,繼續(xù)從事新聞和寫作工作,并一度效力于卡斯特羅領導下的拉丁美洲通訊社。
1965年,馬爾克斯辭去了在廣告公司的工作,把所有家當——5000美元交給了妻子梅賽德斯,開始閉關寫作《百年孤獨》。
在長達18個月的寫作期間,馬爾克斯不知道妻子是如何籌款維持生計的。當小說才寫到一半時,馬爾克斯交給梅塞德斯的5000美元已經花光,他們只好當了汽車。不久又沒錢了,梅塞德斯開始當首飾、當電視機、當收音機,唯獨給丈夫寫作用的新聞紙從未短缺過。
好不容易等到文稿殺青,馬爾克斯和妻子來到郵局,準備把《百年孤獨》的紙質稿寄到阿根廷的一家出版社。700頁的書稿被稱完重量后,他們被告知需要83比索的郵費,山窮水盡的馬爾克斯當時只有45比索。夫妻倆不得已只能先郵寄一部分書稿。隨后,梅賽德斯又把僅剩的家當——自己吹頭發(fā)的吹風機以及為孩子們榨果汁的榨汁機典當后,才換回50比索,用以支付郵寄剩下半部書稿的費用。
哥倫比亞的莎士比亞
《百年孤獨》出版后的成功,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評論家說它完全可以和西班牙古典文學名著《堂吉訶德》相媲美。1982年12月,馬爾克斯折桂諾貝爾獎,因為他的“小說以豐富的想象編織了一個現實與幻想交相輝映的世界,反映了一個大陸的生命與矛盾的象征。”一時間,馬爾克斯成了“哥倫比亞的莎上比亞”。
獲得諾貝爾獎后,馬爾克斯依然對創(chuàng)作孜孜以求,先后出版了文學談話錄《番石榴飄香》,小說力作《霍亂時期的愛情》等。
新版《霍亂時期的愛情》的譯者楊玲認為,《百年孤獨》大氣磅礴,紛繁復雜,一如《圣經》,著眼于整個人類社會;《霍亂時期的愛情》更為腳踏實地,更富有人情味著眼于人的內心和情感。《百年孤獨》的譯者范曄也開玩笑說,凡是看《百年孤獨》看不下去的都可以來看《霍亂時期的愛情》,因為這里沒有人名的重復而且確實非常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