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的技巧大全總結
演講的技巧大全總結_演講
想要達到和聚集大眾的目的,一個合適清晰又被聽眾認同的主題非常重要。盡量避免過于敏感的話題。這里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演講的技巧大全總結,方便大家學習了解,希望對您有幫助!
演講的技巧大全總結
一、揣摩主題
主題是演講的靈魂, 在生活中常常有我們說了一大堆話還不清楚自己,究竟要說什么, 既沒有準確表達自己的意圖, 更沒有達到說話的目的。顯然, 如果這樣演講, 則是失敗的。我們演講的所有準備工作都是建立在對主題正確、深入的認識上。比如我們將收集哪方面的素材? 如何對素材進行取舍、組織和加工。精彩地演講需要合理地組織語言, 在演講臺上極短的時間, 只有明確主題才能有效利用每一秒鐘。
二、明確目的
應該說, 語言表達都有目的性, 當眾演講尤其如此。所謂說話無目的。只是自己不明確罷了。很多人演講前往往都苦思于演講稿怎么寫? 其實, 只需要思考演講的目的是什么?是表達自我的觀點,發(fā)出不同的聲音;能通過演講明白過去不明白的知識; 能在聽你的演講后去做過去不肯做的事。因此明確了你的目的,才能把握演講的主題, 讓演講詞更有力量
三、了解聽眾
說話的內(nèi)容取決于自己, 說話的方式則需根據(jù)聽眾而定。平時的溝通要分析對方的喜好和習慣, 當眾演講,在演講前最需要明白聽眾主要是什么階層, 能夠接受哪種說話方式。許多失敗的演講往往并不是演講者講得不好, 也不是內(nèi)容讓聽眾反感, 而是沒有把握好聽眾所能接受的表達方式。
四、主要內(nèi)容
知道了演講的主題、目的, 知道了了解聽眾的重要性,下面就該是實際的準備工作,收集資料(素材)。收集來的資料我們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主觀上的, 包括對主題的思考、分析和感受。另一類是客觀上的, 即與自己本無直接聯(lián)系, 但可以借助自己闡明主題。如聽來的經(jīng)歷, 報刊雜志的新聞, 其他書籍或權威著作等。
五、收集素材
收集更多、更新的`素材, 吸引住你的聽眾。上面談了素材的來源, 現(xiàn)在我們關心的是如何選擇和使用這些素材。
選擇素材大體有這些原則:
1. 在收集的兩類資料中, 第一類優(yōu)于第二類, 原因是談自己真實的感情最能激起聽眾的共鳴。
2. 只談經(jīng)歷, 聽眾會說你在講故事不夠深刻; 只談感受聽眾會覺得枯燥畢竟不是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所以演講中最好是要既講故事又談感受, 就像臺灣作家劉墉出的暢銷書一樣。
3. 不要總是拿權威著作來壓聽眾。請想想, 誰喜歡演講者一張口就從亞里士多德談到康德, 一會談孔子一會講康有為? 要花邊新聞! 大家都喜歡聽花邊新聞。網(wǎng)上一大堆要多少有多少, 當然, 只談這些聽眾會以為你膚淺, 所以這最能考驗演講者的水平, 是否能從最膚淺的事中發(fā)掘深刻的道理。
4. 新就會勝人一籌。你談今天早上的新聞絕對比二十四史上面的故事更具吸引力。
5. 幽默比不幽默更能讓聽眾接受。
6. 明確你的主題是什么? 不要閑扯! 演講不是談天。首先, 整個演講不能充斥過多的內(nèi)容, 要不然聽眾要承受不了。其次, 整個演講的主線要單一、脈絡要清晰。再次, 每隔一小段時間對你講的內(nèi)容做概括、總結。
六、丟掉演講稿
既然決心讓聽眾記住你的話, 演講者就沒有理由不記住自己的話。 況且, 有了那么多收集來的資料, 演講稿也是演講者按照上面說的步驟一手完成的, 所以要對自己的記憶力足夠自信!
可能你還會擔心上臺演講時因沒有系統(tǒng)背過稿紙會偶爾重復、停頓,或用詞不當。但是請相信, 你的魅力就在于此: 別人是心不在焉的念, 你是在講; 別人的話從嘴里飄出來, 你的話是從肚子里流出來; 別人噼里啪啦,你用心的敘述; 別人記住全文兩千字才安全, 你只用記住二十個字的提綱便無憂, 誰更從容? 誰的演講更能讓聽眾接受?
七、道法自然
對于我們言談, 最需要強調(diào)的是真, 其實真與自然就是一以貫之的, 自然是真的外在表達形式。演講需要真話,真誠,真情流露,才會一切變得自然而然。
八、眼神交流
用眼睛告訴別人, 你的話要誰聽
和誰說話就注視著誰, 在日常交談中, 是最起碼的禮貌。在演講中這是一種能力。你用心的看誰, 誰就會覺得你在關照他。你只看天花板, 當然就只有天花板受你關照, 可惜它不會感恩! 沒有人愿意關注不關注自己的人。失掉聽眾其實也是在不經(jīng)意之間。
九、演講大眾化
演講過程中表達的技巧和語言本身的技巧不能超過聽眾承受的限度。演講作為一項社會活動, 自身的很多因素決定: 折衷更加利于大眾接受。在中國文化影響下的語言溝通尤其如此,至于演講中折衷的具體做法, 就需要演講者根據(jù)演講的主題、內(nèi)容和聽眾等因素。
在生活中,態(tài)度和能力是決定很多事的關鍵,那態(tài)度和能力誰更重要呢?我認為能力可以培養(yǎng),態(tài)度卻是根本。那演講最重要的是技巧嗎?我們可以說技巧不可或缺,但最重要的就是表達自我,而不要把演講當成固化的背誦。
演講技巧與方法
1、演講作為人類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它必須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演講者、聽眾、溝通二者的媒介以及時間、環(huán)境。離開其中任何一個條件都構成不了演講。
演講的傳達手段包括:有聲語言、態(tài)勢語言和主體形象。
⑴ 有聲語言是演講活動最主要的表達手段。它由語言和聲音兩種要素構成,以流動的聲音運載思想和情感,直接訴諸聽眾的聽覺器官。它要求吐字清楚、準確、聲音清亮、圓潤、甜美,語氣、語調(diào)、聲音、節(jié)奏富于變化。
⑵ 態(tài)勢語言就是演講者的姿態(tài)、動作、手勢和表情,是流動著的形體動作輔助有聲語言運載著思想和感情,直接訴諸聽眾的視覺器官。它要求準確、鮮明、自然,協(xié)調(diào)。
⑶ 主體形象是指演講者的體形、容貌、衣冠、發(fā)型、舉止神態(tài)等。主體形象的美丑,好與差,直接影響著演講者思想感情的表達。它要求演講者在符合演講思想感情的前提下,注重裝飾樸素、得體,舉止,神態(tài)、風度的瀟灑、憂雅、大方,給聽眾一個美的外部形象。
必須指出,演講如果只有“講”沒有“演”,只作用于聽眾的聽覺器官而不作用于聽眾的視覺器官,就會缺少動人的主體形象和表演活動;如果只有“演”而沒有“講”,只作用于聽眾的器官而不作用于聽眾的聽覺器官。所以,二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但是,“演”與“講”的和諧必須是以“講”為主,以“演”為輔,“演”必須建立在“講”的基礎上,否則便失去了演講的意義。
現(xiàn)在,可以給演講的本質下一個定義了:演講者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借助有聲語言和態(tài)勢語言的藝術手段,針對社會的現(xiàn)實和未來,面對廣大聽眾發(fā)表意見,抒發(fā)情感,從而達到感召聽眾并促使其行動的一種現(xiàn)實的信息交流活動。
2、那么,演講都有哪些特征呢?
⑴ 首先是它的現(xiàn)實性:
這是因為演講屬于現(xiàn)實活動范疇。不屬于藝術活動范疇,它是演講家通過對社會現(xiàn)實的判斷和評價,直接向廣大聽眾公開陳述自己主張和看法的現(xiàn)實活動。
⑵ 其次是它的藝術性:
這里的藝術性是現(xiàn)實活動的藝術。它的藝術性是現(xiàn)實活動的藝術。它的藝術性在于它具有統(tǒng)一的整體感和協(xié)調(diào)感,即演講中的各種因素(語言、聲音、表演、形象、時間、環(huán)境)形成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協(xié)調(diào)的美感。同時,演講不單純是現(xiàn)實活動,它還具備著戲劇、曲藝、舞蹈、雕塑等藝術門類的某些特點,并將其與演講融為一體,形成具有獨立特征的演講活動。
⑶ 第三是它的鼓動性:
沒有鼓動性,就不成為演講,政治演講也好,學術演講也好,都必須具備強烈的鼓動性.這是因為:一、一切正直的人們都有追求真善美的渴望,演講者傳播了真善美,自然會引起共鳴,激勵和鼓舞聽眾。二、演講者以自己熾烈的感情去引發(fā)聽眾的感情之火,容易達到影響聽眾的目的。三、演講者的形象、語言、情感、態(tài)勢以及演講辭的結構、節(jié)奏、情節(jié)等均能抓住聽眾。四、演講的直觀性使其與聽眾直接交流,極易感染和打動聽眾??梢哉f,鼓動性是演講成功與否的一個標志。
⑷ 第四是它的工具性:
演講是一門科學,更是一個工具,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任何思想、任何學識、任何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都可以借助演講這個工具來傳播.可以說,演講是最經(jīng)濟,最實用、最方便的傳播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它。
以上,我們談了演講的本質和特征。在現(xiàn)實的演講活動中,有以下兩種傾向很值得注意。一是有的演講者只“講”不“演”,只注重演講的實用性而忽略了演講的藝術性,使演講不倫不類,干巴枯燥,因而削弱了演講的效果。二是有的演講者一味過分地“演”,追求相聲、評書、朗誦、故事等其他藝術表演技巧,沖淡了演講的現(xiàn)實性、實用性和嚴肅性,顯得滑稽、夾生,起不到演講應有的作用。這兩種傾向都是必須認真加以克服的。
二、演講的類型
1、第一,從功能上劃分,可分為五種。
⑴ “使人知”演講:
這是一種以傳達信息、闡明事理為主要功能的演講。它的目的在于使人知道,明白。如美學家朱光潛的演講《談作文》,講了作文前的準備、文章體裁、構思、選材等,使聽眾明白了作文的基本知識。它的特點是知識性強,語言準確。
⑵ “使人信”演講:
這種演講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信賴、相信。它從“使人知”演講發(fā)展而來。如惲代英的演講《怎樣才是好人》,不僅告知人們哪些人不是好人,也提出了三條衡量好人的標準,通過一系列的道理論述,改變了人們以往的舊觀念。它的特點是觀點獨到、正確,論據(jù)翔實、確鑿,論證合理、嚴密。
⑶ “使人激”演講:
這種演講意在使聽眾激動起來,在思想感情上與你產(chǎn)生共鳴,從而歡呼、雀躍。如美國黑人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在林肯紀念堂前的演說》,用他的幾個“夢想”激發(fā)廣大的黑人聽眾的自尊感、自強感,激勵他們?yōu)椤吧降取倍鴬^斗。
⑷ “使人動”演講:
這比“使人激”演講進了一步,它可使聽眾產(chǎn)生一種欲與演講者一起行動的想法。法國前總統(tǒng)戴高樂在二戰(zhàn)期間的英國倫敦作的演講《告法國人民書》,號召法國人民行動起來,投身反法西斯的行列。它的特點是鼓動性強,多以號召、呼吁式的語言結尾。
⑸ “使人樂”演講:
這是一種以活躍氣氛、調(diào)節(jié)情緒,使人快樂為主要功能的演講,多以幽默、笑話或調(diào)侃為材料。一般常出現(xiàn)在喜慶的場合。這種演講的事例很多,人們大都能聽到。它的特點是材料幽默,語言詼諧。
2、第二,從表達形式上劃分,可分為三種類型。
⑴ 命題演講,即由別人擬定題目或演講范圍,并經(jīng)過準備后所做的演講:
它包含兩種形式:全命題演講和半命題演講。全命題演講的題目一般是由演講組織部門來確定的。某單位搞“讓雷鋒精神在崗位上閃光”主題演講,為了讓演講員各有側重,分別擬了《把愛送到每個顧客的心坎上》、《練好本領,為民服務》、《從一點一滴做起》三個題目,給了三個演講者,要求以此組織材料,準備演講。半命題演講指演講者根據(jù)演講活動組織單位限定的范圍,自己擬定題目進行的演講。1986年,中央電視臺和《演講與口才》雜志社聯(lián)合舉辦的“十城市青少年演講邀請賽”命題演講即是以“四有教育”為范圍,具體題目自擬。命題演講的特點是:主題鮮明、針對性強、內(nèi)容穩(wěn)定、結構完整。
⑵ 即興演講,即演講者在事先無準備的情況下就眼前場面、情境、事物、人物臨時起興發(fā)表的演講:
如婚禮祝辭、歡迎致辭、喪事悼念、聚會演講等。它的特點是:有感而發(fā),時境感強、篇幅短小。它要求演講者要緊扣主題,抓住由頭,迅速組合,言簡意賅。
⑶ 論辯演講,即指由兩方或兩方以上的人們因對某個問題產(chǎn)生不同意見而展開的面對面的語言交鋒:
其目的是堅持真理、批駁謬誤,明辨是非。比如,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法庭論辯、外交論辯、賽場論辯,以及每個人都曾經(jīng)歷過的生活論辯等。它的特點是:針鋒相對,短兵相接。論辯演講較之命題演講、即興演講更難些,要求演講者必須具備:正確的思想、高尚的品質、嚴密的邏輯性,較強的應變性。
3、第三,從內(nèi)容上劃分,大致可分為五種類型。
⑴ 政治演講:
凡是為了一定的政治目的,出于某種政治動機,就某個政治問題以及與政治有關的問題而發(fā)表的演講均屬此類。它包括外交演講、軍事演講、政府工作報告、政治宣傳等。
⑵ 生活演講:
指演講者就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風俗、現(xiàn)象而作的演講,它表達了演講者對這些問題的看法、見解和觀點。這種演講涵蓋的內(nèi)容更加廣泛,如:親情友誼、吊賀、迎送、答謝等均屬此類。
⑶ 學術演講:
指演講者就某些系統(tǒng)、專門的知識和學問而發(fā)表的演講。一般指學校和其他場合的專題講座、學術報告、學術發(fā)言、學術評論。它必須具有內(nèi)容的科學性、論證的嚴密性和語言的準確性三大要素。這是與其他類型演講的一大區(qū)別。
⑷ 法庭演講:
即指公訴人、辯護代理人在法庭上所作的演講、律師的辯護演講。法庭演講有自己的突出特征:公正性和針對性。
⑸ 宗教演講:
指的是一切與宗教儀式、宗教宣傳有關的演講。它主要包括布道演講和一些宗教會議演講。這種演講在我國的影響不大,聽演講和作演講的人都不多。
三、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認清對象,確立主旨;
2、思維清晰,節(jié)奏明快;
3、感情充沛,例證動人;
4、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演講心理技巧
心理技巧一、熟悉講稿
并非像人們想像的那樣死記硬背。逐字逐句地記誦總是弊多利少,甚至可能導致演講失敗。一心只背講稿,老想著下一句是什么,緊張時就會“卡殼”。即便能從頭背到尾,整個過程也會平淡無奇,因為演講者根本沒有心力照顧現(xiàn)場。
其實,通過認真、反復的思考去把握演講的內(nèi)容和講稿的結構,才是最適當有效的方法。首先想想自己要講的涉及幾方面的問題,哪個問題是中心,演講稿中先說什么,后說什么,哪里詳,哪里略,心中要有講稿的大體框架。其次,想想l臨場的情況,作些必要的設想。比如,現(xiàn)場發(fā)生了出乎意料的情況應該怎樣應變,怎樣一上臺就控制場面,吸引聽眾。有經(jīng)驗的演講者,常常要設計一個或幾個開場白,供臨場選用。熟悉講稿,認真思考,把演講的準備工作推進了一步,緊接著便是講練。許多著名演講家都重視講練。聞一多先生年輕的時候,登臺演講前,常常一個人開聲練講。
心理技巧二、開聲練講
講練也應有適當?shù)姆绞椒椒?。根?jù)個人的情況,或不同的目的要求,不同的條件,可以自己一人單獨預講,也可以讓幾位朋友或有講演經(jīng)驗的人當聽眾,請他們幫助你,指導你進行講練。講練過程中,有的人重“講”,有的人重“態(tài)勢”,有的人把重點放在培養(yǎng)感情上面……在完成寫好講稿、熟悉講稿、適當講練等準備工作的基礎上,還得打一次心理上的攻堅戰(zhàn):去除登臺前焦慮緊張的情緒。
心理技巧三、克服緊張情緒
這種緊張情緒大多數(shù)人都會有,而且也是一種正常的反應。但這種壓力如果太強大,如果得不到緩解,勢必嚴重威脅演講的成功??朔@種心理壓力的有效方法如下:
1)要有取得成功的強烈欲望,要想到自己肯定能成功?!扒榫w是控制情緒本身的重要手段”,我們應該用冷靜樂觀、無所畏懼一類“處方”來“醫(yī)治”焦慮不安。這類處方中,“欲望”、“信念”、“優(yōu)勢”這三味“藥”很重要。欲望就是要取得成功的意念。信念就是篤信自己要講的思想觀點是正確的,所用的材料是真實生動的。優(yōu)勢就是多想想自己獨具的有利因素。
2)不要太多關注個人得失。愛爾蘭著名作家蕭伯納談到自己從一個膽怯的人變成成功的演說家時說:“我是以自己學會溜冰的方法來做的——我固執(zhí)地一個勁地讓自己出丑,直至我可以習以為常?!?/p>
3)借助松弛法。如可以不斷地告訴自己“放松,放松……”;或者活動活動身子,以釋放體內(nèi)因緊張而劇增的多余熱能;或者深深吸氣,再均勻而緩慢地吐出。
心理技巧四、演講注意事項
1、千萬不要冷場
1)上臺前,千方百計使自己處于放松的愉快狀態(tài)。比如說開開玩笑,說說笑話,找一處安靜的地方,誦讀名篇名句,聽一段音樂,看看畫冊,完全不想馬上要登臺演講的事。這樣做的目的是轉移思想上的興奮點,以調(diào)節(jié)心緒。
2)即將登臺,情緒仍要放松。方法是緩緩地吸一口氣,使兩肋張開,憋氣數(shù)秒,再慢慢地把讓你心神不定的氣吐出來,吐干凈,如此多做幾次。注意:在做深呼吸時,什么也不去想,盡量讓自己處于無意識狀態(tài)。
3)運用“精神勝利法”作心理暗示。想自己曾經(jīng)獲得過的成功,想自己的優(yōu)勢所在。好好地“自我肯定、自我欣賞”一番以后,穩(wěn)住“我比你們強”的心理定勢。在即將上臺時,暫時藐視一下臺下的聽眾,將他們看做是“一無所知”,只有“聽我慢慢道來”,他們才有所收獲。
4)步上講臺的那一時刻,切莫期待什么“轟動效應”。想到的是:大局已定,只有“萬念俱空”,全身心地投入演講才有成功的希望。
5)一開口,語調(diào)可以高一些。響亮有力的開場白一出口,既穩(wěn)住了現(xiàn)場,也穩(wěn)住了自己。講的時候,要做到“思路先行”,以在登臺前已經(jīng)“定格”在腦子里的.信號系統(tǒng)為依據(jù),把握整體,大膽地、毫不猶豫地講下去。當演講進入良性循環(huán)的運轉系統(tǒng),演講的成功已見曙光。
2、帶上幾個專業(yè)詞
有時,當我們坐在車上或咖啡廳里,聽到旁邊有人說外國話或專業(yè)名詞時,我們的目光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去注視他們。這種現(xiàn)象就是記憶心理學上所謂的“凝離效果”。例如:我們?nèi)魧⒁粋€特殊符號放在一大堆數(shù)字當中,則這個特別符號…定會特別醒目,這就是所謂的“凝離效果”。
3、不要說得太過
有的人總喜歡好大喜功。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假定有一位汽車推銷員,他每月銷售業(yè)績是三十部汽車,但本月份他只銷售了十部汽車。如果,事先他已向上司報告說:“這個月由于其他車廠推出新型車,因此預測自己本月份只能賣出四五部汽車”,如今賣出了十部汽車的這一事實,看起來就不再是一項缺憾而是一項突破了。但若他事先向上司表示“雖然這個月份車廠推出了新型車,但我至少可以賣出十四五部汽車”,則售出十部汽車的這項事實,就會被認為是一項“失敗”!
當你追求女朋友的時候,如果常在談話中加入一些外語,則對方往往會覺得你有學問。一旦感覺他有學問,對于這個人談話的內(nèi)容就會格外注意。反過來說,若常用這種方法,則不但凝離效果會越來越淡,并且反倒會使對方感覺談活的人膚淺!如此不但達不到表現(xiàn)自己有學問的目的,反而會讓對方留下壞印象,要適可而止。
4、不要輕易否定別人
有時我們想否定一件事,往往會由于某些因素,使我們無法很干脆地否定,因為一不小心就可能又樹立了另一個敵人!此時我們必須找借口來否定了。但若所找的借口又與自己有密切的關系時,雖然對方因此接受了我們的否定,但另一方面他同H—也會感覺到直接被人否定的憤怒。
那么如何才能既不傷害感情又達到否定的目的呢?通常,若要真正地做到兩全其美,是相當困難的。這里有一個比較理想的方法,你不妨試一試,那就是翻一翻歷史,找一找歷史名人們說過的話,是否有適合自己目前處境的名言。若有,則我們可借該名人的話,向對方表達自己表示的意思。例如我們可以用“孔子曾說……”的方式,來表達(暗示)自己目前的心境。這樣一來,對方的感受往往也不會再那么強烈,而我們想要否定的目的就達到了。
5、結尾不要拖拉
1)結尾應該簡潔,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切忌畫蛇添足,節(jié)外生枝,生怕聽眾聽不明白。
2)有的演講者,在結束演講時不考慮如何給聽眾完整的印象,不考慮結構的完整性,不考慮演講的后果,而匆匆收尾,突兀生硬,讓聽眾摸不著頭腦。
3)有些演講者在結束演講時喜歡套用例行的客套話,以示自己的謙虛。其實,講得好與壞、優(yōu)與劣,聽眾心中自有評論,何必再說謙虛的話呢?
4)結尾是為主題服務的,離開了主題結尾也就失去了意義。有些演講者一味地追求新奇,設計自認為十分得意的結尾,殊不知這種結尾已遠離主題。如有些演講者喜歡引用名言警句做結尾,如果引用得準確,對主題有服務作用,如果引用的名言警句與主題不符,就游離主題。
演講消除緊張的技巧
轉移焦點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透明度錯覺,簡單來說就是人們總是高估自己內(nèi)在狀態(tài)外露的程度。例如很多人在公開演講時,會認為自己看起來不僅緊張而且焦慮,并認為其他人也會注意到這些。所以,當你擔心自己演講表現(xiàn)緊張時,想想透明度錯覺,轉移焦點,把聽眾當成大白菜,不要過分關注聽眾的一舉一動,專注于演講本身,可以極大程度上緩解你的緊張。
積極的心理暗示
“認知—態(tài)度—行為”理論是心理學上的一個經(jīng)典理論,意在說明行動與感覺是并行的,行動是受意志直接控制的。心理暗示是指,在無對抗的條件下,用某種間接的方法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chǎn)生影響,從而使人們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動或接受一些思想、觀點等,做出相應反應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所以,你可以在演講前對著鏡子給自己打氣,也可以在心中默念:我可以!我一定能做好!積極的心理暗示,能激發(fā)自己巨大的潛能。
“名片效應”和“自己人效應”的雙重應用
所謂“名片效應”,就是演講時先申述一種與聽眾觀點相同的觀點,然后再說出自己想說的觀點,這就很容易被聽眾接受,它可以使聽眾在一種觀點認同的喜悅中自動解除精神防線?!白约喝诵庇纸小巴w效應”,即演講時與聽眾不僅在觀點上一致,而且有某種意義的相近性,這會使聽眾產(chǎn)生信任感、親近感,視演講者為自己人。演講時充分利用這兩個效應,會使你的演講事半功倍。
將演講當成一場表演
這種技巧實際上來自于體育心理學家,他們發(fā)現(xiàn)那些具有冠軍潛質的運動員會創(chuàng)造一種表演形象,接著整場比賽他都處于這種角色中。當你走上演講臺,你要能做出改變,做好讓自己進入“一場”比賽狀態(tài)的準備,就像邁克爾·喬丹那樣。大多數(shù)人覺得發(fā)表公眾演說的壓力大得可怕,而他們則任由緊張情緒對他們的演說產(chǎn)生消極影響。要克服這一點,你試著將演說想成是表演,就像運動員一樣。記住,一般說來人們是不會以此評判你整個人的,他們的注意力只會放在你如何講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