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賀春節(jié)的詩詞鑒賞
古人賀春節(jié)的詩詞鑒賞(精選5篇)
春節(jié)是中國各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白本璋”在他的歌中寫道:“正月初一,家家戶戶歡度新年,元宵節(jié),月圓,花團錦簇,花箱遍地,鞭炮聲嘈雜,這是歷史上一幅生動的年初春節(jié)畫面。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古人賀春節(jié)的詩詞優(yōu)秀鑒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古人賀春節(jié)的詩詞鑒賞(篇1)
醉桃源·元日
詞牌名:醉桃源|朝代:宋朝|作者:吳文英
五更櫪馬靜無聲。鄰雞猶怕驚。日華平曉弄春明。暮寒愁翳生。
新歲夢,去年情。殘宵半酒醒。春風(fēng)無定落梅輕。斷鴻長短亭。
賞析/鑒賞
“元日”,即元旦。
“五更”兩句,寫一年復(fù)始,一切都趨于清靜無為的狀態(tài)之中。言在元旦的凌晨,臥槽之馬在寂靜地休息著,鄰家的打更雞,也象是在怕要驚醒人們的好覺似的,不再打鳴?!叭杖A”兩句,概述一天變化。言拂曉時太陽出來了,跟著似乎春天也降臨到了人間,萬物開始清明復(fù)蘇,然而到了入暮時分殘寒侵體,又使人感到了一種無明的憂愁。上片是概述自己元日之中的一天感受,及心情的變化。
“新歲夢”三句,寫己之醉夢至醒的過程。言元旦清晨的好夢,是對去年的眷戀之情。而自己在除夕夜所飲的酒,過了一夜如今也已半醒過來?!按猴L(fēng)”兩句,醒后見聞。言柔和的春風(fēng)在輕輕地飄東拂西,將梅花瓣緩緩地送至地面。忽然聽到從驛亭那邊傳過來幾聲孤雁的凄鳴聲,不由使人感到了一種孤獨中的悲哀。下片述己孤身度日的無聊情狀。
全詞娓娓而談,籠罩著一種淡淡的哀傷。
古人賀春節(jié)的詩詞鑒賞(篇2)
玉樓春·己卯歲元日
詞牌名:玉樓春|朝代:宋朝|作者: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沉凍酒。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tài)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醉鄉(xiāng)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翻譯/譯文
①蓮花漏:一種狀如蓮花的銅制漏水計時器,相傳為廬山僧惠遠(yuǎn)所造。
②酴酥:即屠蘇,酒名。
③東君:春神。
古人賀春節(jié)的詩詞鑒賞(篇3)
除夜雪
朝代:宋朝|作者:陸游
北風(fēng)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翻譯/譯文
譯文
四更天初至?xí)r,北風(fēng)帶來一場大雪;這上天賜給我們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來,兆示著來年的豐收。
盛了半盞屠蘇酒的杯子還沒有來得及舉起慶賀,我依舊在燈下用草字體趕寫著迎春的桃符。
注釋
嘉:好
瑞:指瑞雪
天教:天賜
歲除:即除夕
古人賀春節(jié)的詩詞鑒賞(篇4)
元日
朝代:唐朝|作者:李世民
高軒曖春色,邃閣媚朝光。
彤庭飛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
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
穆矣熏風(fēng)茂,康哉帝道昌。
繼文遵后軌,循古鑒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艷昔年妝。
巨川思欲濟,終以寄舟航。
翻譯/譯文
譯文
高高的軒臺輝映著春色,深邃的樓閣沐浴著朝陽。
紅色的宮墻內(nèi)飛舞著彩色的飾旗,翠玉珠簾映曜著宮女們的玉佩。
我效仿古代的明君們,恭謹(jǐn)而節(jié)制地治理著國家,終于使八方安定、四海升平了。
(現(xiàn)在)丹陛下排列著森森戟戈,長廊里回蕩著絲竹樂聲。
壯美的和煦之風(fēng)浩蕩在華夏大地上,康盛的帝王之道運途正昌。
(我)將繼承周文王的事業(yè),遵循他的先例、并借鑒古代帝王們成功與失敗的經(jīng)驗來治理國家。
春天來臨了,小草又像以前一樣沐浴在春風(fēng)里,梅花也像往年一樣綻蕊怒放。
我想渡過巨大的河流到達彼岸,但最終還要靠舟船才能渡過去(意思就是靠民眾的支持和大臣們的幫助才能治理好國家)。
注釋
恭己:語出《論語》,恭謹(jǐn)而律己,是形容君王治理天下的詞句。
垂衣:語出《易·系辭》,原意指天下太平,李世民在這里形容自己效法皇帝、堯舜無為而治。
穆:壯美。
康:康盛。
古人賀春節(jié)的詩詞鑒賞(篇5)
除夜直都廳囚系皆滿日暮不得返舍因題一詩于壁
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除日當(dāng)早歸,官事乃見留。執(zhí)筆對之泣,哀此系中囚。
小人營糇糧,墮網(wǎng)不知羞。我亦戀薄祿,因循失歸休。
不須論賢愚,均是為食謀。誰能暫縱遣。閔默愧前修。
翻譯/譯文
① 熙寧四年作。此詩作者于元祐五年(一0九0)守杭州時有自和詩,題云:“熙寧中,軾守此郡,除夜直都廳,囚系皆滿,日暮不得返舍,因題一詩于壁,今二十年矣!衰病之余,后忝郡寄,再經(jīng)除夜,庭事蕭然,三圄皆空。蓋同僚之力,非拙朽所致,因和前篇……?!边@就是“前篇”,題目是我從作后題中摘出的。
② 糇米(音hóu),干糧,這里糇糧,借指生活必需。
③ 墮入法網(wǎng),即犯法。
④ 閔默,亦作憫默,心中有憂說不出來的意思。唐吳均詩:“攔衣空憫默”,白居易詩:“閔默秋風(fēng)前”,及作者白帝廟詩:“崎嶇來野廟,閔默愧常時”可證。
⑤ 前修,先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