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文靜女
古代詩文靜女
《靜女》出自《詩經(jīng)·邶風(fēng)》,全詩三章,每章四句。大家平時會關(guān)注古代詩文靜女嗎?關(guān)于古代詩文靜女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代詩文靜女,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古代詩文靜女原文
靜女①
《詩經(jīng) ·邶(bèi)風(fēng)》②
靜女其姝(shū)③,俟(sì)④我于城隅(yú)⑤。愛⑥而不見(xiàn)⑦,搔首踟(chí)躕(chú)⑧。
靜女其孌(luán)⑨,貽(yí)⑩我彤(tóng)管⑪。彤管有煒(wěi)⑫,說(yuè)懌(yì)⑬女(rǔ)⑭美。
自牧⑮歸(kuì)荑(tí)⑯,洵(xún)⑰美且異。匪(fēi)女(rǔ)⑱之為美,美人之貽。
古代詩文靜女注釋譯文
注釋
?、膘o女:文雅的姑娘。靜:嫻靜。
?、?邶(bèi):邶國(今河南湯陰境內(nèi))。
?、称滏?shū):姝,美麗。其,形容詞詞頭。下面"靜女其孌"的"其"用法相同。
?、促?sì):等待,等候。
⒌ 城隅(yú):城上的角樓。一說是城邊的角落。
⒍愛:通"薆(ài)"隱藏,遮掩。
?、芬?xiàn):通"現(xiàn)",出現(xiàn)。一說是看見。
⒏ 踟躕(chí chú):雙聲連綿詞,亦作"踟躇",心里遲疑,要走不走的樣子。
?、箤D(luán):面目姣好。
?、?貽(yí):贈送。
?、煌?tóng)管:紅色的管蕭。管,管蕭,有人說是帶有紅色色澤的茅草根部。
?、?煒(wěi):鮮明有光的樣子。
?、?說懌(yuè yì):喜愛。說,通"悅",和"懌"一樣,都是喜愛的意思。
⒕ 女(rǔ):通"汝",你。這里指代"彤管"。
?、磕?野外放牧的地方。
?、?歸荑(kuì tí):贈送荑草。歸,通"饋",贈送。荑,初生的茅草。古時有贈白茅草以示愛戀的習(xí)俗。
?、?洵(xún):通"恂",的確,確實。
?、?異:與眾不同。匪(fēi)女(rǔ):不是你(荑草)。匪,通"非"。
⒚美人:指贈送荑草給自己的姑娘。
折疊語文卡片
通假字:
愛(通"薆",隱藏)而不見(通"現(xiàn)",出現(xiàn))
說(通"悅",高興)懌女(通"汝",你)美
自牧歸(通"饋")荑
洵(通"恂"),的確,確實
匪(通"非")女(通"汝",你)之為美
折疊譯文
文雅的姑娘真美麗,約好在城邊的角落里等我。卻故意躲藏起來,惹我撓頭又徘徊。美麗姑娘真好看,送我一支小彤管。彤管紅紅的發(fā)出閃閃的亮光,喜愛你的美麗。從郊外采來茅荑相贈送,確實又美麗又出奇。不是荑草真的美,(而是)美人送我含愛意。
折疊段意
三章三段:
第一章寫"我"赴約前往,卻不見靜女,"我"搔首踟躕。
第二章寫靜女贈我彤管,我喜歡彤管。
第三章寫靜女贈我荑,我認(rèn)為荑美,實際是認(rèn)為靜女美。
折疊寫法
用"賦",圍繞對女子的愛悅,就三件事,直接鋪敘,引人入勝。
古代詩文靜女詩詞鑒賞
折疊鑒賞一
《靜女》一詩,向來為選家所注目?,F(xiàn)代學(xué)者一般都認(rèn)為此詩寫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約,也就是說,它是一首愛情詩。而舊時的各家之說,則多有曲解,未得其真旨。最早《毛詩序》云:"《靜女》,刺時也。衛(wèi)君無道,夫人無德。"鄭箋釋云:"以君及夫人無道德,故陳靜女遺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為人君之配。"而《易林》有"季姬踟躕,結(jié)衿待時;終日至暮,百兩不來"、"季姬踟躕,望我城隅;終日至暮,不見齊侯,居室無憂"、"躑躅踟躕,撫心搔首;五晝四夜,睹我齊侯"之句,則反映齊詩之說,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遂渭"此媵俟迎而嫡作詩也"。所說拘牽于禮教,皆不免附會。宋人解詩,能破除舊說,歐陽修《詩本義》以為"此乃述衛(wèi)風(fēng)俗男女淫奔之詩",朱熹《詩集傳》也以為"此淫奔期會之詩",他們的說法已經(jīng)接近本義,但指男女正常的情愛活動為"淫奔",仍是頭巾氣十足,與漢儒解詩言及婦女便標(biāo)榜"后妃之德"同一弊端。
詩是從男子一方來寫的,但通過他對戀人外貌的贊美,對她待自己情義之深的宣揚,也可見出未直接在詩中出現(xiàn)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說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稱敘述中顯得更為鮮明。而這又反過來使讀者對小伙子的癡情加深了印象。
全詩共三章,每章四句,內(nèi)容依章分層,從約會、贈物、回憶三個方面抒寫,逐層深入,層層透出靜女的聰明善良、天真活潑的美好性格,句句表現(xiàn)出青年男子對靜女的愛戀之情,字字流露出小伙子沉浸在無比幸福、滿足的熱戀之中。
詩的第一章是即時的場景:有一位閑雅而又美麗的姑娘,與小伙子約好在城墻角落會面,他早早趕到約會地點,急不可耐地張望著,卻被樹木房舍之類東西擋住了視線,于是只能抓耳撓腮,一籌莫展,徘徊原地。"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雖描寫的是人物外在的動作,卻極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劃了人物的內(nèi)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戀慕至深、如癡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第二、第三兩章,從辭意的遞進(jìn)來看,應(yīng)當(dāng)是那位癡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時的回憶,也就是說,"貽我彤管"、"自牧歸荑"之事是倒敘的。在章與章的聯(lián)系上,第二章首句"靜女其孌"與第一章首句"靜女其姝"僅一字不同,次句頭兩字"貽我"與"俟我"結(jié)構(gòu)也相似,因此兩章多少有一種重章疊句的趨向,有一定的勻稱感,但由于這兩章的后兩句語言結(jié)構(gòu)與意義均無相近之處,且第一章還有五字句,這種重章疊句的趨向便被扼制,使之成為一種佯似。這樣的結(jié)構(gòu)代表了《詩經(jīng)》中一種介于整齊的重章疊句體與互無重復(fù)的分章體之間的特殊類型,似乎反映出合樂歌詞由簡單到復(fù)雜的過渡歷程。
讀詩的第二、第三兩章,我們會發(fā)出會心的微笑,對詩人的"寫形寫神之妙"(陳震《讀詩識小錄》)有進(jìn)一步的感受。照理說,彤管比荑草要貴重,但男主人公對受贈的彤管只是說了句"彤管有煒",欣賞的是它鮮艷的色澤,而對受贈的普通荑草卻由衷地大贊"洵美且異",顯然欣賞的不是其外觀而別有所感。原來,荑草是她跋涉遠(yuǎn)處郊野親手采來的,物微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陸凱《贈范曄》詩之"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達(dá),不妨說已成為一個具有能指優(yōu)勢的特殊符號。接受彤管,想到的是戀人紅潤的面容,那種"說(悅)懌"只是對外在美的欣賞;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異",則是對她所傳送的那種有著特定內(nèi)容的異乎尋常的真情的深切體驗,在我們看來,那超越了對外表的迷戀而進(jìn)入了追求內(nèi)心世界的諧合的高層次的愛情境界。而初生的荑草將會長成茂盛的草叢,也含有愛情將更加發(fā)展的象征意義。
第三章結(jié)尾"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兩句對戀人贈物的"愛屋及烏"式的反應(yīng),可視為一種內(nèi)心獨白,既是第二章詩義的遞進(jìn),也與第一章以"愛而不見,搔首踟躕"的典型動作刻劃人物的戀愛心理可以首尾呼應(yīng),別具真率純樸之美。讀完此詩,對那位癡心小伙子的一腔真情,我們除了深受感動之外還能說些什么呢?
折疊鑒賞二
《靜女》是一首很美的詩,意思并不深,卻最有風(fēng)人之致。但是因為詩里有了城隅,有了彤管,解詩者便附會出后宮,牽纏出女史,引申出許多與詩毫不相干的故事。明人韋調(diào)鼎說:"此民間男女相贈之辭。序以為刺時,歐陽公謂當(dāng)時之人皆可刺,于本文尚有間矣。毛鄭泥'靜'字,又不解'彤管'之意,強(qiáng)附為宮壺女史之說。張橫渠、呂東萊又曲為之解,皆以辭害意矣。鄭、衛(wèi)男女相謔之詩頗多,而拘拘指為刺其君上,何異癡人說夢也。"比后來清人的許多說法倒還明白得多。
這首詩反映了先秦純樸的民風(fēng),真摯的愛情。雙方贈送的禮物都很普通,但對方都異常珍愛,還是男子禁不住說破了其中的秘密,"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戀人間的愛慕之情溢于言表。
全詩以第一人稱"我"(男青年)寫一次戀人的約會。全詩三章。一章重在寫場景,兩章重在寫心理。第一章寫青年之急,第二章寫青年之戀,第三章寫青年之誠。作者由靜女而彤管,由荑而靜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來,表現(xiàn)了男青年熱烈而純樸的戀情,男青年的形象活靈活現(xiàn),他的戀情也真實感人。此外,詩歌采用重章復(fù)唱,巧妙選用細(xì)節(jié),風(fēng)格樸實,也增添了藝術(shù)魅力。南朝宋陸凱《贈范曄》詩之"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達(dá)。本詩接受彤管,想到的是它鮮艷的色澤,那種"說(悅)懌"只是對外在美的欣賞;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異",則是對她所傳送的那種有著特定內(nèi)容的異乎尋常的真情的深切體驗,在現(xiàn)代人看來看,那已經(jīng)超越了對外表的迷戀而進(jìn)入了追求內(nèi)心世界的諧合的高層次的愛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將會長成茂盛的草叢,也含有愛情將更加發(fā)展的象征意義。
這首詩歌的成功是對人物性格的刻劃,雖則只是男主人公自言自語的幾句話,可是把他的憨厚實誠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刻劃男子的同時,女主人公機(jī)靈刁鉆的形象也便呼之欲出了。作品本身雖然簡約,但是為讀者留下了無數(shù)的想象空間,我們甚至可以根據(jù)人物的性格復(fù)原當(dāng)時的場景,而這一場景又是這樣富有戲劇性和生活氣息?!对娊?jīng)》作品不同于唐宋文人詩詞的顯著特征之一,就在于戲劇化的場景感和濃郁的生活氣息。
折疊空白藝術(shù)
"空白"作為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一種手段源于繪畫。文學(xué)作品中的"空白"就是運用含蓄精練的語言描寫人事景物,給讀者留下更多想象聯(lián)想的空間,達(dá)到言簡意豐、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shù)效果。
《靜女》很講究"空白"藝術(shù)的運用。
詩短小但不乏情趣。三小節(jié)詩表面上只寫了幾個動作,可在具體欣賞詩的時候,卻不能局限于這個小范圍。要調(diào)動想象填補(bǔ)其留下的大量"空白"。那么,這三小節(jié)就發(fā)展成了三幕小短劇。
幕一(開頭四句):男子和一個靦腆文靜的漂亮女子幽會,問她幽會的地點在哪?女子笑而不答。后來女子悄悄打發(fā)一個小丫鬟或她的弟弟妹妹告訴男子:在城角兒。因為那里人少又僻靜。聽到這個消息,男子興奮地飯也吃不下了。好不容易挨到日暮,便飛一般地奔到城南的角樓。"怎么沒有她的身影,難道失約了不成?"再細(xì)一看,大喜過望,她來了,瞧!那角樓邊兒不是放著她送我的簫笛嗎?她一定是藏在哪里讓我著急。男子找遍了角落就是沒有找到,急得在角樓四周走來走去,抓耳撓腮。
幕二(中間四句):找哇找,男子又急又氣得蹲在了墻角一言不發(fā)。拿起了彤管吹起了那首曾經(jīng)讓她心動的樂曲。果然,他不知什么時候,女子悄悄地走到他的身邊,靜靜地站在那兒入神地聽著。一曲完了,兩人見面,分外高興。女子說:"真好聽。"男子說:"那是因為你送得彤管好看。"
幕三(結(jié)尾):轉(zhuǎn)眼春天來了。大地吐綠,碧草萋萋。一對男女的愛情也在滋潤成長。他們打算訂立婚約了。又是一個春風(fēng)和煦的傍晚,依然在初次見面的城樓邊。姑娘已消去了初戀時的靦腆。手持一束潔白的茅草芽和幾支野花兒,婷婷玉立地等在那里。這潔白的茅草是愛情的定情物,她在姑娘的手中是那樣的潔白美麗,如天邊的白云。在小伙子眼中,茅草芽兒已經(jīng)和美麗的姑娘融為了一體,他接過了茅草芽,也就接過了姑娘的心。
古代詩文靜女詩歌出處
《詩經(jīng)》是漢族文學(xué)史上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相傳為孔子所編定,現(xiàn)存詩305篇?!对娊?jīng)》是漢族詩歌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的源頭。它最初稱為《詩》,《詩三百》,《三百篇》,這些詩被編為"風(fēng)""雅""頌"三個部分"風(fēng)"又叫做"國風(fēng)",共160篇,大都是各地的歌謠,是《詩經(jīng)》的精華部分。"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是西周王室貴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數(shù)民謠,內(nèi)容大都是記述周貴族歷史,歌功頌德的。"頌"分《周頌》《魯頌》《商頌》,共40篇,多為貴族統(tǒng)治者祭祀用的樂歌舞曲。到西漢被尊稱為儒家經(jīng)典之后,才有《詩經(jīng)》之稱。
特點:多以四言為主;多數(shù)隔句用韻;普遍運用"賦""比""興";在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唱、反復(fù)詠唱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