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焦相關知識解讀
學攝影一段時間,能了解一般 單眼相機 上會有哪幾種自動對焦模式,大概掌握要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轉換使用,或許也懂得手動選擇對焦點來達到更準的對焦效果。下面是學習啦網小編搜集整理的一些關于對焦相關知識的內容,希望對你在攝影探索道路上有幫助。
關于對焦相關知識:自動對焦系統(tǒng)在水平方向上比較靈敏準確
現(xiàn)在大多數數位單眼相機的自動對焦系統(tǒng),基本上都搭載有一字型的自動對焦感應器,并在其基礎上發(fā)展成十字或雙十字型的自動對焦感應器。看一些單眼相機的自動對焦點分布圖,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一字型對焦感應器,大多是以縱向的方式排列,所以應該是在豎直方向上比較靈敏?這樣的想法是錯的,這些感測器盡管是縱向排列,但其實是對橫向線條的反應較靈敏。這樣的情況,在追焦的時候表現(xiàn)比較明顯,如果拍攝物是在水平方向上移動,追焦成功率較高。但如果上下或前后,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出現(xiàn)遲緩或抓不到焦等狀況。
關于對焦相關知識:巧用泛焦拍出銳利清晰的影像
泛焦手法,比較常用在風景攝影中,為了要保證拍攝畫面中整體清晰,會選擇一定距離外或無限遠的景物進行對焦,以預先把拍攝畫面中的景物預先納入景深之內,節(jié)省對焦時間,又稱為「超焦距攝影」。其實泛焦不一定要對在無限遠處,亦可透過景深表尺、數學公式、線上工具,甚至是專門APP來測算景深范圍,以參考對焦。但如果手上沒有對應的測量工具,最偷懶的方法即是縮小光圈,并以手動選擇對焦點落在無限遠的地方來拍攝。
關于對焦相關知識:自動對焦力可透過韌體更新升級
相機的對焦能力,難道不是在它出廠的時候就決定好了嗎?一般來說,的確是這樣,相機在出廠時搭載了什么樣的AF模組,決定了相機將能擁有什么樣的自動對焦功能。不過有時也會出現(xiàn)某些相機盡管搭載了最新開發(fā)的自動對焦模組,廠商可能會因為某些商業(yè)上的考量,一開始先選擇「封印」其一部分的能力,等到適當的時機,再以韌體更新的方式「釋放」它。像今年上半年,Canon透過付費韌體更新,將EOS 70D頗受好評的雙畫素自動對焦系統(tǒng)在錄影機C100和C300上釋放。
韌體是什么?怎么這么神奇?韌體其實是一種小型軟體程式,由微晶片處理器控制,主要掌控產品功能和作業(yè),目前大多數相機產品設計,都采取可更新韌體的形式,以便在產品的使用期內,若遇到與其他周邊產品的相容性或功能問題時,可用更新韌體的方式進行調整,或是像前文提到的釋放產品新功能。
之前Canon EOS 5D Mark III的中央對焦點,可作用的最大光圈在f/5.6以上的鏡頭,但如果使用增距鏡的話,像400mm f/5.6這類鏡頭的最大光圈就有可能降到f/8,然而此時中央對焦點就可能失靈。對此,Canon便是采取軔體更新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所以,入手一臺相機之后,也可多留意官方網站上是否有對應機種的韌體更新,可預先排除一些可能遇到的功能問題。
關于對焦相關知識:有一種問題叫做「移焦」
或許在這里的不少玩家都出現(xiàn)過移焦的問題,拍攝前明明就合焦了,為什么拍出來還是糊的呢?當排除像手震之類的自身技術因素后,就有可能是出現(xiàn)移焦的狀況了。之前在談到「什么是移焦」的文章中提到,移焦有分成兩種,一種是由于相機內結構設計有所偏差而產生,在一些高階機種中會自帶「自動對焦微調」的功能,讓使用者可針對不同的鏡頭進行焦距微調,并將對應數據記憶在相機機身內,也可結合鏡頭校正器來解決問題。
如果相機機身本身沒問題,那也有可能是鏡頭本身鏡片結構的問題,尤其是大光圈鏡頭中最容易產生這樣的狀況。因為大光圈鏡頭自動對焦時總是在開放光圈的情況下運行的,因為光圈口鏡大,球面鏡邊緣容易存在像差的問題,使所判斷的對焦點與而后實際縮小光圈拍攝時的對焦點有所誤差,導致焦點偏移的狀況。遇到這樣的狀況,建議還是以縮小光圈的方式拍攝,讓景深夠深,以包容焦點偏移的狀況。
以往一些老手動鏡頭上會印有景深表尺,供使用者對焦參考,不過現(xiàn)在大多數自動對焦鏡頭上已比較少見,在此先不多贅述,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考這里。
以上是學習啦網小編給大家?guī)黻P于對焦相關知識的全部內容,覺得有用處就趕快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