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老人健康
關于老人健康
不同的文化圈對于老年人有著不同的定義。由于生命的周期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壯年到老年的分界線往往是很模糊的。有些人認為做了祖父祖母就是進入了老年,有的人認為退休是進入老年的一個標志。關于老人健康的介紹,一定能對你的生活帶來幫助!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為你講解下文章都有哪些吧!
關于老人健康文章第一篇
人養(yǎng)生五忌
一忌久坐,久坐者傷肉。坐是消除疲勞的一種必要的休息,但久坐易使肌肉衰
退與萎縮。故老人應多參加適合自己的戶外活動,加強肌肉鍛煉,以增強體質。
二忌久立,久立者傷骨。老年人氣血運動全靠動靜結合調節(jié)平衡,如果一直站
立不動,就會影響氣血運行,使人體部分組織和細胞營養(yǎng)失調,出現氣滯血凝,從
而招致疾病。
三忌久視,久視傷血。人到老年,如果久視就會傷血耗氣,產生頭暈目眩等癥。
故老年人看報或看電視、電影應控制在一至二小時之內,不宜連續(xù)觀看。
四忌久臥,久臥傷氣。適可而止的睡眠對老年人健康有益,久睡則身體軟弱。
要順應四時,春夏季晚臥早起,秋季應早臥早起,冬季早臥晚起。
五忌久靜,久靜傷神。過分安靜、寂寞、無聊、孤獨的處境,會使老人變得精
神不振,性情孤僻,喪失生活信心,導致健康狀況下降,另外,優(yōu)美的音樂使人輕
松愉快,精神煥發(fā)。故老年人應有適當的良性聲刺激,以增進身心健康。
睡眠養(yǎng)生
一,臥室環(huán)境潔而靜。室內要做到清潔衛(wèi)生,空氣流通,室溫適宜,周圍安靜。
二,床上用品要適宜。被褥要軟輕舒適,經常晾,勤拆洗。枕頭高低要相當,
一般成人枕頭高5 ̄8公分為宜,枕芯應選用透氣性大、流動性好的蕎麥皮、谷殼
最理想。
三,情緒要平穩(wěn)。忌憂慮惱怒,要做到恬淡虛靜,心神安定。
四,睡前不飲食。臨睡進食,增加其胃腸負擔,也使人撐脹飽悶,既影響入睡,
以易導致肥胖。另外,晚間要忌用濃茶、咖啡和酒。在睡前可喝杯熱奶或聽聽音樂,
能幫助機體放松,容易入夢鄉(xiāng)。
五,睡前一盆湯。這一盆湯是指在臨睡前用熱水泡腳。它能引血下行,安定心
神。
六,避免劇烈地活動。臨睡前避免跑步、打球等劇烈活動。它可使交感神經興
奮、臟腑代謝率增強而導致不易入睡。
七,睡中不蒙頭。蒙頭掩面,呼吸困難,容易吸入自己呼出的大量二氧化碳及
身體蒸發(fā)出的有害物質,不利于身體健康。
八,睡眠姿勢要科學。仰臥睡眠,人體肌肉不易放松,且手易搭胸,多生惡夢;
伏臥睡眠壓迫胸部,影響呼吸心跳。右側臥位最為科學,心臟不受壓迫,呼吸通暢,
還有利于胃的排空。
九,睡中忌張口。張口睡眠,肺臟易受冷空氣和灰塵等的刺激,有損健康。兒
童張口睡眠久,則易前門牙突出和影響頜部的正常發(fā)育。
十,頭朝東睡,有益健康。由于地球軸心為南北、東西向旋轉,睡覺時頭朝東
與地球旋轉方向恰好一致,身體得以放松,使人感到舒服而能充分地睡眠。
防衰老要鍛煉關節(jié)
現代人生活中的運動幅度和量遠遠不能滿足關節(jié)的要求,容易造成關節(jié)的過早
老化,人也容易隨著關節(jié)的老化而早衰。然而運動遲緩、關節(jié)不靈活關不是不可逆
轉的,下面介紹一組鍛煉方法,以求能延緩衰老:
一,坐位或倚物而立,一腿抬起,前后左右轉動腳掌,兩腿交替進行。
二,用力屈伸手指,速度由慢逐漸加快,可左右手交替或雙手同時進行。
三,輪流舉臂或同時抬舉雙臂,臂部盡量伸直。
四,仰臥或俯臥伸軀,仰臥時腰部盡量上抬。
五,前后左右轉動頭部,幅度盡量增大。
六,雙臂平舉,做下蹲和起立動作。
七,左右腿交替做踢腿動作,踢腿時盡量繃直上抬。
八,向左、向右、向前屈體。
上述動作每次做10-15分鐘。
老年人盛夏中暑,怎么辦
中暑是夏令季節(jié)常見性內科急病。尤以年老體弱及多病老人更易發(fā)生。
中暑按病性輕重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與重癥中暑三種情況。先兆中暑一
般表現為:疲乏、頭昏、眼花、耳鳴、口渴、惡心、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xié)調等
癥狀。此時如能讓病人立即離開悶熱環(huán)境,到陰涼通風處,并松開衣服,讓其喝點
含鹽飲料或冷開水,一般即可很快復原,如果病人不便轉動,應立即打開窗戶通風,
或用電扇吹風,并給予清涼飲料或人丹、風油精等解暑藥物,也可終止中暑的發(fā)展。
輕癥中暑除有上述表現外,還可出現以下癥狀:面色潮紅、皮膚灼熱、心悸胸
悶、體溫升高(37.5度以上)、大量出汗、脈搏加快等。此外, 除需將病人立
即搬離悶熱環(huán)境外,還要脫去衣服,讓其平臥,用冷水毛巾濕敷頭部或包裹四肢和
軀干,一邊用電扇吹風,讓病人體瘟盡快下降。對面色蒼白、伴有嘔吐和大量出汗
者,應及時喂以含鹽飲料(鹽汽水或鹽冷開水均可)。
重癥中暑除有上述現象外,還伴有昏迷、抽筋、高燒、休克等癥狀。這時就需
要緊急搶救了。為預防老人中暑,應注意下列幾點:
一,盛夏炎熱季節(jié),家中老人最好有人陪伴,事先做好各項防暑降溫工作。家
中要備足清涼飲料。
二,注意膳食調理。夏季老人飲食應盡量清淡一些,多吃些西紅柿、青菜、萵
苣等富含維生素的蔬菜以及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的瘦肉、魚類、豆制品等。
三,保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每天中午最好有1 ̄2小時的午睡,家人要為老
年人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良好的休息和睡眠環(huán)境。
四,度夏前應請醫(yī)生檢查一次身體,及時治療原發(fā)性和并發(fā)性疾癥。平時要注
意加強運動鍛煉,增強體質,以減少中暑的可能性。
外出旅游怕得旅游 ,怎么辦
現在離退休老年人外出旅游的人數逐漸增多。但由于外出旅游接觸面廣,飲食
不衛(wèi)生,加之身體容易疲勞,水土不服,暈船暈車等原因,因此容易得各種“旅行
病”。常見的旅游病有以下幾種:
一,旅游日射病。一些老年人夏季外出旅游不戴遮陽帽子, 使太陽的輻射熱和
紅外線穿透頭顱骨,引起腦部損傷而得病。通常癥狀為劇烈頭痛、眼花耳鳴、皮膚
干燥、惡心嘔吐,嚴重時會出現痙攣、心肺功能不全、暈厥,甚至有生命危險。預
防方法是:夏季外出旅游,遇上烈日當空,一定要戴好遮陽帽和太陽鏡。同時要帶
足清涼飲料、人丹、十滴水等消暑藥品;老人應避免到烈日暴曬、炎熱無風的野外
作徒步旅游;夏季旅游應盡量減輕行裝,服裝以淺色質薄寬松的為宜。
二,旅游失眠癥。外出旅游,住宿環(huán)境和條件經常變化,尤其是住在一些設備
環(huán)境條件較差的旅店,遇到蚊叮蟲咬、燈光太亮、被褥不潔、人多嘈雜等情況,常
使老人難以入眠。預防辦法:盡可能選擇條件較好的住宿處,睡前用熱水泡腳或洗
個溫水澡,全身放松,即可安睡。
三,旅游步行病。旅游期間由于步行走路多,或所穿鞋子不適腳而引起腳趾、
腳跟、腳底打水泡或腿肚子抽筋,統(tǒng)稱“旅游步行病”。預防方法是:避免長時間
連續(xù)步行,所穿的鞋子要柔軟、舒適、防滑,休息時間熱水浸腳,去除胼胝,進行
小腿按摩。
四,高山旅游病。由于高山和高原地區(qū)地勢高,空氣比較稀薄,氧氣減少,老
年人到這些地方會出現頭痛、胸悶、呼吸短促、脈搏增快等反應。所以老年人最好
不要到這類地方去旅游,以免發(fā)生意外。
五,旅游性傳播病。淋病、疥瘡、陰虱病、生殖器皰疹、尖銳濕疣、滴蟲病等
性傳播性疾病,可通過床單、床罩、公共浴巾、沙發(fā)等媒介物傳染給他人。因此,
外出旅游要十分注意個人衛(wèi)生,盡量不用公共浴巾等。
六,旅游性腹瀉。旅游性腹瀉大多是飲食不潔,身體感染痢疾桿菌、沙門氏菌
等所致。大便呈稀水狀,伴有腹痛、發(fā)熱、惡心嘔吐、食欲大減等癥狀。為預防腹
瀉,除注意起居和飲食衛(wèi)生外,在旅游外出時應隨身備帶痢特靈、復方新明磺、氟
哌酸、滅滴靈等治瀉藥物。
得了高樓住宅綜合癥,怎么辦
所謂高樓住宅綜合癥,是指一種因長期居住于城市的高層閉合式住宅里,與外
界很少接觸,也很少到戶外活動,從而引起一系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異常反應的疾
病。這種病癥在不少離退休后久住高樓而深居簡出的老年人身上有明顯表現。其常
見癥狀是:四肢無力,臉色蒼白,體質虛弱,消化不良,適應能力差,不合群。它
是導致老年肥胖癥、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和骨質疏松等癥的常見原因。
克服和治療此癥的主要措施是加強體育鍛煉和活動量,鍛煉項目可以根據自己
的愛好、條件和體力進行選擇。如散步、拳術、跳繩、體操等。住高樓住宅的老人,
每天應下樓到戶外活動一二次,并保持經常性。此外,要增加人際交往,多參加社
會活動。平時,左鄰右舍應經常走走,串串門,聊聊天以增加相互了解,增進友誼,
這樣也有利于獨居高樓居室的老人調適心理,消除孤寂感,在天氣好的節(jié)假日里,
老人應盡可能一起與兒孫們到附近的公園去玩玩,呼吸戶外的新鮮空氣,增加一些
活動量。
關于老人健康文章第二篇
老年人得低血壓癥,怎么辦
臨床觀察表明,近年來老年人的低血壓癥有所增加。一般將收縮壓低于100
克毫米汞柱,舒張壓低于60毫米汞柱稱為低血壓癥。
低血壓癥一般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體位性低血壓,也稱為直立性低血壓,多發(fā)
生于由平臥位、坐位突然起立時或者長時間站立之后,引起血壓急劇下降,其主要
原因是由于老年人神經調節(jié)功能低下,動脈硬化,大腦供血機能減退。另一種是排
尿性低血壓或稱排尿昏厥,多發(fā)生在排尿當時或排尿后突然暈到,神志不清,約1
?。?分鐘可自行恢復。
要預防低血壓癥可采取以下幾個措施:
一,適當增加食鹽用量,同時多飲水,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后可增加血容量,
從而可提高血壓。
二,增加營養(yǎng),吃些有利于調節(jié)血壓的滋補品,如人參、黃芪、生脈飲等。此
外,適當喝些低度酒也可提高血壓。
三,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機體調節(jié)功能。體育鍛煉無論對高血壓或低血壓都有
好處。
四,為防止暈到,老年低血壓患者平時應注意動作不可過快過猛,從臥位或坐
位起立時,動作應緩慢一點。排尿性低血壓患者還應注意,在排尿時最好用手扶住
一樣較牢固的東西,以防摔倒。
出現短暫性腦缺血,怎么辦
短暫性腦缺血現象,在老年人中時有發(fā)生,其主要原因是腦動脈粥樣硬化和向
血壓,或因頸椎骨增生壓迫椎動脈,還有心臟病和低血壓等。該癥的主要癥狀是:
發(fā)病很急,可持續(xù)約半小時,消退后不留后遺癥,有眩暈、惡心、嘔吐反應,有時
會突然跌倒,尤其在體位改變,頭部轉動時容易發(fā)生。
當老年人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現象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發(fā)作時要絕對臥床休息,保持情緒穩(wěn)定,可服安定或少量安眠藥。
二,使用乙酰水楊酸(阿斯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近年來廣泛用于
治療老年動脈硬化。用法:0.1 ̄0.3克,一日一次,飯后即服。但有潰瘍病者
及胃炎患者應禁用或慎用。
三,潘生?。阂灿幸种蒲“寰奂饔?。有些學者認為與阿斯匹林合用效果更
好。用法:25 ̄50豪克,一日三次,飯后服。
四,選用腦益嗪,維腦路通片,罌粟鹼、丹七片,復方丹參片,活血通脈片,
腦復康,腦脈寧等對改善腦循環(huán)有效的內服藥。
為預防短時腦缺血發(fā)作,平時要積極加強體育鍛煉,保持精神愉快,積極治療
高血壓、頸椎骨質增生和動脈硬化等癥,同時還可長期服用維生素C、維生素E、
復方丹參片、腦益嗪、潘生丁、阿斯匹林等內服藥。
老年人夜間睡覺時出現呼吸暫停,怎么辦
有的老人夜間睡覺時,呼吸很不均勻,深一陣,淺一陣,有時甚至會停止呼吸。
不懂此癥原因的家人,見此情況往往會感到很突然,很緊張,以為老人要發(fā)生什么
意外和危險。其實,這種睡眠時呼吸暫?,F象,在一些體胖的男性老年人身上發(fā)生
較多,主要原因是鼻咽部不通暢,或因中樞神經系統(tǒng)有毛病。此病的診斷是容易掌
握的:每晚按7小時睡眠計算,如果每次呼吸暫停超過10秒鐘,一夜累計30次
以上即可診斷為呼吸暫停綜合癥。
防治方法有以下幾條:
一,枕頭高度要合適,不宜過高。
二,防止仰睡。辦法是在睡衣背后縫一口袋,袋內裝硬物,一旦仰臥,背部觸
及硬物就會被弄醒。
三,睡前不飲酒,不服鎮(zhèn)靜安眠藥。
四,積極治療鼻咽部疾病,如矯治鼻中隔變曲,治療鼻炎,切除鼻息肉和摘除
腫大的扁桃體等。
老年人夜間小腿抽筋,怎么辦
不少老年人夜間睡熟時常常發(fā)生小腿抽筋,以致痛醒,起床活動后癥狀減輕,
再入睡后以抽筋,以致整夜不得安寧。
小腿抽筋醫(yī)學上稱為“腓腸肌痙攣”,發(fā)生的原因很多,缺鈣、貧血、下肢靜
脈曲張,營養(yǎng)不良、肺結核、心臟病等都可引起此癥。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局部血
液循環(huán)不暢或代謝原料更易發(fā)生。
出現小腿抽筋首先不要緊張,輕者適當活動下肢即可自行緩解,疼痛劇烈者可
熱敷并按摩腓腸肌或用松節(jié)油揉擦局部,還可針刺承山穴,委中穴等,反復發(fā)作者
可適當加服鎮(zhèn)靜劑。
老年人由于各種生理機能的衰退,容易發(fā)生鈣代謝的負平衡,極易出現抽筋或
骨折等現象。為預防夜間小腿抽筋,老人在膳食方面要多吃些含鈣量高的營養(yǎng)食品,
如奶、豆、蝦米皮、芝麻醬、海帶等,也可在食品中加骨粉、乳酸鈣等鈣鹽。為老
人烹制的菜和湯中加點醋或放幾枚山楂、梅子,可促進食物鈣溶化,易為人體所吸
收。此外,冬秋季節(jié)老要要注意下肢保暖--尤其是在睡眠時。平時要加強體育鍛
煉和運動,每日對小腿肌肉進行按摩,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
老年人咯血,怎么辦
痰中帶血多見于肺或支氣管有病,甚至鼻咽部發(fā)炎,天氣干燥都可引起痰中帶
血。偶而發(fā)生一次并不能斷定是得了什么病,如果每天或間隔不斷地咳出帶血的痰。
同時伴有咳嗽、胸痛、疲勞、發(fā)熱等,則應去醫(yī)院內科診治。
如果見有血液隨咳嗽從口腔中咯出,則稱為咯血??┭撸喟橛泻聿堪W感或
刺激感,血色鮮紅、泡沫狀,?;煊刑狄骸?┭脑蛑饕校?/p>
一,急性或慢性呼吸道炎癥,如肺結核、肺炎、肺膿腫、老慢支、支氣管擴張、
肺水腫等。
二,心血管疾病,如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等。
三,腫瘤,發(fā)生于氣管、支氣管、肺臟、縱膈以及胸壁等部位的腫瘤。
四,出血性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等。
但最常見的病因則為支氣管病、肺結核、肺癌。支氣管擴張及慢性支氣管炎患
者常有咯血癥狀,但多數是少量咯血或痰中帶血, 肺結核在發(fā)展的不同階段都可能
出現咯血癥狀,多數是普中帶血或少量咯血,但當病情發(fā)展,病灶溶解形成空洞型
肺結核時,可造成小動脈潰破而出現大量甚至致命性的咯血。肺癌,一般表現為痰
中帶血或少量咯血,偶而當腫瘤蔓延侵蝕到較大的血管,尤其是動脈時,也可能出
現致命性的大咯血。
如有老年人家里發(fā)生咯血時,家屬親友及病人自己切勿心慌,尤其是病人應避
免恐懼和焦慮,因為恐慌可使出血加重,并易出現嗆咳。咯血時,病人要保持鎮(zhèn)靜,
有出血一定要讓它吐出來,千萬不能憋住不吐,這樣會使氣管或支氣管里的血不能
排出,以至堵塞氣管而引起窒息死亡。其次要嚴格臥床休息,若已知病灶部位則取
患側臥位,以免血液流入健康肺內。應盡量減少翻身,減少談話。如咳嗽劇烈時,
可服用可待因2片,以鎮(zhèn)咳和減輕咯血。痰、血粘稠時,應增加飲水量及服用祛痰
劑,同時應立即適用適當的止血劑,如止血定、安絡血等。在服用止血藥的同時當
與消炎藥并用。另外為了預防新的咯血,切勿使大便干燥,應避免排便時用力或過
度憋氣,必要時可服用緩瀉劑。
咯血發(fā)生后,應及時到醫(yī)院進行檢查,主要是X線胸部透視或拍片,或作CT
斷層攝影,及支氣管造影等。必要時還需作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關于老人健康文章第三篇
老年人發(fā)生脫肛,怎么辦
脫肛(直腸脫垂)是指直腸粘膜或直腸壁全層脫出肛門之外的病變。
脫肛好發(fā)于老年人,這是因為年老體衰,直腸周圍結締組織松馳,肛門括約肌
無力,肛舉肌和盆底筋膜薄弱等,從而使直腸脫垂易于發(fā)生,再就是老年人多患慢
性病,如習慣性便秘、慢性腹瀉、長期咳嗽、排尿困難,這些病常使腹腔內壓增高,
往往成為直腸脫垂的直接誘因。祖國醫(yī)學也認為,脫肛是全身虛弱的一種表現,老
年人腎虧氣虛,中氣不足,收攝無力,易患此疾。
脫肛的主要癥狀是,早期為排便時自覺有腫物自肛門脫出,便后自行復位,在
數年內脫出腫物逐漸增大,須用手上托方能復位,排便后有下墜感和排不盡感,排
便次數增多,有時有排尿困難和尿頻現象。以后在咳嗽、走路、入站或稍一用力的
情況下即可脫出,脫出后局部即有發(fā)脹感,也可感到腰骶部脹痛。
老人發(fā)生脫肛以后,必須分辯原因,采取積極治療措施。首先應注重引起直腸
脫垂誘因的治療,如上面講的入瀉、入咳、便秘及排尿困難等,其道理也就是中醫(yī)
說的“治病求本”。
其次,癥狀輕者可自選一些簡易療法。
內服:黨參15克,升麻10克,黃芪15克,甘草6克,日一劑,早晚分服;
外洗:明礬15克,五倍子15克,煎水洗患處;石榴皮30克,明礬15克
水煎洗患處;蔥頭適量,煎湯薰洗。
針刺:選用長強、百會(或用炙)、提肛穴(坐骨結節(jié)與肛門連線中點)刺之。
注射:有條件的可行硬化注射療法,即用5%碳酸花生油按前后左右四點注射
到直腸粘膜下,每點注射1 ̄2毫升,每周1次,共2 ̄3。
此外還可采取體育療法,如先蹲下使肛門放松,站起后用力收縮上提,這樣反
復鍛煉,每日2-3次,每次做20 ̄30次。
有脫肛疾患的老人,除積極治療外,平時飲食宜清淡,不要過食辛辣及肥甘厚
味食物,節(jié)制飲酒,生活規(guī)律,注意休息,養(yǎng)成按時排便習慣,避免使腹壓增加的
動作。如腸脫出應立即予以復位,并保持肛門清潔。
老年人得了坐骨神經痛,怎么辦
坐骨神經是人體中最粗大的神經,自臀部至腳部幾乎貫穿整個下肢。所謂坐骨
神經痛就是指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qū)內的疼痛,痛起來如針刺,燒灼樣,劇者疼
痛難忍,咳嗽、打噴嚏、彎腰、抬腿、走路等用力動作都會使疼痛加重,在患側的
臀、小腿肚、外踝等處都有壓痛點。這時病人若睡平,患肢伸直抬高時會感到牽拉
樣疼痛,醫(yī)學上稱其為“直腿抬高試驗陽性”。
根據以上特點,坐骨神經痛的診斷并不難,但由于其致病原因繁多,除坐骨神
經炎外,大多屬繼發(fā)性坐骨神經痛,如老人常見的腰椎間盤突出、腰椎低化、腰椎
骨刺、脊椎腫瘤等等,都是致痛因素。因此老人在疼痛出現后,若能去醫(yī)院及時查
明病由,盡早針對病因治療效果最好。若一時原因查找不明,可采用下列保守療法:
一,減少活動,臥床休息。認真休息對坐骨神經痛的病人很重要,患者應躺在
硬板床上,患側用柔軟的枕頭維持最舒服的姿勢。
二,服藥治療:一般可選服水楊酸鈉及蘇打各0.5 ̄1克,每天3 ̄4次;
或消炎痛25豪克,每天2 ̄3次;維生素B110毫克,1日3次; 維生素B12
100毫克,每日1次,肌肉注射。也可服用中藥虎杖方:虎杖30克,丹參15
克,延胡索15克,土大黃30克,銀花藤30克,婆婆針30克。
三,針炙治療:在患側選取腎俞、腰3 ̄5夾脊、秩邊、環(huán)跳、殷門、委中、
承山、陽陵泉、絕骨等穴,用瀉法針刺,同時也可配合炙法或拔罐。
另外,患者還應注意避免下肢受寒,腰部損傷。
老年人患抑郁、躁狂癥,怎么辦
老年人患憂郁癥較為常見,據日本學者統(tǒng)計,憂郁癥患者占老年人情感障礙
的14.1%。老年人因身體老化及疾病而引起的痛苦, 社會地位及經濟狀況的下
降,對社會依賴性的增加,均是促成憂郁癥發(fā)生的因素。與此同時,老年人的適應
性及貯備能力卻不斷減退,對外界刺激的反應能力也大為減弱。這些均容易導致老
年人發(fā)生憂郁癥。
主要臨床表現為:情感抑郁、心境衰傷、精神活動抑制、疑病妄想、自殺念頭
及睡眠障礙等,病程一般在兩周以上。
治療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精神治療,老年人憂郁癥多由精神創(chuàng)傷引起,因而心理疏導非常重要,創(chuàng)
造良好的環(huán)境有助于本病的康復。
二,藥物治療,宜選用以下抗憂郁藥:
阿米替林 12.5 ̄25毫克 一日三次
多慮平 12.5 ̄25毫克 一日三次
一般口服一周后患者情緒即可有所改善。
三,癥狀較重有自殺傾向者須去精神病院就診,必要時應做電休克療法。
躁狂癥的發(fā)病率較憂郁癥為少。臨床主要表現為:情感活躍易變,多言好動,
容易激動,思想奔逸,不夠沉著。重者易怒和暴戾,傷人毀物,放蕩不羈,揮霍無
度,類似輕度的酒狂現象。病程一般在一周以上。
治療措施有:
一,精神治療,該病患者意識是清楚的,故心理疏導很重要。
二,藥物治療,癥狀重者,可肌肉注射氯丙嗪、氟哌啶醇,急性癥狀控制后可
口服碳酸鋰,一周后約70 ̄80%患者癥狀可得到改善。
三,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者,亦應去精神病院作電休克治療。
老年人患了癡呆癥,怎么辦
老年癡呆癥,以稱為阿爾茨海默氏,是一種綜合癥。老年癡呆癥常見于年逾花
甲的老人,年齡愈大癥狀愈明顯?;颊咴诎l(fā)病初期,其癥狀是:記憶力減退,熟人
見面時往往叫不出名字來,有時連自己的姓名都會忘記;思維遲緩,聯(lián)想能力、判
斷能力下降,甚至喪失;做事說話丟三忘四。性格也發(fā)生變化。原來辦事果斷,很
有魄力的人,變得優(yōu)柔寡斷、顧慮重重;原來性格開朗,明情達理的人,變得情緒
低落,主觀固執(zhí),對周圍事物不感興趣,喜歡終日靜坐,回避親友,煩燥不安。隨
著病情的發(fā)展,精神恍惚,表情淡漠,甚至連生活都無法自理,長期臥床不起,神
經紊亂,昏睡,不省人事而危及生命。
老年人之所以易患癡呆癥,這與他們的生活狀況有密切的關系。如老年人不愛
活動,整天無所事事,社會交往減少,寂寞孤獨等等,都容易產生癡癥。有的是由
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原因引起的。比如患有腦瘤、甲狀腺功能紊亂、中風、濫用某
些有害藥物以及受到不良的精神刺激等,從而使大腦細胞發(fā)生變異,加速了大腦的
老化,而逐漸導致癡呆癥。
預防老年癡呆癥的辦法是:合理安排好晚年的生活,使老年人有一個舒適的生
活環(huán)境,經常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社交活動,根據自己的體力和興趣愛
好,適當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和文娛活動,加強學習,勤用腦,多思考,這樣就有助
于延緩大腦的老化,從而預防老年癡呆癥的發(fā)生。
如果老年人已經患了老年癡呆癥,就應當及時到醫(yī)院檢查,找出發(fā)病的原因,
然后有的放矢進行治療。如果 是由于甲狀腺功能紊亂而引起的癡呆癥,可用激素
進行治療;倘若是由于濫用藥物而引起的癡呆癥,則應立即停止服藥;如果是由
于心理因素所引起的癡呆癥,那就應當運用精神、心理和藥物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治
療。
老年人自覺癥狀多又查不出大毛病,怎么辦
老人自覺癥狀多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老年人辛勤幾十年,身體多少有一些慢性病,因而常會有一些自覺癥狀,
如頭痛、咳嗽、關節(jié)痛、腰腿痛、失眠等。
二,由于衰老和退行性變化,各組織系統(tǒng)的竽平衡不穩(wěn)定,機體的調節(jié)功能也
相對遲鈍,所以對外界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減弱而出現一些自覺癥狀,如食欲減退、
睡眠時間減少、夜尿多,精神不易集中、易煩躁等。這些都可能不是疾病表現而是
老年期生理性退變的表現。
三,部分老人感到年齡不饒人,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壓力,精神上有一定負擔,
尤其怕生病,所以格外注意身體上各種微弱的變化,這也是產生較多自覺癥狀的原
因。
當老年人有較多自覺癥狀時,首先應到醫(yī)院門診咨詢或進行系統(tǒng)檢查,以查清
是否有病。第二,當確診某些病后應及時進行治療,尤其對慢性病要堅持長期治療,
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要堅持每天按時按量服藥,切不可難受就吃藥,稍好就停
藥,因為大部分慢性病要靠長期治療才能控制,才能防止病情發(fā)展,避免并發(fā)癥和
危象。第三,到醫(yī)院詳細查后如無大毛病,應解除思想負擔,減少精神壓力,增強
自信心和毅力,輕松愉快地安度晚年。第四,老年人應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堅持適
當的身體和精神鍛煉,多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分散對自身的過分注意。如去
老年俱樂部下棋、跳舞,上老年大學學習書法、繪畫、養(yǎng)花、養(yǎng)魚、旅游等。
看過了“關于老人健康文章”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