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的構(gòu)圖與前后景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惯@句經(jīng)典名言雖然不是針對超廣角鏡頭而說的,卻無形中成了最好的詮釋。越靠近主體拍攝,超廣角鏡頭帶來的戲劇性效果就會越明顯,因為夸張的透視和扭曲變形,以及前后景物深遠的空間感,強化了影像張力。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攝影的構(gòu)圖與前后景,希望能幫到你。
如何運用攝影的前后景
超廣角鏡頭寬廣的視角下,所有的景物、動作或表情在畫面中的比例就會相對的縮小,如果這些是照片要傳達的訊息,靠得不夠近就沒辦法給人深刻的印象,甚至讓人抓不到畫面的重點。不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超廣角鏡頭若駕馭不當,景物夸張的變形和失真會破壞畫面整體的平衡和美感,因此在追求強烈視覺沖擊的同時也要拿捏分寸,避免造成反效果。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拍攝人像的時候,如果距離太近可能造成鼻子或額頭扭曲變形。
善用前中后景
要如何營造空間感讓畫面更加立體?這時前中后景的安排就相當重要。以拍攝風景為例,善用前景點綴作為畫面前導,或用天空、山巒作為后景陪襯,才不會讓影像看起來過于空洞,畫面也會更具層次。像是在海邊拍攝時,可以將消波塊、船只或碼頭作為前景,而拍攝建筑時,行人或川流不息的車軌就是很好的前景點綴。由于超廣角鏡頭拍攝時近大遠小的強烈透視感,就算移動相機位置,遠處背景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不過前景的內(nèi)容會有明顯不同,因此可以靈活運用前景,呈現(xiàn)不同的視覺效果。
前中后景的比例該如何分配呢?其實這沒有強制規(guī)定或法則,可以用三分構(gòu)圖法將前中后景平均分配,也可以端看表現(xiàn)的重點為何,再來決定構(gòu)圖。例如天空云彩戲份十足,可能是難得一見的火燒云,或是藍天點綴著各種有趣形狀的云團,這時候天空成了主要的視覺焦點,比例就可以占去畫面大部分,反之若天候狀況不佳,則可以減少天空的比例。
另外,前中后景的分配還要看該張照片是直幅還是橫幅而定,但無論是怎么樣的構(gòu)圖,只要畫面上看起來平衡協(xié)調(diào),就表示前中后景的分配已經(jīng)拿捏妥當,而這有賴于平時多看、多拍、多想,自然就能夠精準的安排出具層次的畫面。
以人或物帶景
使用廣角鏡,在構(gòu)圖時易于交代主體及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除了寬廣的視角可以納入較多的景物,還有就是廣角鏡的長景深可以忠實記錄畫面中的每個細節(jié)。因此在超廣角鏡頭的運用上,盡管第一時間都會聯(lián)想到風景攝影,不過用超廣角鏡頭從事人像創(chuàng)作或新聞攝影的也是大有人在。舉例來說,若是拍攝比較動感的主題,用超廣角鏡頭將Model的肢體動作和遼闊風景結(jié)合,就能做出更有張力的影像。換個角度想,其實超廣角人像創(chuàng)作就跟風景攝影一樣,只是在視覺焦點上加入人像的元素,讓眼前的這幅美景有了亮點,而美麗的景致和Model相互襯托,自然可以讓畫面更豐富。另外,也因為Model是可以互動溝通的,能配合攝影師建構(gòu)更完美的畫面,也因此凸顯了構(gòu)圖對于超廣角人像的重要性,畫面中的人和景要如何安排,是照片優(yōu)劣的一大關(guān)鍵。
不管是以人或物帶景,讀者可以嘗試在畫面中加入線條的引導,畢竟超廣角鏡頭帶入的景物較多,不易讓觀者的目光聚焦,因此線條就是最簡單且實用的元素,在畫面中具有引導視覺的作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線條的應用,像是欄桿、臺階、建筑或道路,都是可以用來當作線條的元素。在畫面中只要掌握線條的延伸點,并將人或物置于線條的延伸點上,都能有效的吸引觀者注意。但還是要盡量將背景單純化,可能利用仰角、俯角或框景的方式處理,避免太多干擾而影響視覺聚焦。
避免將人物放兩側(cè)
廣角鏡都有邊角變形的問題,尤其超廣角鏡頭更是明顯,因此拍攝人像的時候如果四肢或頭部靠近畫面兩側(cè),容易造成手腳被拉長而破壞身材比例,或是讓頭、臉、手臂和大腿等處看起來肥胖。要解決這個狀況,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人物至置于畫面中央,并注意拍攝的角度,建議可以從被攝者的膝蓋到腰部一帶的高度取景,減少變形的影響。掌握上述要點,超廣角鏡頭也能用來改善身材比例,像是由下往上拍,藉由透視效果來拉長身型,可以使你瞬間增高!
留意畫面水平
無論是拍攝風景、建筑或室內(nèi)空間,使用超廣角鏡頭要讓畫面看起來舒服又不失氣勢,就要特別留意水平,因為夸張的空間效果,有任何的歪斜都會被放大,在視覺上造成干擾。尤其在拍攝建筑的時候,如果沒有維持水平,畫面中的垂直線條就會開始匯聚,看起來就像建筑物傾斜了一般,如果要避免這樣的效果,又受限于距離沒辦法在水平的情況下捕捉建筑物的全貌,那不妨試著靠近一點采用仰角拍攝,直接呈現(xiàn)建筑高聳入云端的氣勢。另外,部分相機有內(nèi)建電子水平儀,建議將功能開啟作為構(gòu)圖參考,以呈現(xiàn)精準的影像效果。
攝影的前后景的視點
但是對于攝影來說,除非是拼合作品,否則一個攝影畫面永遠只具有一個視點,是一臺照相機拍攝的結(jié)果,也是一名觀看者所看到的畫面。
一個畫面視點的確定就是畫面空間的確定以及拍攝對象的確定。畫面的視點選擇同時也是按照傳統(tǒng)幾何原理對于一個畫面空間的確定。對于照相機來說,視點的選擇是在這個三維空間中來確定的,因此照相機與拍攝對象之間的關(guān)系除了光軸方向上的位置變化,還有垂直于光軸的橫向方向上的位置變化。所以,攝影者了解影響或者說確定視點在這兩個方向上的位置關(guān)系,對于拍攝出具有一定視覺效果的畫面非常重要。
就攝影實踐而言,除了以照相機為討論中心的視點選擇之外,如果將討論的中心移到畫面中的人物上面,可以說人物的視線也會構(gòu)成對畫面效果的重要影響。
在傳統(tǒng)肖像攝影中,畫面中的人物不論是一位還是多位,人物的視線永遠是朝前看并集中在拍攝的照相機上。但是在現(xiàn)代肖像攝影中,人物的視線安排要靈活得多。人物可以是側(cè)臉看向畫面外的一個方向,也可以是仰頭或者俯首將視線投向畫面外某一個方向。而在街頭攝影中,畫面中人物的視線方向由于人物活動的方向不同,個人興趣點的不同,乃至拍攝畫面的視覺構(gòu)成不同,畫面中通常會出現(xiàn)紛繁復雜的投向不同方向的觀看視線。這種視線方向的不同,使得觀看者在觀看照片時會不斷地被投向不同方向的視線所打斷,觀看者不時得重新整理自己的觀看視線和觀看思緒,以便重新回到畫面中,形成對于整個畫面的整體形象的視覺認知和判斷。正是由于畫面人物的這種多視線的交織性,使得街頭攝影作品形象地呈現(xiàn)和還原了攝影師多面對的街頭場景的復雜性和來自攝影師以及觀看者觀看的多重意義。
視點的方向
拍攝前,攝影者應當繞被攝物件多走一走、看一看,尋找最理想的拍攝方向。在觀察和比較的過程中你將發(fā)現(xiàn),隨著自己所處的位置不同,被攝物件的輪廓形狀會有很大改變,畫面結(jié)構(gòu)會出現(xiàn)明顯的差異,被攝主體與前景、背景的關(guān)系也會發(fā)生顯著的變化。雖然是同一被攝物件,但由于拍攝方向不同,畫面也會展現(xiàn)出各種不同的構(gòu)圖效果。
視點的高度
在確定畫面范圍和拍攝方向的時候,還應當縝密思考一下,根據(jù)被攝物件的特點,應適合從多高的角度去拍攝。如果拍攝現(xiàn)場能讓你登高探查,不妨在被攝物件前從低到高的位置多加觀察,仔細分析眼前的景色的變化,再選取一個最理想的拍攝高度。如下圖所示,這張表現(xiàn)普通面包的照片,便是選擇視點的典型范例。一般的攝影者往往從俯視角度進行拍攝,或者由上而下進行特寫,而這張照片的拍攝者卻選擇了與面包近乎平行的角度進行拍攝,進而得到一幅親和力強的靜物畫面,并具有趣味性。
攝影的構(gòu)圖與前后景
上一篇:攝影種視覺構(gòu)圖法則
下一篇:與眾不同的人像攝影構(gòu)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