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數學生活日記
初中的數學比小學數學的內容加深了,所以很多題目需要動腦筋才能解開,下面就隨學習啦小編看看初二數學生活日記,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二數學生活日記篇1
201X年X月X日 晴天
今天陽光明媚,我到奶奶家去探望奶奶。剛進門,奶奶就拿著民豐超市的廣告紙急匆匆地跑過來說:“嘿,你看看,有沒有要買的,奶奶給你錢!”我接過廣告紙,草草地看了看回答:“奶奶,有好多打折的年貨咧!”“打折好啊,給你100元,喜歡的就買。”奶奶毫不猶豫地把100元遞給我。我提上購物袋,興高采烈地出門了。
到了超市,推著購物車,我東張西望,想著買什么好。沒過一會兒,購物車里塞滿了我精心挑選地6種零食:美國葵花子0.87kg、香蕉片0.78kg、山楂片0.68kg、話梅0.48kg、咸干花生1.06kg。掰著手指算了算原來的總價是14.40+16.54+9.00+11.60+12.60+21.20共85.31元??粗@些美味的零食,我的口水早已流下三千尺。算賬時,收銀臺的姐姐說因為有優(yōu)惠,共便宜了10.41元,現共74.9元。姐姐又給我一張深藍色的卡,我不解地問;“姐姐,這是什么?”她回答:“這是刮獎卡,消費滿68元的顧客就可以領取,要求在卡上,最高獎金有15000元!”我小心翼翼地刮開刮獎區(qū),與要求對一下,獲得了2元,這樣我只用了72.9元。
我蹦蹦跳跳地回到奶奶家,把零食依依從購物袋里取出來,把剩下的27.1元換給了奶奶,又說:“奶奶,本來是要花85.31元,優(yōu)惠后之用74.90元,刮獎又‘賺’2元,只用了72.9元。”奶奶聽了后了開了花,眉開顏笑地說;“媛媛(我的小名)真會算,將來一定是個會過好日子的人!”
初二數學生活日記篇2
201X年X月X日 晴天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數學難題,費了好大的勁才解出來。題目是:兩棵樹上共有30只小鳥,乙樹上先飛走4只,這時甲樹飛向乙樹3只,兩棵樹上的小鳥剛好相等。兩棵樹上原來各有幾只小鳥?
我一看完題目,就知道這是還原問題,于是用還原問題的方法解。可驗算時卻發(fā)現錯了。我便更加認真地重新做起來。我想,少了4只后一樣多,那一半是13只,還原乙樹是14只;甲樹就是16只。算式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為:甲樹16只,乙樹14只。通過解這道題,我明白了,無論做什么題,都要細心,否則,即使掌握了解題方法,結果還會出錯。
初二數學生活日記篇3
201X年X月X日 晴天
1斤=0.5千克=10兩=500克而且告訴我“千克”是國家法定計量單位,1千克=1000克。 “斤或兩”應為“市斤或市兩”,俗稱“斤或兩”是國家廢除的計量單位,1市斤=10兩或1市斤=500克。因此,千克和克,斤,兩在量值上的換算關系為: 1千克=1000克=2市斤=20兩
而且我上網查了資料知到了《千克的認識》是培智學校數學教科書第九冊中第四章《千米、千克的認識》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千克雖是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單位,但由于斤在生活中還未完全消失,學生并不十分熟悉千克,因此建立千克的概念對弱智學生來講更加困難。再者,重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借助工具、肌肉感覺來感知。為了讓學生了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重量,并能夠在實際中應用,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稱一稱等實踐活動,增加學生對“千克”的感性認識;又通過稱同一物體的重量,得出千克與斤的關系,很具體地感知斤和千克之間的進率。和一些讓學生能好好的認識千克和斤
如上堂課讓老師給同學們留了一個調查作業(yè),讓我們去菜市場看看賣菜、賣水果小商販是怎樣叫賣的,但不知道我們完成的怎么樣。也可這樣說生:土豆0.5元一斤、 葡萄2.5元一斤、豆角5元三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