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或于今晚登陸!港交所今日全天停市
臺風泰利或于今晚登陸!港交所今日全天停市
刮臺風通常每年5月-9月!今年第4號臺風“泰利”16日加強為強熱帶風暴級,預計將于17日登陸華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受臺風影響!據(jù)悉,港交所今日全天停市!
臺風泰利逼近港交所今日全天停市
據(jù)香港天文臺最新消息,受臺風“泰利”影響,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至少維持至16時。根據(jù)港交所在惡劣天氣下的相關安排,港交所今日全日將停止交易。
據(jù)@廣東天氣,臺風“泰利”于今晨7時加強為“臺風”級。今日8時,其中心位置處于北緯20.1度、東經(jīng)113.2度,中心最大風力12級(33米/秒),距離廣東湛江東偏南方向約325公里。預計“泰利”將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緩慢增強,不排除登陸時加強為強臺風級。另據(jù)香港天文臺最新消息,受臺風“泰利”影響,香港普遍吹東至東南烈風,高地間中吹暴風。
按照目前預測路徑,“泰利”會于早上在香港西南偏南300公里內掠過,而與其相關的烈風區(qū)會持續(xù)影響珠江口一帶。天文臺表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至少維持至16時。隨后八號信號是否維持將視乎泰利遠離珠江口的速度和本地風力的變化,以及泰利雨帶的相關陣風是否持續(xù)影響香港。
臺風“泰利”今年的第一個臺風
“泰利”將是今年第一個登陸我國的臺風,它的影響不容小覷,華南南部部分地區(qū)和南海北部海域出現(xiàn)臺風風雨災害的風險高,需提前做好各項防臺風工作,注意防范強降雨可能引發(fā)的城鄉(xiāng)積澇、山洪和地質災害。目前正值暑假旅游高峰期,建議華南沿海地區(qū)涉島、涉海等旅游項目提前做好安全管理。
南方高溫消減悶熱仍在線 新疆高溫持續(xù)猛烈
隨著臺風“泰利”攜風帶雨而至,預計今明兩天,江南、華南等地暫時退出高溫的行列,不過最高氣溫仍維持在33℃左右,體感仍舊悶熱。
預計明天起,副熱帶高壓將再度加強西伸,并逐漸與大陸高壓連成一片,南方高溫又會從福建、江西一帶開始發(fā)展蔓延。21日至22日,南方的高溫又將成片出現(xiàn),從四川盆地一直到江南、華南一帶,最高氣溫普遍會達到35℃以上。
而在北方,未來幾天高溫將集中在新疆一帶,尤其是南疆盆地還將遭遇連續(xù)性高溫。像是吐魯番,今天最高氣溫高達48℃,提醒公眾高溫時段盡量避免戶外活動,做好防暑降溫措施,謹防中暑。
臺風季節(jié)是幾月份
通常每年5月-9月,是臺風影響我國的集中期。在登陸地點的分布廣度上,8月份則是臺風登陸范圍分布最廣的月份,面向非內海的省(市、區(qū)(天津和河北臨渤海,渤海是內海,從廣西一直到遼寧,都有可能成為臺風登陸的目標從1949年-2014年登陸我國的臺風資料來看,海南省是唯一一個4月份有臺風登陸的沿海省(市、區(qū);從5月份開始,臺風可能登陸的范圍從華南沿海逐漸向北擴展,直到8月份達到巔峰,浪跡整個沿海地區(qū);9月開始迅速向南退縮。
8月份是一年中臺風最為活躍的一個月,不僅生成的個數(shù)最多,而且臺風浪跡我國整個沿海地區(qū),從廣西到遼寧都有可能成為臺風正面襲擊的目標,其中,廣東最受青睞,而臺灣遭受的風雨往往最為猛烈。
一年有多少個臺風
就全球而言,平均每年生成臺風80個左右。
其中北半球發(fā)生的臺風占全球總數(shù)的73%。臺風集中出現(xiàn)在以下8個海區(qū):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每年平均有近30個臺風生成,占全球總數(shù)的38%,最多的年份1967年達40個,最少的年份1951年為20個;東北太平洋,每年有14個臺風生成,占全球總數(shù)的17%;北大西洋(包括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每年有9個臺風生成;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每年分別有4個和1個臺風生成;西南印度洋每年有8個臺風生成;東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每年各出現(xiàn)7個臺風。北太平洋是臺風發(fā)生最多的海域,占全球臺風總數(shù)的一半以上,該海域臺風的強度之強也是全球之冠。南大西洋是至今尚未發(fā)現(xiàn)有臺風生成的唯一海域。
過去我國習慣稱形成于26℃以上熱帶洋面上的熱帶氣旋(Tropicalcyclones)為臺風,按照其強度,分為六個等級: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臺風、強臺風和超強臺風。自1989年起,我國采用國際熱帶氣旋名稱和等級劃分標準。
臺風的預防和應對措施
臺風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自然現(xiàn)象,我們無法阻止它的發(fā)生,但我們可以通過科學的預防和應對措施,減少臺風帶來的損失和危害。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預防和應對措施:
預警和預防:臺風來臨前,需要通過各種媒體發(fā)布預警信息,提醒公眾做好應對準備。同時,需要對容易受災的地區(qū)進行預防和防護,例如加固建筑物、清理下水道、剪枝減少風害等。
撤離和疏散:對于危險地區(qū)的居民,需要采取及時的撤離和疏散措施,保障其人身安全。同時,需要確保疏散過程中不會造成擁堵和踩踏等危險情況。
救援和搶險:在臺風過后,需要組織專業(yè)的救援和搶險隊伍,對受災地區(qū)進行救援和搶險,確保受災民眾及時得到救援和支援。
建立應急儲備:對于臺風過后可能出現(xiàn)的缺水、缺電、缺食等情況,需要提前建立應急儲備,確保受災民眾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
防汛和防風:對于臺風期間可能出現(xiàn)的洪水和風災,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汛和防風措施,例如加固堤防、提前泄洪、搬移易被淹沒或吹倒的物品等。
加強公眾教育:除了采取具體的應對措施外,還需要加強公眾教育,提高公眾的應急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讓公眾了解如何應對臺風等自然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