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喂藥不能這么做
寶寶生病了,不但爸媽心疼,給寶寶喂藥又是一番艱苦的斗爭。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給寶寶喂藥不能這么做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到您。
給寶寶喂藥不能這么做
1. 混在食物里
有的爸媽們把藥片研碎、膠囊掰開,混在食物里哄寶寶吃。這樣做隱患多多:食物的成分,可能與藥物互相作用,影響藥效。
而且,有些藥本來就強調「不能掰開」,比如一些緩控釋片、腸溶膠囊、腸溶片,而有些藥需要「空腹服用」,比如驅蟲藥、止瀉藥等。
另外,有些膠囊里面的藥粉比較刺激,或者味道難聞,不掰可能吃得下,掰了反而吃不下去了。
2. 混在果汁 / 牛奶 / 母乳 / 蜂蜜水里
有的爸媽擔心藥太苦,怕寶寶吃不下,就把藥物磨碎、掰開,放進果汁或牛奶里:這樣可不行。
果汁、牛奶和母乳可能與藥物成分反應,可能影響藥效。而一旦寶寶把母乳和怪怪的藥味聯系起來,以后可能會變得討厭母乳,爸媽千萬別給自己挖坑。
蜂蜜對于 1 歲以下的寶寶是個安全隱患,絕對不能給他喝。大于 1 歲的寶寶,可以在吃了藥后,給他喝點兒淡蜂蜜水,注意不要太濃。
3. 捏鼻子
捏住寶寶的鼻子喂藥,容易引起嗆咳;而心急的時候常常動作粗暴,可能會損傷寶寶脆弱的鼻黏膜,甚至讓鼻涕等分泌物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而且,這樣做會讓寶寶越來越討厭吃藥,以后再喂藥,更是難上加難。
喂藥秘籍四步走
1. 選好劑型
(1)果味劑型是首選
比如說,果味泡騰劑,這可能是最受寶寶歡迎的。按照說明書,將泡騰片溶解在水中,藥液就像氣泡水一樣,好喝又好玩。
(2)盡量不選膠囊
膠囊很容易粘在口腔里或者食管上,很不舒服。給寶寶吃藥,最好不要選膠囊。如果只能選膠囊,在喂之前可以先讓寶寶喝一些水來濕潤口腔再吃藥,然后大口喝水把藥吞進去。
2. 不同的藥,不同的喂法
有些藥片,如果藥物說明書里面注明可以碾碎,爸媽可以把藥片碾碎了,混在溫開水里給寶寶喝。
液體藥就比較好喂了。先把寶寶的頭抬高,讓臉側偏,然后把藥勺伸到舌根處,輕輕壓住舌根促使寶寶吞咽,確認寶寶把藥吞下后,再把勺子拿出來。
如果要喂很多種藥,最好把糖漿類的藥物放到最后喝,讓寶寶對吃藥留下個「好印象」。
3. 對付抗拒吃藥的寶寶
如果寶寶特別抗拒吃苦藥,可以在喂藥前后讓他喝一點淡糖水。要注意,甜度要淡而且不能喝太多;喝完之后要讓寶寶及時漱口。
有些寶寶就是不張嘴,爸媽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輕輕按住臉頰上的牙關部位,寶寶就會自然張嘴了。
如果寶寶吃藥后馬上嘔吐,可以適當補些藥量;過了半個小時才吐的,就不要補了。
4. 克服吃藥難,從平時做起
為了讓孩子能夠接受苦味,可以在添加輔食的時候,就適當加點兒有苦味的食物,比如淡苦瓜汁、芥菜湯,讓寶寶對苦味不那么抗拒。
而在寶寶吃了藥后,爸媽需要及時表揚寶寶,讓寶寶覺得乖乖吃藥是個很勇敢的事兒,平時也不要用吃藥來嚇唬孩子。
猜你喜歡:
1.新生兒如何喂奶
3.哺乳用英語怎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