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之學生觀如何拿高分 三個步驟解決問題
提前備考,下半年教資筆試才能得高分!為了幫助廣大考生更好的備戰(zhàn)教師資格考試,小編給大家準備了關于教育理念之學生觀如何拿高分的文章,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教育理念之學生觀三個步驟拿分
一、考情介紹
教育理念主要包含的內容有教育觀、學生觀以及教師觀3部分的內容,在整個教師資格綜合素質中所占分值比較大,其中客觀題—單選,所占分值為8分;主觀題—材料分析題,所占分值為14分,共計22分。客觀題一般會以教學案例的形式出現,要求考生對題干中教師的做法進行判斷,主觀題則從會從教育觀、學生觀以及教師觀任一角度出發(fā),要求考生能緊扣該觀點的內容,對材料中的教師的做法給予評價,所以在講解的時候要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三觀的具體含義。學生觀作為一個必涉及的知識點,帶著廣大考生一起學習如何在學生觀拿到可觀的分數。
二、主要內容
1.概念:教育者對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性質、地位、特征和具體實踐活動的基本看法與認識。
2.內涵:以人為本。
3.核心: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
4.內容:(口訣:兩獨一發(fā))
(1)學生是發(fā)展的人
內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是有規(guī)律的;學生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學生時處于發(fā)展過程中的人。
(2)學生是獨特的人
內容:學生是完整的人;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內容:每個學生都是獨立于教師的頭腦之外;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時責權的主體。
三、考題解析
四(1)班王紅的語文、英語兩科成績都很好,惟獨數學差,用他自己的話說:“我爸媽小時候數學都不好,遺傳!”
剛接到這個班數學課的張老師很惋惜,她想:怎樣讓王紅愛學教學,會學數學呢?在全面了解王紅的學習現狀以后,張老師決定從習得學習方法,消除數學畏懼入手幫助王紅。
張老師先是和王紅一起總結語文和英語的學習方法,歸納其中相同的地方,知道王紅嘗試將其應用在數學學習上,課堂上,張老師提問王紅時,會將復雜的問題分解成一個個小問題,適當進行啟發(fā),并給王紅提供機會說出解題思路,遂漸提高了王紅的聽課效果。
在操作性學習活動中,王紅常常不知如何下手。針對這些問題,張老師一方面鼓勵王紅大膽操作,不要怕犯錯誤;另一方面教給她具體的操作方法,指導她逐步體驗,漸入佳境。當作業(yè)難度較大時,張老師便給王紅搭一個“腳手架”,涉及較吝易的題目讓她先完成,然后找到題目之間的聯系,最終完成作業(yè)。對于王宏的作業(yè),張老師采用面批的形式,及時反饋,以便王紅適時改進。
經過張老師和王紅的共同努力,王紅數學成績大幅度提高,王紅再也不說自己“學不好數學”了。
問題:請結合材料,從學生觀的角度,評價張老師的教育行為。
【參考答案】
材料中張老師的教學行為很好地踐行了“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學生觀要求教育要做到教育公正,要求面向全體學生,要求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
首先,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學生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材料中,張老師并沒有因為王紅的數學成績差就放棄她,而是從學習方法、學習興趣和自信心等方面逐步提高王紅的數學成績,增強王紅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其次,學生是獨特的人。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教師要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因材施教,才能夠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材料中,一方面王紅的英語和語文成績優(yōu)秀,張老師根據王紅的優(yōu)點引導她根據英語、語文的學習方法去學習數學,克服了學習數學的畏懼感;另一方面,張老師結合王紅操作性學習活動基礎薄弱的特點,搭建“腳手架”的方法,引導學生逐步地完成作業(yè)。
再次,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作為教師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材料中,張老師通過方法的引導和自信心的確立,激發(fā)起王紅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大幅度地提高了王紅的數學成績。
因此,作為教師,在面對學生偏科的情況下,要結合“以人為本”的學生觀,積極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教師資格證考試知識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