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讀書名言有哪些
外國讀書名言有哪些
外國名人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可以通過讀書獲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識,許多文人墨客都是這樣過來的。下面學習啦小編為你分享的是外國關于讀書的名言的內(nèi)容,希望你會喜歡!
外國關于讀書的名言精選
1) 書籍是人類的編年史,它將整個人類積累的無數(shù)豐富的經(jīng)驗,世世代代傳下去。——坎耶
2) 書籍使人們成為宇宙的主人。——巴甫連柯
3) 優(yōu)秀的書籍是撫育杰出人才的珍貴乳汁,它作為人類財富保存下來,并為人類生活的進一步發(fā)展服務。——彌爾頓
4) 書中橫臥著整個過去的靈魂。——卡萊爾
5) 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富蘭克林
6) 書籍是生活的加速器。——尼克拉耶娃
7) 書籍是人類的編年史,它將整個人類積累的無數(shù)豐富的經(jīng)驗,世世代代傳下去。——坎耶里
8) 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雨果
9) 書是這一代對下一代精神上的遺訓。——赫爾岑
10) 書籍是朋友,雖然沒有熱情,但是非常忠實。——雨果
11) 舊書不厭百回讀,人求上進先讀書。
12) 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紹斯
13) 要多讀書,但不要讀太多的書。——富蘭克林
14) 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培根
15) 說書是隨時在你近旁的顧問,隨時都可以供給你所需要的知識,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復這個顧問的次數(shù)。——凱勃斯
外國關于讀書的名言集錦
1) 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別林斯基
2) 書籍便是這種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fā)性的養(yǎng)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yǎng)料。——雨果
3) 書讀得多而不去思考,你會覺得你知道的很多,書讀得多又思考,你會覺得你不知道的很多。——伏爾泰
4) 我撲在書上,就像一個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高爾基
5) 書,要算要人類在走向未來幸福富強的道路上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奇跡中最復雜最偉大的奇跡。——高爾基
6) 書籍是培育我們的良師,無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語和訓斥,不收學費,也不拘形式。——德伯里
7)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
8) 知識是珍貴寶石的結晶,文化是寶石放出的光澤。——泰戈爾
9) 書不僅是生活,而且是現(xiàn)在過去和未來文化生活的源泉——庫法耶夫
10)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莎士比亞
11) 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活伴侶和導師。——高爾基
12) 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惠普爾
13) 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巴羅
14) 愛護書籍吧,它是知識的源泉。——高爾基
15) 書是唯一不老的東西。——丘比特
16) 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狄德羅
17) 書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莎士比亞
18)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19) 書蟲將自己裹在言辭之網(wǎng)中,只能看見別人思想反應出來的事物的朦朧影像。——哈茲里特
20) 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獈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凱勒
外國關于讀書的名言最新
1) 在所閱讀的書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處的東西,把其他一切統(tǒng)統(tǒng)拋掉,就是拋掉使頭腦負擔過重和會把自己誘離要點的一切。——愛因斯坦
2) 與其用華麗的外衣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武裝自己。——馬克思
3) 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普希金
4) 有些人為思想而讀書-罕見;有些人為寫作而讀書-常見;有些人為搜集談資而讀書,這些人占讀書人的大多數(shù)。——科爾頓
5)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托爾斯泰
6)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
7) 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社會,它能夠陶冶人的感情與氣質(zhì),使人高尚。——波羅果夫
8) 人離開了書,如同離開空氣一樣不能生活——科羅廖夫
9) 書——這是一代對另一代精神上的遺訓,這是行將就木的老人對剛剛開始生活的青年人的中選,這是行將去休息的站崗人對走來接替他的崗位的站崗人的命令。——赫爾岑
10) 書籍是人類的編年史,它將整個人類積累的無數(shù)豐富的經(jīng)驗,世世代代傳下去。——坎耶
11) 書籍使人們成為宇宙的主人。——巴甫連柯
12) 優(yōu)秀的書籍是撫育杰出人才的珍貴乳汁,它作為人類財富保存下來,并為人類生活的進一步發(fā)展服務。——彌爾頓
13) 書中橫臥著整個過去的靈魂。——卡萊爾
14) 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富蘭克林
15) 書籍是生活的加速器。——尼克拉耶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