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的學術論文(2)
學前教育的學術論文篇二
幼兒學前教育技巧
摘要:幼兒是人類一個永恒的話題,教育內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當,教育主題不明確,是當前我國幼兒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的問題,加強和改進幼兒教育,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修養(yǎng)具有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幼兒;學前教育;家庭教育;情商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3-0306-02
幼兒教育是人類一個永恒的話題,教育內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當,教育主題不明確,是當前我國幼兒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的問題,加強和改進幼兒教育發(fā)展,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修養(yǎng)具有重大的意義。幼兒學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是必須在社會、家庭、幼兒園等多方面的互相配合教育下才能達到的特殊工程。
一、善于掌握幼兒的心理特征
幼兒與成人是兩個不同范疇的群體,兩者在心理上差異是很大的,只有真正認識這些事實,才能對幼兒進行卓有成效的教育,達到預期目標。幼兒的心理特點有如下幾個方面:(1)活潑好動;(2)好奇好問;(3)認識具體形象;(4)模仿性強;(5)無意性大。針對幼兒以上的心理特征,就不能長時間地讓幼兒單純而枯燥地進行活動。對他們提出的問題應該熱情地、耐心地給予解答。在教育幼兒時,要注意將抽象的東西化為具體、生動的東西(比如概念和道理)。便于幼兒理解和接受。要讓幼兒多模仿文明的語言和優(yōu)良的行為。例如:我校幼兒園全部幼兒都出生在。所接受到的東西不如城里的幼兒多。農(nóng)村中好多庸俗、無聊的話語容易被幼兒帶入園內傳誦,行成順口溜,久而久之,就容易行成難改口語而流傳下來。因此,加強對幼兒文明語言和優(yōu)良行為教育十分必要。要經(jīng)常組織幼兒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這些活動應盡量考慮幼兒興趣,要有必要地對其進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成效。
二、智力開發(fā)要進行
智力是在外界環(huán)境中鍛煉的結果。專家認為,它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決定的。對于平常人來講,后天因素的作用更具有決定性意義。心家認為,人類的大腦發(fā)育與成長大部分是在幼兒階段進行的,一般可以結合如下幾個方面來開放幼兒的智力。(1)訓練幼兒的動作發(fā)展;(2)促進幼兒觀察力的提高;(3)豐富幼兒的語言觀念;(4)提高幼兒記憶力;(5)培養(yǎng)幼兒思維能力;(6)鼓勵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專家認為,要為幼兒提供廣泛的生活經(jīng)驗和內容。讓幼兒的智力在吸收了形式多樣的生活經(jīng)驗后得到發(fā)展。例如:在語言傳授中??山Y合禮貌進行??勺層變簩W習“我愛祖國,又愛人民”,“我愛爸爸,有愛媽媽”。這樣既學會了語言,又培養(yǎng)了個性和思想感情。為了提高對幼兒的直觀教學,可以配合用直觀的教具進行。比如:用一個三層式的書架,上面放小玩具;中間放書本;下面文具盒等。讓孩子先觀察,接著讓孩子們說,然后由老師來規(guī)范。只有運用形式多樣的教法,才能提高其興趣,激發(fā)起其情感,以達到既教書又教人的目的。
三、藝術啟蒙要有新穎性
上面已經(jīng)提到,由于幼兒個性好動、好問、好玩等。因此不能讓其長時間地進行“讀寫”訓練,要讓孩子們多接受些藝術啟蒙教育,比如:唱歌、跳舞、畫畫等。是聲音的藝術,他通過美妙的聲音,生動形象地反映社會現(xiàn)實生活,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音樂的感染力是巨大而不可比擬的。馬雅可夫斯基說過:“歌手的聲音喚起勇氣”。宛轉動聽的旋律可以使人興奮,給人帶來無比的喜悅,有可以使人黯然流淚。音樂能潛移默化地陶治幼兒的性情,使他們保持良好的情緒,促進幼兒的智力發(fā)展。因此,在教學中。應多些開辟音樂欣賞課,讓孩子們多接觸音樂,激發(fā)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老師在教學中要結合一些簡單易懂的歌曲進行。比如:教唱《小貓你別吵》?!兑环皱X》、《螞蟻搬豆》、《蝴蝶花》等,培養(yǎng)幼兒的原因素養(yǎng)。此外,讓孩子們看看一些簡單的畫冊,激發(fā)他們對畫畫的興趣,讓五彩繽紛的畫畫在孩子們的腦子中留下印象。要有目的地讓孩子學會畫一些簡單事物。如:太陽、月亮、樹木等,畫成后,再讓他們分別涂上顏色,加深對事物的理解和認識。在教示跳舞時,先讓孩子們觀看幼兒們表演的各種節(jié)目,主要的朗誦、跳舞等,讓他們在腦子里形成概念。上面已經(jīng)提到。孩子們的模仿性很強,老師只要認真、耐心地教、孩子們肯定學得快,演得很棒。專家認為,舞蹈是一門綜合藝術,它結合音樂的感受,審美的眼光,感情的表達等,對幼兒來說,這不僅可以鍛煉優(yōu)美的體態(tài)。培養(yǎng)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情趣,還能開發(fā)智力,增長知識,使幼兒變得更加聰明、自信、活潑和健康。
四、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道出了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我國思想家陶行知曾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tài)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yǎng)成功”。揭示了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兒期是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健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
1.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同樣離不開家庭的熏陶。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對孩子的生活照顧的是無微不至,給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幫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從不在孩子面前說一聲:不。結果,使孩子養(yǎng)成了自私自利、依賴性強的壞習慣。況且幼兒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斷發(fā)展變化,其行為習慣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兒園接受的行為模式,如果家長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棄之一旁。因此幼兒園的教育是離不開家庭的配合和補充的。
幼兒園和家庭之間用家園聯(lián)系冊、家長園地,幼兒成長手冊,使家長了解育兒的知識,對家長提出一些具體要求,要求家長督促幼兒嚴格執(zhí)行,積極鼓勵有進步的幼兒,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定期舉行家長開放日活動,可以讓家長親眼目睹幼兒在園的表現(xiàn),了解自己孩子與其他幼兒之間的差距,同時也增加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寓于游戲之中,讓家長和幼兒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中,受到教育。
家庭也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首先,父母要努力創(chuàng)設和保持一種和諧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圍。幼兒在這樣的家庭中才會感到溫暖愉快,情緒穩(wěn)定,得到愛心的熏陶,萌發(fā)自信心、上進心;其次,要創(chuàng)設優(yōu)美整潔的家庭環(huán)境,使幼兒從小萌發(fā)愛美愛整潔,愛護物品,生活有等良好行為習慣。最后,要將教師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來,幼兒園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樣如此要求孩子。這樣,才能鞏固良好的行為習慣。
2.榜樣激勵。幼兒的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但他們對來自成人的表揚和鼓勵是非常重視的,家長應該利用幼兒的這種上進心理需求,及時肯定幼兒的良好行為表現(xiàn),特別是對能夠自覺遵循常規(guī)的幼兒要及時表揚和鼓勵,這樣就可以使幼兒對正確的行為而獲得的正面強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來,而逐漸養(yǎng)成行為習慣。如:為培養(yǎng)幼兒自我服務能力,解決有些幼兒不愿洗手的壞毛病,老師對已經(jīng)養(yǎng)成洗手習慣的幼兒講講自己對洗手的看法,同時在具體的教育活動中向幼兒出示兩張圖片,一張圖為臟的小手,一張圖為干凈的小手,然后組織幼兒討論:“你喜歡那只小手?為什么?”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能說出臟手上有細菌,吃到肚子里會生病的道理。在這個基礎上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學會洗手,當幼兒洗干凈手后,教師及時在班級進行表揚,從而使孩子們逐漸養(yǎng)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
3.科學引導。幼兒教育中常有這樣的現(xiàn)象,有些教師或者家長很想教育好孩子,養(yǎng)成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但往往事與愿違,這與教育方法不當有關。例如,有一位父母很想教育孩子孝敬老人,但由于愛子心切,吃任孩子挑,錢任孩子花,結果導致孩子養(yǎng)成了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自私任性的壞習慣,對老人卻不夠孝敬。因此,堅持科學的教育方法,對于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兒喜歡聽有趣味的故事,而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載體,對幼兒進行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可以產(chǎn)生較好的效果。為培養(yǎng)幼兒愛惜糧食,我們向幼兒講述了《大公雞和漏嘴巴》的故事,再組織幼兒討論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啟發(fā)幼兒愛惜糧食。在故事教育之后的進餐中,扔飯菜的行為明顯減少了。
4.言傳身教。幼兒的思想很單純,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基本上還是一片空白。所以對于自己第一個啟蒙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尤為上心,父母不雅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可能誤導到幼兒。家長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來影響孩子、教育孩子,平時能夠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就往往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如:媽媽看到垃圾桶旁掉了很多餐巾紙,就對正在玩耍的女兒說:“你看,垃圾都掉在地上了,你是想讓家干凈還是不干凈啊?”然后當著女兒的面把垃圾揀起來放進垃圾桶。此后有這種情況出現(xiàn),女兒都很自覺地把垃圾扔到垃圾桶。
人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會有什么樣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影響就逐漸成一種人生方式。孩子好模仿,思維具體形象,家長的良好行為習慣是孩子學習的直接范例,家長的行為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如排隊、讓座、不隨地吐痰等到細節(jié)都是如此,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父母一定首先不做。
5.強化鞏固。一個人的良好行為習慣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個從陌生到熟練,再由熟練到自由化的過程,要完成這一過程必須反復訓練,逐步強化。行為鞏固是指定期對幼兒的行為常規(guī)進行檢查和評比,使其能夠在生活常規(guī)的制約下自覺養(yǎng)成良好生活常規(guī)和鞏固已經(jīng)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在行為鞏固教育時,還使用適當?shù)募钍侄蝸泶龠M幼兒堅持良好行為。在檢查中對行為習慣好的幼兒進行表揚,對較差的孩子個別幫助。檢查中行為表現(xiàn)好的孩子在墻報上貼上星星,使其產(chǎn)生自豪感和榮譽感,以激勵其他幼兒學習。
看了“學前教育的學術論文”的人還看:
4.學前教育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