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育管理的心理學論文(2)
關于教育管理的心理學論文
關于教育管理的心理學論文篇二
《論教育心理學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
摘 要: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和教學過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動現(xiàn)象及其產生和變化規(guī)律的心理學分支。它是一門介于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之間的邊緣學科。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發(fā)展,將教育心理學與教學管理緊密結合,進而進一步提高教學管理效率。本文簡述了教育心理學在學校教學管理中的作用,并對其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從而使教育目標得以實現(xiàn)。
關鍵詞: 教育心理學 教學管理 應用
一、教育心理學在學校教學管理中的作用
(一)教育心理學與學生的德育教學的融合,突出學校對學生的德育管理。
德育教育是一個學校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方面。德育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學校未來的發(fā)展快慢和學生素質水平的高低。因此,學校必須將教育心理學與德育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這種有機結合一定會開發(fā)學生的潛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提高學生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也對教師素質的提高有一定的影響,最終達到相互學習、相互進步的目的,培養(yǎng)出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
(二)將教育心理學融入教師管理中,提升學校的教學水平。
教師作為學校教學的實施者和組織者,其水平的高低在某方面是對所在院校綜合實力考量的一種依據(jù)。因此,需關注如何提升教師隊伍的總體水平。在教學管理中應當將教育心理學中的德育教學和素質教學結合起來。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特別是在心理成熟期,以德育教育為導向,加強心理輔導,讓學生從小就明白基本做人的道理,讓學生逐漸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心理學與教師隊伍的管理,是借助教育的教學本質和心理學的相關特點,教師不斷對其進行再創(chuàng)新,形成自己的理論,這進一步提升了教師的水平,也是對學校的一種肯定。
二、教育心理學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
(一)要加強對學校學生的心理情況的關注和教育。
在教育心理學的有關理論中指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障礙甚至產生心理疾病。教育心理學在教學管理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心理情況,選擇相對應的教育心理方法對學生進行心理開導。影響學校學生的客觀因素有很多方面,既有學校環(huán)境因素,又有家庭、教師和同學之間的人為因素。部分學生對學校的學習內容不感興趣,缺乏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要想有效改善這個問題,就要從學生的心理出發(fā),改變其對學習的認知,從根本上將學生排斥學習的想法轉變?yōu)榭梢越邮軐W習的態(tài)度。除了客觀因素影響外,努力發(fā)現(xiàn)學生自身心理因素變化也是極為重要的。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容易受到外界事物吸引,無論是對異性的向往或者是網絡游戲的誘惑,學生往往沒有自制能力,受到影響之后,學生心理會存在隱患,而學校對學生心理情況的關注缺失正是這類問題誘發(fā)的見解原因。
(二)利用教育心理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掌握更多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因此使用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內容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是當前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重點任務。由心理學中有關學習需求的規(guī)律來看,只有人們對于社會知道了解得越多,才能對自己的未來和生活有更高水平的規(guī)劃,同時對自我要求的提升會對學習產生良好的影響,不斷督促自身完成學習任務。因此,教學管理中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學習的重要意義,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幫助他們進行學習和實踐,更熟練地掌握專業(yè)知識。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不懂問題的時候,則可以給予一定的幫助和支持,比如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探討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或者組織同學們共同討論找到解決方式,最終及時地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當他們完成了學習任務,實現(xiàn)了目標的時候,則需要給予他們積極的肯定,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實現(xiàn)長遠的學習目標。
(三)利用遷移規(guī)律,強化教學效果。
1.教師要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結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fā)式教學。在影響遷移的因素中,相似性成分越多,學習遷移產生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建構主義特別強調真實性學習。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課程特點進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嘗試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fā)式教學。教師要從新舊教材的聯(lián)系引入,合理掌握和利用新知識與學生已有水平之間的適當跨度,設計適當難度的問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遷移產生的可能性。
2.精選教材、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在實際教學中,存在的一個現(xiàn)實困境就是教材問題。當前,在對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和培養(yǎng)方向上基本達成共識,但是在教材建設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公共基礎課教材,很多院校沒有自己的教材體系,很多仍采用與其他本科院校相同或者同系列的教材。所以,學校要加強校本研究,完善自身教材建設體系,在教學實際中做到精選教材,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并合理處理教學程序,從而有助于學習遷移的產生。
3.加強引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學生的遷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所掌握的學習方法有關。在對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的調研分析中發(fā)現(xiàn),除了學習動機缺失外,學習習慣不良、學習方法不當、學習能力不佳也是學生自身存在的主要誘因。所以,在實際教學中,要加強引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教授必要的學習方法,從根本上強化學生的遷移能力,提高教學效率,最終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四)在教育管理中引入“群體理論”。
學校學生組織目前基本上還是以班級(團支部)為主,班里有通過各種方法選出或教師指定的班干部,班級是學校最基本的正式群體。此外,各種經過正式注冊的社團、學生選舉或競選產生的學生組織也屬于正式群體。在學校還有一些由于共同的利益或相同的興趣、情感、愛好或關系比較密切的人形成的小群體,就稱之為非正式群體。
學校是青年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形成和確立人生觀的場所,高校學生非正式群體和正式群體相比,具有自發(fā)形成、以感情為聯(lián)系紐帶、有自然形成的領袖人物、群體意識強和信息傳遞的渠道非常暢通等特性,還具有明顯的排他性和自衛(wèi)性等。
關于教育管理的心理學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