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挫折的心理論文
有關挫折的心理論文
挫折教育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內容,開展挫折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積極應對能力。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有關挫折的心理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有關挫折的心理論文篇一
《心理彈性視角下的大學生挫折教育》
摘要:挫折教育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內容,本文從心理彈性的視角,探討開展挫折教育的策略。通過幫助建立保護性系統(tǒng),增強社會技能,發(fā)展優(yōu)勢特質,形成良好社會支持,提升大學生的積極應對能力。
關鍵詞:挫折教育;心理彈性;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9-0053-02
一、大學生挫折教育的積極心理內涵
挫折是指個體有目的的活動受到阻礙時產生的消極情緒反應[1]。挫折如同一把雙刃劍,既使人產生消極情緒,又能轉化成行為動力。從積極心理學角度看,挫折教育具有積極價值,具體而言,挫折教育在挫折中激發(fā)個體的心理潛能,使其掌握應對挫折情境的態(tài)度、技能、知識和品質。
對大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學生挫折教育的積極心理內涵具體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第一,挫折教育的目的在于開發(fā)大學生的心理潛能。挫折教育強調大學生的理性認知,注重大學生的心理潛能和生命價值,尤其是大學生的理性認知在選擇和決定中的重要作用。第二,挫折教育的對象是心理正常的大學生。積極心理學認為,挫折教育應遵循正面教育模式,教育的對象是正常的大學生,就是在面對日常學習、生活、發(fā)展的壓力任務方面需要幫助的大學生。第三,挫折教育的內容就是利用各種可利用的有效資源。考慮到大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在挫折教育中制定適合個人個性特征的目標、計劃及角色等,充分認識情境因素和環(huán)境系統(tǒng),調動可利用的各類環(huán)境資源,鼓勵受挫者積極改變自身和環(huán)境。第四,挫折教育的任務是提高大學生的適應能力。教育大學生獲得和具備必要的自我認知知識和挫折耐受能力,提升心理品質,增強心理彈性,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心理彈性潛能,學會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挫折,形成有效的行為模式和行為策略。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發(fā)現(xiàn)挫折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培養(yǎng)大學生的一種心理品質――心理彈性。心理彈性是個體面對挫折情境時,能否經得起壓力,有無擺脫和解除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智與行為失常的一種調節(jié)能力[2]。心理彈性水平較高的人,面對挫折消極反應較小,挫折的負面影響就少;心理彈性水平低的人,面對挫折容易出現(xiàn)緊張害怕等心理危機和異常行為,對挫折的消極反應較大,挫折的負面影響相對就多。挫折教育就是要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彈性,降低挫折對個人的心理和生理的消極影響,使個人在受到挫折后能夠較快恢復過來;同時,通過一段挫折經歷,幫助開發(fā)個人的心理潛能,進一步提升心理彈性。
二、心理彈性在大學生挫折教育中的價值
通過將心理彈性的思想內涵與發(fā)展價值引入大學生的挫折教育之中,有助于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歷練大學生解決心理危機的意識和能力。
1.有助于提高自我效能和覺察能力。自我效能是指個人在挑戰(zhàn)面前對自己具備某種能力的預期和信任,比如認為自己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覺得自己能做好許多事情等,就是個人具備自我效能的體現(xiàn)。自我覺察能力是指個人能夠正確客觀地認識和理解自我的能力,比如,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標是什么、理解自己的情緒體驗、了解自己的個性和能力等,就是具備自我覺察能力的一種表現(xiàn)。
2.促進合作與交流品質,具備共情特質。大學生心理彈性的提升,可促使其與同伴和他人建立有效的溝通模式,逐漸學習與人合作和交流的技能。我們知道,合作與交流能力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形成非常重要,能與他人合作,且與他人有效地交流思想和感情,是大學生在成長過程必備的人際能力之一,比如喜歡與同學一起學習,在堅持自己的觀點時不會貶低別人等,都是具備合作和交流品質的良好體現(xiàn)。共情是個體能夠理解和體驗他人的內心感受和實際境遇的心理能力。當發(fā)現(xiàn)他人感情受到傷害,自己也會感到難過,并盡力去理解別人的經歷或遭遇、舍身處地的感同身受,就是個人具備共情特質的具體表現(xiàn)。
3.幫助明確目標和志向,培養(yǎng)解決問題能力。目標與志向是我們對未來的目標和理想,對自己希望和期待。有自己明確的生活目標、制定了具體可行的人生規(guī)劃等,就是個人具有明確目標和規(guī)劃的具體體現(xiàn)??偠灾?,心理彈性的挫折教育價值就是促進大學生成為積極、樂觀、自信和自強的個體。問題解決能力是指個人在做出決定、采取實際行動之前,能夠周密計劃、慎重思考并權衡各種看法和觀點的能力。比如:遇到困難時知道通過哪些渠道獲得幫助,在困難面前保持冷靜頭腦慎重思考,有需要幫助時會找他人商量等。這些都是個人問題解決能力的實際表現(xiàn)。
三、大學生心理彈性的培養(yǎng)策略
心理彈性作為大學生積極調用的保護性資源,是應對挫折、追求自我實現(xiàn)的一種心理潛能,對大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每個人生來就具有一定的心理彈性潛能,后天的良好環(huán)境和優(yōu)質教育,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挖掘和培養(yǎng)個人與生俱備的這種心理潛質,它是人類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漸演變的一種生存潛能。
1.獲得自主性。個體獲得心理學意義的自主性的過程也是逐漸脫離父母庇護的過程。自主性是在不依賴父母或缺失父母控制的條件下,規(guī)范自己行為和對自己決定進行選擇和引導的能力[3]。自主性的發(fā)展并不意味著對家長的抗拒和疏離。自主性是一種獨特的、成熟的心理狀態(tài),父母和大學生依然存在著相似性,這為大學生成人后繼續(xù)與父母保持親密的、支持的關系提供情感紐帶。然而,這個紐帶的建立取決于大學生自我定義的過程。獲得自主性的大學生能夠認識和接受他們與父母之間的異同,同時繼續(xù)感受著父母的愛、理解和關懷。自主性的建立要求大學生在思想、情緒和行為上的逐漸獨立。而大學生時期是個體心理的很多方面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日常生活需要大學生體格強健、有一定的協(xié)調技能和耐受力等素質,這些素質隨著大學生時期個體生理的成熟而逐步發(fā)展起來,為大學生獲得自主性提供了內部支持。自主性還要求大學生對自己的觀點有信心,并且有表達不同于父母及他人觀點和信念的能力。此外,大學生時期互惠的同伴關系,讓他們體驗到了如同來自家庭的親密感和支持力量。隨著大學生認知能力的成熟,他們獲得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未來的計劃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這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獨立能力和自主品質。
2.培養(yǎng)彈性特質。心理彈性特質是個人的一種潛能,是個人內部有利于應對不利情境、實現(xiàn)良好心理適應能力并最終積極發(fā)展的一種特質性因素。心理彈性特質包括如下方面:自尊、自信心、自我效能感、認知風格、自我控制感、選擇能力、決策能力、溝通能力和處理問題能力等[4]。有關大學生心理彈性特質的培養(yǎng)方法,最有影響力的是國際心理彈性研究計劃提出的“我有、我是和我能”的一套可行性策略。這些策略旨在幫助大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所有的內部資源和外部支持系統(tǒng),從而獲得安全感和受保護感。“我是”策略主要是幫助大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內在力量和潛質,比如信念、態(tài)度、優(yōu)勢等,使大學生在挫折情境中能夠自我超越、化險為夷;“我能”策略則是幫助大學生發(fā)現(xiàn)并提升其人際技巧和綜合能力,比如溝通能力、洞察力、幽默感、創(chuàng)造力等,從而實現(xiàn)心理彈性潛能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
此外,通過學習心理彈性相關知識,聯(lián)系一定的技巧,幫助大學生提升心理彈性水平。例如,可組織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逆境想象及專題討論等形式的團體輔導活動,使大學生身臨其境地參與其中,習得各種實用的挫折應對技能,比如合作能力、交流溝通能力、決策能力、信念架構能力以及各種生活技能,增強大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大學生要逐漸學會自尊,得到他人和社會的認可和贊賞,這對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品質,實現(xiàn)心理彈性潛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3.建立支持系統(tǒng)。心理彈性特質是個人的一種內部保護因素,與此相對應的是外部支持系統(tǒng),它對大學生心理彈性潛能的實現(xiàn)也非常的重要。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團體的各種外界支持力量同樣是大學生實現(xiàn)彈性潛能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柱,這些外界支持力量可保護個人在挫折情境中積極發(fā)展,順利地度過困境及不利情境的阻礙。我們把這些來自于外界的支持力量稱為社會支持系統(tǒng),具體是指父母、撫養(yǎng)者、親人、老師、朋友及社會各類團體給予個人的物質支持、精神支持和情感支持等。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良好的社會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社會支持既對壓力狀態(tài)下的個體提供保護,起緩沖作用,又對維持一般的良好情緒體驗具有重要的意義[5]。
社會支持的緩沖作用機制在挫折和挫折反應之間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社會支持力量影響個人對挫折情境的知覺評價[6]。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能夠保證個體擁有可調用的資源。從家庭角度來看,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安全的依戀關系、子女的積極關注、民主型教育都是幫助實現(xiàn)彈性潛能的重要條件。從學校角度來看,教師的肯定關懷、同伴的理解陪伴、體驗成功快樂等對學生積極品質的培養(yǎng)都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從社會宏觀角度來看,創(chuàng)設積極向上、健康安全的環(huán)境,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持環(huán)境,促進大學生健康快樂自信地成長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于林平.論挫折教育的本質[J].南京社會科學,2007,(2):120-123.
[2]高力.不同文化背景下中美高中生挫折承受力對比分析[J].當代文化與教育,2012,(6):61-68.
[3]Newman and Newman.發(fā)展心理學[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352-376.
[4]席居哲,左志宏.心理彈性者甄別諸法[J].心理科學進展,2009,(6):1295-1301.
[5]張羽,邢占軍.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研究綜述[J].心理科學,2007,(6):1436-1438.
[6]程銣,吳燦龍,金春,等.新時期大學生挫折心理及其教育對策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08,(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