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心理教育論文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工作,為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很有必要。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小學生的心理教育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小學生的心理教育論文篇一
《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健康的心理》
【摘要】作為教師,我們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要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教師要在日常工作中研究它們的心理,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談。重視對學生的心理教育,使他們能夠健康的成長。
【關鍵詞】小學生;健康心理;培養(yǎng)
當今的小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由于在家庭中所處的特殊地位,父母們“望子成龍”心切,總是過重地將學習任務強加于他們,使他們一入學就背上了沉重的學習負擔和心理負擔。而小學生正處于身體、智力快速增長和發(fā)展時期,如果在怎樣對待學習,怎樣對待學校生活等方面沒有正確的認識,一入學就對學校生活、對學習缺乏興趣,缺乏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那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將是十分有害的。學校的教育和教學,一方面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和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因此,如何結合小學生學習和校園生活的實際,向他們進行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
小學生進入學校后,兒童的角色發(fā)生了改變,必須在心理上做好入學的準備,包括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社會性能力等方面的準備。反之就會產生對學校的消極態(tài)度,出現(xiàn)厭學現(xiàn)象、不善于與同學進行正常交往等的心理健康問題。
現(xiàn)今的生活環(huán)境日益復雜,現(xiàn)代文明勢不可擋的改變著人們的一切,傳統(tǒng)的觀念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了沖刷,孩子們在充分享受現(xiàn)代文明所帶來的無限美麗的同時,也不得不忍受著心理健康的惡化。高樓林立,原本就顯得狹小的空間變得更為擁擠,現(xiàn)代都市不再有野草和曠野,嚴實的鐵門使孩子們失去了自由的活動空間,電腦時代的到來,使部分孩子沉浸于虛擬的時代之中而不能自拔,“麥當勞”、“肯德基”潮涌而來,使孩子們越來越熱衷時髦無營養(yǎng)的速成食品。
當我們靜心審視這一切的時候,我們不禁發(fā)出陣陣的顫栗,做為未來主人的孩子們,他們在想些什么,他們那日漸敏感的心在思考著什么。如果,教育者還一如既往地把目光定格在孩子的分數(shù)上,而忽視他們的心理健康,忽視其潛能的開發(fā),忽視全面素質的培養(yǎng),那么我們給予孩子的將不是理智的愛。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培養(yǎng)合格人才所必需的一環(huán),現(xiàn)代教育模式認為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技能,更是為塑造具有良好心理品質的健全人格。筆者在分析我校學生后認為,現(xiàn)今小學生存在以下一些心理問題:比如以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和報恩心理;心理脆弱,承受力差;缺乏自律能力等等。
作為教育者面對孩子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該如何處置呢?我們將不得不慎重考慮其解決方法,雖說小學生的心理問題都應是淺層性的,但處理不妥當將會造成心理障礙的發(fā)生。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認為應教會學生以下幾點,這樣才能有效地構筑學生健康的心理防線。
一是應注意不要讓學生過早形成一種固定的概念。也就是不要隨便當面指責、或背后數(shù)說學生“笨”、“傻”之類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話。因為這些指責往往會無形中被學生接受,成為學生自我感覺的一部分,使學生對自己形成一種固定的概念。
二是我們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有的老師或家長對學生的缺點特別敏感,有時會過多地加以指責和訓斥,這樣會造成學生的自卑感。作為教師,我們應當既了解學生的缺點,更要看到學生的長處,還耍幫助他們樹立起積極進取的信心。
三是我們要幫助學生樹立一種信念。信念對于每個學生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鼓勵作用。有的學生對某一門學科特別喜歡,成績特別優(yōu)秀,這里有學生的自身因素,同時也與老師、家長等對他的鼓勵或幫助有關。這些鼓勵和幫助甚至會作用于學生今后的人生道路。
四是要尊重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學生對于來自外界的嘲笑往往十分敏感,尤其是老師和家長的嘲笑,對學生的刺激更大、更深。
五是不要把學生當作溫室里的花朵。父母應當允許孩于到生活的風雨中去經(jīng)受鍛煉,即使摔幾個跟頭也不要緊;老師也要讓學生多到社會中去參加活動,即使遇到失敗也不用擔心。生活本身會把學生塑造成才,會教會學生今后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有用的人。
除此之外馬虎的孩子通常注意力是不集中的。這表現(xiàn)在上課時有時不注意聽講,常做小動作,老走神。注意力有專門的訓練方法:
1.聽覺集中訓練法:
閉上眼睛,用心來聽鬧鐘的滴嗒聲,并要求他伴隨著這種聲音默念“嘀嗒……嘀嗒……。”要求:環(huán)境安靜,可以是一兩個孩子。也可以是全班或小組。每天五次每次兩分鐘左右,堅持六天。
2.視覺想象訓練:
要求環(huán)境安靜,閉目靜坐,先在頭腦中想象出一個黑點,再想象由這個點向右無限延長的黑線。每天練習三次。每次五分鐘。隔兩天后再想象,由黑點起無限旋轉的螺旋線形。療程為7天。然后減少量堅持2周用以鞏固。
怎樣克服“走神兒”的毛?。?/p>
1.自我提示法:找?guī)讖埿】ㄆ?,上面寫專心聽講、不要走神、等放在平時??吹靡姷牡刈C詞如文具合時書桌上,家里的寫字臺上墻上等這樣無論上課聽講還是回家做作業(yè)都可以提醒自己別走神。
2.記錄法:準備一個小本,專門用來記錄走神兒的內容。比如,今天數(shù)學課中你想昨天的足球賽來著,那就要在本上記錄:數(shù)學課足球賽約2分鐘。這樣記錄幾天后認真看一遍會發(fā)現(xiàn)自己胡思亂想的東西多無聊,浪費了多少時間。想信用不過多久本上的記錄會越來越少的
3.自我獎懲法:就是在每次寫作業(yè)或復習功課之前。先給自己定個時間表,從幾點幾分到幾點幾分完成什么內容。如果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了學習計劃,并且始終專心致志的。那么就獎勵一下自己:看會兒電視或聽一段音樂;相反,如果由于分神而使計劃落空,那你就該毫不留情地懲罰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如干家務或跑樓梯等。這樣長此以往就會為了獎勵避免懲罰而漸漸養(yǎng)成集中注意力的好習慣了。
作為一位小學老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的健康心理的教育,讓每一個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對整個人生都充滿信心,具有健康心理,成為德、智、體、美、勞,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有用之才。心理健康要從小抓起,越早越好——孩子們的心靈是一張純潔的白紙,你撒下劣質的種子,就會結出扭曲、歪斜的秧苗!只有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健康、美好、快樂的種子,才可能把他們培養(yǎng)成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
小學生的心理教育論文篇二
《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分析》
[摘要]本文的中心是圍繞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而展開,作為小學班主任,通過日常與小學生的接觸和對他們各種行為表現(xiàn)的觀察,發(fā)現(xiàn)了目前小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針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教育對策。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素質;心理問題;心理健康教育
當今社會是飛速發(fā)展的高度現(xiàn)代化社會,比以往任何社會帶來的心理問題都要多,面對急劇變化的世界,小學生由于經(jīng)驗不足,自身的心理結構又處于調整階段,身心發(fā)育還不成熟,因而便會感到難以承受和應付,很容易產生心理疾患。因此,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至關重要。
一、小學生心理素質的現(xiàn)狀
當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整體來說是好的,但確有少數(shù)學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他們或多或少會有些心理障礙,性格比較脆弱。有的厭學習,有的缺乏自信,經(jīng)不起一點挫折委屈,有的不會與人交往,自私任性,不懂得關愛他人,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動不動就想離家出走,甚至輕生或者殺人,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危害。
1.不良的學習心理
現(xiàn)在許多小學生都存在厭學的心理,有的學生表現(xiàn)為考試恐懼癥,對考試感到焦慮而不知所措;好有些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對學習上存在的困難不愿意去克服,課后抄襲他人作業(yè),久而久之成績下降,逐漸產生厭學情緒;很大部分的小學生對學習缺乏主動性,常需要老師或家長的督促才能完成作業(yè);學生偏科現(xiàn)象也非常嚴重。相比之下,只有極少數(shù)的小學生熱愛學習,具有廣范的學習興趣。
2.逆反心理較為普遍存在
許多家長和教師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盲目地給孩子背上沉重的學習包袱,而使學生產生一種“苦海無邊”的感覺,造成心理上的各種矛盾的激化和混亂。師生間的格格不入,互相對立。
3.嫉妒泛濫
現(xiàn)在學生多數(shù)聰明活潑,但他們容易看到別人的缺點,卻對別人的優(yōu)點視而不見,看到別的同學比自己強時,心里就極不舒服,看不得別人的好,一味地否定別人,抬高自己,你怕我行,我怕你比我強,嫉妒之心使學生心理失去平衡。
4.人際交往能力差
現(xiàn)在很多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是家里的小太陽,家里人對他的關心、愛護和包容可以稱得上溺愛。無形當中,這種溺愛成為了自私自利、心胸狹隘的沃土。這讓他們養(yǎng)成了“唯我獨尊”的思想,不善于在集體分享自己的快樂,不會和他們維持和諧的人際關系。此外,小孩從小以爺爺奶奶為伴,以致不知道如何和同齡人交流。所以,在現(xiàn)實中也確實存在很多小學生因為一點點小事就開始爭吵,非要讓自己滿意為止。同時,他們彼此之間的交流也是有障礙的,很多小學生感覺很難找到一個可以傾訴交談的好朋友。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孩子們會感覺這個社會很不友好,從而不愿意和別人結交朋友。這種微妙的心理往往被家長和老師忽視,最終成為自閉癥、抑郁癥的致病因素。
5.品格缺陷
在溺愛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在道德品格和情緒自控能力方面表現(xiàn)不佳。有些學生有很強的虛榮心,鋪張浪費、愛攀比,小小年紀學著大人的樣子請客吃飯,耍大牌等;有些學生表現(xiàn)出自私的心理,對于自己所喜愛的玩具或零食不愿與他人共享,但是見到別人的好玩的玩具就要據(jù)為己有;有些學生表現(xiàn)的比較任性,聽不得家長和老師的半點勸告;還有的不夠獨立,對家長和老師的依賴非常強,缺少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
6.心理承受能力差
近年來,很多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稍不如意的事情便無法承受,哭鬧、逃學、出走,有的甚至服藥或割腕自殺。一位女生曾因家長不讓看“快樂女聲”,將自己反鎖在屋里與家人對峙幾個小時;一名小學生因受不住班主任的批評,回家后將全部的教科書撕得粉碎;一名學生因為遭父母斥罵而離家出走等等。這些孩子之所以頻繁出現(xiàn)如此極端的舉動,都是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的典型表現(xiàn)。
二、小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原因
1.家庭教育不當,寬嚴失度
許多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家長對分數(shù)的敏感甚于孩子,孩子考試得了99分回家得不到表揚,家長卻問為什么不是100分。就是孩子得了100分,回家也同樣接受教育,關照不要驕傲自滿,要努力。因此造成了孩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家庭管教過嚴,以至于一出家門仿佛小鳥飛向天空,到了學校就任意放縱。
2.學校教育重智輕德
小學階段是人一生發(fā)展的奠基時期,他們在學校接受什么樣的教育,將影響他們一輩子。小學教育中過分強調對小學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小學生作為人的成長教育。有些教師教育思想不端正、素質不高、教育方法不當,給小學生造成了超負荷的心理壓力,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3.教師的注意與引導不足
在學校里,教師每天和小孩子們面對面,他不僅要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目前許多老師都是上完課就去休息,對于學生的情況不管不問,有的老師對學生的不良情況不敢管不敢問,同時也沒聯(lián)系孩子的家長,使得小小的心理問題逐漸深化,最終導致嚴重的不可補救的后果。
4.獨處阻礙了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目前,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家里沒有兄弟姐妹,只能由家長陪著玩,由于年齡的差距,家長始終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径际羌议L看護,孩子自己玩玩具,看電視的生活教育模式,所以小孩子性格相對比較“獨”。他們沒有與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經(jīng)驗,不懂得分享。與同齡的孩子交往相對較少,加上每個孩子都相對較“獨”,彼此不懂得謙讓,所以相處起來更加難。這就導致孩子更加喜歡和死板的玩具玩,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不利于孩子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
總而言之,在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長期、重大而又艱巨的任務,僅靠上心理課以及悲劇之后的心理咨詢與指導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結合各方面的因素進行教育,將德育滲透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同時,滲透到家庭、社會等教育中,滲透到學校德育工作中等,老師和家長要攜起手來,從學生的言行舉止等細節(jié)抓起,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學生的個性充分發(fā)展,努力塑造學生健康完美的性格。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當前新理念下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條件,它能使我們的教育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應;它能使學生的人生之路更加絢麗多彩。
(作者單位:遼陽市白塔區(qū)實驗小學)
小學生的心理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生的心理教育論文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上一篇:小學生心理教育的論文
下一篇:小學生心理的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