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
現(xiàn)代小學心理專家認為:小學階段必須把保護小學生的生命和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小學生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供大家參考。
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范文一:淺析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
論文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
論文摘要:我國城鎮(zhèn)化和工業(yè)化不斷加快,進城務工人員不斷增多,這是我國現(xiàn)代化過程中的必然趨勢,由此農村留守兒童也形成了一個特殊的龐大群體。由于父母不在身邊,使得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首先分析了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建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量的農民涌進城市打工,目前我國進城務工人員達到2.3億,龐大的進城務工人員造成約2000萬農村留守兒童出現(xiàn)。農村留守兒童是指農村地區(qū)因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而被留在家鄉(xiāng)、由他人照管的正常兒童。這些留守兒童正處于生長發(fā)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遠離雙親,缺乏來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親情呵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們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嚴重缺失。從而使得農村留守兒童在思想、行為和心理上都偏離成長發(fā)育的軌道,對兒童今后的認識發(fā)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加強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農村留守兒童長期與父母分開,基本上屬于隔代撫養(yǎng),而隔代撫養(yǎng)中由于長輩精力有限或者處于對孩子的溺愛,對小孩的管教不嚴,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同時由于缺少父母的愛,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內心的活動很難向外傾訴,久而久之變得不愿與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具體表現(xiàn)在缺乏自信,過度怕羞,拒絕交朋友。
2.心理上的障礙
親情對于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情感來說至關重要,在父母的關愛下,在家庭溫暖的環(huán)境中,兒童從小就在心理播下愛的種子。而農村留守兒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親情,在留守兒童身上很難找到這個年齡孩子們應有的那種天真與活潑,被錯誤地認為他們懂事了,卻又無時無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種不可替代的愛撫。缺少關愛和交流的留守兒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礙。比如有困難沒地方傾訴,有焦慮、孤獨傾向等問題。這些心理障礙造成農村留守兒童經常不能集中注意力來學習,經常不能夠按時按要求完成作業(yè),甚至不愿意回家。
3.認知行為上的偏差
農村留守兒童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孩子有疑問都無法得到解答,使得他們不能對事情有個正確的認識,造成認知行為上存在偏差。他們對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現(xiàn)出簡單化、片面化的傾向,這樣就很容易造成農村留守兒童情緒化。
二、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建議
1.發(fā)揮家長的教育作用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諸多問題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邊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視發(fā)揮家長在農村留守兒童健康心理成長中的作用。筆者認為,家長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教育:(1)要多跟孩子交流,盡可能地保證每天跟孩子通電話,多跟孩子談談心,多跟孩子溝通,對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給予更多關注。(2)家長要主動跟老師聯(lián)系,不要等老師來主動聯(lián)系你,通過跟老師的交談來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同時可以跟老師交流一下怎么教育孩子,以便能夠及時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問題。
2.營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
對于農村留守兒童我們應該高度重視,盡量營造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特別是學校,更要高度重視,不歧視老師兒童,平等地對待他們。要特別關心留守兒童的思想狀況,多給留守兒童一些熱情的幫助,比如城里留守學生之家和心理咨詢室,以解答學生成長中的煩惱。村里可以聘請離退休的老師當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員,負責孩子思想、情感輔導。
3.建立完善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機制
在留守兒童的成長中,學校要負起更大的責任,必須建立完善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機制,以培養(yǎng)留守兒童健康的心理。筆者認為學校應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成長記錄袋,但不能讓留守兒童知道,以免刺激孩子。對他們在學習、生活等活動中的表現(xiàn)及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登記,以實現(xiàn)對農村留守兒童成長道路上監(jiān)護的缺位。在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中,可以通過講座、“夏令營”之類的活動來進行。同時在“進步之星、三好學生”的評比中向留守兒童傾斜,并且樹立標兵,在留守兒童中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教學氛圍。
總之,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是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未來建設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絕不能忽視對2000萬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共同參與,從而構建完善的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機制,促進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佳,馮麗婷.影響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環(huán)境因素[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
[2]高亞兵.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發(fā)展問題的原因分析與對策研究[J].教學管理,2010.
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范文二: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研究
論文關鍵詞: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對策
論文摘 要:為保證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有序、健康、順利地開展。必須對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探討。從而構建起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1999年8月,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2002年8月頒布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明確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和要求。農村中小學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師資水平、辦學條件的限制,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加強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是農村教育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許多農村中小學對心理健康教育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在教師的觀念中。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學校領導、班主任、德育工作者或心理輔導員的事。與自己的教育教學無關,可做可不做;即使搞心理健康教育精力也有限。僅僅解決少部分學生身上發(fā)生的心理問題。認為對心理健康的學生沒有必要搞心理輔導。學校沒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提到議事日程。落到實處。
(二)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專業(yè)化水平不高
許多農村中小學校長、教師包括心理輔導教師。缺乏應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知識技能。在實際的心理輔導過程中常常采用品德教育的方式,以批評教育、懲罰教育為主要教育方法,在客觀上傷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導致學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還有教師由于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和技能,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和正確判斷學生的心理問題,簡單地把學生的心理問題歸因于品行問題,采取不恰當的教育措施,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健康發(fā)展;部分教師不能調節(jié)好自己的心態(tài),本身存在著心理健康問題。給學生的成長帶來不利影響。
(三)學生的心理問題突出
農村中小學生處在長知識、長身體的關鍵時期。面臨著理想與現(xiàn)實、獨立與依賴、成就動機與耐挫力、渴望交往與心理閉鎖的矛盾。他們面對競爭十分激烈的社會環(huán)境,其心理壓力不僅來自學習、認知方面,也來自社交、情感等方面,不僅來自學校,也來自家庭和社會,對這些壓力,許多學生深感力不從心,無法適應,再加上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導致了一部分學生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
(1)認知上的問題。主要是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策略等方面的問題。
(2)情感上的問題。很多中小學生在情感調節(jié)上表現(xiàn)為情緒極不穩(wěn)定,喜怒無常,一會兒興高采烈,一會兒悲觀失望。情感調節(jié)有問題的學生。對沉重的打擊可能無動于衷,而受一次小小的挫折卻悲痛欲絕。這類學生情感淡漠,甚至對同學對朋友對親人冷漠無情,以至表現(xiàn)為長期情緒低落、憂郁和莫名的焦慮。對某些事物感到恐怖等。
(3)應考綜合癥問題。學校、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期望值過高,學生在考試前后由于過度的緊張和疲勞往往會出現(xiàn)頭暈、心悸、心慌、胸悶、情緒緊張、焦慮、注意力難以集中、思維不敏捷、思想混亂、思路不清、再認與回憶發(fā)生困難,甚至還有口干、腹瀉、惡心、嘔吐、痛經、雙手發(fā)抖、大汗淋漓等現(xiàn)象,嚴重時會發(fā)生暈厥現(xiàn)象。
(4)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是心理健康的條件。而且也反過來直接影響人的心理健康。但當前農村的中小學生人際交往情況卻不容樂觀,表現(xiàn)為以自我為中心、冷漠古板、心胸狹窄、怯于交往,由于人際關系緊張。帶來情緒上的失落和苦悶并影響學習。
(5)性知識方面的問題。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從小學高年級起。學生已進入性發(fā)育期,生理、心理會有急劇的變化。來自性本能的驅使。再加上來自外界的電視、電影、網絡、小說等大眾傳播媒體的刺激和影響,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逐漸產生性意識。出現(xiàn)了接近異性的興趣和愿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性教育,他們對迅速成熟而帶來的生理和心理變化缺乏必要的思想準備,對于自己朦朧的對異性的眷戀和向往覺得不該這樣。但又不易自制,于是產生恐懼、悔恨等矛盾心理。這種矛盾心理會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更為嚴重的是個別學生由于缺乏性知識,聽任性沖動的支配而作出了越軌的行為。有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四)組織體系不健全。保障機制不完善
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明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隊伍建設和工作機制:“學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長領導下,以班主任和專兼任心理輔導教師為骨干,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農村中小學由于條件限制等種種原因,有的學校根本沒有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組織體系,即使建立起的組織體系,工作也開展得不盡人意。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主要原因是這些組織體系都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建立起來的,沒有從實際出發(fā),沒有考慮到學校的條件和層次,缺乏必要的規(guī)章制度,是一種松散型的組織。工作難于落實到位。再加上農村中小學由于經費緊張,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設備和設施,連心理咨詢室、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料都沒有,更談不上儀器設備。由于經費的原因師資得不到培養(yǎng)和培訓,專業(yè)知識缺乏。導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二、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社會、家庭因素的影響
當代社會競爭加劇,價值觀念的多元化、社會上的不良因素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影響極為嚴重。社會上的不正之風、黃色書刊、色情網站、低級庸俗的生活方式都給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帶來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家庭因素也是導致學生心理問題的直接動因。目前父母對孩子的學習期望值過高。給學生帶來很大的苦悶和壓力;父母關系的不和、離婚、對孩子漠不關心或過分溺愛、過分嚴厲,都會造成孩子不健康的心理。
(二)學校認識偏差
一些農村中小學對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出于上級要求、形勢需要,所以消極等待簡單應付,即使是名義上開展了一些活動。如開設心理輔導課、建立心理咨詢室、開通心理輔導熱線、建立心理健康信箱、舉辦心理健康講座等,但由于忽視了教育者自身思想觀念的轉變和更新,缺乏正確的認識,最終也只能流于形式。有些學校,為應付檢查,甚至弄虛作假,名不符實地開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三)學生本身心理因素的影響
學生的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有些是與遺傳、體質、突發(fā)事件有關。大多數情況都是逐漸積累而成的。家里有心理障礙患者?;驀a期大腦受過損傷、感染、孕婦營養(yǎng)不良、孩子出生時窒息缺氧等。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學生心理上的問題。更多的情況是孩子在社會適應或人際交往過程中心理的沖突和矛盾。由于缺乏正確的判斷能力,需要得不到滿足。無法達到預定目的,使他們感到失望、悲觀,心理受到嚴重挫折。
(四)師資力量薄弱,保障機制不完善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20世紀80年代中期才興起,學校心理輔導更是一項全新的教育內容。目前高校開設相關專業(yè)較少,師資培訓又跟不上,導致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專業(yè)性不強,學歷較低,尤其是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嚴重缺乏。據調查,當前農村中小學從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大多數是半路出家,有團隊干部、德育工作者、班主任、校醫(yī)、政治課教師和其他管理人員,而且多數是兼職人員,對心理學知識尤其是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掌握,對心理測試技術和心理輔導方法不熟悉。在教育過程中往往受德育思維模式的影響,違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規(guī)律和要求。對教育對象產生副作用。保障機制不完善,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經費投入、管理機制、從業(yè)人員編制、待遇、職稱評聘都沒有得到很好落實。從而影響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性。三、開展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應以心理正常的學生為主,同時兼顧有心理困惑的學生。在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時,應遵循發(fā)展性原則,以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fā)學生潛力。從而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重視學生的文化背景
學生的出生地、出生環(huán)境、年齡、受教育程度不同,便會有不同的心理特點。教師開展心理輔導工作要靈活多變。不能千篇一律地搬用一種方法,用同一種語言來輔導學生,一定要因人而異。
(二)心理健康教育要區(qū)別于德育
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在目標、動力、方法等方面有著很大的差別。不能用德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旨在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道德觀與良好的道德品行。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動力主要來自于規(guī)范性要求,其方式是通過教誨與訓練實現(xiàn)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學生的人格完善,最終達到自我實現(xiàn),其原動力來自于內部需求,其工作方式是助人自助。所以兩者不能混同于一體。
(三)尊重學生,作好__
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條原則就是尊重學生,尤其是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更要尊重,充滿真誠、同情、愛心去傾聽求詢者的心聲,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由于學生傾訴的內容往往會涉及到學生的隱私。為了消除學生的顧慮,保護學生的隱私是十分重要的。作為心理輔導員或教師。必須遵守職業(yè)道德,沒有征得學生的同意,不得向任何人泄露學生的隱私。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不允許他人查閱和借用。
四、構建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一)充分認識和全面領會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黨和政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對教育提出的一項戰(zhàn)略性任務,對于提高國民整體素質。加快社會主義建設步伐等具有重要意義。農村教育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學生占我國中小學生的多數。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情況如何,直接決定著素質教育在我國的推進和實施,直接決定著我國基礎教育的質量和未來國民的基本素質。因此,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農村中小學必須站在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這樣一個歷史高度來加以認識。
(二)加強調查研究
為了有的放矢地對農村中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重視調查研究,運用問卷、觀察、測量等方法,掌握中小學生學習方法、人際關系、情緒、行為習慣等方面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也可以采取教師、學生、班主任、家長進行座談的方式。了解中小學生容易產生的心理障礙和他們的心理需要。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機干預機制
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機干預機制,要面向全體學生,堅持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教育相結合,普及教育與個別咨詢相結合,課堂教育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生命教育與校園文化教育相結合。通過構建心理干預體系,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學生消除心理困惑,使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度過心理難關,增強其克服困難,承受挫折的能力,降低心理危機事件發(fā)生率,促進學生身心協(xié)調和健康成長。各級農村中小學要根據要求建立好組織機構,構建起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計劃,建立心理咨詢室,設立心理信箱,按比例配備好兼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落實好心理健康教育專項經費。還要面向學生開設心理輔導課,組織心理劇場、心理沙龍、心理健康講座,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學生社團等。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內容。
(四)加強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師資隊伍建設
目前,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師資隊伍無論是從數量還是質量來看。都與城市學校的差距很大,不能適應農村中小學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抓緊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養(yǎng)和培訓機制;要通過高等院校加強學科和專業(yè)建設,培養(yǎng)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各級教師培訓機構要通過在職培訓、專題研修、送教下鄉(xiāng)、觀摩示范等多種形式,提高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水平,讓他們盡快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和技能:對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可以邀請專家、學者深入農村中小學,開展對校長和教師的培訓。解答校長和教師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蚺c農村中小學校長和教師共同探討。解決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也可利用城鎮(zhèn)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積累的知識和經驗進行對口交流、共同探討。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措施,努力提高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水平和能力。
(五)啟動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的職稱系列評定工作
為心理健康教師隊伍的建設打開一條通道,積極鼓勵有專業(yè)化水準的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長期從事這項工作。啟動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的職稱系列評定工作,切實改善心理健康教師的生存環(huán)境,完善各種保障機制,為他們的成長解除后顧之憂,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的積極性,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斷發(fā)展。
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