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與生活論文
化學與生活論文
化學來源于生活,化學學科實施素質教育必須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 ,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和主動精神 ,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化學與生活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化學與生活論文篇1
試談生活化學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
摘要:本文著重探討了在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教學,如何突破課堂教學的封閉性,積極開發(fā)挖掘生活中豐富的教育素材,并將其有效地組織呈現,構建化學與日常生活、社會實際的廣泛聯系,使學生走進生活,感悟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生活化學,課堂教學,滲透
一、挖掘生活素材,注重生動形象教學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化學課堂。把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特別符合初學化學的學生的認知特點,從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學到新的知識,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也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文化修養(yǎng)。 這些素材可以來自:
1.化學史實、故事、新聞報道
化學史實記載了化學發(fā)展過程中科學家的探索歷程,它不僅揭示了知識本身,還滲透著科學的思想、科學的方法以及科學家勇于探索的精神,因而是很好的教育素材。課堂上一個動人故事、一個美妙的傳說,都會使學生很快進入角色,將注意力轉移到本學科的情境之中。例如當講到《生活中常見的鹽》時,引入了中國化工實業(yè)家侯德榜博士的事跡和《三國演義》中啞泉和藥泉的故事;學習了燃燒的條件后,教師可引入1854年英國戰(zhàn)艦“歐羅巴”號失火事件。
而新聞報道直接來自現實生活,更賦有時代氣息和挑戰(zhàn)性,一些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突發(fā)的事件都可以成為很好的素材。如2009年12月2日成都新聞報道:四川屏山縣三名村民烤火取暖意外中毒死亡,經檢驗為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從而引出完全燃燒的意義和措施。這些真實的事件可以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到化學,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對學生進行過程與方法教育,有助于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同時又增進了學生對化學原理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
2.實物、圖片、影視、錄像等資料
利用身邊隨手可得的實物、圖片,可以將化學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如在“化學與材料”的教學中,可以通過學生尋找身邊的這些材料,比較各種材料的性能,進而了解它們的用途。利用高強度陶瓷可制成航天飛機的防熱瓦、鈦合金材料可用于制造航天航空器等內容的圖片,可以讓學生了解材料科學,一下子縮短了高科技與學生生活的距離。在“水的組成”中,放映四川汶川大地震有關資料。在遇難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塊壓死,而是在廢墟里漫長的等待中嚴重脫水而死,說明了水對于我們生命的延續(xù)是如此的重要。另外,一些影視作品、科教片也可以提供更生動形象的素材,并且具有探索、發(fā)現意義,如中央電視臺第10套中的《探索發(fā)現》、《走進科學》等節(jié)目。
3.自然現象、生活、生產實際、現代科學技術新發(fā)展
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生活小常識,其中蘊含的化學知識也是學生迫切想知道的內容。例如在講到空氣污染時聯系實際生活進行探究,還可以提供一定的閱讀材料供學生閱讀,譬如酸雨現象、厄爾尼諾現象等。。在學習“酸堿鹽”時,可結合生活中的一些小竅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如,“如何除去魚膽的苦味”、“為什么有的饅頭松而多孔”等。在講授“白色污染”時,可根據生活中事例引入,如從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強制執(zhí)行“限塑令”等。
在教學中插人學生熟悉的、渴望解決而又解決不了的問題,這樣做不但沒有增加學習難度,反而擴大了學生知識面,讓學生用書本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慢慢的也就會主動地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同時他們也逐步將化學知識與最新科技相聯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積極關注生活,用科學理論知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開展生活實驗,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的重要形式。將實驗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更能發(fā)揮實驗的作用,體現實驗的魅力。通過實驗內容的生活化和實驗用品的生活化來把實驗和生活很好地聯系起來。如演示蔗糖遇濃硫酸的黑面包的實驗;點燃浸有酒精和水的棉手帕卻燒不著的實驗,學生非常喜歡上有實驗的課,他們必然很興奮,學習積極性也高。因此,我們應盡可能多地補充實驗,增加實驗量,尤其要設計一些貼近生活、聯系實際的實驗,不要僅限于教材上給出的實驗。我們教師可以隨機根據教學內容增設一些教材中沒有的家庭小實驗。如在講燃燒條件時,可設置一個“點不著的紙”的小實驗;在講完堿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后,就可做白紙顯字的實驗;在講生石灰、熟石灰的性質用途時,可利用生石灰加熱罐頭、自制暖水袋、防潮劑等,來烘托課堂氣氛。
在實驗中還應盡量使用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物質進行實驗。如在做空氣成分含量時,在做好課本實驗的基礎上,補充用玻璃杯、飯碗和蠟燭這些生活化的用品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學習酸的性質后,采用白醋做酸性質的驗證實驗;在蛋白質的教學中,使用牛奶、蛋清等家庭廚房食用的食品等。這些生活化的實驗用品,使得學生從新的角度去認識生活中的物質,也使得課堂更貼近生活,增加了課堂的生活化和生動化。這樣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路,發(fā)揮其想象力,激發(fā)其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創(chuàng)設生活化練習,開拓學生思路
化學課堂上,適時、適量選擇和設計生活的試題情境,進行生活化的“包裝”,讓學生在具體、有趣的生活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體悟到化學的真實。在學習“化學與材料”后,做課堂練習,如北京奧運會游泳館“水立方”內部材料主要由鋼鐵構成,屬于 材料,外部材料聚氟乙烯屬于 材料。再如學習了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可設計練習:從“南海Ⅰ號”沉船打撈出的文物中發(fā)現,金器保存完好,銅器表面有銹跡,而鐵器則銹跡斑斑。這說明金、銅、鐵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這樣,把對知識的訓練巧妙地設計為解釋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備感親切、有趣,會積極地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思考,真正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并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
四、利用課本知識,重視實際應用結合
在授課本知識的同時,必須注意到課本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應盡量例舉既容易理解,又新穎貼切的實例。如在講鹽酸與碳酸鹽的反應后,我布置了一道思考題:熱水瓶底的水垢如何去除?學生利用已學知識,知道水垢的主要成分含碳酸鈣,而碳酸鈣可與鹽酸反應生成可溶性的物質而被去除。在家里用什么來代替鹽酸?因為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也是一種酸,所以家里可用食醋代替鹽酸除去。學習了金屬活動順序后,提出“如何揭穿一些不法分子以銅鋅合金假冒黃金詐騙行為”。通過教材第九章“化學與材料”的學習,學生走進服裝商場就知道怎樣鑒別“真絲”與“人造絲”,不同衣料的優(yōu)缺點、洗滌和熨燙注意問題;再如第七章酸、堿、鹽的應用中有一段文字:有人把工業(yè)用鹽如亞硝酸鈉,誤作食鹽用于烹調,多次發(fā)生中毒事件。這樣將化學知識與實際應用緊密地聯系起來,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對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起到積極的作用,也有助于學生重視科學技術和開闊眼界。
五、布置生活化作業(yè),體驗學習的樂趣
學生學習化學就是要應用到社會生活實踐中,因此,課外作業(yè)不應是為了做題而做題。學生作業(yè)應該由“封閉”走向“開放”,由“獨立完成”走向“協(xié)同合作”,應該具有個性化、活動化、生活化,從而使學生體驗到學習化學的樂趣與價值,增強學習化學知識和技能的信心與動力。
例如,在學習糖類、油脂、蛋白質之后,可布置學生把自己經常食用的食品進行歸類,讓學生收集有關食物營養(yǎng)成分的資料,為自己或家人制定合理的膳食計劃。如果家里有肥胖者,在平時飲食中要注意哪些問題?如果家里有糖尿病的病人,他的飲食要注意哪些?家里有脂肪肝的人,其飲食又要注意哪些問題呢?還比如為了檢驗濃硫酸的吸水性,我在課后布置了作業(yè),先讓學生設計一套實驗裝置,想辦法達到實驗目的,然后向學生開放實驗室,讓他們自己動手檢驗它。有學生想到把一塊桔子皮封在裝有濃硫酸的錐形瓶里,過一段時間觀察桔子皮的變化情況等家庭作業(yè)。這樣通過實驗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興趣和創(chuàng)造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學科乃至對整個科學的熱愛。
總之,生活化學源于生活,發(fā)生在身邊,又可從所學知識中得到詮釋,更能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力量,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生活化學引入化學教學必將給化學教學注入新的活力,使課堂教學魅力無窮,精彩疊出。是教學改革中開辟出來的一片廣闊天地,更是全面推及素質教育生動而具體的舉措。
參考文獻:
[1]孫夕禮,創(chuàng)建智慧型的化學課堂 [J]化學教學 2007.4. 1~4
[2]蘇香妹,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J]教學與管理 2008.2. 71~72
[3]王磊,初中化學新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李嬌,試論將學生經驗作為課程資源的開發(fā)策略[J].現代教育出版社.2007(2)
化學與生活論文篇2
淺析化學工程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摘要:化學工程是以多學科交叉進行的技術研究,但由于其與社會經濟生產生活各方面有著緊密的聯系和積極的影響,因此成為社會進步與發(fā)展的關鍵性產業(yè)?;瘜W工程具有復雜性研究方法和對象的特征,也有多樣化應用領域的特點,也許普通人對于化學工程這個名詞的認識還具有陌生感,但是我們每個人卻生活在充滿化學工程技術的環(huán)境中。本文從化學工程的涵義和特點著手開展研究,結合化學工程的應用領域,發(fā)現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和環(huán)境有關的化學工程技術,將高端技術日常化和生活化的展現在人們的面前,以幫助人們更好的理解和認識化學工程和化學工程技術。
關鍵詞:化學工程;日常生活;化學工程技術;污染;聯系
1、概況
我國的化學工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改革開放后得到了經濟、資源、人才的各方面政府性支持,從而得到了飛躍性的發(fā)展,逐漸的對我國的能源產業(yè)、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和環(huán)境保護方面產生重要的影響。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就會遇到很多有關化學工程技術的問題。首先,能夠解決資源浪費問題;其次,是指導各類化學實驗的基本和需要,任何實驗都依賴于堅實的化學工程技術作為理論支持和指導;最后,化學工程技術的發(fā)展能夠有效的改善我國能源供給不足的問題,多種新能源的出現能夠保障我國的能源供應量,以維護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2、化學工程的涵義和特點
2.1、化學工程的涵義
化學工程生產過程中包括化學工程和物理工程[1]。化學工程是以多學科交又進行的技術研究,但由于其與社會經濟生產生活各方面有著緊密的聯系和積極的影響,因此成為社會進步與發(fā)展的關鍵性產業(yè)。
2.2、化學工程的特點
復雜性是化學工程最為顯著的特點?;瘜W工程作為一個學科,其輔助性學科是多樣化的;作為一項研究,其研究對象是復雜的;作為一種應用型的技術,其涉及到的社會生活領域是廣泛的。復雜性是化學工程技術的研究和發(fā)展過程中的能夠體現其特征的關鍵詞,研究過程自身具有復雜性、物系對象具有復雜性、流動邊界具有復雜性等等。
3、滲透到生活各領域的化學工程技術
生活領域中的化學工程技術是十分基礎并且廣泛的,涉及到“衣”、“食”、“住”、“行”和環(huán)境保護的方方面面?;瘜W工程作為一種現代學科,在研究其應用領域的時候,只需要對比如今的生活與古人生活的不同之處便可以一目了然。
3.1、衣—多樣化的服裝材料化學工程技術在日常生活的“衣”方面的體現,主要貢獻就是合成纖維。合成纖維不僅可以用于生產服裝、漁網、繩索等生活用品,還可以生產工業(yè)用織物、隔音、隔熱、電氣絕緣材料等,醫(yī)療用布等醫(yī)療用品口,。古人在穿著方面多使用棉、麻、絲、綢、皮革等制品,在顏色、功能和韌上難以與如今的紡織用品相比較,這多虧了現代化學工程技術的發(fā)展。如今,以化學工程技術為技術支持的合成材料已經在諸多領域代替了天然纖維,其地位也已經早期超越了天然纖維,市場占有度遠遠大于棉麻等天然纖維,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3.2、食—便捷、美味的食物人類對于美食的追求是自古便有的,但是古人多是把關注點放置在珍貴的食材和烹調技藝之上?,F代的人類通過化學工程技術的支持,人工性的合成了多種調味品為烹調增加口感,同時研發(fā)出的食品添加劑和防腐劑在保證食品色澤和口感的基礎上,還將食物的保鮮期大大的增長了,研發(fā)出的例如方便面一類的方便食品為現代人類的快節(jié)奏生活提供了食物保障。結合了生物工程的化學工程技術,提高了水稻和小麥等糧食作物的產量,解決了地球日益增長的人口的飲食問題,同時將外來植物種類進行改良以適應本地的氣候條件。人們能夠吃到來自地球另一邊的食材也有著化學工程的貢獻。
3.3、住—提高居住質量的材料從現存的古代建筑就能夠知道,在沒有化學工程技術下的居住空間的建造,多用自然中能夠取得的材料,木材、石材、泥土、海草、竹子等。這些自然材料建造的建筑,由于技術條件限制,高層建筑很少,建筑的抗震性和耐用度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越是堅固的建筑,其建造周期都長。在化學工程技術支持下,現代建筑有水泥、混凝土、鋼筋等等一系列的現代化建筑材料,在保證建筑質量的情況下,能夠快速的建蓋起高層建筑,在城市化進程快速發(fā)展的今天,能夠有效的提高土地利用率。
3.4、行—改善交通設施使用性交通是社會發(fā)展的催化劑。古人使用的交通工具都是人力或者畜力為動力,而現代交通工具是以石油為原料,通過化學工程技術開發(fā)出各類供機械運轉的燃料,在舒適性、運載能力、速度等各方面遠遠優(yōu)于古代交通工具。以石油為原料還生產出了能夠鋪路的瀝青,以橡膠為原料生產出了輪胎。在化學工程技術的幫助之下,現代社會的交通方式呈現多樣化、立體化、網絡式的發(fā)展,大大縮短了世界的距離感,加快了人們的生活速度和辦事效率。
3.5、綠色化學避免環(huán)境污染
傳統(tǒng)能源不僅對環(huán)境危害力量極大,并且面臨著枯竭的危險,因此新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就顯得尤為重要[3]。現代化學工程的發(fā)展方向就是在改良現有技術的同時,不斷的與新型技術結合,研發(fā)新型能源。新型能源的出現,不僅僅是能夠填補傳統(tǒng)能源的供應缺口,還能夠有效的避免能源使用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
4、結語
化學工程對于社會的貢獻是巨大的,對于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關的?;瘜W工程以其多學科交又的研究方式,將其研究成果應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逐漸的改善人們的“衣”、“食”、“住”、“行”的質量,同時為創(chuàng)造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社會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洪昆.試析化學工程學科未來的發(fā)展動向[J].化工管理,2014,08:34.
[2]李文,張桐.分析化學工程與日常生活的聯系[J].科技資訊,2013,03:88.
[3]趙大潤.論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J].中華少年,2016.06:117.
化學與生活論文篇3
論化學教學與生活
摘 要:在化學教學教育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做到以生活為本,使我們的教學回歸生活,充分利用身邊的生活資源,盡量把所學知識與生活聯系,從而把化學知識生活化,我們的化學教學將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教育效果。
關鍵詞:化學教學;教育效果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指出:化學教學要“立足于學生適應現代生活和未來發(fā)展的需要,著眼于提高21世紀公民的科學素養(yǎng)”,“ 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將要經歷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fā),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和決策能力。”化學來源于生活,化學根植于生活。化學與社會、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等有著密切的聯系,化學科學的發(fā)展對于當代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讓學生體會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fā)學生用“化學眼光”觀察生活的興趣,進而調動學生熱愛化學,學好化學,用好化學,是每一個中學化學教師應該探究的課題。如何讓化學教學走進學生的實際生活,我在日常教學中作了一些積極的探究。
一、教師平常注重引導,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高中生已經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而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化學課堂,生活中客觀存在著大量極有價值的化學現象。在平常的教學中,我相當重視指導學生用化學的眼光來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問題。讓學生把化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密切聯系起來,從而使得學生的心智和情感的浪花得到激發(fā),進而對化學學習產生極大的熱情。只有在課堂教學中教會學生對化學知識活學活用,讓學生深刻的認識到化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才會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在化學教學中才會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充分利用生活資源,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最有效的因素。生活中的化學距離學生最近,在課堂教學中聯系生活實際,引發(fā)學生自覺運用知識于生活實際,寓教于樂,寓教于生活,這樣既可以使他們把課本知識轉化為直接經驗,有利于知識的鞏固、深化和能力的培養(yǎng),又能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由于化學知識的抽象性,學生接受起來普遍感到摸不著頭腦。學生對于很多知識點只能生吞活剝地去接受,得不到很好地理解。因而對知識點印象不深刻,容易遺忘,不易引起學生的適度情感。這就要求化學教師應學會充分利用生活資源,教會學生從已有的經驗出發(fā),把抽象的化學理論知識與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結合起來,給化學知識賦予生動的內容和形象的反應,從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學到新的知識。這樣化學教學的重點難點就在聯系生活實例中迎刃而解。
舉個淺顯的例子,高一化學開門課就是化學實驗,在化學實驗過程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有攪拌、引流、轉移。同學們很容易把玻璃棒的轉移作用忘掉,轉移作用與生活中使用的竹筷相似。在此我們不防將生活中的竹筷引入,因為玻璃棒和竹筷在形狀和使用上都有許多的相似之處。在就餐時,用竹筷夾菜、吃飯、還可以用它蘸一點湯來嘗嘗湯的味道。這是用竹筷來轉移少量的固體和液體的例子。把竹筷的作用順向遷移到玻璃棒的學習中來:在做蒸發(fā)實驗時,蒸發(fā)后可以轉移少量固體;在驗證溶液的酸堿性時,用玻璃棒來轉移少量的溶液在pH試紙上。這就是玻璃棒的轉移作用。經過這樣的知識順向遷移,學生學起來也比較輕松,而且容易掌握。
三、創(chuàng)設和諧教學情境,讓教學內容生活化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化學,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化學是新課程對化學老師提出的建議。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情境有利于學生認識化學知識,體驗和理解化學,感受化學的興趣和魅力,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并能從中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比如我在上氯氣與水的反應時,我先布置了一道討論題:生活中直接用自來水養(yǎng)魚,魚很快就會死掉;而先將自來水曬曬后再養(yǎng)魚,則魚沒有問題。學生聯系實際生活確實如此呀!學生就此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最終得出一致的意見認為太陽將自來水中的某種物質曬走了。那曬走的物質又是什么呢?學生不知道,眼睛齊齊刷刷的看向我,由此很自然的切入了課題,挑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我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充分注意到課本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潛心專研教材,從學情出發(fā),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教學過程,應盡量舉出既容易理解,又新穎貼切的生活實例,讓學生活用化學,把化學問題生活化,將生活經驗化學化。在講次氯酸的漂白作用后,我布置了一道課后題。讓學生回家后查看自家用來消毒的物質是什么?在消毒時有哪些注意事項?不少學生回去后都認真的查看了,反饋回來的信息是大部分家里用的是84消毒液;但學生對注意事項中的不要把84消毒液與其他洗滌劑或消毒液混合使用覺得迷茫,覺得兩種消毒液混在一起不是消毒效果更好嗎?有些學生說媽媽在洗廁所時經常是將84消毒液與潔廁靈混合一起用的。在這里我將化學上升了一個高度:化學——生活——生命。
并詳細解釋因為潔廁靈的主要成分溶于水后呈酸性,而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鈉溶于水后呈堿性,二者一旦混合相遇,就會立刻發(fā)生劇烈的氧化還原反應,馬上產生了大量的白色泡沫,生成一種刺激性,揮發(fā)性很強的有毒氣體——氯氣(即:Cl2)。氯氣中毒會發(fā)生劇烈的咳嗽。癥狀重時,會發(fā)生肺水腫,使循環(huán)作用困難而致死亡。由食道進入人體的氯氣會使人惡心、嘔吐、胸口疼痛和腹瀉。這樣將化學知識與實際應用緊密地聯系起來,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正確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雖然有時只有片言只語,但作用卻不可小視,只要把握分寸,就會對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起到積極的作用,也有助于學生重視科學技術和開闊眼界。
化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我在化學教學中積極地創(chuàng)造條件,利用生活中的化學,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生活問題情境來幫助學生學習,努力將教學的過程融合到生活中去。并鼓勵學生自己去觀察生活,發(fā)現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從而讓學生認識化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進而體會到學習化學的真正價值。 四、實驗貼近現實生活,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化學教學離不開實驗,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設置情境的有利因素,利用實驗可以設置許多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我們可以用集色、態(tài)、味、光、聲于一體的化學實驗給學生強烈的視覺刺激來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喜歡看實驗,喜歡做實驗。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我盡可能地補充實驗,增加實驗量,尤其要設計一些貼近生活、聯系實際的實驗,不要僅限于教材上給出的實驗。泡沫滅火器滅火實驗;搖搖冰實驗;焰火實驗等家庭小實驗由于取材方便,操作簡單,每個同學都可以動手操作,為大多數學生喜歡。比如在講到碳酸氫鈉與酸的反應時,有的同學竟回家用檸檬汁與小蘇打自做了碳酸飲料。
通過各種各樣貼近生活的實驗讓學生知道,生活中處處都有化學,化學就在我們身邊?;瘜W實驗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和創(chuàng)造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學科乃至對整個科學的熱愛。
五、在生活中發(fā)現問題,轉變學習方式,做學習的主人
生活中的化學知識是非常豐富的,平常我經常鼓勵學生到生活中去發(fā)現問題。當學生發(fā)現自己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主動地把化學用到生活中去,并學會從生活中尋找化學,留意生活中的化學,促使他們用化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思考生活,使得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都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了問題,會通過上圖書館去查資料,到實驗室去驗證等方式尋找答案。
同時,發(fā)達的信息網絡時代更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網絡資源,學生可以利用網絡查閱相關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這樣他們不僅知道了為什么,而且還能真正體會到生活中到處都有化學的影子,就會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化學。通過積極的引導,學生善于在生活中發(fā)現問題,并且利用各種方式或手段獲得問題的來龍去脈,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主動獲取和掌握了相關的化學知識。這樣做真正體現了新課改要求的學生學習主體性、探究性等學習方式,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真正做了學習的主人。
化學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學活動中,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將抽象的化學概念建立在學生生動、豐富的生活背景上,并引導學生將過去的背化學、聽化學轉變?yōu)樽龌瘜W、用化學??傊?,在化學教學教育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做到以生活為本,使我們的教學回歸生活,充分利用身邊的生活資源,盡量把所學知識與生活聯系,從而把化學知識生活化,我們的化學教學將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教育效果。
猜你喜歡:
1.生活中的哲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