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瞿秋白對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傳播與理解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播在黨的領導下開始由自發(fā)變?yōu)樽杂X。中國共產黨主辦了《向導》、《新青年》季刊、《前鋒》、《中國青年》等理論刊物,建立了人民出版社和上海書店.陸續(xù)出版發(fā)行了馬克思主義叢書,還把上海大學改造成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培養(yǎng)干部的基地。中國共產黨在該校設立社會科學系,許多共產黨人擔任主講教師.由此形成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史上的第二次高潮。在這次高潮中,中國馬克思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了解更為全面,不再限于僅僅介紹唯物史觀,而是進一步拓展到了辯證唯物主義,特別是瞿秋白對辯證唯物主義的傳播和理解,標志著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fā)展開始進入規(guī)范化階段。
一、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新認識
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大都有留學日本的經歷.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解受日本理論界的影響很大。日本理論界對馬克思主義體系的理解并不全面.通常把馬克思主義體系概括為唯物史觀、經濟學說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當時中國大多數學者,無論是贊成馬克思主義的,還是不贊成馬克思主義的,都受到日本理論界這種觀點的影響,甚至對馬克思主義研究較深的李大釗也不例外。李大釗試圖用進化論中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鏈條把馬克思主義體系整合起來,這同日本理論界三大部分平列的觀點相比,要深刻一些,但李大釗的說法畢竟不夠準確,并不完全符合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實際。瞿秋白精通俄文,在蘇聯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多年,從另外一個渠道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他似乎沒有受到日本理論界的影響.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認識和理解,比李大釗等人更為深刻、更為全面。
瞿秋白在《馬克思主義之概念》一文中指出,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由四部分組成:一是互辯律的唯物論,二是歷史唯物論,三是經濟學說,四是科學社會主義,這四部分不是平列的關系而是有內在聯系的完整理論體系。同其他早期馬克思主義者不一樣的地方在于。瞿秋白十分重視互辯律唯物論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基礎地位。他說,“這是馬克思主義的最根本的基礎,就是所謂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是“解釋宇宙一切現象的方法總論,總合各科學的方法而說明人類知識能量的認識論”。至于唯物史觀和經濟學說.乃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社會科學中的運用:科學社會主義則是馬克思通過研究資本主義社會得出的結論??偲饋碚f,互辯律唯物論是馬克思主義總的宇宙觀和統(tǒng)一的方法論,唯物史觀和經濟學說是其在具體研究領域的展開,科學社會主義則是馬克思主義形成的最初動機和最終目標。瞿秋白提出這種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新認識,目的在于“幫助讀者得到對于‘馬克思主義’一詞的正確概念,不至于認為馬克思主義就限于唯物史觀及其經濟學說”。
瞿秋白所說的“互辯律唯物論”(有時他也采用音譯“第亞歷克蒂”),是他對辯證唯物主義的稱謂。他不喜歡“辯證唯物主義”這個從日文套用過來的譯名。想創(chuàng)立一個新的譯名。無奈“辯證唯物主義”已經在中國思想界流傳開來,成為約定俗成的通用哲學術語.已很難再作變更。因此,瞿秋白的互辯律唯物論的提法,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同。事實上,瞿秋白的四分說同列寧把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概括為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三分說的基本意思是一致的。也許是針對中國理論界存在的忽視辯證唯物主義的傾向,他才把辯證唯物主義單獨突出來。他強調:“馬克思主義是對于宇宙、自然界、人類社會之統(tǒng)一的觀點,統(tǒng)一的方法。何以馬克思主義的宇宙觀及社會觀是統(tǒng)一的呢?因為他對于現實世界里的一切現象,都是以‘現代的’或互辯的(Dialectic)——即第亞歷克蒂的唯物論觀點去解釋。這是馬克思主義的最根本的基礎,就是馬克思的哲學。”曜秋白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新認識,糾正了李大釗三分法的缺陷,標志著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的理論水平達到了新的高度。
鑒于中國理論界對唯物史觀已有所了解,而對辯證唯物主義還不十分熟悉,瞿秋白便擔負起了介紹辯證唯物主義的重擔。瞿秋白寫了許多講義、文章,出版了許多譯著,堪稱是在中國比較系統(tǒng)、比較全面紹述辯證唯物主義的第一人。在上海大學任教期間,他講述了辯證唯物主義原理,撰寫了《社會哲學概論》、《現代社會學》、《社會科學概論》等教材。《社會哲學概論》從“哲學之唯物論唯心論”講起,論及宇宙的本原及其演化、生命的發(fā)展歷程,闡述了物質與意識的關系,概述了唯物辯證法的三個基本規(guī)律?!冬F代社會學》更為具體地紹述了唯物辯證法的規(guī)律和范疇,并詳細論證了“社會科學中的根本方法就是互辯的唯物主義”他翻譯了多篇蘇聯學者介紹唯物辯證法的論文.還翻譯了郭列夫著的《新哲學——唯物論》一書。在此書譯本的附錄中,有瞿秋白撰寫的《唯物論的宇宙觀概說》一文,表達了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理解。瞿秋白還發(fā)表《自由世界和必然世界》、《實驗主義與革命哲學》等文章,參與“科學與人生觀論戰(zhàn)”。并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批判實用主義、自由意志論等資產階級的學術觀點,擴大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影響。瞿秋白對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解和紹述,側重于以下幾方面內容。
二、關于哲學基本問題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觀,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但是,在瞿秋白以前,早期的中國馬克思主義者對此缺乏了解。瞿秋白改變了這種狀況,在中國現代哲學史上首次明確地表述了哲學基本問題。他在《社會哲學概論》中指出,最初的哲學是一切知識的總稱.“隨后知識漸漸分類、綜合、組織而成系統(tǒng),就發(fā)生種種科學,——從哲學之中分出;至今所剩的僅僅是方法論和認識論”。“科學分工的結果,使哲學僅僅能成為綜合一貫的智識,有統(tǒng)率精神物質各方面的智識而求得一整個兒的宇宙觀之傾向:更因科學進步而智識系統(tǒng)日益嚴密,于是,哲學——所謂‘求宇宙根底的功夫’愈益得以深入。然而初民哲學與現代哲學仍舊同樣是人對宇宙的認識”。囝他明確地指出,當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以后,“人若想哲學問題,——就是他想組合一更穩(wěn)固的‘宇宙念’(ContemplatiodcM0nde)——他立刻就遭到的難題:‘我’與‘非我’的關系,‘認識’與‘實質’以及‘靈魂’與‘自然’的關系。直到如今,這一問題還是哲學中的根本問題”。“凡以客觀為出發(fā)的,——只要他是一貫的思想家,有這勇氣一直推究下去,——他必成唯物論中之一派。而以主觀為出發(fā)的,——便是唯心論中之一派”這里所說的“我”與“非我”、認識與實質、靈魂與自然、主觀與客觀的關系問題,都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的表述。
基于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理解.瞿秋白把各種哲學劃分為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陣營。他認為唯心主義是一種錯誤的哲學理論。他指出,有的唯心主義者純粹以個人主觀意識的“獨在論”(唯我論)為出發(fā)點,提出主觀唯心主義學說。有的唯心主義者以“絕對精神”為出發(fā)點,提出客觀唯心主義學說。他們的共同本質都是認為思維或意識為第一性的,而存在或物質為第二性的,歪曲了世界的本來面貌。主觀唯心主義者認為,世界上除了我的意識之外,什么都不存在;客觀唯心主義者雖然“超個人意識”,還是把物質世界看成精神的派生物。“超個人的意識之學說,最鞏固的就是黑智耳(黑格爾)和塞林(謝林)的學說,他們的‘絕對精神’就是一種超個人的意識,——其中似乎能包含主觀與客觀、精神與自然界。然而塞林的見解以為宇宙只是這一精神的‘自念’。黑智耳的哲學系統(tǒng)里所謂‘絕對的’邏輯過程很重要,所以宇宙是這一‘絕對精神’的‘自想’——邏輯過程。實際上是一樣的”。
瞿秋白還對唯心主義哲學產生的根源作了分析。他認為,唯心主義哲學的產生有兩重原因。其一,歷史原因。由于人們的認識能力受到歷史條件的限制,因而形成唯一主義的錯誤認識。在人類初期。人們還不能科學地解釋各種自然現象,以為有神靈在支配著世界“既然信仰宇宙為某一神靈所創(chuàng)造,即此便是以主觀為出發(fā)點的各種哲學系統(tǒng)之基礎,而這種信仰本來就不期而然地引導到‘客觀之存在受主觀的規(guī)定’等類的學說。”因此,“凡是與唯物論相對抗的哲學,都是由初民的萬物有靈論里出來的”。其二,社會原因。由于社會生活現象十分復雜,人們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只得求助于神靈的保佑.于是形成唯一fl,主義的錯誤認識。“社會生活日益復雜,各社會間交通日益繁多,往往驟然暫時歸之于神歸之于上帝。”“一民族之內的斗爭,各民族之間的戰(zhàn)爭,以及通商事務里,常常發(fā)現以前所引為不可能的事,而大家所期望的事反不能實行。這種狀況更可鞏固對于‘天神力量’的信心,而增長依賴天力援助的傾向。”
從上述瞿秋白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理解和紹述可以看出,他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個方面,即思維與存在或精神與物質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把握得比較到位:而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個方面,即思維與存在或精神與物質的同一性問題,把握得還不夠到位。他對唯心主義關于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某些合理的內核并沒有作出具體的分析;對唯心主義產生的認識論根源認識得也不夠深刻。事實上,唯心主義產生的一個重要的認識論原因就是把認識上的曲線簡化為直線.把認識過程中的某一階段加以夸大,導致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
三、關于世界的物質統(tǒng)一性原理
基于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理解,瞿秋白特別突出辯證唯物主義堅持的唯物主義立場,著重紹述了世界的物質統(tǒng)一性原理。他指出,世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和現象,歸根到底都是物質的具體表現。“全宇宙只是統(tǒng)一的物質之種種組織或混和的方式。”整個宇宙就是物質無限多樣性的統(tǒng)一。“各種物質并且經常地在變動、轉動、變化之中。物質并不消滅,也不發(fā)生,只是時常改變自身的組織形式罷了。這就是物質不滅的原理。”
從世界的物質統(tǒng)一性原理出發(fā),瞿秋白對生命和意識或精神作了唯物主義的說明。他指出,生命是物質在自然界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表現形態(tài),是蛋白體的存在方式。“凡有生命的必有蛋白質體;凡蛋白質體不再潰敗的過程中必發(fā)現生命。當然還必須其他的化學成分,才有持久的活的機體;然而單為生命之發(fā)現,卻并不需其他成分:其他成分的需要,只在于變成蛋白質而持續(xù)此生命。最低等的生物實在僅僅是蛋白質球,然而他們卻已有生命之表現。”至于意識或精神,則是物質長期的、高度的發(fā)展的產物.也是“一種特別組織的物質”的屬性。“精神不能外乎物質而存在;物質卻能外乎精神而存在,物質先于精神;精神是特種組織的物質之特別性質。——物質當然是宇宙間一切現象之根本。”“自由人的腦經(一種特別組織的物質)能思想。沒有這種物質,便沒有思想,沒有意識。”“無論什么樣的思想,決不是一個人的創(chuàng)造或想象,我們的一切知識都從外物所給的經驗得來的,就是純粹抽象的算術亦是現實世界的反映。”
在瞿秋白之前,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比較注意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中與現實政治斗爭聯系比較緊密的內容,希望從中得到指導中國革命實踐的思想武器,而對于世界的物質統(tǒng)一性原理之類抽象的理論問題,則關注不夠。瞿秋白糾正了他們的這一不足關于世界的物質統(tǒng)一性原理.應該說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最抽象、最遠離現實生活的內容之一.但卻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大廈的一塊基石,是馬克思主義觀察和分析一切問題的根本前提。從瞿秋白對這一原理的紹述可以看出,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的理論水平已有相當大的提升。瞿秋白還力圖把這一原理轉換為思想方法,他說:“以物質基礎的考察.實際情況的調查,來與我們的理論相較,是非正誤立刻便可以明白。因為精神現象發(fā)生與物質現象.而物質是可以實際按察的。”在這里,他已提出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為中國共產黨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奠立了基礎。
總之.瞿秋白的物質觀吸收了自然科學的最新成果,總體上突破了舊唯物主義物質觀的局限,基本上符合馬克思主義關于物質概念的原意。但是,他畢竟是第一位紹述辯證唯物主義的中國哲學家,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精神的領會尚不夠深刻。他比較重視辯證唯物主義的唯物主義性質,而沒有突出其辯證法性質,沒有把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另外,他對物質概念的理解還存在著不準確志處,例如,他說:“物質不過是‘電’的種種表現而已。電子的各種結構,形成各種元素之原子;各種元素原子互相結合而成各種不同的組合,構成各種物質之分子。人身大地星球及宇宙,無不是這些原子分子所組成——分子原子之于宇宙,正猶磚瓦之于房屋。”顯而易見,他的這種理解,容易混淆辯證唯物主義與舊唯物主義之間的界限。
四、關于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guī)律
盡管瞿秋白沒有做到把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但他對馬克思的辯證法還是予以了高度的重視。他對唯物辯證法的三大基本規(guī)律做了比較系統(tǒng)的闡發(fā),是中國紹述唯物辯證法基本思想的第一人。
關于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瞿秋白指出,其基本意思是說事物的矛盾普遍存在,矛盾的雙方相互轉化,這是唯物辯證法“最基本原理”。他說:“物的矛盾及事的互變便是最根本的原理,——沒有矛盾互變便沒有動:沒有動便沒有生命及一切現象。’“所以‘斗爭’與‘矛盾’(趨向不同的各種力量互相對抗)——足以規(guī)定變動的歷程。”可見,他已認識到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貫穿在運動發(fā)展的全過程,比較準確地把握住了唯物辯證法的核心與實質。至于矛盾如何相互轉化以及如何引起運動發(fā)展并且規(guī)定運動發(fā)展的方向,瞿秋白還未來得及做進一步的論述,這表明他的理解還是初步的。但是,這種理解畢竟突破了樸素辯證法的局限,上升到普遍規(guī)律的高度。他把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看成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規(guī)律”,為毛澤東后來將此理解為唯物辯證法的精髓,提供了思想前提。
關于質量互變規(guī)律和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在瞿秋白看來,都是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的進一步展開。他指出,在矛盾雙方的相互作用下,事物向前發(fā)展有兩種形式或狀態(tài).一種是數量的變化,一種是質量的變化。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最終結果。“宇宙及社會里的一切發(fā)展,——就是數量變更的漸漸積累,而數量的變,到一定程度,必定突變?yōu)橘|量的變。”瞿秋白把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的多次質變理解為“連環(huán)不斷的否定”,不過他沒有展開論述質量互變規(guī)律是如何進入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的。
瞿秋白對唯物辯證法三大規(guī)律的理解盡管比較簡單,但基本上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原意。值得注意的是,他并沒有把三大基本規(guī)律平列起來,而是視為完整的體系。他說:“宇宙的根本是物質的動,動的根本性質就是矛盾——是否定之否定,是數量和質量的互變。’’他的這種理解是正確的,也是深刻的。毛澤東在《矛盾論》中進一步發(fā)展了瞿秋白的這種觀點。
綜上所述,瞿秋白對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解和紹述.對于中國人了解和掌握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內容有很大幫助。但是,當時中國共產黨尚處于幼年時期.瞿秋白接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時間不長.并且承擔著大量的工作,這使他對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解難以深入。毋庸諱言,他對辯證唯物主義的了解還是初步的,難免有不準確的地方。但是.應當承認。瞿秋白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早期中國馬克思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解往往局限在歷史觀領域。而瞿秋白則全面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推進了理論深度和廣度,這是“承上”;瞿秋白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初步介紹.為李達和艾思奇系統(tǒng)、全面、規(guī)范地介紹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打下了基礎,這是“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