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的智慧論文相關范文
幾千年來,中國哲學始終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形成了中華民族深厚的心理積淀。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中國哲學的智慧論文相關范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中國哲學的智慧論文相關范文篇1
淺談中國哲學與人生智慧
摘要:通過《中國哲學與人生》課程的修習,使學生對中國哲學內涵線索、思維特征等有較系統的了解和把握,對中國傳統知識、思想與信仰等諸領域有更加深入合理的認識,訓練學生運用中國哲學的智慧分析知識、人生和社會現象,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由探索的心靈習慣和獨立優(yōu)異的道德人格,啟迪人生智慧,升華心靈境界。在該課程建設中應該努力建立一支結構合理、人員組成相對固定的課程師資隊伍、選用一套好的教材和參考書,采用一套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形成一套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建立切實有效的保障機制和評價機制。
關鍵詞:中國哲學;人生;綜合教育選修課程;教學改革
一、《中國哲學與人生》課程建設的意義和基礎
在上海海洋大學開設《中國哲學與人生》這門綜合教育選修課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該課程在眾多綜合教育選修課程中被遴選為重點建設進一步表明了本課程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在各方面已經為建設本課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課程建設的意義。
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中國哲學可謂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之精華。博大精深的中國哲學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藏。人生問題是中國哲學的主要研究對象。人生矛盾包括人與自然、社會的矛盾,生命的短暫與永恒的矛盾,靈與肉的矛盾,生存與死亡的矛盾,人生現實與理想的矛盾等等。中國哲學是中國思想家探索、處理和解決上述種種矛盾的方式和答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是古代先人留給后人的巨大精神財富。通過本課程的修習,使學生對中國哲學內涵線索、思維特征等有較系統的了解和把握,對中國傳統知識、思想與信仰等諸領域有更加深入合理的認識,訓練學生運用中國哲學的智慧分析知識、人生和社會現象,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由探索的心靈習慣和獨立優(yōu)異的道德人格,啟迪人生智慧,升華心靈境界。
2.課程建設的基礎。
學生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對中國哲學有了深入的了解,智慧得到了開啟,人生境界得到了提升,本門深受學生的喜愛。與本門課程相近的是《中國政治思想史》這門課程,這一課程已經具備一支高素質的主講教師隊伍,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理論和豐富的教學經驗,針對新形勢下教學觀念改革、教學內容深化、教法和手段改進、科學評估等方面的新要求,教師隊伍積極進行探索和改革,本門課程深受學生的喜愛,已列為上海海洋大學重點建設課程。
上海海洋大學是以理工科為主的大學,要加強我校的內涵建設,離不開文科的支持,對學生的培養(yǎng)更離不開傳統文化的熏陶和人生智慧的開啟。本課程可以讓大學生通過對中國哲學的學習而獲取人生智慧,提高心靈境界,提升人文素養(yǎng)。本門課程負責人攻讀的碩士、博士學位都是中國哲學專業(yè),主攻的方向是人生哲學。對中國哲學中的人生哲學深有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在課堂教學方面,課程負責人講課條理清晰,內容豐富,節(jié)奏緊湊,能很好地吸引學生;教態(tài)自然,聲音明亮有感染力,善于用典,生動具體,講課認真投入;對所教授的內容有自己的理解,觀點深刻獨到,知識含量大,能引導學生進行對應的學術思考;能夠理論聯系實際,靈活運用多樣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除課堂教學外還能推薦相關書目給學生以進行進一步的了解和研究,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目前,《中國哲學與人生》這門課程已經積累了一套比較完備的教學經驗,教學計劃、課件制作、課程大綱、閱讀文獻都趨于成熟。課程組成員在年齡結構上趨于合理,在知識結構、師資配備方面有相當優(yōu)勢,總體學術水平較高,是一個具有相當發(fā)展?jié)摿Φ娜后w。
二、《中國哲學與人生》課程建設的途徑
課程組在學校教務處的指導下,圍繞“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的建設方針和要求,開展了積極的建設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1.建立結構合理、人員組成相對固定的課程師資隊伍。教師是課程教學的組織者與實施者,教師的素質決定課程教學的質量和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因此,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課程建設的核心。以教學改革為切入點,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核心,以全面提高團隊整體素質為目標,全面帶動師資隊伍建設。我們課程組一直狠抓教師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廣泛開展各項政治學習,深切領會黨和國家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的核心實質,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來武裝自己,不斷完善自己;圍繞《中國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綱要》,深入討論教育教學改革的認識和實踐問題,統一了師資隊伍的思想認識,從而保證了各項教學改革措施的實施和貫徹。課程組確定有豐富教學經驗和科研成果的教師作為課程負責人,課程負責人須具有高級職稱,年輕教師須具有博士學位,初步建成了一支知識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較為合理,政治素質、業(yè)務素質較高的課程教師梯隊。目前課程組主要有6名教師組成。
職稱結構副教授3人,講師3人;學歷結構為博士5人;年齡結構為35歲以上兩人,35歲以下4人。課程主講教師以副教授為主體,以老帶新,相互促進,具備了良好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機制。課程負責人碩博攻讀學位的專業(yè)都是中國哲學,在中國哲學方面有深厚的研究,在此領域已發(fā)表了二十多篇學術論文,主持了五項課題,并且積累了豐富的資料。課程組成員通過到重點大學進修、與重點大學開展教學與科研合作、參加國內國際學術會議或教學研討會等措施進行中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這一年參加重點大學進修班有6人次、國際學術會議3次、國內學術會議8次。通過“青年教師導師制”,形成“傳、幫、帶、促、導”等,促使青年教師盡快成長起來。“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師資隊伍建設是一個長期而又艱巨的、必須常抓不懈的任務。我們必須深化教育改革,建立起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以重點課程建設為龍頭,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以人為本,才能為中國的衛(wèi)生事業(yè)培養(yǎng)出基礎扎實、知識面廣、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新型人才。
2.選用一套好的教材和參考書,采用一套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按教學大綱的指導性要求,制定以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教學訓練和要求的“三基方案”,列出教材中需掌握的知識點。教師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進行集體教學研討,針對教學對象的知識水平編寫難度系數不同的重點、難點及學習指導參考材料,讓學生全面了解課程的學習要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按“三基方案”的要求學有所思、學有所得,在學習和實踐上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
一本適合學生學習的好教材是對教學質量的保證。課程選用了郭齊勇編著的《中國哲學史》作為教材,該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內容全面,體系完整,重點突出,邏輯清晰,文字流暢,深入淺出。此外,該書注重學理上的分析,又吸收了最新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一些新穎且立論堅實的學術觀點,因此適合作為教學的主要教材。除了這本教材以外,教師還應該列出參考書目。這方面好的參考書目有:馮契的《中國古代哲學的邏輯發(fā)展》,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李澤厚和《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8年版。在教學手段上,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手段,利用網絡技術,增強直觀教學,以提高教學效果。
在進行電影播放和電視錄像等直觀教學時,注意使學生觀看和教師講解結合起來。在課程網站上,不僅將教學大綱、授課計劃、課程教案、電子教案、及參考文獻等教學資源上了網,同時還進行在線檢測,也將開展學習論壇,力爭做到相關問題能在網上解決。
3.形成一套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
本課程教學主要采用課堂授課形式進行,輔以課堂討論、布置思考題、指導課外閱讀等。一般內容可由學生自學,重點內容在課堂上講授,并配以多媒體教學演示方法教學。對每一時期的哲學思想作總體的介紹,提示其中的學派特征、各派思想間的內在聯系、相互影響及同異比較等方面,對其中所涉及的一些基礎概念以提示參考材料等方式加以解決。這樣能夠較充分地利用授課的有效時間,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信息量,從而獲得對這門知識的更為深入的了解。同時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運用博大精深的中國哲學智慧去解決現實中人生困惑。
為了優(yōu)化課程設計,本課程進一步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和改革考試方式,反對死記硬背,加大了讀書報告、讀書筆記、論文寫作等開放性作業(yè)和考試在課程考察中的比重,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動性,因材施教,鼓勵創(chuàng)新思維??己朔椒ǎ浩綍r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的方式。成績評定:總評成績=平時考核(40%)+期末考核(60%)。 其中,平時成績 40分 =平時考勤20分+小組發(fā)言10分+平時作業(yè)10分。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們采取學生小組報告和教師點評相結合的形式來開展教學。比如把一個班級的60人分成10個興趣小組,每組6人,選舉一個同學做小組長。每個小組關注一個流派,選取一個視角自擬題目,撰寫一篇2 000字左右的論文。然后小組選舉一個代表在課堂上匯報小組撰寫的論文,匯報完畢后,其他同學可以進行評價和提問,使學生之間充分的互動,最后是教師點評,并作補充。
三、建立切實有效的保障機制和評價機制
學校制定了高水平綜合教育選修課程建設的的規(guī)劃,頒布了相關的文件,在課程遴選、政策導向、建設過程管理、課程評價等方面建立起課程建設的有效保障機制,使課程建設在管理機制暢通,措施上得力,以確保質量,體現出課程的特色。高水平綜合教育選修重點課程的建設目標為綜合教育類精品課程,應由具有較豐富教學經驗的骨干教師承擔,課程負責人至少已擔任講師及以上技術職務。通過1~2個開課周期的建設,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應符合如下要求:課程內容要貫徹“少而精”的教學原則,每門課程不超過兩個學分。
教學重在啟發(fā)思想、傳授方法,而非灌輸知識的細節(jié),旨在向學生介紹獲得知識的主要方法,讓學生了解和剖析不同學術領域和文化的研究層面、研究方法和思想體系,從而為能力和經驗各異的大學生提供日后長遠學習所必須的方法和眼界;教學環(huán)節(jié)應包括課堂講授、課外閱讀、作業(yè)練習及課堂討論等幾個部分。應為學生提供參考資料目錄,并對學生提出必要的課外閱讀量要求。還應通過討論和撰寫讀書報告等辦法,檢測學生讀書的質和量;合理使用先進教學手段,積極運用課堂模擬、項目參與、社會實踐、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
大課的討論可以分組進行,聘請助教協助組織和主持;課程最終成績的評定應由考勤、討論、作業(yè)、考試等多種檢測指標來決定。每課的作業(yè)不少于兩次,考試內容及形式應能檢測學生讀書和自主學習的情況;開課時應向學生提供教學大綱,內容包括教學目的、教學要求、大致的進度、基本參考資料目錄、成績考核辦法以及上課時間、地點、課程編號、教師姓名、聯系辦法等依托學校網絡平臺建立課程網站,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輔教輔學。所建成的網站至少提供有本課程的教學大綱、授課教案、習題、指導、參考文獻目錄等材料。
除此之外,為了加強對教學工作的過程管理,保證課堂教學質量,我院除了對重點建設的課程定期進行評估檢查外,還聘請了部分有較高學術水平和豐富教學經驗的退休教授組成學校教學督導小組,擔任教學督導工作,對課堂教學質量進行檢查和分析。同時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學生班級中設立教學信息員,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對課程設置、教師的授課質量、教學內容與教材選用等提出建議,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增添了新的內容。
四、結語
總之,本課程以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為對象與范圍,介紹中國人精神創(chuàng)造領域的文化現象之發(fā)展演變歷程,以儒釋道的人生智慧為重點,兼顧其他各流派思想家的人生智慧的介紹。課程難點在于時間跨度大,內容涉及面廣,文言文在教材中占有很大篇幅。針對以上難點似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輔導學生加強對文言文的學習,掌握古漢語的相關知識,閱讀原著;加強中西哲學中的人生智慧的比較,凸顯中國人生智慧的特色;在教學過程中,把握好廣度和深度二者的關系,避免平分秋色,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通過課程的建設,能夠初步建立《中國哲學與人生》課程的參考資料文庫,實現部分授課錄像上網,建立一套高質量的課件,形成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和完備的學生考核指標體系,最終的目的是提高學生對本課程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學效果,努力使得該課程成為名副其實的高水平選修課程。
>>>下頁帶來更多的中國哲學的智慧論文相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