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黄特色三级在线观看免费,看黄色片子免费,色综合久,欧美在线视频看看,高潮胡言乱语对白刺激国产,伊人网成人,中文字幕亚洲一碰就硬老熟妇

學習啦>論文大全>畢業(yè)論文>法學論文>法學理論>

法學畢業(yè)生論文

時間: 秋梅1032 分享

  法律是捍衛(wèi)人民群眾權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統(tǒng)治者統(tǒng)治被統(tǒng)治者的手段。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法學畢業(yè)生論文的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法學畢業(yè)生論文篇1

  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法哲學分析

  法治思維與理念是法治的內(nèi)核,法治文化建設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的關鍵?!吨泄仓醒腙P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部分社會成員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維權意識不強,一些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依法辦事觀念不強、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現(xiàn)象依然存在。這些問題,違背社會主義法治原則,損害人民群眾利益,妨礙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必須下大氣力加以解決。"[1](P3)保障人民權益需要"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1](P26)。從法哲學的角度來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必須超越傳統(tǒng)政治文化心理,達成法治理念共識;必須突破工具主義思維定式,樹立法治文化信仰;進而在政治司法主體、學術理論主體與公民法治個體的理論與實踐的互動中將法治文化落于實處,以期實現(xiàn)文明更新。

  一、人治走向法治:形成法治文化的思想基礎

  恩格斯曾經(jīng)說過"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2](P437)。同樣,一個民族若想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就一刻也離不開法治思維。在人類的政治生活史中,人治與法治集中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政治理念。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要求我們基于現(xiàn)代社會政治文明的發(fā)展實際,辨析人治與法治的不同特點,超越傳統(tǒng)的人治模式,形成"依法治國"的理念共識,夯實國家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xiàn)代化的基石。

  人治,也即以人治人,實際上表現(xiàn)為官治。人治強調(diào)人的血緣、身份、道德修養(yǎng)、閱歷等主體因素在政治管理中的決定性作用,實際上是一種經(jīng)驗性的管理模式。李德順教授指出,"我國兩千多年的政治文化傳統(tǒng),總體上屬于一種人治主義,即人治文化。"[3]

  人治作為一種政治實踐,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同時也對我國社會的歷史與現(xiàn)狀,甚至未來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從中國文明更新與社會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xiàn)代化的角度來看,人治傳統(tǒng)對我國社會歷史的影響負面因素已經(jīng)越來越突出。首先,人治壓抑社會創(chuàng)新。人治是農(nóng)耕血緣社會家庭、家族管理模式社會化到社會政治領域的結果。農(nóng)耕文明的生產(chǎn)生活知識主要依賴祖祖輩輩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長者、尊者作為生活與生產(chǎn)經(jīng)驗的豐富持有者在生產(chǎn)生活中自然具有主導權。在這種由長者主導的經(jīng)驗型社會中,人們往往強調(diào)守成,而對年輕人的個性張揚與創(chuàng)新精神進行重重的壓制。從家庭到家族再到天下,都是最有權威的長者說了算。千年來形成并承襲了人治思維與人治基因,我們?yōu)樽鹫咧M、為長者諱,造成思想固化、品性中庸。

  其次,人治壓抑人格獨立。人治主要體現(xiàn)為以官治民與以官治官,實際上是官治。官與民之間、官與官之間存在嚴格的權力等級與身份區(qū)分。官可行生殺予奪,權能搏功名利祿。這種人治思維另一個突出的特征就是官本位與官文化。"從文化角度,官本位文化是傳統(tǒng)文化的強勢,'官本位'理念及其實踐的普及化、國民化,使人們對官的特權化習以為常,甚至反感與欽羨參半"[4](P125)。權力主導土地、糧食等物質(zhì)財富的分配,權力掌管輿論教化,官員成為倫理道德規(guī)范的制定者與裁決者。敬官、畏官,爭著想當官成為常態(tài),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演化為人與權力之間的關系。

  人們畏懼權力、依賴權力、迷信權利,權力思維盛行,奴性意識濃厚,難以形成獨立人格。再次,人治不利于良性社會秩序的建構。人治模式的一個突出特征是權力主導逐級管制、缺乏有效制衡與監(jiān)督。同時,權力主導的、經(jīng)驗性的人治模式高度依賴于官員的道德修養(yǎng)自覺與豐富的政治生活經(jīng)歷。權力至上的人治模式強調(diào)實用、變通,往往打破社會底線,敗壞社會秩序,在實際運作中造成潛規(guī)則盛行、權大于法、言大于法,造就刑不上大夫等不受約束的特權階層。特權階層進一步通過血緣、門第、出身等因素的篩選固化了社會層級之間的不平等,形成等級嚴密的社會差序格局結構。

  生活于其中的人們?nèi)狈σ?guī)則意識,缺乏契約精神,不能夠很好地按照規(guī)矩辦事,總是千方百計拉關系、找門路。兩千多年的人治模式,在人們頭腦中嵌入了深深的烙印,形成了濃厚的人治思維路徑依賴與文化心理,成為阻滯我國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一道堅固的思維壁壘。

  法治相對于人治而言,主張理性建構一種程序性的規(guī)范---法,并賦予法以最高的政治權力與權威,強調(diào)法是社會成員共同的行為標準,而且是根本性的評判標準。法治包含兩大體系:實體形態(tài)的法制與觀念形態(tài)的法的理念。法制作為法的制度設計、規(guī)范設計和機構設計,是法的實體性存在,為法的具體落實提供了客觀保障。法治思維理念是法的精神性存在,為法的實際踐行提供著內(nèi)在支撐。

  一般來說,"法治思維是指主體在法治理念的指導之下,按照法治的根本要求,體現(xiàn)了法治的精神實質(zhì)和價值追求,分析、判斷、處理客觀現(xiàn)實問題的思維方法或者思維過程"[5].法治作為現(xiàn)代政治文明的集中體現(xiàn),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法治為現(xiàn)代生活提供了相對統(tǒng)一的社會規(guī)則。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任何一種社會都離不開相應的規(guī)則。法治是人類社會經(jīng)濟活動頻繁化的產(chǎn)物,也是現(xiàn)代社會市場經(jīng)濟的基本要求與規(guī)則。法治強調(diào)規(guī)則優(yōu)先,認為程序是結果的保障,主張權利與義務相統(tǒng)一。法治框架下,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共同享有法定權利并承擔相應的義務。同時,法治內(nèi)涵著民主的要求,主張協(xié)商對話,反對獨斷專行,保障個體生命不被隨意殺戮,合法財產(chǎn)不得侵犯,公共權力不得隨意干涉私人生活等。

  社會成員之間自覺守法,遇到問題主動找法,解決問題與糾紛靠法,不像在傳統(tǒng)人治環(huán)境中遇事就攀親戚、拉關系、走后門。盡管所有這些要求都必須通過一種實體形態(tài)性的配套制度設計來保障,但是一旦脫離開法治思維理念,這些實體性的設置就會淪空為一種擺設。從廣義文化的角度來看,法治文化是法的物質(zhì)文化與精神理念的統(tǒng)一。法的物質(zhì)文化形式主要體現(xiàn)為各種實體性的立法、司法、執(zhí)法工具、實物和專用場所,包括法律文本等等。法的精神理念則主要表現(xiàn)為立法、執(zhí)法、司法、守法主體的法律修養(yǎng)與法治意識。法治文化是法治生活的實際樣態(tài),既反映了特定社會、特定主體的法治踐行與法治思維理念,同時也在對特定的主體進行塑造,起到化人的作用。思維方式與價值觀念是一種文化的集中反映;就此而論,法治思維理念則是法治文化的核心,也是法治社會建設的關鍵。

  我國歷史上人治傳統(tǒng)久遠,民眾法治意識與法治理念淡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首先需要在思想觀念上形成正確的認識,即形成法治理念共識。我國歷史上儒家側重于強調(diào)人治優(yōu)于法治,主張圣王仁政、"德主刑輔""德先刑后".與此相反,法家則認為法治比人治更可靠,主張"化性起偽""以刑去刑".當然,也有學者認為人治法治不可偏廢,主張德法并重。這一爭論伴隨著中國傳統(tǒng)社會持續(xù)了兩千多年。為此,有學者總結說:"在理論上,古往今來是既有提倡人治的,又有提倡法治的,還有主張二者相結合的,這場論戰(zhàn)直到現(xiàn)在也未形成定論。"[6]

  這充分反映了人治與法治的復雜關系,同時也說明了中國傳統(tǒng)以農(nóng)為本社會模式下人治的內(nèi)在合理性。實際上,糾結于這種人性善、人性惡、人性善惡混等抽象人性假設基礎之上的邏輯爭論是沒有意義的。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說:"凡是把理論引向神秘主義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種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7](P501)歷史和現(xiàn)實反復告訴我們?nèi)酥位蛘叻ㄖ螞]有一個是萬能的,二者中任何一個都不能單獨自洽地成為一種總體性社會規(guī)范。

  人治與法治只是在最根本的原則(人治是權力至上,法治是法律至上)上形成對立,在其具體內(nèi)容與實踐中則存在著諸多重疊共識,因其特色與功能側重不同恰能夠相互補充。另外,我們必須意識到傳統(tǒng)社會與現(xiàn)代社會的差異性。傳統(tǒng)社會屬于熟人社會,宗族、血緣、姻親等屬于天理人情不可違,人治盛行有其合法性。我國傳統(tǒng)社會人治有余而法治不足。盡管古代的統(tǒng)治階層也強調(diào)法的作用,但是這種作用往往側重于維穩(wěn)與治民,主要體現(xiàn)為維護王權統(tǒng)治的刑法重,協(xié)調(diào)與保障民權的民法弱?,F(xiàn)代社會人們的交往擴大,形成了陌生人社會。這種社會,要求運用法治思維模式來型構一種理性化、程式化的現(xiàn)代文明來保障每個人的自由與權利。

  在大力倡導依法治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今天,法治是社會最為基本的規(guī)范與管理方式,也是夯實國家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xiàn)代化的基礎。全社會都應該認識到"依法治國"的緊迫性與必然性,形成法治的思維理念共識,通過法治打破傳統(tǒng)人治親緣裙帶模式的權力至上、官本位的層級結構的關系型社會。

  二、工具轉向價值:提升法治文化的精神維度

  理解了人治的時代局限性與法治的現(xiàn)實緊迫性并不必然導向依法治國的全面推演。全面推進法治建設離不開法治文化的熏陶,需要立足社會實際,增強法治文化的現(xiàn)實感召力;同時堅持公平正義的價值標準,將法治文化內(nèi)斂、升華到價值觀、信仰的高度,提升法治文化的精神層次,使法治文化能夠為法治建設提供普遍持久的效力。

  法治建設要立足實際,增強法治文化的現(xiàn)實感召力。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也是彰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實現(xiàn)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必然要求。法治文化建設既要著眼長遠做好頂層設計,也要關注當下能夠切實解決社會實際問題。

  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強調(diào)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立足全局和長遠來統(tǒng)籌謀劃",要"腳踏實地、做到切實管用;既講近功,又求長效"[1](P46)。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存在有兩種依賴狀態(tài):人的依附狀態(tài)與物的依賴狀態(tài)。正是人的不完善性、相互之間的依賴使人同自然、社會、他人甚至自我發(fā)生關聯(lián)產(chǎn)生需要。人之需要的客觀性決定了人的活動必須能夠有用,能夠為一定程度的人的需要的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條件。思想理論和說教一旦離開具體的利益,就會顯得蒼白無力。

  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必須考慮法律作為社會自我調(diào)節(jié)規(guī)范的實用工具性維度。"法的工具性價值是指法是人們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一種工具"[8].法作為一種工具,必須恰當裁定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能夠彰顯特定時代的倫理道德風尚。法是引人向善的彩虹橋,同時也必須是能夠懲惡揚善的達摩克利斯利劍。正是因為我們相信法最終能夠保障我們的合理權益,所以我們才能說服自己依法行事。文化的價值在于其超越性追求,文化的生命力依賴于其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用性程度。法治文化建設只有植根于人民大眾的日常生活,對群眾冷暖疾苦作出反饋,滿足社會需要才能永葆生命力。也只有那些立足于現(xiàn)實生活實際,具有極強現(xiàn)實生活介入與觀照的法治文化才能真正對社會大眾的法治行為踐履與法治思維理念形塑產(chǎn)生感召力。

  法治建設要堅持公平正義的價值標準,增強法治文化的倫理底蘊。公平正義是社會的首要美德,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每一個時期都有每一個時期的核心問題。我國改革開放初期,面臨著解決溫飽、發(fā)展經(jīng)濟的主要任務,我國的法治建設緊緊圍繞經(jīng)濟建設的中心任務,做出了諸多的有益探索,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但是,我國法治建設領域仍然存在不少嚴重的問題,近些年來"兩高"工作報告反對票一直居高不下就反映了群眾對法治建設并不是很滿意。指出,"我們在立法領域面臨著一些突出問題……有的法律法規(guī)全面反映客觀規(guī)律和人民意愿不夠……有的立法實際上成了一種利益博弈……一些地方利用法規(guī)實行地方保護主義,對全國形成統(tǒng)一市場、競爭有序的市場造成障礙";在執(zhí)法領域存在著"有法不依、執(zhí)法不嚴、違法不究甚至以權壓法、權錢交易、徇私枉法等突出問題,老百姓深惡痛絕";

  在司法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司法不公、司法公信力不高問題十分突出,一些司法人員作風不正、辦案不廉,辦金錢案、關系案、人情案,'吃了原告吃被告'"[1](P52,54,55)。這些情形侵害了老百姓的合法利益,傷了老百姓的心,敗壞了社會風氣,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際上是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的權益,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意在彰顯社會公平正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只有始終堅持公平正義的價值指向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與支持。

  法治文化只有彰顯了社會倫理與公平正義才能具有可行性。法治信仰的建立實際上也就是人們相信可以通過法治、法律、司法程序來維護和實現(xiàn)社會的公平正義。任何信仰都與主體的現(xiàn)實經(jīng)驗、生活體驗相聯(lián)系,只有讓人民群眾在每個司法案件中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真實存在,人們才會自覺遵守法律、維護法律、依法辦事,才能推動全面依法治國的展開。

  樹立法治信仰,提升法治文化的精神維度。從服務于人的社會生活秩序來講,法治不是目的而是一種工具。盡管人的生活目的就在于人自身,但是要實現(xiàn)法治的普遍有效性就不能僅僅將法治視為一種可有可無的工具。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超越法治工具主義的狹隘思維。

  因為,一旦人們將法治僅僅視為治國理政的一種工具,而不上升到價值、理想的層面,這種工具就極易在實際操作層面上被人治所取代,封建主義那種圈子文化、山頭主義文化就會趁勢興風作浪,從而有礙于依法治國的全面展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要在全社會形成一種法治信仰。我們知道,信仰是特定主體"對某人或某種主張、主義、宗教的極度相信和尊敬,拿來作為自己行動的榜樣或指南"[9](P1405)。法治文化信仰領域一般存在兩種區(qū)分,一種是法律信仰,一種是法治信仰。美國法學家伯爾曼認為,社會應當構建起像宗教信仰般的法律信仰,從而形成一種強大的精神驅動力,"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10](P28)。在我們看來,法律就其本身來說有進步與落后、文明與野蠻、善與惡之分,其條文與規(guī)定變化多端能否成為信仰的對象是值得商榷的。

  而法治本身包含著特定的價值指向,"法治文化則是一種蘊含人類正價值概念的文化類型,它不管從制度到觀念,都必須是包含和反映了人類的基本價值,即應該是反映人類進步的、先進的、優(yōu)秀的價值理念和制度構造"[11].法治信仰就是法治被極度相信與尊敬,相信法是公平正義的代表,把法律作為最高裁決標準,并時刻按照法的要求來規(guī)制個人行為的一種內(nèi)在的自我覺悟。"法治信仰,信的不是法律本身,而是法律背后的要素,如正義、公平、平等等價值理念,是相信通過法律的運作,這些理念可以現(xiàn)實化。也只有在這個意義上,正義、平等、公平等才可以化約成人的內(nèi)在精神性信念"[12].法治信仰本身包含了對良法善治的一種要求,這種要求是信仰形成的現(xiàn)實性基礎。

  因為任何的法治都必須有用,必須能夠對合法主體形成有效的保護,對不服從行為構成震懾。同時,法治還必須體現(xiàn)和踐行公平正義的價值觀念,平等對待問題相關主體,公正進行調(diào)解與裁定。只有在此條件下,人們才能形成超越個體自我工具實用性的法治信仰,法治文化的精神維度才能得以提升,進而產(chǎn)生持久而普遍的法治文化影響力。

  三、理論與實踐的互動:鑄造法治文化

  法治思維與法治信仰的形成、供給、踐行離不開大的社會法治文化環(huán)境。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司法政治主體、理論學術主體和社會大眾個體在理論和實踐的相互交織中通過共同努力才可能形成的一整套的政治措施、社會管理措施與社會心理、文化心理機制。塑造法治文化需要從以政府執(zhí)法、司法系統(tǒng)為代表的政治主體、以法學理論研究為代表的學術主體和以每個自我為主體的公民個人三個角度來謀劃。我們應當處理好三個主體之間的關系,在司法實踐與法學理論的相互砥礪中讓人們感受法治、接受法治、維護法治,培育法治人格與法治文化。

  政府及其司法系統(tǒng)是依法治國的核心力量,其執(zhí)法、司法實踐活動直接關乎法治文化的生命。司法系統(tǒng)作為涉法行為的裁定、評判與強制執(zhí)行主體,其活動的公正性對法治影響極為深刻。培根在《論法律》一文中曾指出:"一次不公的判斷比多次不平的舉動為禍猶烈。因為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斷則把水源敗壞了。"[13](P115)司法不公正將會極大地敗壞社會風氣、動搖社會大眾的法治精神與法治信仰,令人產(chǎn)生無望甚至絕望情緒。

  法治政府與政法隊伍自身建設是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靈魂。打鐵還需自身硬,要加強政府和政法隊伍法治思想觀念的錘煉,提高執(zhí)法、司法的人性化、專業(yè)化、科學化與制度化水準。政府與政法隊伍自覺守法、嚴格執(zhí)法,通過自身的執(zhí)法、司法行為實踐為社會大眾樹立起法治文化建設的旗幟和方向。同時,政治主體應當注意做好法治文化的物質(zhì)載體建設。物質(zhì)載體是法治文化的生命依托,也是法治文化的顯性體現(xiàn)。法治文化與法治精神理念的認同離不開人們的法治生活體驗,法治文化物質(zhì)載體為人們的法治情感培養(yǎng)、法治意識與法治理念培育提供了經(jīng)驗基礎與情感體驗平臺。應當注意做好法治文化實體形態(tài)的建設與配套工作。

  比如保護具有典型性意義的司法案件實物、檔案等,修建法治文化展覽館、廳等,開發(fā)利用好各種法治文化基地等,這些既能滿足社會大眾的法治文化學習要求,又能潛移默化地對大眾進行法治文化熏陶。政治主體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需要做好法治宣傳與輿論引導。要把法治宣傳教育納入學校教育之中,使法治文化與校園文化相結合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本著"誰執(zhí)法誰普法"的原則,組織開展群眾性的法治文化活動。利用現(xiàn)代傳媒技術,做好社會輿論宣傳與引導,匯聚社會正能量,進一步壓縮官文化與潛規(guī)則的影響空間,讓法治文化成為政治文化的主流。

  法學理論工作者是法治文化培育的思想主體。依法治國、培育法治文化離不開政治主體"摸著石頭過河",同時也需要法學理論工作者在觀念領域的頂層設計。法學研究的理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政治主體的執(zhí)法、司法水平與社會大眾的守法、護法水平。法學理論工作者應當將法治文化的精神與理念貫徹到自身的研究成果中,進而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轉化成一種社會性的文化成果,這種研究既符合中國的基本國情與社會現(xiàn)實,同時又具有前瞻性。

  學術理論主體作為法治文化的生產(chǎn)主體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起著為政治主體提供理論資源與決策參考的作用。要做好立法咨詢顧問工作。學術理論主體參與立法討論,做好立法咨詢對于提高法律質(zhì)量意義重大。隨著國家立法科學化、專業(yè)化的發(fā)展,法學理論工作者在國家立法工作中作用越來越突出。

  在參與立法的同時,學術理論主體還可以憑借自身的專業(yè)優(yōu)勢對政治主體的執(zhí)法、司法實踐進行監(jiān)督、批評與反思。對社會大眾來說,學術理論工作者起著法治文化教育與引領社會風尚的作用,需要針對社會大眾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律講解,強化公眾提高守法意識,提高法律維權意識與維權能力,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司法領域改革做好輿論與思想準備。

  最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關鍵在于形成法治個體。法治文化建設,人人是生態(tài),人人是環(huán)境。公民素養(yǎng)是法治文化的具體展現(xiàn)。日本法學家川島武宜說:"大凡市民社會的法秩序沒有作為法主體的個人的守法精神是不能維持的。說個人不僅是主體,不僅是他人的手段,而且是以自己為目的的。

  法秩序沒有法主體積極自覺地遵守法、維護法的話,法秩序是得不到維持的。"[14](P19)依法治國的全面推進,法治文化的型構最終必須落實于每一個體的現(xiàn)實生活與實踐活動中。這就要求各個社會主體、獨立法人培養(yǎng)和形成獨立的人格。獨立人格是人自我完整性、能動性、自主性的體現(xiàn),標志著個體自我持久的本質(zhì)規(guī)定性,是人們在法律面前明是非、辨善惡的一個基礎。這也就是為什么古希臘的蘇格拉底甘愿接受城邦對自己的死刑判決。具有獨立人格的法治個體同時懷有一種遵守規(guī)矩、愿賭服輸?shù)钠跫s精神與契約意識。

  契約本質(zhì)上是主體間的規(guī)則約定。沒有契約精神與規(guī)則意識,潛規(guī)則就會大行其道。當人的自由意志與法的精神相得益彰之時,人便能夠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使自己脫昧成熟,成為能夠自我決斷并自我進行規(guī)制的大寫的人。"一個想要成為真正的人,他必須是特定的存在,為達此目的,他必須限制他自己"[15](P205)。作為溝通理論與實踐之中介的人是一種文化性的存在,而"文化的視野超越工具手段"[16](P30)。只有在每一個法治個體身上形成一種權利與義務的契約、規(guī)則意識,從依附性的臣民人格走向相互尊重與承認的公民人格,人們之間的權利與義務才可能得到切實的尊重與維護。

  每個人都應積極參加相關的法治文化活動,把握法治文化建設的基本要求,在言行上應自覺守法、履法,提高自身守法意識與法律維權意識。同時,要積極監(jiān)督政治主體的執(zhí)法、司法行為,維護憲法尊嚴與法律權威,維護好個人的合法權益。法治文化個體的養(yǎng)成意味著個人意識的覺醒、個人權利的保障、個人人格的塑造,這是我們文化發(fā)展、文明更新的內(nèi)在動力與標志。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實現(xiàn)國家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xiàn)代化的要求,也是進一步深化改革、構建和諧社會、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nèi)在要求,是中國文明現(xiàn)代化自我更新的內(nèi)在動力。這種變革社會風氣、轉變?nèi)藗兯季S習慣的社會文明演化不在一朝一夕之功,必須在理論和實踐的交互運動中培育和形成良好的法治文化。全黨、全社會應當齊心協(xié)力推動法治的具體落實與實施,形成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圍。要把法治文化建設當作法治建設的重要抓手,在全社會形成法治理念共識,樹立法治信仰,提升法治文化的精神維度。在司法政治主體、理論學術主體與公民個體的理論與實踐的雙向互動中推動良法善治,構建更加公正、更具活力與和諧的中國社會新秩序。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恩格斯。自然辯證法[A].馬克思恩格斯文集(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李德順。法治文化論綱[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7,(1)。

  [4]韓慶祥,汪業(yè)周。社會層級結構理論---關于"中國問題"的一種分析框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5]鄭齊猛。論法治思維[J].探索與爭鳴,2013,(2)。

  [6]苗延波。論法治、人治與德治的關系---中國與西方人治、法治思想之比較[J].天津法學,2010,(2)。

  [7]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A].馬克思恩格斯文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程雁雷。法的工具性價值與倫理性價值[N].光明日報,2000-04-18.

  [9]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F(xiàn)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10][美]伯爾曼。法律與宗教[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1.

  [11]劉作翔。法治文化的幾個理論問題[J].法學論壇,2012,(1)。

  [12]張永和,孟慶濤。法治信仰形成路徑探析[J].人民論壇,2013,(5)。

  [13][英]弗蘭西斯·培根。培根文集[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

  [14][日]川島武宜?,F(xiàn)代與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

  [15][德]黑格爾。小邏輯[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16][英]馬修·阿諾德。文化與無政府狀態(tài)---政治與社會批評[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2.

  法學畢業(yè)生論文篇2

  依憲治國的政治哲學涵義與憲法實施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是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綱領性文件?!稕Q定》強調(diào):“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行政首先要堅持依憲行政”;“健全憲法實施和監(jiān)督制度,完善全國人大及其會憲法監(jiān)督制度,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成果,標志著我們黨的執(zhí)政理念進一步提升。從政治哲學的視角把握依憲治國,有助于我們正確地理解依憲治國的涵義和意義。

  一、政治哲學的視角

  雖然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突出強調(diào)了自己哲學致思的實踐取向---“問題在于改變世界”,但仍然以“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為前提。這些不同的解釋方式包括神話、常識、宗教、藝術、倫理、科學以及哲學。按照孫正聿教授的分析,神話以“幻化”的方式、常識以“經(jīng)驗”的方式、宗教以“神圣”的方式、藝術以“審美”的方式、倫理以“道德”的方式、科學以“符號”的方式解釋世界。

  哲學與它們不同,是以“反思”的思維方式解釋世界。“反思”的思維方式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反復思考,或者實踐中因出現(xiàn)失誤、錯誤進行的教訓總結,而是對構成思想、理論的各種“前提、根據(jù)和原則”的追問。黑格爾曾把哲學的這種“反思”屬性形象地比喻為“密涅瓦的貓頭鷹”.密涅瓦是希臘羅馬神話中智慧女神雅典娜,棲落在她身邊的貓頭鷹是思想和理性的象征,它不是在旭日東升的時候在藍天里翱翔,而是在薄暮降臨的時候才悄然起飛。

  進入文明時代,人類通常不是生活在隔絕之中,而是在各種社會政治的實踐和制度中相互作用。圍繞這些實踐和制度,我們可以進行不同層次的追問。比如,這些制度和實踐是怎樣起作用的,它們是什么,它們怎樣影響人們?這是科學的追問方式,重在指向“是什么”.還可以進一步追問,隱藏在制度和實踐背后的前提、根據(jù)和原則是好的還是壞的,是公平的還是不公平的,是公正的還是不公正的,是正義的還是不正義的?

  如果繼續(xù)往下追問,什么是“公平”,什么是“公正”,什么是“正義”?公平、公正、正義、平等、自由等不同的制度原則發(fā)生沖突是如何取舍?取舍的標準是什么?等等。這些都是規(guī)范性的提問方式,哲學的提問方式,提問集中指向制度背后的前提、根據(jù)和原則。政治哲學就是對這些前提性追問進行討論的學問。在人類歷史的絕大數(shù)時間里,國家是最重要的政治制度。

  從古希臘柏拉圖(例如《理想國》)和亞里士多德(例如《政治學》)到當代,關注政治秩序的哲學家都把主要精力集中于這種制度。羅伯特·L·西蒙認為,國家要求擁有通過法律的權力,而這些法律是用來限制公民自由的,并且要求公民負有遵守法律的義務和責任。換句話說,國家不僅要求擁有凌駕于公民之上的權力,還要求擁有道德權威,同時要求受制于這種權威之下的人們負有遵從這種權威的道德責任。[2]

  政治哲學關心的是,國家的權威或權力的合法行使具有什么樣的范圍、邊界和限度?是否存在這樣一些領域,它們是個人自由合法的領地,可以不受國家的管制?以上兩個追問集中在國家憲法中予以回答和規(guī)定:國家權力機構設置和劃分;公民基本權利清單。質(zhì)言之,政治哲學認為,一個正義的國家,或者具有合法性的國家,它的重要前提和原則是依憲治理:國家權力受到憲法制約,公民基本權利受到憲法保護。

  二、依憲治國的政治哲學涵義

  依憲治國的核心是“憲法”,全面準確理解依憲治國的涵義首要和主要的是正確理解“憲法”的真實涵義。離開了對“憲法”涵義的準確理解,依憲治國不僅無益,而且可能適得其反。

  對于憲法的理解可以通過兩種提問方式來獲得:憲法是什么和什么是憲法。對于“憲法是什么”的提問方式可以用下定義的辦法來解釋。例如,從政黨執(zhí)政角度來說,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從政治學角度來說,憲法是集中反映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國家根本法或者集中反映政治力量對比關系的國家根本法;從法律劃分標準角度來說,憲法是一部專門調(diào)整政府與公民關系的法律。這些說法均具有某種程度的合理性,主要從“是什么”的角度來把握憲法的涵義。要對“憲法”涵義有一個充分的理解和把握,就不能停留于此。還必須采用“什么是憲法”的提問方式。從政治哲學上看,也就是研究什么是憲法生成的邏輯前提和根據(jù),為什么要有憲法,憲法為什么要對國家權力進行制約,這需要借用被世界近代以來幾乎所有重要思想家關注的古典社會契約理論。

  以古典社會契約理論來看(主要是從霍布斯經(jīng)斯賓諾莎、洛克、盧梭到康德),人類在未建立國家之前生活在一種“自然狀態(tài)”之下。不同的理論家對“自然狀態(tài)”的理解非常不同。按照洛克的契約理論,“自然狀態(tài)”有以下特點:

 ?、倜總€人都是自由狀態(tài),自己決定自己的行動和處理自己的人身與財產(chǎn);②每個人都具有平等的人格,相互間不存在從屬或受制關系;③每個人都具有理性,理性促成人們的視界融合,孕育出彼此尊重、互不侵犯的集體良知,且這種自然法規(guī)本質(zhì)上可以為每個有理性的個體成員所體認和信奉。但是這種“自然狀態(tài)”也有不便之處:

 ?、賯€人是自利的,在道德上并非十全十美,他們在追求自我利益的時候,難免會對別人造成傷害;②公共仲裁機關缺失,使得每個人在涉及到自己的糾紛中充當法官,親手處罰犯罪行為,卻很可能因為思維盲點或受情緒沖動發(fā)生判斷失誤,從而懲錯對象或處罰過分。如此以往,便容易導致宿怨世仇,帶來廣泛的惶恐不安。

  因此,洛克認定,這些事情必須交由公共權力機關去做,于是人們之間便自愿“簽訂”“轉讓部分權利”以保障“個人生命、自由和財產(chǎn)等自然權利”的“契約”---“憲法”.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出,“憲法”是社會全體成員結成政府的“契約”,它先于政府的存在,是政府合法性來源,構成了對政府權力的限制。政府或統(tǒng)治者所擁有的權力是出自社會成員的自愿委托。社會成員之所以自愿委托它進行統(tǒng)治的根本原因是為了更好地維持正義秩序,保障自己的自然權利。如果政府或統(tǒng)治者違背此項目標,它作為締約的一方便破壞契約生效的信任關系。因此,人們可以選擇重新簽訂契約,更換統(tǒng)治者,形成N次立約,從根本上形成對政府或統(tǒng)治者權力的限制。

  以上分析表明,政治哲學所理解的“憲法”主要是指對最高統(tǒng)治權力進行規(guī)范、限制以保障公民基本權利這樣一種觀念。

  從邏輯秩序上看,規(guī)范、限制最高統(tǒng)治權力是第一位的,公民權利宣告是第二位的。“憲法”是最高統(tǒng)治權的“權力結構圖”,它要求按照全體社會成員的意志構建權力結構,并明確規(guī)定不同機關的權限和權力運作程序。之所以突出強調(diào)規(guī)范、限制最高統(tǒng)治權力的優(yōu)先性,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對公民權利的侵犯主要來自政府權力的濫用,不首先規(guī)范政府權力,讓它依憲行使,而僅靠宣告公民權利,這種保障是不可靠的。

  薩托利認為,“有理由作出這樣的結論,隨著絕對主義時代的衰落,人們開始尋找一個詞匯,以表明用以控制國家權力之運作的種種技術。美國人解決了這個爭議,結果這個詞就是‘憲法'.”有這樣一個比喻可以更加形象地說明憲法與最高統(tǒng)治權力的關系:憲法與國家權力正好像馬鞍和馬籠頭之對于野馬,正像是牛軛之對于牛一樣,野馬架上馬鞍和馬籠頭,牛架上牛軛,就變得可以為人所駕馭,用于人所用之目的。

  從世界發(fā)達國家的制憲歷史來看,憲法首先落實的內(nèi)容也是對最高統(tǒng)治權力的約束。例如,1789年通過的美國憲法只規(guī)定了議會、總統(tǒng)和法院的產(chǎn)生和職權,并沒有人權保護內(nèi)容。

  1791年,補充前十條修正案時才把保護人權的內(nèi)容寫上。又如,英國1215年提出的第一個憲法性文件《大憲章》,主要內(nèi)容就是在國王和貴族議會間分配權力,要求國王把部分權力轉移給貴族。保護人權的內(nèi)容一直到1689年的《權利法案》才得以完善。

  基于以上理解,依憲治國就應該是“憲法的統(tǒng)治”(ruleofconstitution),而不是“以憲法進行統(tǒng)治”(rulebyconstitution).前者是一種“法律至上主義”,后者僅僅是一種“法律工具主義”.法律至上主義下的依憲治國不僅僅是指洛克所強調(diào)的“最高統(tǒng)治權力不能以臨時的專斷命令來進行統(tǒng)治,而必須以頒布過的經(jīng)常有效的法律來進行統(tǒng)治”,[6]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最高統(tǒng)治者本身也要受到憲法的統(tǒng)治。法律工具主義下的依憲治國只是用法律來制裁被統(tǒng)治者而不用來制裁統(tǒng)治者,法律只是統(tǒng)治者的工具而已。1954年6月,在憲法即將通過之時,毛澤東在一次重要會議上特別強調(diào),“全國人民每一人都要實行,特別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要帶頭實行,首先在座各位要實行。不實行就是違犯憲法。”

  孟德斯鳩認為: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jīng)驗。有權力的人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面對日益嚴峻的反腐敗斗爭形勢,強調(diào),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jiān)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這里最重要、最根本還是要把權力關進“憲法”的籠子。在這個意義上,加強憲法的實施和監(jiān)督變得更為迫切。所以《決定》強調(diào),要加強憲法實施,健全憲法實施和監(jiān)督制度,切中了問題的要害和關鍵。

  三、憲法實施與現(xiàn)代民主政治

  民主是現(xiàn)代政治的一種基本價值,憲法是現(xiàn)代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自古希臘以來,雖然人們對于民主的理解存在各種各樣的觀念和主張,但大都認同一個基本的理解:人民的統(tǒng)治。

  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實現(xiàn)“人民的統(tǒng)治”?回顧人類政治文明發(fā)展史就可以知道,實現(xiàn)“人民的統(tǒng)治”的第一個主要形式是直接民主,比較典型的是古希臘的雅典城邦。

  根據(jù)戴維·赫爾德的研究,亞里士多德是這樣描述直接民主的部分制度特征的:古希臘雅典城邦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公民大會,由全體公民組成,將涉及到城邦所有重大問題提交公民大會的公民考慮和決定;公民大會允許按照多數(shù)原則對一些棘手問題以正式投票表決的方式加以解決。投票表決既是一種明顯解決不同意見的方式,又是一種使問題的解決方案合法化的程序性機制。[7]

  在直接民主條件下,公民直接參政,親自決定和管理城邦的公共事務,也就是“人民的自我統(tǒng)治”.由于直接民主的適用條件是非常苛刻的,只有在“小國寡民”的“微型”國家條件下才有可能實現(xiàn)(例如雅典城邦的公民大會人數(shù)為6000人).按照顧準的理解,城邦---city-state也就是城市國家的意思,表明了城邦的人口和地域相當于城鎮(zhèn)的規(guī)模。加之直接民主在實踐中帶來了“多數(shù)對少數(shù)的暴政”(蘇格拉底被雅典公民大會以“不敬神靈,蠱惑青年”罪名判處死刑),所以,人類政治文明史發(fā)展到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在實踐中探索形成的代議制間接民主取代了直接民主成為現(xiàn)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形式。

  密爾對什么是代議制民主是這樣表述的,“全體人民或一大部分人民通過由他們定期選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權”.一方面,在終極意義上,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另一方面,在制度安排和決策過程的操作意義上,國家的內(nèi)政和外交事務,則由作為“主人”的人民通過選舉出的“代表”---政府公職人員來處置。重要的是,選舉出的“代表”不是終身的,如果“代表”不能有效處置涉公共利益,維護“主人”的基本權利,“主人”可以重新選舉“代表”.這就形成了對政府進行有效監(jiān)督和制約的內(nèi)在機制,確保公權力不被“私用”。

  代議制民主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直接民主在現(xiàn)代民族國家條件下不具可行性的問題,但仍然面臨著與直接民主相同的難題---對少數(shù)人權利的保護。因為代議制民主也同樣遵守了直接民主的多數(shù)決定原則。薩托利說:“在民主制度下,解決沖突的規(guī)則是多數(shù)原則,也就是說,除非多數(shù)’游戲規(guī)則‘或原則得到普遍接受,民主制度便沒有處理內(nèi)部沖突的規(guī)則可言,也就很難作為民主制度運行。”這樣,如何保護少數(shù)人的權利仍然是一個問題。解決辦法之一就是給代議制民主加上限制---憲政。

  什么是憲政?著名憲法學家張友漁在《憲法與憲政》一文中說:“所謂憲政就是拿憲法規(guī)定的國家體制、政權組織以及政府和人民相互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而使政府和人民在這些規(guī)定之下,享受應有的權利,負擔應負擔的義務,無論誰都不能違反和超越這些規(guī)定而自由行動的這樣一種政治形態(tài)。”著名法學家許崇德教授認為“憲政應是實施憲法的民主政治”.知名憲法學者蔡定劍博士認為“人類現(xiàn)代政治制度文明的重大發(fā)展是在民主的基礎上,建立以憲法為核心的法治,以法治保障人權、限制民主、制約政府權力,這就是憲政”.由此可見,無論憲政的含義如何不同,但都包含著以“憲法保護、限制民主”的意思。

  那么,如何做到這一點呢?除了劃定最高統(tǒng)治權力的邊界以外,最直接有效的辦法是加強憲法實施,推進憲法司法化,建立憲法訴訟制度和完善憲法監(jiān)督制度。憲法訴訟制度是指當公民通過民事經(jīng)濟訴訟、刑事訴訟、行政訴訟都無法維護自己合法權利時,可以提出憲法訴訟,以維護其合法權益。憲法監(jiān)督制度主要是指,特定的國家機關,為保障憲法的實施,對國家的根本性活動,主要是立法性活動是否合憲進行審查,并對違反憲法的行為給予糾正和必要制裁的專門活動。

  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整個國家創(chuàng)事設制活動與憲法一致,從而保證國家所有的行為規(guī)范都符合憲法確立的民主精神。憲法監(jiān)督就是捍衛(wèi)民主制度。從我國法治建設的實際情況來看,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憲法當成一部“被供奉起來的法律”,處于一種“懸置”的狀態(tài)。

  憲法基本處于“將來進行時”,而不是“現(xiàn)在進行時”.在總結公布實施憲法(一九八二年憲法)30周年存在的主要問題時指出:保證憲法實施的監(jiān)督機制和具體制度還不健全,有法不依、執(zhí)法不嚴、違法不究現(xiàn)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門依然存在。所以,《決定》特別強化了憲法實施方面的內(nèi)容和舉措。

  由于目前我國現(xiàn)實政治結構的限制,尚不具備建立憲法訴訟制度的條件,《決定》著重突出了憲法監(jiān)督制度,指出“完善全國人大及其會憲法監(jiān)督制度,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把所有規(guī)范性文件納入備案審查范圍,依法撤銷和糾正違憲違法的規(guī)范性文件,禁止地方制發(fā)帶有立法性質(zhì)的文件。”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只有“使憲法真正實施起來”,憲法才有生命力,才有權威,才能真正保護公民合法權利,促進現(xiàn)代民主政治的健康發(fā)展。

  四、結語

  在研究了西方憲政發(fā)展歷史的進程后,蔡定劍博士認為,憲法司法化是憲法實施的主要途徑和基本規(guī)律。具體來說,西方社會憲法的實施大致經(jīng)歷了從對國家立法的違憲審查,到對“政府行為”的違憲監(jiān)督,發(fā)展到對公民憲法上公權利的保護,再發(fā)展到對公民憲法上的私權實行司法救濟這樣一個歷史進程。這個過程是憲法從解決公權糾紛,到解決公私權之間的糾紛,再到解決憲法上的私權糾紛的過程。因此,可以認為,《決定》在推進憲法實施方面已經(jīng)向前邁出了實質(zhì)性的步伐,具有積極進步的歷史意義,但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

  客觀地說,發(fā)展現(xiàn)代民主政治,保障公民合法權利,僅僅依靠憲法的作用也是不夠的,即使是西方發(fā)達國家將憲法實施推進到憲法訴訟的階段。憲法是最高但也是最后的手段。所以,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哈貝馬斯、羅爾斯、詹姆斯·博曼、喬恩·埃爾斯特以及埃斯特伯等為主要代表的西方民主理論家逐步轉向對“協(xié)商民主”的研究。中央編譯局的陳家剛研究員認為,協(xié)商民主主張自由平等的公民基于權利和理性,在一種民主憲法規(guī)范的權力相互制約的政治共同體中,通過集體與個體的反思、對話、討論、辯論等過程,形成合法決策的民主體制、治理形式。

  它的主要特點是把公民權利的表達、維護和實現(xiàn)前置到?jīng)Q策之前的醞釀討論階段,而不是等到公民權利受到損害后去尋求司法救濟。它吸取了古典民主時期直接民主制中公民參與的積極因素。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6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加強社會主義協(xié)商民主建設的意見》充分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民主政治發(fā)展“協(xié)商民主轉向”的新趨勢。

  參考文獻:

  [1]孫正聿。哲學通論[M].吉林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0∶19.

  [2]羅伯特·L·西蒙。社會政治哲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2.

  [3]張鳳陽。政治哲學關鍵詞[M].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216.

  [4]薩托利。憲政疏義[M]//劉軍寧。市場邏輯與國家觀念。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5∶113.

  [5]蔡定劍。論道憲法[M].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譯林出版社,2011∶9.

  [6]洛克。政府論(下篇)[M].葉啟芳,瞿菊農(nóng),譯。商務印書館,1982∶84-85.

  [7]戴維·赫爾德。民主的模式[M].燕繼榮,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12.

  [8]薩托利。民主新論[M].馮克利,閻克文,譯。東方出版社,1993∶230.

  [9]蔡定劍。我國憲法監(jiān)督制度探討[J].法學研究,1989,(3).

288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