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高新技術論文(2)
食品高新技術論文
食品高新技術論文篇二
綠色食品水稻栽培技術
【摘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品的安全越來越重視。因此,綠色食品的生產(chǎn)也日益被重視起來,本文就綠色食品水稻栽培技術做了全面闡述。
【關鍵詞】 綠色食品 水稻栽培技術
1.環(huán)境條件選擇
綠色食品水稻生產(chǎn)的首要條件是防止環(huán)境中有害物質(zhì)的污染,包括大氣、土壤和灌溉水源的污染。
2.栽培技術措施
2.1品種選擇
以“熟期適宜,抗逆性強”為原則,選用經(jīng)審定通過的,具有多抗性的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品種。
2.2育苗技術
2.2.1整地作床選擇在環(huán)境質(zhì)量符合標準的背風、向陽、水源方便、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塊作為苗床地。規(guī)格為小棚:床寬1.8m,棚高0.4m;中棚:床寬2~4m,棚高1.5m;大棚:床寬5~6m,棚高1.7~2.0m。長度根據(jù)所需面積確定,一般秧田比例1:80~120。旱育苗應秋翻10~15cm,然后碎土、撈平、鎮(zhèn)壓。于3月底至4月初土壤化凍10~15cm時作床,每m2苗床施腐熟優(yōu)質(zhì)農(nóng)肥10~15kg,淺翻10~15cm,碎土后每m2施0.75%福・甲雙微粒劑0.6~0.9g。缽育苗每m2苗床施腐熟優(yōu)質(zhì)農(nóng)肥10~15kg,淺翻10~15cm,然后將床土調(diào)制劑(0.75%福・ 甲雙微粒劑)施用總量的30%與床土混拌均勻耙細整平。取粘性壤質(zhì)旱田土或水田與山地腐殖土按容器3:1比例混合后,用網(wǎng)眼篩過篩,再與剩余的70%床土調(diào)制劑混拌均勻。一般561缽盤用土量約1.7kg,434缽盤用土量約2.2kg。
2.2.2種子處理稻種經(jīng)過用比重為1:13的鹽水選種、浸種后,直接進行催芽,將浸泡好的稻種置于28℃~32℃條件下破胸,時間24~26小時,以芽長10mm左右為宜。播種前用稀釋50倍的多抗霉素再浸泡15分鐘。播種時將浸種后的藥液均勻噴于苗床,可提高防治水稻立枯病和惡苗病效果。
2.2.3播種播種期在4月5~20日。采取人工播種或使用定量定位播種器方式播種。旱育苗播芽籽150~200g/m2,簡塑盤缽育苗每缽體播芽籽2~4粒。
2.2.4苗床管理播種到出苗期要密封保溫,為防止凍害晚上可用防寒簾覆蓋,出苗后白天床內(nèi)溫度控制在23℃~25℃,最高不超30℃,夜間溫度不低于5℃。三葉期后轉(zhuǎn)入自然煉苗,秧苗2.5葉前盡量控制水分,如床面干裂或打卷可澆一次透水,2.5葉后不能缺水,由其是缽育苗,每天至少早、晚各澆一次透水。應用床土調(diào)制劑一般不需追肥,秧田肥力不足時,于秧苗1.5葉期和移栽前用硫酸銨每100m2苗床用量2kg,對水噴施后再用清水沖洗一次。復合肥每100m2苗床用量50ml對水稀釋500倍液噴一次。將多抗霉素原液稀釋500倍后,于秧苗1.5葉期每m2苗床噴灑2.5kg防立枯病。人工拔出雜草。
2.3本田移栽
2.3.1本田整地整地前清理好排灌渠系,保證水流暢通,建好方條田,池田面積1000~2000m2。秋翻地深度在15~18cm,也可進行旋耕,做到翻旋結(jié)合,旋兩年翻一年。于3月中下旬進行早耙地,整平耙細,平好垅溝,打好池埂,旋耕地塊只進行水整地,早放水,早泡田。插秧前4~5天進行水整地,做到池內(nèi)水高低不過寸,寸水不露泥,肥水不排出,單排單灌。
2.3.2本田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如施用化肥,化肥必須與有機肥配合施用,且有機氮與無機氮之比不超過1:1。禁止施用硝態(tài)氮肥。ha施用細優(yōu)質(zhì)農(nóng)肥30m3,結(jié)合旱耕一次施入。結(jié)合整地每ha施用磷酸二銨150kg加硫酸鉀50kg,或硫基三元素復合肥350kg。
2.3.3本田移栽移栽期5月10~25日,可采用人工或機械移栽方式。高肥力地塊每13~18穴/m2,一般地塊18~25穴/m2,每穴1缽。
2.4稻田管理技術
移栽后立即灌水至苗高2/3,保持水層3~4天,深水護苗,緩苗后淺水增溫 (水深不超過3cm,1缽育苗移栽,當田間總莖數(shù)達到計劃總穗數(shù)的80%~85%時,需進行曬田7~10天控制無效分蘗。有效分蘗終止期到乳熟期“淺――濕――干”交替灌溉,孕穗期若遇17℃以下低溫,應深灌20cm護胎,黃熟期撤水。插后到分孽前,ha追返青分蘗肥尿素75kg,7月10~15日,ha追穗肥尿素30kg。
3.病蟲草害防治技術
3.1防治原則以農(nóng)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態(tài)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通過選用抗病品種,培育壯苗,精耕細作等農(nóng)業(yè)措施。利用燈光、顏色誘殺、機械人工捕捉害蟲等物理措施。利用生物多樣性生態(tài)措施。選用低毒生物農(nóng)藥,釋放天敵等生物措施。有限度地施用部分化學合成農(nóng)藥,每種農(nóng)藥在水稻生長的一季當中只允許使用一次,把病蟲害危害降到最低。
3.2農(nóng)業(yè)防治選用抗菌、蟲品種,清除病、蟲、草源。將當年稻瘟病重地塊的稻草及病秕粒及時清除掉,紋枯病和稻曲病重地塊,泡田時在下水口打撈菌核,稻曲病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時要及時拔掉病株。結(jié)合積肥清除田邊雜草,清晨濃露時用小掃帚將葉片上幼蟲掃落,連續(xù)掃3~4天即可滅蟲。秋后深翻抑制草籽發(fā)芽,清除水渠、池埂、田邊雜草,在稗草2~3葉時,深灌5~10天滅稗,或在稗草成熟前將其穗剪掉,低洼地塊6月下旬排水曬田除掉小茨藻、龍須、眼子菜等,中耕消滅雜草。
3.3生物防治
3.3.1蟲害用赤眼蜂防治二化螟,在成蟲高峰期分兩次放蜂防治蟲卵,每ha放蜂15萬頭,間隔5~7天。用性誘劑誘殺成蟲,在稻田內(nèi)每ha設15個誘捕器,每個誘捕器內(nèi)放一個誘芯。
3.3.2病害立枯病、惡苗病可用多抗霉素100倍液,每m2苗床2.5kg噴霧,或?qū)⒁呀玫姆N子用50倍液再浸泡15分鐘后播種;稻瘟病可在葉瘟達二級時ha噴灑6%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0.9kg對水75kg,嚴重時再噴一次。在出穗率達1/3時同樣方法噴施防治穗脛瘟,嚴重時再噴一次,或用2%農(nóng)抗120水劑噴施。紋枯病每ha用5%井崗霉素水劑1500g對水75kg,在發(fā)病率達到20%時噴于稻株中下部,也可用10%井崗霉素可濕性粉劑每ha750g對水進行常規(guī)噴霧。稻曲病在水稻出穗前7~10天,用10%井崗霉素可濕性粉劑每ha750g或5g水劑2.25L對水常規(guī)噴霧,可同時防治穗腔瘟。
3.4化學防治
3.4.1除草可選用吡嘧磺隆、芐嘧磺隆、丁草胺、滅草松、惡草酮等除草劑防治雜草。劑型、用量及使用方法如下:
吡嘧磺隆 10%可濕性粉劑 150~255 g/ha ,毒土撒施。
芐嘧磺隆 10%可濕性粉劑 195~375 g/ha,噴霧或毒土。
丁草胺 60%乳油 1275~2100 g/ha ,噴霧或毒土。
滅草松 48%液劑 2250~3000 ml/ha ,噴霧。
惡草酮 12%乳油 3000~4050 ml/ha, 噴霧或毒土撤施。
3.4.2防病治蟲稻瘟病可選用三環(huán)唑、稻瘟靈等進行防治。劑型、用量及使用方法如下:
三環(huán)唑 75%可濕性粉劑 300~450 g/ha,噴霧。稻瘟病 40%乳油 1050~1500 ml/ha,噴霧?;蚩蓾裥苑蹌?1050~1500 g/ha, 噴霧。水稻二化螟可選用殺蟲雙進行防治。
4.收獲
在水稻黃熟末期進行收割。采用人工或機械方法單收、單貯。
看了“食品高新技術論文”的人還看:
3.食品加工論文范文
5.食品保藏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