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微機原理新技術論文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是我院本科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是研究微機基本工作原理及接口電路設計方法的重要課程,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關于微機原理新技術論文,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關于微機原理新技術論文篇一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教學設計
【摘 要】本文通過六個方面對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這門課程的教學進行設計:第一,教學起點分析。根據學生的層次和教學內容對教學起點進行介紹。第二,教學目標。提出了學生學完本課程最終要達到的總目標和分目標,以及在學習過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態(tài)度。第三,教學內容設計。將整個課程分為五個模塊并分別介紹每個模塊所要介紹的內容。第四,教學策略。介紹課程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第五,教學進程設計。詳細列出每一個模塊的所需課時和目標。第六,實施建議。涉及教材和參考資料、考核評價的主要方式、教學保障條件建議。
【關鍵詞】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2-0054-02
一 教學起點分析
1.教學需要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是我院本科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是研究微機基本工作原理及接口電路設計方法的重要課程,對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軟硬件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能為后續(xù)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學生情況
本課程涉及相應的編程語言,根據實際情況,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編程和讀程序的功底,但這部分對學生來說相對較難掌握,雖然在學習本課程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大學計算機基礎、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有了一定的計算機操作和編程基礎,但這部分對學生來說還存在底子薄弱、動手能力較低的問題。因此,需要針對實際存在的問題,制定滿足他們學習需求的教學內容。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雖然學習本門課程存在一定的困難,尤其是在指令系統(tǒng)和匯編語言學習部分,但只要態(tài)度認真,學習目標明確,預期的教學目標還是能夠實現(xiàn)。
3.教學內容
本課程由兩大模塊構成,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紹微型計算機的各部分構件以及它們的使用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介紹了8088/8086的指令系統(tǒng)以及匯編語言的完整結構。
相對來說,第一部分主要是理論知識,而第二部分的學習過程中,實踐性較強。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于第二個模塊的學習中,如果積極引導大部分學生,可以保持較高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二 教學目標
1.總體目標
通過教學與實驗,學生能闡述微型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設計并上機調試匯編語言程序,概括微機與I/O設備接口電路的工作原理,設計存儲器及I/O設備的接口電路,為進一步學習其他計算機知識和進行硬件開發(fā)奠定基礎。
2.分類目標
知識與技能:(1)解釋微機原理的基本概念。其中包括:數制及其編碼;微機的基本組成和工作原理;最小/最大模式和系統(tǒng)總線形成的概念。(2)會使用匯編語言編程及上機調試程序,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其中包括:尋址方式;指令系統(tǒng);順序、分支、循環(huán)及子程序結構。(3)設計接口電路。其中包括:CPU與存儲器的連接;接口芯片與微機總線的連接應用及初始化編程。
過程與方法:(1)通過課堂講授、分組討論等教學環(huán)節(jié),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通過對實際需求的分析和討論,設計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學會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電路設計方法和編程方法。(3)通過上機實驗環(huán)節(jié),學會程序調試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感受到計算機知識對生產、生活和工程技術的影響;關注計算機硬件發(fā)展的前沿動態(tài);養(yǎng)成獨立思考、刻苦鉆研、善于質疑的良好習慣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三 教學內容設計
第一部分:微型計算機基礎知識。進行二進制運算;復述BCD、ASCII碼的編碼方法;闡述CPU寄存器的結構及作用、CPU引腳功能、存儲器分段與物理地址形成;闡述最小/最大模式的概念和系統(tǒng)組建、系統(tǒng)總線形成。
第二部分:8088/8086指令系統(tǒng)及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區(qū)別8088尋址方式;解釋常用8088指令的功能;設計匯編語言程序;上機調試程序。
第三部分:存儲器系統(tǒng)。對存儲器進行分類;設計存儲器的譯碼電路;繪制存儲器電路連接圖。
第四部分:輸入與輸出和中斷技術。說明I/O端口編址方式;對I/O數據傳送方式進行分類;利用給定模塊設計I/O接口電路;對I/O電路進行初始化編程。
第五部分:常用外設及多媒體技術。說出鍵盤的基本工作原理;知道LCD、LED的原理。
四 教學策略
在教學中,嚴格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教學。采用溫故知新的方式,每次在講新課之前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每章結束時復習本章重點、難點,詳細解答課后習題中出現(xiàn)的問題。在課程講授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教學進度,盡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
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為課堂講授、上機實習、綜合設計、考核評價等環(huán)節(jié)。根據教學內容的差異和學生的特點,以理論知識為根本,以實際應用為導向,從典型問題的解決入手,剖析現(xiàn)象,得出結論,指導應用。通過課堂講授使學生重點理解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基本概念、組成原理、程序及電路設計方法;通過課堂討論,促進教學互動;通過上機實習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五 教學進程設計
根據課程特點和要求,課程教學由課堂理論教學和機房的講練結合教學兩部分組成。本課程共計70學時,課程內容分為八個部分,根據每個部分的教學內容和難易程度,具體的教學實施安排見附表。
六 實施建議
1.教材和參考資料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教材要以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目標為選編指導思想。在滿足課程標準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內容應盡可能豐富,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教材選編建議:適合本科學生的需要;突出實用性、前沿性;充分體現(xiàn)本課程的教學理念。
教材的使用建議:教師要善于結合實際教學需要,靈活地和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順序等方面進行適當的取舍或調整。
2.考核評價的主要方式
采取理論考試與上機考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理論
考試成績占70%,上機考試成績占30%。
3.教學保障條件建議
相關部門應有效保障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機房等教學硬件。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關于微機原理新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