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德育教育論文3000字(2)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3000字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3000字篇二
《淺談小學德育教育方法初探》
摘要:現(xiàn)在的孩子生活幸福,在家里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親人的關愛與呵護,總有一種“以我為中心”的意識,當著“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們容易忽視了生活經(jīng)歷中許多值得珍惜的東西。在小學品德課程中,許多主題安排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深刻理解生活。德育工作是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行為習慣,使德育工作滲透到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把學生培養(yǎng)成具有健全人格,全面發(fā)展,個性突出,高素質的人才。而德育的實施途徑和方法是由德育的任務、內容等方面因素決定的。由于小學德育的任務、內容是多方面的,因此,進行小學德育就有多種途徑和方法。
一、小學德育實施的途徑
小學德育的途徑主要有思想品德課和其他各門文化課教學、班主任工作、校會和班會、少先隊活動、各種課外校外活動等
(一)思想品德課
思想品德課是向小學生比較系統(tǒng)地進行直接和專門德育的一門課程,是我們學校教育中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它的任務是使小學生初步具有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使他們成為德、智、體等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礎。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思想品德課有著其他途徑所不能代替的獨特作用。一堂優(yōu)秀的小學品德課,不能講成中學或大學的政治課,要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目的要求要切合學生實際,這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前提之一。還要有針對性,靈活的運用生動形象的材料,堅持啟發(fā)式教學,用小學生容易懂的語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能結合具體實例講清道理,明辨是非,掌握正確的價值觀念。
(二)其他各科教學
學生在學校的時間并不是只單單上思想品德課,因此如果僅靠思想品德課來完成小學德育教育工作還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通過思想品德課之外的其他各科教學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小學各科教材都具有豐富的思想教育的內容。小學各科教學是為學生學習系統(tǒng)的文化科學知識打基礎的。因此也只有掌握了基礎知識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所以,學科教學和思想品德教育是緊密相關的。
(三)校會、班會和少先隊活動
校會是對全體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途徑。班會則是比校會更經(jīng)常和更有針對性的集體教育形式。德育活動應當成為班會計劃的核心組成部分。少先隊組織是少年兒童自己的組織,是小學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學校德育應當重視發(fā)揮少先隊的德育作用,使學生在自己組織的實際活動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在實施德育工作時,一定要從學生自身出發(fā),讓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找到自己身上的“刺”,選擇正確的方法正視這些不良習慣。不要試圖硬生生一下子拔掉他們常年長在身上的“刺”,他們不僅會痛,還會反抗。因此在實施德育教育過程中要有針對性的選擇恰當?shù)姆椒ā?/p>
二、小學德育實施的方法
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為了實現(xiàn)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務和內容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在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我們要采用說服為主的教育方法。
(一)說服教育
說服教育是社會主義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這也是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的教育方法。這個方法通過講解、談話、討論等方式擺事實,講道理,啟發(fā)學生的自覺性,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師生處在一個平等的平臺上,學生的身心得以寬慰,此時的教師更容易進入學生的心里,在與學生進行溝通中使學生得到潛移默化教育。
講解是在學校教育中運用最廣泛的方法。是教師對特定德育內容進行系統(tǒng)和生動的解釋,以使學生較系統(tǒng)地深刻地理解道德教育的內容和意義,掌握正確行為的標準和方法,以指導行動。教師可以引用本地、本校的真人真事,使學生借助具體材料,來領會道德要求的基本要點。在講解過程中要注意語言準確生動,通俗易懂,富有啟發(fā)性和說服力。
談話是說服教育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種方式。它是通過師生對話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或解答學生的問題。它不會受時間、地點和人數(shù)等等的限制。不管是在課內還是在課外,無論是對個人或集體都可以采用。這種形式的教育相對來說更隨意。談話的內容可以結合課堂教學中的種種情況,也可以針對當前發(fā)生的有代表性的事件和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特別是個別談話更能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使說服更有針對性,靈活生動,把思想工作做到學生的心里。但教師在與學生談話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其中談話的內容、方式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來確定,因材施教。談話后要積極向學生提出行動上的要求,使每次談話都有實質性的作用,做好鞏固工作。談話應該是經(jīng)常性的,不只是在學生犯錯誤后才進行。教師找學生談話時,態(tài)度應該親切、真誠和自然,使學生從內心接受你的方式,從而打開自己的心扉,愿意讓你走進去,否則再多的工作也是徒勞無功。
討論這個方式主要是用于小學的高年級。因為高年級的小學生有一定的思想,有自己的辨別力,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集體討論來自己教育自己的方式。它的特點是有利于啟發(fā)學生的自覺性,鍛煉學生的思考和思維能力,提高自己的辨別力。特別是在學生中對某些問題認識上有分歧意見無法統(tǒng)一時,運用這種方式更有效果。可以是一次辯論會的形式,也可以是一個主題班會的形式等等。如果運用得當,這種通過討論啟發(fā)學生自覺的教育方式,常常能帶來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情感陶冶
一般說來陶冶法有“陶情”和“冶性”兩方面的作用機制。情感陶冶法是指通過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與心靈的熏陶、教育的一種教育方法,相對于說服教育,它則是一種暗示的德育方法。情感陶冶法的具體實施途徑一般是三個方面:教師的師愛、環(huán)境陶冶、藝術陶冶。其基本要求有:(1)教師的最主要功能體現(xiàn)在教育情境的設計上,這一情境必須能夠引人入勝,具有感染力。在教育情境設置之后,應當盡量淡化教師的作用,除非教師在情境中是情境的構成要素之一。(2)教師作為教育情境的構成要素的條件是對學生的摯愛、真誠以及自身道德人格的魅力。同時教師應當成為道德人格上的榜樣,這是陶冶的一個重要因素。(3)應當促進學習主體與教育情境的互動,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以及對環(huán)境的凈化、美化和改進。學生的主動參與是增強道德陶冶作用的一個重要條件,因為“參與”可以使環(huán)境變成一種具有親和力或親切感的道德影響源。
德育過程之中廣泛應用情感陶冶法。陶冶法的長處是教育意向和內容處在一個生動形象、趣味盎然的環(huán)境與活動之中,教育過程易于發(fā)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想象和理解能力等等。陶冶法自身也有其短處,因此陶冶法須與其他教育方法結合起來才能發(fā)揮最大的教育功效。
(三)榜樣示范
榜樣示范教育法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為去影響和教育學生的一種方法。榜樣相對于枯燥的課本知識更具體、生動、形象,對學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學生更容易領會和模仿。特別是小學生,他們的心理特點之一就是特別希望找到具體的值得尊敬的英雄模范人物,去學習,去模仿,所以教育意義更大。運用榜樣教育學生,特別要注意選好典型,典型的本身才有教育意義,切合學生的實際,更易于學生接受。選擇正確和恰當?shù)陌駱訉τ谶M行德育教育有一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選擇榜樣時就顯得更加重要。一般常選用的榜樣有以下幾種:
1、革命導師、英雄模范人物。小學德育活動要通過形象生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前輩和英雄模范人物的崇高思想、革命膽略和道德品質,使學生堅定地樹立為正義事業(yè)獻身的信念。
2、歷史上偉大人物、科學家、藝術家以及文藝作品中的典型形象。這一類型的榜樣教育需要課內和課外兩個渠道的相互配合來完成,共同發(fā)掘教育資源。
3、同學中的好人好事。由于這種榜樣是從本校、本班同學中產(chǎn)生的,和小學生的年齡、生活經(jīng)歷相接近,又是發(fā)生在學生自己身邊的人和事,榜樣所表現(xiàn)出來的好品德、好思想、好行為,學生比較熟悉,容易接受和效仿,所以有較高的教育價值。
現(xiàn)在的孩子生活幸福,在家里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親人的關愛與呵護,總有一種“以我為中心”的意識,當著“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們容易忽視了生活經(jīng)歷中許多值得珍惜的東西。德育教育在各種教育中的作用尤為重要。選擇恰當?shù)耐緩胶头椒ㄊ堑掠逃芊癯晒M行的一個關鍵所在。
看過“小學德育教育論文3000字”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