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藝術教育相關參考論文(2)
幼兒藝術教育相關參考論文
幼兒藝術教育相關參考論文篇二
《淺論藝術教育中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
摘 要: 許多理論與實踐研究證明,藝術教育是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重要途徑,傳統(tǒng)的兒童藝術教育以灌輸為主,兒童的藝術應該是兒童內在精神生活生動的外部表達,兒童通過藝術活動,能夠豐富想象力,提高審美力,并逐漸形成良好的創(chuàng)造心理素質。
關鍵詞: 藝術教育 創(chuàng)造性 培養(yǎng)途徑
一、鼓勵幼兒自由地進行藝術創(chuàng)造
幼兒好奇心強,想象大膽,創(chuàng)造性若隱若現,成人要及時發(fā)現并精心培育。當孩子的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超越客觀現實時,當他們的描述與實際情況有出入時,當他們自編自唱時,當他們興致勃勃地亂涂亂畫時,老師切不可以“不對,不像,不是這樣的”等成人化審美趣味和評價標準去限制他們,或盲目地否定,而要認識孩子學習藝術的優(yōu)勢,捕捉他們的“閃光點”,以啟發(fā)、引導、提示、鼓勵為主,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自由的教學氛圍,讓他們自由思索,大膽想象,主動選擇并作出決定。以美術教育為例,教師應給兒童創(chuàng)作“自由畫”的機會,即使是命題畫,也應當給兒童充分的創(chuàng)作空間,如工具材料可以讓幼兒自由選擇,造型不必強調嚴謹準確,只要盡力畫,就是純真而可愛,色彩也不必是客觀再現的,更注重兒童各自的氣質個性與對色彩的偏愛,在構思上則更多地鼓勵那些獨物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如一次美術活動時,我讓小朋友畫意愿畫“炎熱的夏天”,沒提太多要求,讓他們發(fā)揮想象,畫出各種小朋友的動態(tài)。有的幼兒通過回憶:畫出有的小朋友的太陽傘底下乘涼,有的小朋友在玩水,有的小朋友在吃冰淇淋,等等。大部分孩子畫得干凈、漂亮,只有小文的畫亂糟糟的,大樹東倒西歪,太陽的顏色也不對,我一拿起他的畫,小朋友都大笑起來,有的說:“老師,讓他重畫一張吧,他畫得不好。”我也沒好氣地說:“重新畫一張吧!”小文似乎很委屈。過了一會兒,他把畫交給我,我一看和剛才的那張一樣,就呵斥道:“你是不會畫,還是不想好好畫!”小文這才支支吾吾地說:“老師,我畫的黑色的太陽,我們就不怕曬了!”我愣住了,趕緊拿起畫來仔細一看:“太好了,這是今天最成功的一幅畫!”我深深地自責,剛才怎么沒先讓他說說理由呢?我拉著小文的手說:“小文,真對不起,老師錯怪你了,你畫得真棒。”這件事極大地觸動了我:在日常教育過程中,我們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仍是脫節(jié)的,常常以固定的模式要求孩子,抑制了孩子的思想和想象。在以后的美術活動中,我都先讓孩子說說他們的構思,使孩子們的想象得到了激發(fā),畫的畫也豐富多彩。
二、多通道參與藝術作品欣賞,培養(yǎng)幼兒的美學意識
首先,教師應有計劃、有步驟地選取古今中外經典的、富有濃郁民族特色、符合幼兒欣賞水平的音樂、舞蹈、美術和戲劇等藝術作品供幼兒欣賞。如此,既可以增進幼兒的藝術欣賞經驗,又可以引領幼兒感受多元文化,形成包容、理解與尊重多元文化的心理。
其次,教師應從欣賞入手組織藝術學習活動。幼兒藝術學習必然要經歷欣賞―體驗―創(chuàng)造的進程,從欣賞入手組織幼兒的藝術學習,既可以激發(fā)幼兒藝術學習的興趣,又可以滿足藝術活動自身規(guī)律的特殊需要。
最后,教師應想方設法地讓幼兒進行多通道參與欣賞。個體在認識過程中開放的感知通道越多,對認識對象的體驗就越細致、越豐富,理解也會越全面、越深刻。如教師在引導幼兒欣賞音樂作品時,就可以鼓勵幼兒用線條、語言、動作等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在引導幼兒欣賞文學作品時,教師可以借助配樂詩朗誦的形式幫助幼兒感受文學作品的美。美的自然法則如平衡、秩序、和諧、自然、真實等人類審美的本能在兒童的繪畫、舞蹈、音樂活動中均能自然顯現,所以成人要做的就是對兒童在藝術活動中表現出來的這些審美本能加以肯定,并有意識地加以引導,使他們無意識的顯現成為藝術表現。
三、在啟發(fā)引導教學中適當地進行藝術技巧訓練
藝術表現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不過一味地加以灌輸和模仿的方式進行這方面的訓練又會影響兒童的藝術創(chuàng)造,幼兒的藝術活動不僅是他們思想、情感、興趣和對外部世界認識的表現,作為審美活動,更重要的在于對美的追求,讓幼兒感受和理解真、善、美,引起幼兒的情感揮發(fā),給幼兒以美的享受,陶冶其情操。教師要大量運用觀察、記憶、體驗、聯(lián)想、欣賞等方法進行啟發(fā)式教學,盡量不做技法示范,側重教會幼兒運用各種藝術工具、材料的方法,強調表現形式的多樣性、個性化,兒童具有極大的潛力,只要解放他們,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他們的藝術活動水平就會迅速得到提高。
1.游戲化的技巧訓練
繪畫活動是一個逐漸上升的過程,枯燥的技術訓練不僅會影響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而且會讓幼兒失去繪畫的興趣。于是,我設計了一些游戲化的技術訓練。它的游戲性可以讓幼兒在愉快、積極的情緒中,不知不覺地達到技術訓練的目的;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繪畫興趣,使其從中感到審美愉悅。如繪畫命題應從學生感興趣的物入手,五顏六色的泡泡、滑稽的小丑、可愛的小雞、甜美的蘋果娃娃……只有生動的形象、絢麗的色彩,才有可能引起幼兒的興趣。
2.多樣化的繪畫工具和材料
幼兒有意注意發(fā)展不夠穩(wěn)定,因而多樣化的繪畫工具和材料能刺激他們的操作欲望,吸引其從事繪畫活動,這才有可能有效發(fā)揮幼兒在繪畫活動中的創(chuàng)造力。為此,我在班級里設立了“巧手吧”,先后投放過水粉顏料、絨線、熒光筆、棉簽、水彩筆、油畫棒等工具和材料。如此多樣化的繪畫工具和材料并不是隨意堆砌在一起,而是根據表達的需要來提供,從而提高繪畫成功率,增強他們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3.針對能力層次的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
考慮到每個幼兒的能力差異,在技巧訓練時,我對幼兒提出了適合不同能力層次的要求。如在練習畫直線時,同樣是畫格子布的內容,我要求能力弱的幼兒將分布較密集的點連成直線;能力中等的幼兒對點地分布較疏些;能力強的幼兒只用兩點連成直線。這滿足了不同能力幼兒的需要,使幼兒練習畫直線再也不枯燥,其能力也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從活動中獲得滿足感。
四、個性心理品質培養(yǎng)促進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
個性心理品質在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藝術教育中幼兒的個性心理品質可以得到較好的發(fā)展。
第一,要注意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精神。教師要充分利用藝術教育的優(yōu)勢,多為幼兒提供集體創(chuàng)編的機會,如全班幼兒群策群力共同創(chuàng)編舞蹈、歌曲或幾個合作完成一幅畫等,是兒童體會到互助的力量、合作的樂趣,共同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樂于合作,善于合作。
第二,要注重培養(yǎng)幼兒大膽探索、獨立、自信的個性品質,在活動中,教師要鼓勵幼兒獨立構思,自由創(chuàng)編,盡量與別人不同,少用“對”、“錯”、“像不像”來評價幼兒。
第三,要培養(yǎng)幼兒克服困難、堅韌不拔、堅持到底的個性品質。教師要充分利用藝術教育活動對幼兒的強大吸引力,強化兒童在反復練習,想辦法,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喜悅情緒和內心體驗,使孩子逐漸養(yǎng)成做事能動腦筋克服困難,堅持到底的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邊霞,劉麗玲.關于幼兒藝術教育若干問題的對話.學前教育研究,2003.1.
[2]閆春梅.童話審美教育初探.學前教育研究,2007.2.
[3]李小紅.幼兒繪畫教學指導思想淺談.學前教育研究,2007.4.
[4]張小鷺.中日幼兒美術教育的比較研究.美術教育,2002.11.
[5]茅惠祥.兒童畫的繪畫語言.美術報,2004.2.
幼兒藝術教育相關參考論文相關文章:
2.學前藝術教育論文
5.幼兒藝術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