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管理制度危機管理論文
煤礦安全管理制度危機管理論文
危機管理是指應對危機的有關機制。具體是指企業(yè)為避免或者減輕危機所帶來的嚴重損害和威脅,從而有組織、有計劃地學習、制定和實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因應策略,包括危機的規(guī)避、危機的控制、危機的解決與危機解決后的復興等不斷學習和適應的動態(tài)過程。以下是學習啦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危機管理論文范文:煤礦安全管理制度。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煤礦安全管理制度全文如下:
1、煤礦安全管理制度措施
1.1加強人員安全知識學習
主要采用共享式學習、體驗式學習,增強煤礦安全生產意識。共享式學習,是在實景式體驗過程中,使職工在內心感到震撼的同時認同企業(yè)安全管理,認同遵守各項操作規(guī)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樹立起“安全就在你我身邊”的意識,從而認真學習安全規(guī)程及制度,實現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在共享式學習、體驗式學習過程中和職工形成平等、對話和伙伴的關系,與員工談形勢、話長遠、說事實、講道理,使職工坦率而真誠地參與到教與學的活動中來,讓職工充分認識到學習的目的及所帶來的效益,從而激發(fā)職工學習興趣,通過一系列關于安全的故事及游戲,營造輕松和諧氛圍,使職工從中體會到安全的重要性,深刻認識安全規(guī)程與制度對自身的保護作用。把體驗互動作為安全教育的重要手段,通過運用典型案例、安全故事、互動游戲、親情幫教、音樂感化、視頻特效、心理測試等多種形式的思想教育引導,切實增強職工安全生產意識,筑牢礦井安全生產基礎。除此之外,讓職工了解生產中所面臨的形勢,開展安全知識有獎問答活動,同時讓家屬協管員進行安全親情宣講活動、送親情卡片等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讓職工在輕松的氛圍中提升安全意識,加大區(qū)隊職工計分和隊務公開檢查力度,促進人員安全知識學習。
1.2加強技術和設備的管理
加強技術和設備的管理是安全生產的基礎,可以為生產開展提供有力保障。現代企業(yè)完成生產任務離不開設備,而在自動化、機械化程度較高的煤礦生產企業(yè)中,從業(yè)人員業(yè)務素質低、設備不規(guī)范管理是引發(fā)煤礦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如:觸電、機械傷害、高空墜落等安全事故。當前中國煤礦生產中,技術和設備安全生產基礎不牢固、部分領導安全意識薄弱、安全生產責任不落實、防范和監(jiān)管措施不到位及違法生產經營建設等問題依然存在。加強技術和設備的管理要做到:
a)要明令禁止使用淘汰的設備、工藝;
b)煤礦應急處置工作要到位;
c)礦井通風系統不合理、不完善,不可組織生產;
d)礦井防滅火工作要到位;
e)礦井運輸提升設備使用管理要符合規(guī)定;
f)煤礦供電系統要可靠,電氣設備管理要嚴格;
g)礦井瓦斯防治工作要到位;
h)礦井粉塵防治工作要到位;
i)煤礦執(zhí)行防治水規(guī)定要嚴格;
j)爆炸材料和爆破管理要嚴格。通過不定期巡視檢查,確保設備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加強機電運輸設備檢查,確保設備正??煽浚瑖婪罊C電設備失爆和運輸“跑車”事故,開展安全管理提升活動的同時,實現設備的高效管控,實現全年安全生產中的設備管理目標。加強煤炭資源地質勘查,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優(yōu)化設備配置,提升煤礦安全保障能力,促進煤炭工業(yè)轉型升級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此外,還應實施獎勵機制,利用典型案例,推廣優(yōu)秀成果。
1.3優(yōu)化生產組織結構
合理的生產組織結構,可以發(fā)揮生產時間間隔的優(yōu)勢,為實現安全生產提供可靠保障。例如,在進行生產時,要注意組織結構中的崗位設置,要注意簡化,因為繁冗多余的程序不僅降低辦事工作效率,貽誤工作的最好契機,而且還浪費大量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蓪嵤┒鄬哟畏雷o:
a)第一層。設備崗位職工按照設備管理要求,按時、按標準巡檢設備;
b)第二層。班長按照區(qū)域負責制,每天對區(qū)域所有設備進行巡查,檢查督促崗位點巡檢工作,及時補位;
c)第三層。機電隊包機組人員按照專業(yè)分工,每周對所負責設備進行巡查,及時發(fā)現和解決問題隱患;
d)第四層。區(qū)隊機電副隊長按照包機責任制,每周對所屬區(qū)域設備進行巡查。在管理中,形成質量管理無漏洞、巡檢無空白區(qū)的設備管理網絡。優(yōu)化生產組織結構,合理分配人員,達到崗位職能化;同時合理調配設備資源配置,提高模塊利用率。在科學組織施工的條件下,確保煤礦安全生產,是順利提高生產效率的重要手段。
1.4明確安全生產責任
通過全體干部職工扎實、精細化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確各個部門間的職責,并樹立紅線意識,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定抓好安全監(jiān)管,進一步明確責任,不斷創(chuàng)新監(jiān)管方式,重點抓好復工復產煤礦瓦斯和水害綜合治理工作。同時積極做好隱患排查和裝備升級改造工作,結合煤礦攻堅戰(zhàn)推進情況,不斷提高煤礦的機械化、信息化和質量標準化水平,確保安全生產。要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行動,按照自查自改、排查、回頭看3個步驟,對井下所有系統、設備開展好全覆蓋排查,對查出的隱患做好整改;要貫徹落實好新的《安全生產法》,明確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責任劃分等,推進依法治安;要在強基固本上下功夫,完善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做到安全、規(guī)范。此外,對于影響到本礦安全的水文、地質、危險爆破作業(yè)等情況進行責任劃分,進而預防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1.5安全考核長效制度
由于煤礦安全生產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考核長效制度。要抓住關鍵環(huán)節(jié)、要害問題不放,制定了《生產風險規(guī)定》。通過簡單明了、易操作好執(zhí)行的規(guī)定條款,讓企業(yè)員工充分了解企業(yè)安全風險,監(jiān)督、參與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幫助企業(yè)搞好安全生產,最大限度地保障從業(yè)人員及企業(yè)周邊人員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實現安全發(fā)展。在安全考核長效制度設立過程中,應提高人員安全生產責任感,因為安全生產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保證。在安全生產帶來經濟效益的基礎上,形成一個激勵制度進行安全考核,安全檢查以不定期突擊檢查為主,并實行檢查責任追究制,重獎重罰,注重實效。調動人員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煤礦安全監(jiān)督中建立防控體系,在提升安全生產水平方面進行積極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將有煤礦職工經過和工作的地點都列入長效機制覆蓋范圍。
2、結語
國家煤礦安全生產方針指出“安全第一”,要把煤礦工人的安全放在首位。加強煤礦管理對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消除生產工作中的事故隱患、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對煤礦安全管理提出明確指導方向,進行安全管理落實,才能保持安全生產的穩(wěn)定勢頭,構建安全質量管理長效機制,提高中國煤礦生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