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學論文優(yōu)秀例文參考
英美文學論文優(yōu)秀例文參考
文學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民族個性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英美文學論文優(yōu)秀例文參考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英美文學論文優(yōu)秀例文參考篇1
淺談網絡與英美文學論文
摘 要: 作為高等院校英語專業(yè)必修課,英美文學的課堂受到來自互聯(lián)網方方面面的影響。本文分析互聯(lián)網浪潮下,英美文學在課程教學的廣度、教學的深度、文學研究視角的多元性及教學的趣味性方面受到的挑戰(zhàn),探討其給教學帶來的正負面影響。
關鍵詞: 網絡 英美文學 課程教學
英美文學,作為以英語為載體的文科課程,承載的內涵涉及文化、社會、心理、哲學等各個層面。作為高校英語專業(yè)的必修課,這樣的一門人文學科,其知識很少能被輕易編碼,教學的成功有賴于教師引導學生獲得超出預期的見解。在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廣泛深入影響教育的背景下,英美文學教學受到了怎樣的沖擊呢?
無疑,網絡環(huán)境對于英美文學課程的影響是廣泛的,這種廣泛性首先體現(xiàn)在教學內容上。網絡環(huán)境能提供動態(tài)的畫面、精美的視頻,網絡上不乏深刻的見解、犀利的講座。它容納古今中外的海量電子藏書,能夠與最新期刊、報紙、新聞保持同步,甚至更具前沿性和時效性。網絡能夠使人們跨越時空、討論交流,網絡具有無限的潛力和有待發(fā)掘的巨大空間,這一切都對英美文學課程的教學形成挑戰(zhàn),但又充滿吸引力。
互聯(lián)網對于英美文學課程的影響還表現(xiàn)在教學呈現(xiàn)形式和組織方式上。網絡環(huán)境不僅是由文字構建的能指與所指的世界,還是繪畫、圖片的世界,它吸收音樂、視頻、人機聯(lián)盟,強調人與人的聯(lián)結,能夠把人的視覺、聽覺、肢體動作、觸覺等充分調動起來,對于在文字中搭建的英美文學教學是極大的沖擊。在這無形的滲透和互動中,英美文學課程教學不可避免地受到以下方面的影響:
一、網絡環(huán)境影響英美文學課的選材
傳統(tǒng)的英美文學課堂,教材選讀的作品往往是“那種‘語錄式’選讀,或斬頭截尾,或有頭無尾,或去頭留尾”(王守仁,1991)。加之學校圖書館受藏書量限制,講授的作品往往無法滿足上課時人手一冊的需要,導致英美文學課教學受到局限。
網絡環(huán)境下,電子出版物、各種可閱讀軟件的出現(xiàn)解決了這一問題。互聯(lián)網使閱讀原著成為觸手可及的事情,即便是最流行的英美文學作品,也因網絡的便捷,使師生能夠迅速買到紙質書籍或電子文本。所以,在網絡時代,技術改變了英美文學課程選材的范圍,為英美文學課的選材提供了廣闊的疆土,為英美文學課注入了當代英語本土人士新鮮、栩栩如生的群像。
二、網絡環(huán)境影響英美文學課教學內容的廣度、深度、視角和趣味性
傳統(tǒng)的英美文學課堂氣氛沉悶,網絡環(huán)境給英美文學課堂帶來了活力,突出表現(xiàn)在教學內容的廣度、深度與多元性上。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的普及,既是對現(xiàn)有教學內容的展示和補充,更顯出對現(xiàn)有教學內容的不滿和挑戰(zhàn)。這些網絡課程從不同視角對同一作品進行解讀,其廣度、深度和多視角的分析與透視,絕非傳統(tǒng)英美文學教學中短短兩三次授課所能展現(xiàn)的。國外Udacity、KHAN、Coursera、edX網站上,許多課堂內容本身就是教師前沿研究成果的體現(xiàn),這些有益的內容大大改觀了英美文學教學的面貌。
三、互聯(lián)網影響英美文學課堂呈現(xiàn)形式
傳統(tǒng)的英美文學課堂上,教師一支粉筆就可以講授一堂課,學生主要是被動地聽與記憶,文學課堂沉悶而枯燥。網絡環(huán)境下,英美文學課呈現(xiàn)形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教師而言,網絡的出現(xiàn)使得課堂呈現(xiàn)形式不再呆板,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輔以生動的圖片、照片、音頻、動漫和電影等多種形式,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文字、圖像、聽覺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多感官刺激下,學生對于所學容易產生興趣。這使英美文學作品的賞析變得易于理解,文學真正走近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激發(fā)學生深入思考文本,點燃學生對于課程的熱忱激發(fā)興趣。
四、網絡環(huán)境影響英美文學課堂組織形式,使教師職能轉向
網絡環(huán)境下,英美文學課堂呈現(xiàn)形式的改變,直接導致課堂管理模式的改變。通過網絡,學生可以預先習得要求的材料或視頻,這就節(jié)省了課上的時間。對于英美文學這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文科課程,課堂討論往往是課程的深入和精華。學生在英美文學課堂上成為主角,成為討論的主體,呈現(xiàn)學習者的本真狀態(tài)。學生可以在話題深入和切換中持續(xù)保持好奇心,追尋問題的解答,教師不再是學習過程中的權威和監(jiān)督者。作為該課程的專家,其鑒別和引導的職能不可替代,在引導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成為領航員,起著導向的功能。
網絡環(huán)境影響英美文學教學,為其帶來種種精彩。然而,其負面力量同樣不容小覷。其一,網絡環(huán)境下,復制、粘貼成為學生的使用習慣。當虛假、未經鑒別內容到處泛濫,學生必將成為受害者,面對海量魚龍混雜的信息,學生很容易迷失方向,失去判斷力。其二,大量使用復制和粘貼必將模糊學生關于知識產權的概念,造成道德失范。這些很可能就意味著英美文學教學中學生復制他人論點、拷貝他人的作業(yè),甚而發(fā)展為寫畢業(yè)論文時剽竊。因此,網絡環(huán)境下如何發(fā)揮互聯(lián)網的優(yōu)勢成為未來英美文學教學的變革方向。
參考文獻:
[1]程愛民,徐勁,柯可,唐曉忠.關于我國高校英美文學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報告[J].外語研究,2002(1).
[2]程愛民,徐勁,柯可,唐曉忠.關于我國高校英美文學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Ⅱ)[J].外語研究,2002(6).
[3]袁彩虹.淺論微課輔助英美文學教學的優(yōu)勢和作用[J].文教資料,2015(4).
[4]崔少元.全球化與文學教學[J].外語教學,2000(7).
[5]靳琰;胡加圣;曹進.慕課時代外語教學中的微課資源建設與翻轉課堂實踐――以西北師范大學《英國文學史》為例[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5(3).
[6]喬納森・伯格曼,亞倫・薩姆.翻轉課堂與慕課教學[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
[7]薩爾曼・可汗.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互聯(lián)時代的教育革命[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英美文學論文優(yōu)秀例文參考篇2
淺談英美文學與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的導入
摘要:文學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民族個性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則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論述社會文化背景知識與英美文學課的關系,指出在英美文學課上適當導入社會文化背景知識,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學本身,還可以提高其英語語用能力,這對提高英美文學課教學質量有著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英美文學課 社會文化背景知識 語用能力
語言不僅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交際的工具,還是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語言形式同文化背景在語言的交際中本來就是自然地統(tǒng)一在一起的。每一種語言都是經過不斷的社會生活實踐而形成的,包含著使用該語言的民族或國家的文化、歷史、風俗等因素。因此,要想學好一門語言卻又人為地硬要脫離他們的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結合文化背景知識,以加深學生對英語語言現(xiàn)象的領悟和理解。
一、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的定義
杜瑞清(1987)曾在《英語教學與英美文化》中說:“文化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無處不在,無所不包,滲透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人類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所取得成就的總和。”從人類文化學的觀點來看,文化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狹義文化,或稱人文文化(英文中大寫開頭的Culture),包括文學、歷史、哲學、政治等。二是廣義的文化(英文中小寫開頭的culture),包括交際習慣、社會習俗、生活慣例及其他等。本文所談及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可以說是包括這兩類概念的。因為本文所取的研究范疇就是英美文學,而文學是包含在第一類文化中的,文學作品所涉及的歷史、政治、信仰等和所展現(xiàn)的交際習慣和社會風俗都是互相滲透、互相作用的。
二、英美文學課導入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的必要性
1.學生對英美文學課的學習期待
根據(jù)2000年頒布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教學大綱》,“文學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欣賞、理解英語文學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通過閱讀和分析英美文學作品,促進學生語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學及文化的了解”。從我本人和同學的親身學習經歷來說,大綱的目的也正是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殷切期待。
但在實際的課程學習中,學生的這種期待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實現(xiàn),這就導致學生對待這門課程的態(tài)度變成了消極、不感興趣。一學期的課程下來,很多學生只是記得上過哪幾個作品選段,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聽到有學生在談論英美文學作品,不是他們不想談,而是他們知道得太少了,根本就無從談起。
2.提高語用能力的需要
英語專業(yè)學生學習英美文學課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了解一些文學知識,同時也是為了感受地道的英語作品,提高自己的英語應用能力。在作品所設定的特定故事背景中,學生可以體會到運用語言的多變性、靈活性,以及特殊的話語在特殊的語境下所展現(xiàn)的特殊含義。
語言學家拉多在《語言教學:科學的方法》中指出:我們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語言。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準則,就不可能真正學到語言。弗里斯(Fries)則強調:“講授有關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情況絕不僅僅是實用語言課的附加成分,不是教學總目的全然無關的事情,不能因時間有無或方便與否而覺得取舍。它是語言學習的各個階段不可缺少的部分……”
美國社會語言學家N.Wolfson(1989年)指出:引起跨文化交際誤解的情況有兩種。首先,來自不同社會
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價值體系,這些價值體系既表現(xiàn)在言語中,也表現(xiàn)在其他 社會行為中。這些差異經常導致誤解。更為重要的是,不同價值體系及表達這些價值觀念的不同方式通常沒有被另一方很好地理解。當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際時,他們通常按 照自己的價值體系判斷對方的行為。所以不了解對方文化常是跨文化交際誤解的根源。
從提高語用能力的角度來分析,在 英語教學中進行英美社會文化背景的教學是非常必要的;而在英美 文學課的學習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對英美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的導入也是非常迫切的。結合這兩方面考慮,在英美文學課中導入英美社會文化知識對學生的學習和 語言運用能力的 發(fā)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三、結語
本文簡要地分析了我國高校英美文學課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然后就在英美文學課中導入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做了一些闡述,得出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的導入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學作品本身,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語用能力。希望本文能夠引起英美文學課授課老師對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導入的重視,讓英美文學課為師生所愛,為學生所用。
參考文獻
[1]杜瑞清.英語教學與英美文化[J].外語教學,1987(3)
[2]司徒雙.社會文化因素與外語教學[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5(3)
[3]索菲•莫瓦朗.教授用外語交際[M].巴黎:巴黎阿謝特出版社,1982
[4]芮燕萍.大學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狀況實證研究[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