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學生主體意識
時間:
宋向君 1由 分享
新課程理念認為,教育應該以學生為本,要求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主體意識,是指學生對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作用的認識及主觀能動性發(fā)揮的內在要求。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是發(fā)揮學生能動作用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的教育,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評價的能力,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和良好行為習慣與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注重對健康個性的培養(yǎng)。要能夠將以往單調的學校生活轉化為輕松和諧、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
在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方面,我總結了如下幾種方法。
一、構建和諧氛圍,營造主體發(fā)展環(huán)境
課堂是學生在校學習的主要場所,也是教師展開教學的特殊環(huán)境。教師應注意自身角色的調整,樹立民主、平等的觀念和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打破傳統教學中老師“一言堂”的“專制”現象,實現教學的民主化。我設法在課堂內創(chuàng)造一種平等的民主氛圍,這樣的氛圍,對身處其中的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他們在向教師學習新知,又在調動自己的潛能思考、質疑、解難、創(chuàng)造。所以,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們始終處于活躍的發(fā)展狀態(tài)。他們需要一定的指導,是教師服務的主體,又是教師最理想的合作伙伴。通過教室環(huán)境和教學氣氛的改善,使學生逐漸消除對課堂教學的緊張感,能夠放松地自然而然地參與教學,改變過去被動聽課的狀態(tài)。教師可以在適當的場合故意暴露自己的“弱點”,消除學生對老師的神秘感,還可以離開講臺,坐到學生位子上,進行角色互換,給學生一種寬松的環(huán)境。
二、優(yōu)化教學方法,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在我們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包辦代替太多,總是怕學生聽不懂、學不會。例如,古文閱讀,老師逐字逐句地翻譯,約束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剝奪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過程僅僅是機械地模仿過程,毫無創(chuàng)新意識。職專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他們有很強的求知欲,喜新好奇、情緒易變、趣味多樣。針對這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的教法要盡可能做到生動形象、靈活多樣。通過新異刺激,引起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設愉悅的氛圍,想方設法讓學生通過眼、手、口、腦的各種活動,獲得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健康的個性,喚起求知的欲望,強化學習的動機。
1、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學習。
語文課本中有很多文章具有較強的故事性,人物個性也很生動、突出,學生在學習時有興趣。教師運用角色變換訓練,使學生變成作品中的人物,利于調動情感因素,加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投影、錄像、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具有傳統教學手段所不能比擬的好處。利用聲、色、畫、動作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同時還可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3、下放評定權給學生。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忽視了學生的自評和互評,這是漠視學生主體性的表現。教師應注意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把自評和互評的權力交給學生,使他們的身心始終處于主動的最佳學習狀態(tài)。此外,學生也可以平等地參與評教。教學相長,學生的主體意識會進一步加強。
三、提倡成功教育,培養(yǎng)學生參與意識
學生渴望被人重視,渴望成功。因此,教學中應多給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使其自信起來,這樣有助于學生心理的成熟。在教學中,提倡平等參與課堂雙邊活動。討論中,有師生之分,無尊卑之別,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合作完成某項任務的感受。合作者的身份激勵他們獨立思考問題,深入理解體會,然后形成個人意見,與大家交換,樹立一種主體意識下的責任感。語文教學中,尤其教文學作品,不同的接受者極易產生見仁見智的現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不苛求成熟與完善。成功的機會多了,再加上教師適當地鼓勵,學生自然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主動參與意識也就增強了。
創(chuàng)造成功機會的方法很多。在教學中,我還發(fā)現語文活動課是給學生提供成功機遇之一。語文活動課富有啟發(fā)性和感召力,像磁石一樣牢牢地吸住學生,從而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和創(chuàng)造的激情。因為活動課中沒有失敗的概念,加上師生的雙邊活動,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思維能力得到鍛煉,主動參與意識也得到了增強,主體地位也就得到了體現。
四、培養(yǎng)思考能力,養(yǎng)成學生學習習慣
“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陶行知)。這是使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的過程,是教師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規(guī)律、教方法。這是教師主導作用的集中體現。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掌握知識的規(guī)律和學習的方法,并在學習中加以運用,成為“會學習的人”,這才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體意識。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教法,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參與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方面,我總結了如下幾種方法。
一、構建和諧氛圍,營造主體發(fā)展環(huán)境
課堂是學生在校學習的主要場所,也是教師展開教學的特殊環(huán)境。教師應注意自身角色的調整,樹立民主、平等的觀念和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打破傳統教學中老師“一言堂”的“專制”現象,實現教學的民主化。我設法在課堂內創(chuàng)造一種平等的民主氛圍,這樣的氛圍,對身處其中的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他們在向教師學習新知,又在調動自己的潛能思考、質疑、解難、創(chuàng)造。所以,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們始終處于活躍的發(fā)展狀態(tài)。他們需要一定的指導,是教師服務的主體,又是教師最理想的合作伙伴。通過教室環(huán)境和教學氣氛的改善,使學生逐漸消除對課堂教學的緊張感,能夠放松地自然而然地參與教學,改變過去被動聽課的狀態(tài)。教師可以在適當的場合故意暴露自己的“弱點”,消除學生對老師的神秘感,還可以離開講臺,坐到學生位子上,進行角色互換,給學生一種寬松的環(huán)境。
二、優(yōu)化教學方法,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在我們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包辦代替太多,總是怕學生聽不懂、學不會。例如,古文閱讀,老師逐字逐句地翻譯,約束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剝奪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過程僅僅是機械地模仿過程,毫無創(chuàng)新意識。職專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他們有很強的求知欲,喜新好奇、情緒易變、趣味多樣。針對這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的教法要盡可能做到生動形象、靈活多樣。通過新異刺激,引起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設愉悅的氛圍,想方設法讓學生通過眼、手、口、腦的各種活動,獲得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健康的個性,喚起求知的欲望,強化學習的動機。
1、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學習。
語文課本中有很多文章具有較強的故事性,人物個性也很生動、突出,學生在學習時有興趣。教師運用角色變換訓練,使學生變成作品中的人物,利于調動情感因素,加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投影、錄像、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具有傳統教學手段所不能比擬的好處。利用聲、色、畫、動作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同時還可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3、下放評定權給學生。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忽視了學生的自評和互評,這是漠視學生主體性的表現。教師應注意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把自評和互評的權力交給學生,使他們的身心始終處于主動的最佳學習狀態(tài)。此外,學生也可以平等地參與評教。教學相長,學生的主體意識會進一步加強。
三、提倡成功教育,培養(yǎng)學生參與意識
學生渴望被人重視,渴望成功。因此,教學中應多給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使其自信起來,這樣有助于學生心理的成熟。在教學中,提倡平等參與課堂雙邊活動。討論中,有師生之分,無尊卑之別,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合作完成某項任務的感受。合作者的身份激勵他們獨立思考問題,深入理解體會,然后形成個人意見,與大家交換,樹立一種主體意識下的責任感。語文教學中,尤其教文學作品,不同的接受者極易產生見仁見智的現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不苛求成熟與完善。成功的機會多了,再加上教師適當地鼓勵,學生自然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主動參與意識也就增強了。
創(chuàng)造成功機會的方法很多。在教學中,我還發(fā)現語文活動課是給學生提供成功機遇之一。語文活動課富有啟發(fā)性和感召力,像磁石一樣牢牢地吸住學生,從而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和創(chuàng)造的激情。因為活動課中沒有失敗的概念,加上師生的雙邊活動,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思維能力得到鍛煉,主動參與意識也得到了增強,主體地位也就得到了體現。
四、培養(yǎng)思考能力,養(yǎng)成學生學習習慣
“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陶行知)。這是使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的過程,是教師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規(guī)律、教方法。這是教師主導作用的集中體現。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掌握知識的規(guī)律和學習的方法,并在學習中加以運用,成為“會學習的人”,這才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體意識。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教法,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參與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