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探究式學習
時間:
楊寧茹1由 分享
摘要:教師要在教學中學會質疑,使學生在疑中思考、在疑中探索、在疑中學到新知,發(fā)散思維。
關鍵詞:質疑;解疑;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發(fā)現和創(chuàng)新的奠基石。質疑是學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種積極表現。教學過程實質上就是教師有意識地使學生生疑、質疑、解疑,再生疑,再質疑,再解疑……的過程。在循環(huán)往復、步步推進的過程中,學生掌握了知識,獲得了能力。”教師要善于利用他們的這種心理特點,給他們創(chuàng)設情景,鼓勵他們大膽質疑,使學生具有“海闊憑魚躍”那樣良好的“競技狀態(tài)。”
新課標倡導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學生方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就要讓學生會“疑”、愛“疑”,這些都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因此,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fā),通過創(chuàng)設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huán)境,把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引入到教學中來,并積極啟發(fā)、誘導學生質疑,引導學生多問幾個“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使學生從不敢問到想問,從不想問到多問,從不會問到善問,以此來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初讀課文,表層質疑
在預習或初讀課文時,學生會提出許多問題,如對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時代背景及字、詞、句等表層的質疑。因為是初讀,所以這些問題一般還較為膚淺,通過仔細讀文或運用工具書就能解決。隨著疑問的解決,學生所獲得的主要是以感知為基礎的知識和感受。但有些問題比較散亂,有些問題也不是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就能解決這時,教師的梳理工作就顯得特別的重要,教師要將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以肯定的態(tài)度進行分類、梳理,從而讓學生發(fā)現學習的重點、難點,進而帶著問題去學習課文,解決問題。同時學生的心里特別希望自己提出的問題能夠得到大家的重視,并得以解決。因此,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尤其要注意激發(fā)的學生的質疑意識,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如在教學《劉胡蘭》一課時,我讓學生在初讀感知的基礎上質疑。學生紛紛提問:“劉胡蘭真的不怕死嗎?真的什么也不知道嗎?”“劉胡蘭是怎樣對付敵人的?”“劉胡蘭什么都不知道,為什么最后敵人還要殺她?”“‘叛徒’、‘威脅’、‘收買’、‘鋼鐵鑄成’等詞是什么意思?”“‘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句話怎么理解?”……學生們提出了許多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有價值的問題。課方始,趣亦生。
學生的學習動機被激發(fā)起來了,思維活躍起來,這為新課的學習埋下好的伏筆。
二、研讀課文,深層質疑
質疑的深度與讀者的能力和對文章的感悟程度密切相關。研讀課文時,隨著學生對課文內容感知程度的逐步加深,他們往往會對文章的結構層次、寫作風格、精妙語句等進行深層的質疑,此時收獲的主要是以理性為核心的思維和能力。對學生提出的不同問題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篩選,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應讓其自行解決。而教師應把課文中的重點問題及學生個人自學感到困難的問題提出來,組織學生討論。在生疑、釋疑的矛盾中,學生的質疑能力不斷加強。學生的質疑能力強了,必然會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閱讀能力的提高,又會帶動質疑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在教學中,注重學生深層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更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 教學《桂林山水》時,在熟讀課文的前提下,學生深刻感悟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總——分”的結構特點,知道分述部分又緊緊圍繞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點展開描述。學生在讀中自然感悟到兩段文章結構上的相似之處,但有學生提出“課題是‘桂林山水’,理應先寫山,再寫水,而文中恰恰相反。是不是像這種‘分述’部分的前后順序可以調換?這時,我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討論,得出結論:《桂林山水》開頭寫到:“我們乘著木船蕩漾在漓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所以“分述”自然先寫水,再寫山。
三、深讀課文,聯想質疑
學生在深讀課文時,將新舊知識進行比較、區(qū)別、遷移產生的是聯想質疑,從而生成的主要是以運用為主旨的新情境和新方法。此時,學生對課文的質疑是高層次的質疑,如果學生能不唯書、不唯師,就必然會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憑借文本而又超越文本。當學生對文章的學習已進入深層次探索階段時,教師要適時啟發(fā),提供更多的機遇,讓學生進行探究質疑、聯想質疑。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能夠隨著質疑問難而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能夠從不成熟、膚淺的閱讀質疑,逐步走向深刻成熟的聯想質疑,同時深刻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從而進行高層次的閱讀鑒賞。
記得在教學《曹沖稱象》一課時,大部分學生都形成了共識,曹沖很聰明!這時,一個學生出人意料地提出:“我就覺得曹沖并不聰明!曹沖的辦法雖然能稱出大象的重量,可是得搬很多石頭,石頭笨重不好搬動,既費事又耗時。我想用人代替石頭,人聽指揮,喊上就上,喊下就下,只要大家一個個走上船,等船沉到畫線處為止,然后把每個人的體重加起來,這樣稱象多省力?。?rdquo;這時,我立刻鼓掌說:“多好的辦法!你比曹沖還聰明!”然后馬上組織學生小組討論研究。這下,同學們大受啟發(fā),不再拘泥于課本,提出各種各樣的看法,有的說,我不用石頭,也不用泥土,因為泥土就在岸邊,取泥方便;有的說我既不用石頭,也不用泥土,因為河里有的是水,把水裝入船中不就行了嗎?有的說……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不由自主地議論開了。 總之,質疑大有學問,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用好教材,抓住時機,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意識,讓學生適時質疑,在質疑、解疑的過程中既學到新知,又發(fā)散思維。
關鍵詞:質疑;解疑;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發(fā)現和創(chuàng)新的奠基石。質疑是學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種積極表現。教學過程實質上就是教師有意識地使學生生疑、質疑、解疑,再生疑,再質疑,再解疑……的過程。在循環(huán)往復、步步推進的過程中,學生掌握了知識,獲得了能力。”教師要善于利用他們的這種心理特點,給他們創(chuàng)設情景,鼓勵他們大膽質疑,使學生具有“海闊憑魚躍”那樣良好的“競技狀態(tài)。”
新課標倡導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學生方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就要讓學生會“疑”、愛“疑”,這些都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因此,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fā),通過創(chuàng)設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huán)境,把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引入到教學中來,并積極啟發(fā)、誘導學生質疑,引導學生多問幾個“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使學生從不敢問到想問,從不想問到多問,從不會問到善問,以此來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初讀課文,表層質疑
在預習或初讀課文時,學生會提出許多問題,如對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時代背景及字、詞、句等表層的質疑。因為是初讀,所以這些問題一般還較為膚淺,通過仔細讀文或運用工具書就能解決。隨著疑問的解決,學生所獲得的主要是以感知為基礎的知識和感受。但有些問題比較散亂,有些問題也不是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就能解決這時,教師的梳理工作就顯得特別的重要,教師要將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以肯定的態(tài)度進行分類、梳理,從而讓學生發(fā)現學習的重點、難點,進而帶著問題去學習課文,解決問題。同時學生的心里特別希望自己提出的問題能夠得到大家的重視,并得以解決。因此,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尤其要注意激發(fā)的學生的質疑意識,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如在教學《劉胡蘭》一課時,我讓學生在初讀感知的基礎上質疑。學生紛紛提問:“劉胡蘭真的不怕死嗎?真的什么也不知道嗎?”“劉胡蘭是怎樣對付敵人的?”“劉胡蘭什么都不知道,為什么最后敵人還要殺她?”“‘叛徒’、‘威脅’、‘收買’、‘鋼鐵鑄成’等詞是什么意思?”“‘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句話怎么理解?”……學生們提出了許多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有價值的問題。課方始,趣亦生。
學生的學習動機被激發(fā)起來了,思維活躍起來,這為新課的學習埋下好的伏筆。
二、研讀課文,深層質疑
質疑的深度與讀者的能力和對文章的感悟程度密切相關。研讀課文時,隨著學生對課文內容感知程度的逐步加深,他們往往會對文章的結構層次、寫作風格、精妙語句等進行深層的質疑,此時收獲的主要是以理性為核心的思維和能力。對學生提出的不同問題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篩選,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應讓其自行解決。而教師應把課文中的重點問題及學生個人自學感到困難的問題提出來,組織學生討論。在生疑、釋疑的矛盾中,學生的質疑能力不斷加強。學生的質疑能力強了,必然會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閱讀能力的提高,又會帶動質疑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在教學中,注重學生深層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更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 教學《桂林山水》時,在熟讀課文的前提下,學生深刻感悟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總——分”的結構特點,知道分述部分又緊緊圍繞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點展開描述。學生在讀中自然感悟到兩段文章結構上的相似之處,但有學生提出“課題是‘桂林山水’,理應先寫山,再寫水,而文中恰恰相反。是不是像這種‘分述’部分的前后順序可以調換?這時,我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討論,得出結論:《桂林山水》開頭寫到:“我們乘著木船蕩漾在漓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所以“分述”自然先寫水,再寫山。
三、深讀課文,聯想質疑
學生在深讀課文時,將新舊知識進行比較、區(qū)別、遷移產生的是聯想質疑,從而生成的主要是以運用為主旨的新情境和新方法。此時,學生對課文的質疑是高層次的質疑,如果學生能不唯書、不唯師,就必然會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憑借文本而又超越文本。當學生對文章的學習已進入深層次探索階段時,教師要適時啟發(fā),提供更多的機遇,讓學生進行探究質疑、聯想質疑。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能夠隨著質疑問難而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能夠從不成熟、膚淺的閱讀質疑,逐步走向深刻成熟的聯想質疑,同時深刻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從而進行高層次的閱讀鑒賞。
記得在教學《曹沖稱象》一課時,大部分學生都形成了共識,曹沖很聰明!這時,一個學生出人意料地提出:“我就覺得曹沖并不聰明!曹沖的辦法雖然能稱出大象的重量,可是得搬很多石頭,石頭笨重不好搬動,既費事又耗時。我想用人代替石頭,人聽指揮,喊上就上,喊下就下,只要大家一個個走上船,等船沉到畫線處為止,然后把每個人的體重加起來,這樣稱象多省力?。?rdquo;這時,我立刻鼓掌說:“多好的辦法!你比曹沖還聰明!”然后馬上組織學生小組討論研究。這下,同學們大受啟發(fā),不再拘泥于課本,提出各種各樣的看法,有的說,我不用石頭,也不用泥土,因為泥土就在岸邊,取泥方便;有的說我既不用石頭,也不用泥土,因為河里有的是水,把水裝入船中不就行了嗎?有的說……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不由自主地議論開了。 總之,質疑大有學問,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用好教材,抓住時機,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意識,讓學生適時質疑,在質疑、解疑的過程中既學到新知,又發(fā)散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