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研究論文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研究論文
普通高中教育是中等教育的高級階段,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學生素質、健全學生人格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研究論文,供大家參考。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研究論文范文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幾點認識
摘要:思想政治課堂是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陣地,思想政治教師要聯(lián)系學生的思想實際、社會實際、國內外形勢等,對學生進行比較系統(tǒng)的思想品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寓教于樂;理論;實際;創(chuàng)造性思維
思想政治課堂是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陣地,思想政治教師要聯(lián)系學生的思想實際、社會實際、國內外形勢等,對學生進行比較系統(tǒng)的思想品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學習思想政治還可以給學生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辨證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對學生學好各科也有很大幫助。特別是哲學為其他學科提供方法論指導,沒有一定方法論指導的實踐都是盲目的實踐。所以,作為一名教師,只有真正意識到本學科的重要地位,才能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否則,只能是一個教書匠,而不是一個教育者。
一、寓教于樂,愉快教育
愉快教學作為一種教育思想,在我國經過多年的實踐,取得了可喜的教學效果,充分顯示了愉快教學的生命力。愉快教學也符合世界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學生喜歡在輕松愉快無憂慮的情境中學習,情緒越好,學習效果越佳。一般而言,學生情緒的好壞與學生成績的好壞成正比,如果學生的情緒好,愿意學習,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腦了就靈活,應變能力強,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就越強。相反,如果情緒不好,學習環(huán)境單調,學習內容陳舊乏味,就沒有學習興趣,腦子遲鈍,思維堵塞,影響吸收知識和信息,更談不上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思想政治課的內容比較枯燥、單調、抽象,這就要求教師在趣味上下功夫。如:在講到我國所有制結構時,我舉了這樣的例子:國有企業(yè)是籠子里的雞,集體企業(yè)是養(yǎng)雞廠的雞,個體經濟和私營企業(yè)是自由覓食的雞,由此引出國有大企業(yè)的改革及增加活力的問題。學生覺得很有意思、很有道理,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興趣。相反,如果不舉例,干巴巴地在書上畫,學生就會感到枯燥無味,產生對思想政治課的厭煩情緒。
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緊抓當前的熱點問題
理論和實際是辨證統(tǒng)一的關系。實際是理論的基礎,理論是實際的系統(tǒng)性、邏輯性的反映。二者密切聯(lián)系,不可分割。思想政治課教學一定要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
一方面,在教學中要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理論性強正是思想政治課的特點之一。傳授理論有助于提高學生辨證思維能力,提高理論水平,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講理論本身沒有錯,它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講理論一定要緊密聯(lián)系實際,不能空洞地講理論,否則思想政治課教學就會變得枯燥無味,在講課過程中一定要抽象問題具體化,理論問題實際化,理論是觀點實際是材料,這樣思想政治課教學才會變得有血有肉。例如:在講到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時,我以VCD大戰(zhàn)為例,VCD從廣告大戰(zhàn)到價格大戰(zhàn),在“戰(zhàn)火硝煙”中,VCD嚴重過剩,致使數(shù)百家企業(yè)無法維持而關停。
以上事實說明,價值規(guī)律調節(jié)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各部門的分配。刺激商品生產者不斷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使商品生產者在市場競爭發(fā)生分化導致優(yōu)勝劣汰。在市場經濟中,競爭是不可避免的,競爭是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的必要條件,但無序競爭是有害的,社會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而教材總是有相對穩(wěn)定性和滯后性,總是跟不上客觀事物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步伐。解決這一矛盾的辦法就是教師要樹立動態(tài)觀念,不斷更新知識,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如:講到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中的法制與道德建設過程中法制與道德會出現(xiàn)矛盾的問題,我以電視新聞中的案例為例,個體司機在車上與不法分子作斗爭,在客車運行過程中不法分子將車撞翻使乘客身體和心理受到極大傷害,不法分子逃之夭夭,而乘客要求車主索賠高額損失,在這里車主要依法賠償乘客的損失,但是車主見義勇為與不法分子作斗爭又是我們大力提倡的,在這里道德與法制產生了矛盾,這就是我們在當前新形勢下產生的新問題,需要我們不斷加強和完善法制和道德建設。此外,引導學生用辨證的觀點分析“入世”“上網(wǎng)”,既結合了熱點,又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
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
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產生有賴于他們的心理自由,因此,創(chuàng)造性教學必須創(chuàng)設一種民主、寬松、使學生無憂無慮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有安全感,在學生沒有精神壓力下展開認知活動。只有在這種氣氛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才能形成和體現(xiàn),教師要有民主的教育作風,改變教師的絕對權威,允許學生大膽提問,以激勵方式滿足學生的成就感,允許學生在創(chuàng)造性活動中犯錯誤。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研究論文范文二: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途徑和方法
如何將時政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增強教學效果呢?我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探索總結出多種時政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并將其靈活地運用于政治教學中,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一、巧用課前五分鐘
學生先于課前收集時政材料,結合所學知識,由學生輪流進行,利用課堂前五分鐘對收集的時政材料作簡要評敘。實踐證明,這項活動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促使學生主動了解國內外形勢,有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胸懷,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有利于在學生中樹立和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增強社會責任感;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社會現(xiàn)象的判別能力,培養(yǎng)其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的自立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分析時政熱點的同時應加強教師的事先指導,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整合時政與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實現(xiàn)理論與現(xiàn)實、知識與能力的統(tǒng)一,讓學生能夠在演講中切實提高能力,活動的開展才具有真正的意義。
二、貫穿課堂全過程
1.導入新課。利用時政熱點加上恰到好處的設疑往往能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其學習自覺性,啟發(fā)思維,激發(fā)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增強課堂教學的感染力。
2.講授新課。政治學科由于理論性較強,學生往往感覺枯燥難懂,再加上教材列舉的事例往往滯后于現(xiàn)時形勢。如何讓學生對政治感興趣呢?方法之一就是把時政融入課堂,利用青少年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導他們理論聯(lián)系實際。
時政熱點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密切,有些還富有故事性,講述起來形象生動,因此,時政教學為理論與實際架接橋梁,在教學過程中,穿插時事材料,通過把教學內容與時事材料的有機整合,有利于將教學理論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有利于補充和豐富教學內容,使教材與時俱進。如:在講授“影響價格的因素”時,可結合當前房價高漲和國務院新出臺的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政策進行分析,既使學生理解掌握影響商品價格的兩大因素,也對當前的時事政策有了更深的了解,貫徹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
3.練習鞏固。將相關時政資料作為背景材料,設計成習題,讓學生分析,以鞏固知識,了解時事。這也是將時事政治與理論知識相結合的一種常用途徑和重要方法。比如:在鞏固“一分為二”這一矛盾分析方法時,可結合“建國六十周年來,我國所取得的成就和現(xiàn)在存在的問題”這一時事進行習題設計,讓學生在分析中既培養(yǎng)辯證看待問題的能力,也更深刻地了解我國的國情。
三、充分利用課余時間
僅僅利用課堂45分鐘進行時政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多形式地開展活動,讓學生更多地接觸社會、關心社會,培養(yǎng)關注時政的良好習慣。
開展探究性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以某一時事為課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從中發(fā)現(xiàn)新問題,提出新問題,這種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潛能,提高他們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這也是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
舉辦時政專題講座。高中學生對社會熱點事件已有一定的敏感度,教師要善于抓住這一點,及時地捕捉各種熱點,通過時政專題講座的形式為學生作更深入、全面的講述。
利用黑板報,定期出版每周重要的國際國內大事,拓寬學生視野,儲備時政信息。
將時政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既是學科教學的應有之舉,也是形勢教育的必須,更是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淙瞬诺谋匾緩?。只有將時政教育與政治教學有機整合,依托現(xiàn)代教育技術和設備,不斷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徑和方法,才能促使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與時俱進,才能使思想政治課充滿生機和活力!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6.高中思想政治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