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心理學論文參考例本(2)
護理心理學論文參考例本
護理心理學論文參考例本篇2
淺談門診患者心理護理
近年來,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以及西方整體護理模式的引入,重視患者心理需求與心理護理成為了一場真正意義上的護理變革,這變革在我國護 理學 界開始蓬勃興起。 現代 社會 已經進入健康素質迅速提高的新 時代 ,社會對門診醫(yī)療的需求逐漸增大。隨著現代護理模式的轉變,護理服務的對象日趨擴大,門診護理 內容 更加豐富多彩,護理工作逐漸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全面化?;颊邅?醫(yī)院 就診,都是抱著驅除病痛、恢復健康的愿望而來的,因而需要得到醫(yī)護人員對患者角色的認同,希望醫(yī)護人員能了解其病情,同情其疾苦。這就要求門診不僅僅對患者進行病理護理,還要對其做好心理護理和撫慰。準確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動,是實施心理護理的基礎。
1 門診患者的心理護理
門診是醫(yī)院的窗口單位,展現了醫(yī)院服務質量與醫(yī)務人員的精神面貌,直接 影響 醫(yī)院的聲譽和形象以及 經濟 效益。由于工作的性質和特點,門診也是醫(yī)患矛盾的多發(fā)點。為了提高護理質量,減少護患之間的矛盾,門診護士不但要掌握高超的護理操作技術,同時還要具備較好的心理學知識,并將其發(fā)揮到門診護理工作中,把握好患者的心理,更好地為患者服務。門診同時也是患者集中就診的場所,患者因疾病因素、個人素質、經濟狀況、個體心理特征不同,存在明顯差異。門診護士應根據其心理特征、不同的心理需要,給患者以理解、尊重、同情關心。做好門診患者的心理護理是提高門診醫(yī)護質量的最好體現。門診護士要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就必須 學習 現代心理 治療 技術。除了做好說服解釋和安慰患者以外,還應輔以支持療法、認知療法、行為療法、 音樂 療法、暗示療法、生物反饋療法等[1]。
門診患者普遍存在著“早就診,早治療”的迫切心理,急切希望得到醫(yī)務人員的關注、安慰和交流,及時獲得病情信息,對醫(yī)護人員的態(tài)度十分敏感。醫(yī)生和護士的精神面貌、言談舉止、情緒變化等對患者及家屬可產生直接的影響,一名稱職的門診護士不但要具備精湛的技術操作水平,還要具備敏銳的應變能力及解決 問題 的能力,合理疏導患者的情緒,協(xié)調醫(yī)患關系,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就診環(huán)境。
盡管醫(yī)院設有鮮明就診指示標牌,但一般病患者初來到醫(yī)院,面對陌生的就診環(huán)境感到困惑茫然,迫切希望護理人員能適時引導。來院就診者希望對自己所患病痛得到合理解釋。需要更多了解所患病癥的前因后果,治法的確切效果和不良反應。
一般來說,門診病患者焦慮、恐懼心理格外突出,主要表現為緊張煩躁、抑郁不安、容易激惹,有些甚至兼有明顯的神經官能癥癥狀?;颊咭虿〕L幵谇榫w易激惹狀態(tài),常因小事與人爭執(zhí)。因此,護士在施治過程中,講究語言的技巧應針對不同患者、不同病情、不同心態(tài),使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如:安慰、鼓勵、勸說、疏導、解釋或指令等,并使用暗示性語言,通過積極巧妙的暗示,使治療發(fā)揮最好的效用。還要主動協(xié)調,營造溫馨和諧的人際氛圍。如播放輕松愉快,有益于平和心境的音樂,或開設醫(yī)療知識講座等。
除了就診時的焦慮心理,患者還往往表現出較常見的抗拒與依賴的用藥心理。對抗拒用藥心理,必須具體 分析 ,弄清患者抗拒用藥的原因,是不喜歡藥的氣味,還是藥物的不良刺激,或者是藥的療效不佳。清楚地了解原因后,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消除抗拒用藥心理,闡明“良藥苦口利于病”的藥療方針和效果。醫(yī)護人員應盡可能幫助患者解決困難,由于受到“病弱需進補” 理論 的影響,病患常常要求醫(yī)生開些含有人參等補氣血成分的藥,對患者中最多見的這種盲目求補的依賴用藥心理,醫(yī)護人員要指出其危害性,必要時可做適宜的行為阻斷。
大多數的患者剛進入患者角色,行為退化、感情幼稚、依賴心理強、自我控制力下降,表現為恐懼、緊張、焦慮、抑郁等,希望得到醫(yī)生重視,得到醫(yī)術高明的醫(yī)生診治,盡早期確診斷,了解到最佳 治療 方案[2]。并有迫切體驗到治療效果的心理。因而就診時,醫(yī)護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對患者熱情,工作態(tài)度認真負責,問診詳細。查體時神態(tài)嚴肅穩(wěn)定,不可漫不經心閑談和說些與病情無關的事情。需要做輔助檢查時,要講明檢查的目的、意義,并指明去向,消除患者恐懼和疑慮。如果需要檢查的是未婚女性患者,在查體時,多有羞怯心理,女性護理人員應在旁陪伴,做好必要的遮擋,使患者有安全感。檢查結果出來后,對患者做恰如其分的解釋,使患者正確認識和對待自己的疾病,積極配合治療。
2 討論
普通患者了解病情,經過適宜治療,身體很快康復,呈現情緒穩(wěn)定,心情愉快。慢性患者病程長、治療效果差,表現焦慮、憂郁、煩躁不安。疑難患者病情較重,診斷、治療難度較大,表現憂心忡忡。綜上所述,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反應,分別給予相應的心理安慰、鼓勵、支持、暗示、疏導,使患者面對現實,保持樂觀的情緒,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力量?;颊咴诨疾∑陂g,感情敏感,依賴性比較強,希望得到周到、方便、快捷的診治服務,門診護士必須處處為患者著想,用親切和藹的態(tài)度、充滿關愛的語言,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交流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病患者的思想變化和情緒波動,給予恰到好處的心理指導和護理,從而減輕患者的病痛,消除其煩惱??傊?,門診護理人員要善于發(fā)現患者心理特征及 規(guī)律 ,滿足患者心理需要,使患者心情愉快,獲得最佳治療效果。
護士要了解分析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即患者想什么、要求什么、希望什么,把 問題 找準,做到心中有數,為超前服務打下良好基礎。通過超前服務,讓患者能夠處處感受到門診護理人員的溫馨服務。把心理護理有機地滲透到工作中去,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患者將更加滿意,效益也會因之提高。只有正確掌握門診患者的心理特點,做好相應的心理護理,才能真正地做好“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以病人滿意為目標”的整體護理。
[ 參考 文獻 ]
1 周碧蘭.門診護理工作與情商 應用 . 現代 醫(yī)藥衛(wèi)生,2006,14:2219.
2 辛靜.門診患者的心理護理.中華實用醫(yī)藥雜志,2003,3(8):720.
護理心理學論文參考例本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