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學生品德形成過程中的心理教育
時間:
雷立平1由 分享
德育教育可以說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德育教育要貫穿于教師的整個教學過程,教師進行德育教育要了解學生的心理,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才能收到比較好的效果。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的思想品德就是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四個要素構成。學生隨著年齡的變化,他們對抽象理論的接受也會隨之變化,因此,情、意這類能引起學生心理感知的過程就顯得很關鍵了。在德育教育中要提高學生道德認識,激發(fā)學生道德情感,磨煉學生品德意志,按照教學大綱要求,我們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德育教育活動,以增強學生道德形成過程中的心理感知。
心理教育對學生道德行為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我卻發(fā)現(xiàn)孩子們普遍不大敢于和愿意表現(xiàn)自己的長處。叫同學們說說自己的長處,大家都覺得難為情。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可能有以下兩點心理因素:首先是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較高,要求較高,因此,平時的評價負面的較多,造成了許多孩子的自信心不足;其次,學生在接受教育中心中形成了要謙虛的概念,把謙虛與表現(xiàn)自己的長處對立了起來。我在教學中一方面關心學生的生活,為學生排憂解難;另一方面又要了解學生的心理、思想狀況,幫助他們緩解心理壓力,放下思想包袱,正確面對生活,使學生形成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前蘇聯(lián)的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為每一個人培養(yǎng)起善良、誠摯、同情心、助人精神及對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的事物的關切之情等品質(zhì)——這是學校教育的基本的起碼目標。”我在德育教育中由此入手,激勵孩子們?nèi)リP心人,首先是關心母親、祖母、父親和祖父。我不是滔滔不絕地對少年講述那些人所共知而又無人反對的政治概念,而是去和他談那些使人十分激動、使人不能平靜的想法……
將道德教育視為教育的根本也是許多國家的共同選擇。美國當代教育家厄內(nèi)斯特·波伊爾也建議“基礎學校”的道德教育應當教會學生誠實、尊重、負責、同情、自律、堅忍、奉獻等七項美德。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都是一直在學校強調(diào)和實行直接道德教育的國家。如日本現(xiàn)行的中小學課程中直接施行道德教育的課程就有道德課和特別活動時間兩種形式。其中小學、初中的道德課是每學年35課時,特別活動時間每學年35—70課時不等;高中課程中道德教育納入公民課,占公民課總課時的1/3。因此,我在教學中注重提高學生的自尊心;加強學生的自律和自我修養(yǎng);提高學生進行決策、解決道德問題的能力;向?qū)W生傳授積極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等。心理教育指引學生道德行為的正確方向。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我了解到學生仿效老師行為的心理,教師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言行,甚至可能成為學生模仿的標準,教師的道德標準也可能成為學生的道德量尺。
所以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我始終做到身正為范,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要求自己先做到。這不僅僅是在學生面前撿起掉在地上的廢紙、垃圾中表現(xiàn)出來,也不單是在班級衛(wèi)生大掃除中和學生一起努力打掃衛(wèi)生表現(xiàn)出來,而是滲透在生活、學習、活動的點點滴滴中:學生們會從你忙碌的身影、期待的眼神中看到希望,得到鼓勵,獲得啟發(fā),進而激發(fā)起積極向上的斗志。因為他們從老師的言行中知道老師無怨無悔的付出是為了什么。我經(jīng)常這樣告訴學生:“不懼壓力,努力拼搏,化壓力為動力,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是最棒的!”學生們從老師的行動中看到了榜樣的力量,自覺地把它運用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去了。
心理教育可以引導學生正確實踐道德行為。道德的本質(zhì)在于其實踐性。學生道德成熟的標準不在于其道德知識與觀念的多少,而在于其能否對道德行為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推理,能否形成自己的道德原則。現(xiàn)代德育注重個體在德育過程中的主體參與,從而將道德觀念與個體自身已有的道德原則進行比較,接受合理的道德觀念,放棄不合理的道德觀念,并從中獲得一種切身的心理體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德育的實效性。然而,當前我國學校的德育卻過分強調(diào)灌輸和塑造,其深層的理論根據(jù)在于:一是客體論,即將學生單純地看作消極被動的客體,教育者是主體,受教育者只要接受教育者的塑造就可以了;二是灌輸論,即認為道德的本質(zhì)是知識,道德的知識和觀念只要灌輸?shù)绞芙逃叩念^腦中,受教育者就會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個體的知識越多,成績越高,其道德也就越好。這種德育的方式與方法把德育的內(nèi)容課程化﹑知識化,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參與和心理體驗。其結果常常使學生產(chǎn)生兩種傾向:一是所學的道德知識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行不通,使學生把社會復雜化,從而產(chǎn)生畏懼心理,焦慮程度高,易產(chǎn)生社會適應不良問題;二是學生缺乏心理體驗,無法形成道德意志力,常抵擋不住誘惑,反而把一些違反社會道德的行為當作時髦而接受,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由此可見,心理品質(zhì)教育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直接或間接影響學生的道德行為習慣,特別是在當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更要求我們在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切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乘數(shù)效應”,它對學校其他諸教育起著“酵母式”的作用,概括起來有以下三個方面:基礎與中介作用,操作和動力作用,激勵和增效作用。在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作用,這就要求我們不能把學生的所有問題簡單地看成是思想觀念和政治覺悟問題,忽視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要反對一切問題德育化的傾向。
隨著社會的急劇變化,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思想道德問題越來越復雜。在思想道德建設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并正確對待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道德建設的關系,要在正確區(qū)分問題性質(zhì)的基礎上,采用不同的方法有效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因此,在新形勢下,我們既要防止心理問題德育化的傾向,同時也要緊扣二者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在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開辟新領域,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的加速發(fā)展。
心理教育對學生道德行為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我卻發(fā)現(xiàn)孩子們普遍不大敢于和愿意表現(xiàn)自己的長處。叫同學們說說自己的長處,大家都覺得難為情。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可能有以下兩點心理因素:首先是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較高,要求較高,因此,平時的評價負面的較多,造成了許多孩子的自信心不足;其次,學生在接受教育中心中形成了要謙虛的概念,把謙虛與表現(xiàn)自己的長處對立了起來。我在教學中一方面關心學生的生活,為學生排憂解難;另一方面又要了解學生的心理、思想狀況,幫助他們緩解心理壓力,放下思想包袱,正確面對生活,使學生形成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前蘇聯(lián)的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為每一個人培養(yǎng)起善良、誠摯、同情心、助人精神及對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的事物的關切之情等品質(zhì)——這是學校教育的基本的起碼目標。”我在德育教育中由此入手,激勵孩子們?nèi)リP心人,首先是關心母親、祖母、父親和祖父。我不是滔滔不絕地對少年講述那些人所共知而又無人反對的政治概念,而是去和他談那些使人十分激動、使人不能平靜的想法……
將道德教育視為教育的根本也是許多國家的共同選擇。美國當代教育家厄內(nèi)斯特·波伊爾也建議“基礎學校”的道德教育應當教會學生誠實、尊重、負責、同情、自律、堅忍、奉獻等七項美德。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都是一直在學校強調(diào)和實行直接道德教育的國家。如日本現(xiàn)行的中小學課程中直接施行道德教育的課程就有道德課和特別活動時間兩種形式。其中小學、初中的道德課是每學年35課時,特別活動時間每學年35—70課時不等;高中課程中道德教育納入公民課,占公民課總課時的1/3。因此,我在教學中注重提高學生的自尊心;加強學生的自律和自我修養(yǎng);提高學生進行決策、解決道德問題的能力;向?qū)W生傳授積極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等。心理教育指引學生道德行為的正確方向。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我了解到學生仿效老師行為的心理,教師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言行,甚至可能成為學生模仿的標準,教師的道德標準也可能成為學生的道德量尺。
所以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我始終做到身正為范,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要求自己先做到。這不僅僅是在學生面前撿起掉在地上的廢紙、垃圾中表現(xiàn)出來,也不單是在班級衛(wèi)生大掃除中和學生一起努力打掃衛(wèi)生表現(xiàn)出來,而是滲透在生活、學習、活動的點點滴滴中:學生們會從你忙碌的身影、期待的眼神中看到希望,得到鼓勵,獲得啟發(fā),進而激發(fā)起積極向上的斗志。因為他們從老師的言行中知道老師無怨無悔的付出是為了什么。我經(jīng)常這樣告訴學生:“不懼壓力,努力拼搏,化壓力為動力,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是最棒的!”學生們從老師的行動中看到了榜樣的力量,自覺地把它運用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去了。
心理教育可以引導學生正確實踐道德行為。道德的本質(zhì)在于其實踐性。學生道德成熟的標準不在于其道德知識與觀念的多少,而在于其能否對道德行為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推理,能否形成自己的道德原則。現(xiàn)代德育注重個體在德育過程中的主體參與,從而將道德觀念與個體自身已有的道德原則進行比較,接受合理的道德觀念,放棄不合理的道德觀念,并從中獲得一種切身的心理體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德育的實效性。然而,當前我國學校的德育卻過分強調(diào)灌輸和塑造,其深層的理論根據(jù)在于:一是客體論,即將學生單純地看作消極被動的客體,教育者是主體,受教育者只要接受教育者的塑造就可以了;二是灌輸論,即認為道德的本質(zhì)是知識,道德的知識和觀念只要灌輸?shù)绞芙逃叩念^腦中,受教育者就會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個體的知識越多,成績越高,其道德也就越好。這種德育的方式與方法把德育的內(nèi)容課程化﹑知識化,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參與和心理體驗。其結果常常使學生產(chǎn)生兩種傾向:一是所學的道德知識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行不通,使學生把社會復雜化,從而產(chǎn)生畏懼心理,焦慮程度高,易產(chǎn)生社會適應不良問題;二是學生缺乏心理體驗,無法形成道德意志力,常抵擋不住誘惑,反而把一些違反社會道德的行為當作時髦而接受,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由此可見,心理品質(zhì)教育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直接或間接影響學生的道德行為習慣,特別是在當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更要求我們在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切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乘數(shù)效應”,它對學校其他諸教育起著“酵母式”的作用,概括起來有以下三個方面:基礎與中介作用,操作和動力作用,激勵和增效作用。在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作用,這就要求我們不能把學生的所有問題簡單地看成是思想觀念和政治覺悟問題,忽視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要反對一切問題德育化的傾向。
隨著社會的急劇變化,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思想道德問題越來越復雜。在思想道德建設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并正確對待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道德建設的關系,要在正確區(qū)分問題性質(zhì)的基礎上,采用不同的方法有效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因此,在新形勢下,我們既要防止心理問題德育化的傾向,同時也要緊扣二者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在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開辟新領域,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的加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