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文章一生受益的文章
勵志文章一生受益的文章
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我們時常會需要這樣的勵志名言或者勵志文章,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勵志文章一生受益的文章吧,希望能夠?qū)δ兴鶐椭?/p>
勵志文章一生受益的文章:我們這個時代的病
在原始社會,當原始人面對一只忽然跳出的大狗熊,就會瞳孔放大,血壓升高,心跳加速,腎上腺素上涌,拔腿就跑。這是面對危險時人的本能反應,這種情緒叫恐懼。
當代社會,天下無熊,但很多人仍然覺得“熊”在身邊,仍然惶惶不可終日。不論啥時候,總覺得心理發(fā)慌,24小時里,總是莫名其妙會血壓升高,心跳加速,腎上腺素上涌等反應。這種情緒,叫做焦慮。這“熊”,可能是領導含威帶怒的一撇,可能是股票明日可能的漲跌,可能是原油期貨的波動。。。也許什么都沒有,只是你想多了!反正,危險似乎總是無處不在。
焦慮,已經(jīng)成為了我們的時代病!
在歡度國慶的時候,內(nèi)參君聽到了一個不幸的消息:滴滴快車的總裁、柳傳志的愛女柳青,患上乳腺癌。
柳青系“中國IT教父”柳傳志之女,原為高盛亞太區(qū)董事總經(jīng)理,是高盛歷史上最為年輕的董事總經(jīng)理之一。2014年7月正式進入滴滴任COO,今年2月滴滴和快的合并后,柳青正式出任滴滴公司總裁。
柳青曾在3周內(nèi)幫滴滴拉到20億美元的融資。2015年柳青入選《福布斯》亞洲商界權(quán)勢女性的50位榜單,位于2015年值得關注的亞洲女性高管。就在最近,滴滴剛進行一系列的投資,使得滴滴幾乎成為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公司之一。
這位年輕、美麗、能干的姑娘,在事業(yè)上蒸蒸日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fā)展的時刻,得了乳腺癌。
這一切讓人無比難過萬分也感慨!
柳青是一個工作狂。
從高盛到滴滴,一路走來,是柳青近乎變態(tài)的勤奮!
柳青畢業(yè)的2002年,正值互聯(lián)網(wǎng)泡沫破滅,高盛錄取新員工名額從30名縮減到6名,名校生間競爭慘烈。在經(jīng)歷了十八輪面試,才正式入職,成為了高盛亞洲區(qū)最底層的分析師。
24歲時,柳青每天回家照鏡子,覺得自己像42歲。那是她碩士畢業(yè)后剛剛加入高盛的日子。她在香港的長江中心上班,每天大概清早5點下班,緊跟著9點又回來繼續(xù)上班。一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她總會迷迷糊糊地撞進出租車,跟司機說“我要去長江中心”,對方回答“你就在長江中心”;或者說“我要去舊山頂?shù)?rdquo;,那是她的住處,司機回答“你就在舊山頂?shù)?rdquo;。
2014年,36歲的柳青,完成了一個艱難的抉擇。她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跳槽——從高盛亞洲區(qū)董事總經(jīng)理,跳槽到滴滴。
柳青加入滴滴后,一如既往地是變態(tài)的勤奮。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是加入滴滴后,因為周末經(jīng)常開會,見不到孩子,柳青把小孩從寄宿學校轉(zhuǎn)學到公立學校。然而滴滴每天開會仍到很晚,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滴滴團隊想出了一個變態(tài)的方案:每天晚上柳青九點下班,回家哄小孩睡覺,十一點再在她家樓下開會。
柳青是成功的??梢哉f,沒有滴滴就沒有今天的柳青,是滴滴給了她舞臺。反過來,沒有柳青的"舞姿",別人也欣賞不到滴滴奇跡般的騰飛。
外人只會關心你飛得高不高,卻不會關心你飛得累不累。外人只會看到柳青一路的成功,卻看不到成功背后,是柳青精神的焦慮,以及心靈的撕扯。
世上本無工作狂。只是當內(nèi)心焦慮一鞭一鞭抽打你的時候,她無計可施,會像一條掙扎的狗,在最疲憊最勞碌時候,仍然拉著沉重的雪橇前行。
這種焦慮,可能來自父母的期望,來自社會的壓力,來自自我的期許。當焦慮到來時,其實很多的加班加點,只是騙自己:我已經(jīng)努力控制住了一切的不確定性,天下無熊!
這只灰熊,就是不可接受的失敗!
焦慮什么?怕什么?
怕輸,怕成為別人眼里的loser!
工作狂,之所以沒日沒夜加班,其實,往往只是一種逃避,對失敗可能性的逃避!
柳青說了:“這個階段的我,其實是為了忙而忙。”
同時,作為一個女人,特別是中國的女人,她又無法逃避傳統(tǒng)的家庭倫理。在事業(yè)和家庭的平衡的平衡中,柳青呈現(xiàn)出一種撕裂的狀態(tài)。因為陪伴家人時間過少,柳青自己常常而被負罪感包圍,甚至得出結(jié)論安慰自己:“罪惡感是影響人類生產(chǎn)力進步最大的阻力之一”。
拉下女強人的面紗,柳青其實是一個很疲憊很無奈很焦慮的女人。
柳青的焦慮,幾乎是宿命的。因為她的人生,剛好是一個三重轉(zhuǎn)型疊加的人生。
從社會的環(huán)境看,中國轉(zhuǎn)型期的社會,這個生機勃勃但草莽初創(chuàng)的社會,給予了人無窮的機遇,同時也因為其尚未定型,給予了人們巨大的不確定性的挑戰(zhàn)。
從家庭的環(huán)境看,是富二代的轉(zhuǎn)型。柳青的父親是柳傳志,這個神一般的人物,給了柳青激勵的同時,很可能也給了柳青投射巨大的陰影。有出息的富二代的選擇,要不就是另辟蹊徑得到成就感,比如從事藝術(shù)、政治、科學等其他領域。要不,就是賺更多的錢,作出比第一代更大的企業(yè)。
超越柳傳志,是父親對自己的期許,是一個家族的厚望,也是柳青內(nèi)心里時刻鞭打自己的一把鞭子。
從個人的環(huán)境看,這時一個乖乖女壓迫自己向女強人方向的轉(zhuǎn)型。柳青其實是一個善良的女孩,“她能感知到周圍人心里的一舉一動,看到你的喜怒哀樂、你的顧慮、你的恐懼。她真心知道你的需要。”
有焦慮癥和抑郁癥的人,往往是最善良的人,她們不是食肉動物,其實是食草動物。她們奔跑的動力,不是來自獵取獵物,相反,是為了避免失敗成了被吞噬的獵物。柳青從外資到本土企業(yè),從高盛到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這些轉(zhuǎn)型的壓力,壓在這么一個內(nèi)心細膩的女孩身上,壓力往往得到了放大。
柳青絕對不是一個人在焦慮。
整個中國,似乎都處在焦慮之中,心神不寧,彷徨不定,憂心忡忡。太多的中國人,被焦慮的鞭子抽打著,瘋狂的奔跑,最后跑得忘掉奔跑的目的,忘掉了出發(fā)的初心。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不確定性太多了。這是一個風險社會,有著一種廣泛的心神不安和精神不定。緊張心理狀態(tài)在社會不同階層彌漫。
我們這個時代的成功學,也讓無數(shù)人的人生理想和人生趣味,被不自覺地套上了枷鎖,誘惑著,享受著,卻又焦慮著,失落著。
在這么一個幾乎所有人都焦慮的社會,成功可能并不是最匱乏的,幸福才是!最著名的失眠者崔永元這樣描述:“失眠的人表現(xiàn)出雙重人格,當著人春風撲面,獨自時形影單吊。睡不著的時候就是一腦子事。問題的癥結(jié)在于,事不算大,因為睡不著,把事想大了。”
柒
今天最糾結(jié)和最后悔的人,可能是柳傳志了。他也許后悔,當初不該讓自己女兒接觸那么多商界的人;他也許后悔,不該將成功的價值標準灌輸給孩子。“悔教夫婿覓封侯”,今天,在這位老人老淚縱橫的時刻,他也許“悔教兒女創(chuàng)大業(yè)”。
多年后,當轉(zhuǎn)型的狂風暴雨停歇,當成功學的價值迷霧漸漸消散,人們回過味兒來,可能會更加領悟,一個人,當他被擲入這個世界,他應當怎樣更好地度過這一生。
最后,祝福柳青早日康復,實現(xiàn)她的夢想!
辛苦努力打拼的人們啊,請千萬別忘了愛自己!
勵志文章一生受益的文章:有一件溫暖的小事,叫陪你吃飯
文|尚軍
我一個朋友,有一個保持了多年的習慣,不管多忙,每個月一定要跟兩個最好的朋友吃頓飯。菜品怎么簡單都好,哪怕只是一碗雜醬面。
其實,要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約著見一面,吃頓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自己就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跟幾個朋友約吃飯,每次微信上都說,什么時候約著一起去啊。對方回,好啊好啊???ldquo;什么時候”真的就成了一個未知數(shù)。有那么一天,訂好了桌子,信誓旦旦地要去赴約了,碰巧領導臨時讓你加班,說好的聚餐就又耽擱了下來。
我問那個朋友,你是怎么堅持那個習慣的?或者,時間久了,這種習慣會不會就變成了一個形式?
朋友說,“我一直覺得,朋友圈再多點贊,也不及和朋友吃碗面條?,F(xiàn)代科技是很發(fā)達,可是,畢竟不如面對面來得溫暖。熱氣氤氳中,朋友見面聊天,相談甚歡,還一眼就能看出你胖了,他有黑眼圈了,看你不太開心啊……這些真不是在冷冰冰的電腦或者微信背后能夠感知到的。”
那么,你有多久沒跟家人朋友一起吃頓熱氣騰騰、推心置腹的飯?
我第一次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并且覺得跟家人朋友吃飯原來是件如此正式、需要慎重作答的事,是在去年。
那次,我代表公司去外地出差,跟另一家公司商討合作協(xié)議的細節(jié)。那天的會議一直開到凌晨五點,依然有許多細節(jié)沒有達成共識,于是決定回房間休息三個小時,然后再議。對方項目團隊里一個30出頭的小伙子,立馬收拾東西,急匆匆地要往家趕。
“就在旁邊的酒店湊合一晚上吧。”他的同事說,“你這路上往返就得兩個小時呢。”
他笑著搖搖頭,打個出租車走了。
他趕在老婆起床前到了家,輕手輕腳做好了早餐——她最愛吃的三鮮面,外加一片烤面包、一個荷包蛋。兩個人迎面對坐,笑意嫣然,邊吃邊聊些工作、生活上的瑣事。等她吃完,他麻利地收拾完碗筷,在八點鐘前又回到了會議室。
中午開完會,正好跟他一起下樓去自助餐廳,于是就聊起來。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釋說,這幾天老婆身體不太舒服,請假在家休養(yǎng),而他工作這么忙,晚上回到家,老婆都睡了,所以,陪老婆吃頓早餐,是他們一天惟一能說會兒話的時間。他不想錯過。
我問:“你們是剛結(jié)婚不久嗎?還處在新婚甜膩的階段。”
“不是,我們認識十多年了,結(jié)婚五年,孩子兩歲。”
我有些詫異了。這樣的狀態(tài),按理說,不太會這么在意一頓飯要不要在一起吃的啊。
小伙子說,之前其實也不這樣。在那半年前,他得到老板賞識,升了職,從此似乎每天都有寫不完的項目計劃,見不完的客戶,接不完的電話,回不完的郵件。早上天不亮就出門,披星戴月回家,早就成了常態(tài),往往連周末都會搭進去。
連軸轉(zhuǎn)了幾個月,有一天,突然覺得心慌乏力,站不起來,眼前一黑,就那么倒在了電腦旁。同事趕緊扶他躺下,又打了急救電話,送到醫(yī)院一檢查,原來是心臟累出了毛病,這下不得不休息了。
養(yǎng)病期間,父母過來照顧他,每天換著花樣兒做他愛吃的。老婆給他送到病房來,就坐在床邊,看著他慢慢吃完。
“我那會兒就在想,假如當時有個好歹,醒不過來了,我最遺憾的是什么。有一個項目沒有爭取下來?最想要的那輛車終于還是沒有攢夠錢買?說好的換個三居室,結(jié)果還是只能擠在50平的蝸居里?都不是!”他說,“我竟然覺得好久沒有跟家人吃一頓像樣的飯,怎么那么讓人難受呢?”
于是,他開始重新思考人生如此匆忙的意義。現(xiàn)代社會,越來越多元,包容性也越來越強,可對于成功的衡量標準怎么還是那么單一?考上名校,有份高收入的工作,開著好車,住著豪宅,的確是人生贏家。但能陪伴在家人身邊,能常常跟他們踏踏實實地吃頓飯,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我想起另一個朋友,被單位派駐國外兩年。任期結(jié)束前,領導找他談話,問他是否愿意再延一個任期。他開始糾結(jié),駐外的好處是,收入比在國內(nèi)高不少;劣勢是,特別忙,并且由于時差的關系,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他還在睡夢中,國內(nèi)的電話又打來的情況。但他想著,不如趁自己還年輕,多賺些錢吧。情感的天平就這樣傾向于再在國外呆兩年。
他回國休假那天,一進家門,就看到飯桌上擺著一大碗山藥燉羊肉。爸媽一個勁兒地讓他多吃,說有養(yǎng)胃的功效。他這才想起來,有一天,他在朋友圈里發(fā)了一條狀態(tài),說因為加班,生活不規(guī)律,胃不好了。父母的電話、老婆的電話,很快就打了過來。他應付了兩句,趕緊又投入到工作中。沒想到,家人一直惦記著,知道他一個人吃不好飯,就希望他回家時,能幫他好好調(diào)理調(diào)理身體。
這種久違的溫暖,讓他回憶起過去——上學那會兒,每天早上出門之前,媽媽都問他今天想吃點什么;剛結(jié)婚那會兒,一有空閑就跟老婆手牽著手去菜市場;離開家了,每年春節(jié)前,媽媽老早就開始張羅他愛吃的東西,盼著他回來??墒牵裁磿r候,我們忙得忘記了那些溫暖,忘記了那些期盼,忘記了那些陪伴。
家人那么愛你,如果你忙得連吃口熱飯的時間都沒有,他們會心疼的。如果他們準備好一大桌子你喜歡的飯菜,你卻忙得沒時間回家,他們會失望的。如果你愛的家人一直生活在心疼和失望中,你再努力奔忙,又有多大意義呢?
就因為那碗羊肉,他決定不再延期。他說,年輕人要拼搏要奮斗,這沒有錯。但我們是不是常常以此為借口,過度犧牲了陪伴家人的時間?我們有各種各樣的理由,等忙完這個項目再說,等熬到下個月再說,等賺到這筆錢再說……等來等去,你發(fā)現(xiàn),有很多事情,如果今天不去做,可能就再也來不及了。
之前看過一個公益廣告,一個孩子費力地用筷子夾菜,夾不起來,急得大哭,終于吃到嘴里,就破啼為笑;大人還沒坐齊,一個孩子就拿著筷子想去夾菜,被爸爸阻止,直到長輩先開動,孩子才能伸筷子;一個年輕人過年回家,跑到廚房看老媽做飯,老媽夾起一塊肉就塞到兒子嘴里;一個老漢獨自在家過年,鄰居叫他一起吃團圓飯,他有些不好意思,鄰居熱情地說,“就是多雙筷子嘛”……
為什么一雙筷子能寄托中國人那么多的情愫?這其中,有文化的淵源,有家風的傳承,更滿含對闔家團圓、彼此陪伴的祈愿。
而現(xiàn)在呢,越來越多的人離開家鄉(xiāng),交通是越來越方便了,可回家的路,卻怎么越走越長了?通信也越來越便捷了,可是,我們見面的時間怎么反而越來越少了?我們一起吃頓飯,怎么就變得越來越難了?
我知道,你很忙,是為了給自己和家人更好的未來。
只是,不要讓忙,成為不好好回家吃飯的理由。
不要讓電子產(chǎn)品,沖淡了我們渴望彼此陪伴的溫情。
我知道,你真的很忙,你有那么多事需要去處理。
但是,有一件小事,叫陪家人朋友吃頓飯,那么溫暖,你一定不要錯過。
勵志文章一生受益的文章:雖說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作者:瑋夫雯斯基
“時間很久了,久到我都厭倦了自己。可是我想不明白他為什么要這么對我,我的心里堵得難受,覺得過不去了。”
一個失戀的朋友在我的一篇文章下面評論,記得當時我并沒有回答,因為關于失戀的許多,在文章里已經(jīng)回答了,而現(xiàn)在,我想說的是意外。
譬如,我那么愛你,而你卻不愛我。或者,我們?nèi)绱讼鄲?,而你突然就不愛了。又或者,說好了在一起到永遠,然后有一個人要先走。
最后你搞懂了在愛情里大家都容易昏頭轉(zhuǎn)向,情話動聽,卻不能夠字字句句全部當真。
或許,誓言終究食言。
但是,明明工作如此努力,情況卻越搞越糟,如此執(zhí)著于夢想,它卻越來越遠?;蛘?,明明付出了所有,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最后卻一無所得。又或者,明明每天鍛煉,注重養(yǎng)生,卻與絕癥結(jié)緣。
這回,希望變成失望。
俗話說:苦心人,天不負。可是為何有時苦求而不得,有時天道不酬勤。既然佛家有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墒菫楹斡袝r壞人趾高氣昂,好人卻心灰意冷。
你開始懷疑,開始怨恨,開始百思不得其解。
你可以安慰他人,這不過是個意外。可是,當意外降臨到你的身上,你卻說,老天怎么如此不公,為何我會如此倒霉。
其實,意外并沒有放過任何一個人。
我們都曾歷經(jīng)失望。所以,我們才說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還有許多。
可是,很多時候,我們都并不能接受,比如接受“世事不如人愿”,接受“付出沒有回報”,接受“好人不得好報”,接受“一切瞬息萬變”。
又或者,遭受各種意外侵襲之后,我們開始陷入焦慮與絕望,然后開始不得不去接受,認為既然如此,那就如此,世事如此糟心,努力毫無作用,一切無從更改,失望變成絕望。
通常人們愿意相信有其行事規(guī)律,有其自然法則的一切,事實上,人們更加傾向于去相信“世事如我所愿”,甚至“世事必須如我所愿”,于是,一旦意外來臨,立馬兵荒馬亂,煩躁不堪。
因為我們都是潛在的完美主義者。
我們想要絕對公平,我們要求完美。所以難以接受意外的出現(xiàn),也不愿讓自己在未知世界冒險。即便我們清楚世事難料,然而就是想不通,做不到。
譬如文章開頭所說:他為何如此對我?
我們對一個人好,但是不能要求他一定也會對你好。
我們付出全部努力,但是不能要求結(jié)果一定如你所愿。
但這并不代表,我們要放棄去對一個人好,如果你希望他也會對你好的話。也不代表,我們要放棄努力,如果你希望得到一個好的結(jié)果的話。因為,就概率上而言,只有當你對一個人好,他才會給予你同樣的反饋,只有當你付出了努力,才有更大的可能得到你想要的結(jié)果。
我說的不是“一定”,而是“更大的可能”。
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創(chuàng)立的理性情緒理論闡述過這樣一個觀點,人所有的不良情緒并不是源于事件本身,而是來自于對于事件不合理的評價。
比如,“一定”,“必須”,“非好即壞”的二分法容易讓我們陷入“絕對化”的困境之中,從而關閉了對于世間廣為存在的其他可能性的寬容和接納,讓自己成為一個非此即彼的封閉的人。
我曾給我的學生講過一個故事,一個男人騎著摩托車在山路上顛簸,想要快點趕回家中,不料意外來臨,摩托車在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山路上無故熄火,實在糟糕透頂,他得推著沉重的摩托車夜行趕路。
他內(nèi)心各種情緒翻滾,對前兩天為他檢查車況的小伙火冒三丈,對自己目前的處境郁悶不已,想到不能及時趕回家中與妻兒團聚而焦急萬分,他一路抱怨,罵罵咧咧,萬分疲憊地回到家后,和妻子吵,與孩子鬧,真是讓人煩躁的一天。
其實一切可以不這樣。
另一個他走著走著發(fā)現(xiàn),周遭景色竟然如此迷人,白天疲于奔命的他從未有時間如此靜靜欣賞這段回家的路,月明星稀,樹影重疊,鳥語蟲鳴,曲徑通幽,野花野草隨風飄動,此刻萬物靜謐無語,真美啊,他感慨。他一路推著車,哼著小調(diào),回到家后,貼心的妻子端來一碗熱湯,可愛的孩子拿著他買的小玩意兒開心地蹦蹦跳跳。
一切重歸美好,那些糟糕的情緒早已一掃而光。
還是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他曾因腎炎在童年時期九次住院,19歲并發(fā)腎性高血壓,40歲時患糖尿病,但是,疾病并未使他陷入絕望與悲傷,“理性情緒理論”是他一生自救救人的法寶,他合理的詮釋生活中的種種意外和不幸,積極樂觀,博學幽默,精力充沛,助人無數(shù),成為在心理咨詢與治療領域內(nèi)著作最為豐富的作者之一。
然而有多少擁有健康的軀體的人卻身陷迷茫不安而悲觀絕望呢?
面對無處可躲的意外,失望一定會有,然而如何詮釋失望,才是我們解決問題的關鍵。
失望可以變成絕望,也可以變成希望。如果我們可以學會更為合理的去解釋和接受意外的發(fā)生的話。
事實上,佛家并未說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不過是世人的美好夙愿而已。
佛陀在四諦之中所說的是,諸行無常;世間萬物,緣起緣滅,因果輪回,變幻不定。只有當你放棄我執(zhí),接納世事的因緣變幻,才能讓自己得以解脫。
這種對于無常的接納,并不是讓我們放棄努力和改變,而是讓我們通過更加開放的姿態(tài)去接受生命本身的多樣與無限的可能。
羅素先生說過,須知參差多態(tài),方是幸福本源。世間沒有事情是“理所應當”的,所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健康的身體,心動的愛人,豐富的物質(zhì),美好的生活自然值得追求,但是,這一切絕非理所應當必然而然,所以,我們也要能夠坦然面對得不到與失去,反過來想,正是因為可能得不到和失去,在擁有的時候,我們才會懂得倍加珍惜,也會愈發(fā)努力去追求與爭取。
只有我們可以接受意外,理性地處理失望,我們才能無所畏懼、銳意進取,同時也能從容淡定,去留無意。
才可以真正地做到:盡人事,盡人事,再盡人事,而后聽天命。
既然命中注定,意外來臨,所以讓我們坦然面對希望的破滅,正是因為希望的破滅,它便永遠地留在了過去,而在破滅的希望里,新的希望總能涅槃重生,倔強生長,除非你自己放棄。
看了“勵志文章一生受益的文章”的人還看了:
5.人生各有各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