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必看的中國文學經(jīng)典排名
中國的文學是很豐富的,有很多經(jīng)典的優(yōu)秀文學書籍,我們的人生中也需要閱讀一些文學書籍來提高自己的文學水平。下面是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黻P于人生必看的中國文學經(jīng)典,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人生必看的中國文學經(jīng)典
01《一句頂一萬句》
劉震云
豆瓣評分:8.6 (16985人評價)
兩個情投意合的人,就算是說了一句話也頂?shù)蒙锨f句話;
兩個人要是不走心,說上一萬句話也不管用。
劉震云在書里寫的就是這樣的故事:
過去,孤獨無助的吳摩西失去唯一能夠“說得上話”的養(yǎng)女,為了尋找,走出延津;
現(xiàn)在,吳摩西養(yǎng)女的兒子牛愛國,同樣為了擺脫孤獨,尋找“說得上話”的朋友,走向延津。
為了能和別人“說得上話”,書里的每一個人,不論是高高在上的縣長、鎮(zhèn)長,還是老師、理發(fā)師、屠夫、染坊工等尋常百姓,幾乎都苦了一輩子。
然而孤獨,卻始終如影隨形。
小編認為,劉震云在書中寫下的這一串“無人可說”的眾生孤獨,本質上寫的也是屬于我們的孤獨,那是一種世代相傳的中國式孤獨。
02《邊城》
沈從文
豆瓣評分:8.6 (68952人評價)
幾乎每一個看過這本書的人,都對沈從文筆下的邊城產(chǎn)生了無限的向往。
而這種向往,很多人在翻開書的那一刻便產(chǎn)生了。
書一開始,沈從文便用寥寥幾筆將湘西的青山、綠水、游魚展現(xiàn)在了我們的眼前,緊隨其后的是一個堅持不要過渡錢的老船夫和一群堅持要給過渡錢的渡客。
在這一予一拒間,湘西這片土地所承載的質樸民風躍然紙上。
而在這民風的孕育之下,是一段沒有結局的凄美愛情。
碼頭船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同時愛上了擺渡人的外孫女翠翠,他們愛得純粹、真摯, 然而直到最后,他們兩個卻誰也沒能陪在翠翠的身邊,留下翠翠一人苦苦等待。
雖然故事以悲劇收場,但當你沉浸在沈從文的文字之后,小編相信,你會感受到這世間最善良的人性和最純凈的心靈。
03《兄弟》
余華
豆瓣評分:8.5 (10044人評價)
余華,應該是當代作家中,擁有最多讀者數(shù)量的作者之一。
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編曾推薦過他的《活著》《許三觀賣血記》,而今天,小編推薦的是他的另一部作品——《兄弟》。
顧名思義,這本書講述的是江南小鎮(zhèn)中一個重組家庭里兩個兄弟的故事。
這對兄弟,一個叫李光頭,一個叫宋鋼。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兄弟倆相依為命,患難與共。
然而,當他們終于渡過難關,迎接他們的卻是一個倫理顛覆、浮躁縱欲的荒誕時代,而他們兄弟之間的感情也因為一個名叫林紅的女子的出現(xiàn),徹底破裂。
在這個故事中,余華用一對兄弟的無常人生折射出了兩個時代的巨大變遷,而在這激烈的變遷中,小編卻像是經(jīng)歷了一場悲壯的戰(zhàn)爭,久久不能平息。
04《呼蘭河傳》
蕭紅
豆瓣評分:8.8 (16113人評價)
這本書的作者蕭紅被譽為“民國四大才女”之一,魯迅曾評價她為“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而這本《呼蘭河傳》,是她的代表作。
在書中,蕭紅對自己的童年進行了一個客觀的回顧。
和她坎坷的成年不同,蕭紅的童年是快樂的,她家的大花園,見證了她和祖父度過的美好時光,他們一起鏟地、澆菜、摘黃瓜……從祖父身上,蕭紅得到了極大的溫暖和愛護。而在童年之外,蕭紅勾勒的,還有那座灰色的呼蘭河小城。
這座小城并不繁華,而人們活著的目的也都很簡單,就是為了吃飯穿衣。
通過對一個個畫面、人物、悲劇的真實記錄,蕭紅為我們描繪的是一副清晰的呼蘭河城社會群像。
小編認為,蕭紅在生命盡頭寫下的這本《呼蘭河傳》,是她與過去美好舊時光的告別,也是她對活過的故鄉(xiāng)和世界的平靜告別。
優(yōu)秀的中國文學經(jīng)典
《紅高粱家族》
莫言
豆瓣評分:8.3 (2200人評價)
“高密東北鄉(xiāng)無疑是地球上最美麗最丑陋、最超脫最世俗、最圣潔最齷齪、最英雄好漢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愛的地方。”
小編記得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描述時,便被莫言深深地給吸引住了。
而莫言也果然沒有讓小編失望,在這片神奇的高粱地上,他讓小編看到了一個個熊熊燃燒的火紅靈魂。
其中小編印象最深的便是“我”的奶奶戴鳳蓮。
奶奶在她十六歲的時候,因為曾外祖父的貪財,被迫嫁給了一個麻風病人。
然而在那個思想落后的20世紀三四十年代,奶奶并沒有接受命運給她的安排。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幸福,她沖破了世俗倫理給予她的種種枷鎖,公然地和爺爺在生機勃勃的高粱地里野合。
那一刻,小編被震住了,在奶奶身上,小編看到了一顆蔑視人間法規(guī)的不羈心靈,正赤裸裸地炫耀著它追求自由的高貴姿態(tài)。
文學經(jīng)典《邊城》介紹
邊城是沈從文(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優(yōu)秀的抒發(fā)鄉(xiāng)土情懷的中篇小說。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zhèn)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yōu)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qū)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凸顯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凈。它以獨特的藝術魅力,生動的鄉(xiāng)土風情吸引了眾多海內(nèi)外的讀者,也奠定了《邊城》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特殊地位。
2017年1月,2017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發(fā)布,《邊城》納入北京高考必考范圍。
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邊,住著主人公翠翠和她爺爺老船夫。茶峒城里有個船總叫順順,他有兩個兒子,老大叫
天保,老二叫儺(nuó)送。端午節(jié)翠翠去看龍舟賽,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儺送,儺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儺送的兄長天保也喜歡上了翠翠,并提前托媒人提了親。天保告訴儺送一年前他就愛上了翠翠,而儺送告訴天保他兩年前就愛上了翠翠,天保聽了后也吃了一驚。然而此時,當?shù)氐膱F總以新磨坊為陪嫁,想把女兒許配給儺送。而儺送寧肯繼承一條破船也要與翠翠成婚。
碧溪邊只聽過一夜儺送的歌聲,后來,歌卻再沒有響起來。老船夫忍不住去問,本以為是老大唱的,卻得知:唱歌人是儺送,老大講出實情后便去做生意。幾天后老船夫聽說老大坐水船出了事,淹死了……
碧溪邊只聽過一夜儺送的歌聲,后來,歌卻再沒有響起來。老船夫忍不住去問,本以為是老大唱的,卻得知:唱歌人是儺送,老大講出實情后便去做生意。幾天后老船夫聽說老大坐水船出了事,淹死了……碼頭的船總順順因為兒子天保的死對老船夫變得冷淡。船總順順不愿意翠翠再做儺送的媳婦。老船夫只好郁悶地回到家,翠翠問他,他也沒說起什么。夜里下了大雨,夾雜著嚇人的雷聲。第二天翠翠起來發(fā)現(xiàn)船已被沖走,屋后的白塔也沖塌了,翠翠去找爺爺卻發(fā)現(xiàn)老人已在雷聲將息時死去了…… 老軍人楊馬兵熱心地前來陪伴翠翠,也以渡船為生,等待著儺送的歸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