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啞女孩勵志故事
因為聾啞,他們都是不幸的,但因為相愛相伴,他們又是幸福的。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聾啞女孩勵志故事,供大家參閱!
聾啞女孩勵志故事1
在她看來,因為有了丈夫的遮風擋雨,生活便不再苦不再難;在他看來,因為有了妻子的相依相伴,生活才更精彩,創(chuàng)業(yè)才更有勁頭。
因為聾啞,他們都是不幸的,但因為相愛相伴,他們又是幸福的。他們在解放西路上開辦了一爿小小理發(fā)店,十多年來,他們一起攜手幸福走過。
外觀上看,西門的這家大眾理發(fā)店與別的理發(fā)店沒什么兩樣,唯一不同的是,每個進店的顧客,都要在店主準備好的一本筆記本上寫下自己需要服務的項目。原來,理發(fā)店的主人是一對聾啞夫婦,男的叫高圣斌,女的叫董珍珍。店雖小,但生意卻非常紅火。十多年來,夫妻倆用嫻熟的技術和熱誠的服務留住了顧客。
近日的一個下午,記者慕名走進了這家理發(fā)店,比劃著手勢說要采訪他們。正在忙碌的高圣斌,一手高高地舉著電吹風,一手遞過一本本子塞到記者手中。這是一本工作筆記,只見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對話記錄: “你需要做什么發(fā)型”、“我想剪個頭發(fā)”; “您刮胡子不”、 “算了,這次暫時不刮了”…… “平時我們來理發(fā),就是靠著這個本子和他們交流的。”一位正在理發(fā)的顧客告訴記者。
今年42歲的高圣斌已有20多年的理發(fā)經驗了,顧客這么評價他: “高師傅理發(fā)有三個特點,剪得仔細,洗得輕柔,刮得舒服。而且服務周到,待人熱情,收費低,一般只收5~8元。”( 勵志天下 www.lizhi123.net )
高圣斌告訴記者,他們夫妻倆的殘疾都不是天生的。小時候的高圣斌也是個健康活潑,口齒伶俐的孩子,但3歲那年,老天對他開了個殘忍的玩笑:因為生病,打針輸液用藥過量導致聽力完全喪失,3歲的他本來就不會說太多的話,加上聽不到外界的聲音,更加無從開口學說話了。就這樣,高圣斌無奈地走進了一個無聲的世界。妻子蕙珍珍聾啞的原因也和他差不多。
高圣斌16歲那年從嘉興聾啞學校畢業(yè)后,開始拜師學藝,從事理發(fā)行業(yè)。通過近2年的學徒,他不但掌握了技術,也有了一定的積蓄。就這樣,他開始了創(chuàng)業(yè)生涯,開辦了一家屬于自己的理發(fā)店。
高圣斌的愛人董珍珍是他在聾啞學校讀書時同學。兩人從相識,到相愛相知相結合,這對聾啞夫妻相伴著一起走過了十多年的風風雨雨,如今他們的兒子都已經14歲了,一個健康陽光的少年,會說會唱,還懂手語。他在店里的作用還真是不小,不僅能幫爸爸媽媽接電話,還能替前來理發(fā)的顧客做翻譯。他驕傲地告訴記者: “我是爸爸媽媽的耳朵,是爸爸媽媽的嘴巴,我會和爸爸媽媽一起努力,把我們的理發(fā)店越辦越紅火,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一旁的高圣斌夫婦雖然聽不到聲音,但他們明白兒子在說什么,他們憐愛地看著兒子,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聾啞女孩勵志故事2
與楊麗萍演繹的《雀之靈》不同,聾啞藝術家邰麗華創(chuàng)造的是一只清麗、溫婉,總在不經意間為人們綻放無比絢爛之后又在剎那間將一切歸于平淡的人間之鳥。這位年僅25的姑娘,是在沒有任何音樂和節(jié)拍的情況下演繹動人神韻的。舞蹈,對于她來說,是兒時的嬉戲,是精神的寄托,是感受這個世界的特定方式,更是重新定位人生的砝碼。她將自己變成一只旋轉的陀螺,24小時中除了吃飯和睡覺,其它時間都在舞蹈。音樂是舞蹈的天然催化劑,正是靠著音樂的刺激,舞蹈家們才將自己所有對音樂的感受,表現為軀體的流動。對于處于無聲世界的邰麗華來說,要讓舞蹈和節(jié)拍完全合上,唯一的方法就是記憶、重復、再記憶、再重復。她用心去伴奏,她要用身體的舞蹈和心中的音樂去膜拜生命。
1992年10月,意大利斯卡拉大劇院舉辦了被稱為藝術盛會的“無國界文明藝術節(jié)”,應邀演出的都是當今世界上舞蹈界的超級明星,邰麗華作為唯一的殘疾人舞蹈家,表演了極具東方情調的舞蹈《敦煌彩塑》,引起轟動。2000年9月18日,富麗堂皇的紐約卡內基音樂廳,邰麗華又以充滿激情的舞蹈,贏得了觀眾,觀看演出的還有本屆聯大主席和眾多聯合國高官以及43個國家駐聯合國使團的官員。
邰麗華以其“孔雀般的美麗、高潔與輕靈”征服了不同膚色的觀眾。她憑著自己對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成了我國唯一一位登上世界兩大著名“藝術圣殿”的藝術家。
聾啞女孩勵志故事3
事情過去了一個多月,還是忘不了她的點點滴滴,她渴望的眼神。
作為一個記者,見的事多了,但遇到了這個孩子,就希望能為她做點什么,讓她從無聲的世界,黑暗的世界走出來,她的命運應該可以是另一番樣子。
7月24日,中央電視臺在河南信陽新縣做“重訪大別山,建設新農村”大型活動,受報社委派,我到了大別山腹地。
發(fā)現這個孩子,是很偶然的。
當地的一個鄉(xiāng)長說,我那兒有個聾啞孩子,很聰明,漂亮,她為什么不會說話,是不是耳朵有什么毛病,你能不能帶到大城市檢查檢查,不然,她一輩子就慘了,大概就這意思。
于是,到了孩子的家。
孩子的歷史很辛酸,是個棄嬰。孩子的父母不能生育,別人生了個女孩,就晚上放他家門口,他們就要了,到一歲時,才發(fā)現孩子聽不見。
孩子的親生父母不知道是誰,他們并不知道孩子是聾啞人,在農村,第一胎是女孩的,往往扔了。
在農村,聾啞孩子沒什么稀奇,也沒什么“新聞價值”。
但看了這個孩子,還是震動了。
這個孩子沒上學,她長大了,看到同村的小朋友背著書包上學,書包里是課本,作業(yè)本,筆。
她感覺這肯定有用,她就把小朋友不用的課本要來,用筆抄寫著課本,語文,數學,等等。
抄了6本。
孩子寫字非??欤謱懙囊膊诲e,像是小學三四年級的水平。
我寫了一行字,“叔叔喜歡你”,她拿筆快速的在我寫的字下,寫下了“叔叔喜歡你”,然后得意的看著我,好像是,你會這個,我也會。
我明白,他不知道字的意思,抽象的字,和現實的世界,她無法建立聯系。
我寫了樹,她重復的寫了一遍。我指著身邊的樹,她搖頭。她寫的“樹”和身邊的樹,是毫無關系的。她寫字,似乎更應該是畫畫,筆畫不正確,只是畫下來。
那一瞬間,我想到了海侖凱勒,她的老師蘇利文教會她無數單詞,但她不知道意思,只是偶爾的,冼手的時候,水從海倫手上流過,老師在她身上不停的寫著“WATER”,猶如黑暗夜空的一道閃電,又盲又聾又啞的7歲的海侖明白了,老師讓她寫的WATER就是從手上流過的溫柔的液體。
我倒了礦泉水,在紙上寫”水“,這個孩子開始思考,經過啟發(fā),她知道了”眼睛“”耳朵“等等簡單的實物與文字的對應關系。
聾啞的姑娘叫汪頌玲,他的養(yǎng)父在這個春天過世了,母親仍是同樣的病,現在喘氣都困難,時日無多。
她媽媽答應我?guī)绞〕青嵵?,到醫(yī)院檢查,是不是哪兒有毛病。
媽媽說,孩子在四五歲時,發(fā)現自己不會說話,以為是嘴的毛病,急的時候,打自己的嘴,打的嘴流血。
7月28日,帶孩子到了鄭州,找到了河南省康復研究中心。
在這里,我明白了很多不明白的東西。
專家說,聾啞孩子,其實都是因為聽不見才啞的,發(fā)音器官沒問題,也就是說,所有的聾啞孩子都可以說話的。但最好是7歲以前,7歲后,發(fā)音器官漸漸退化,到了14歲,就不行了,只能學啞語了。
至于致聾的原因,幾乎都是藥物,孩子幼小時,感冒發(fā)燒,醫(yī)生打慶大霉素,青霉素等等,這些藥物,對有些孩子就造成致聾。至于為何有的孩子沒事,有的孩子出事,目前還不清楚,但國家從2000年始,已經停用慶大霉素。
在中心,測試了孩子的聽力。
情況不太好,兩個耳朵不一樣,高頻音損失嚴重,但還不是最壞。
可憐的孩子,長期沒聽到聲音,聽到聲音時,很恐懼,不舒服,不停地想把聽音器拔下來。
專家說,孩子聽到的聲音,都是”噪音“,對她來說,她感到極端不舒服。
因為還有殘存的聽力。專家說,專門為她配付數字的助聽器,聽力就可恢復到正常標準,像常人正常說話的聲音,她是可以聽到的,她能聽到,經過康復訓練,就會說話,慢慢恢復到正常人,回歸到正常社會。
這個消息實在令人鼓舞。
(繼續(xù)吧——)
中心說,其實,孩子說話很簡單,一會兒就會。這個孩子有點兒偏大,發(fā)音不會太流暢了,會像老外,比如說”叔叔好“,她會像卷著大舌頭,一個字一個字的吐”叔—叔—好“,但正常交流不會受影響。
聾啞女孩勵志故事
上一篇:對話勵志故事
下一篇:早會正能量故事及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