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高三勵志文章2017(2)
短篇高三勵志文章2017
然而,一進入高三,我卻完全找不對感覺,根本進入不了沖刺的狀態(tài),成績起伏波動,名次掉到第七名,甚至學科優(yōu)勢也喪失殆盡,最穩(wěn)定最拿手的科目也頻頻失利。那段時間,我陷入了低谷,開始不斷地否定自己,不斷地猶豫彷徨。
坎坷還遠未結束。去年2月,我不出意料地獲得了自主招生筆試的資格,卻出乎意料地考砸了,以遠遠低于北大分數線的考分,只獲得了一所省內大學的加分以及港大的面試資格,還記得查分的那天,看著屏幕上冷冰冰的數字,我笑著對自己說,沒有關系,我不在乎這個??墒?,我又怎么會不在乎呢?
在這個時候,銘記在心的那句話浮上心頭。調整好心態(tài),我全身心投入學習?;蛟S是因為我的心態(tài)平和不再急躁,或許是因為我在失敗中完善了自己,這之后的省市模擬考試,我的成績迅速上升,很快恢復到了原來的水平。
或許在追夢的路上,每一次跌倒都是讓自己更強大的機會。我們要做的,不是懼怕失敗,而是在失敗中完善自己。
高三這一年,最容易改變的是心態(tài),最難以改變的也是心態(tài)。而心態(tài),恰恰決定了我們能不能發(fā)揮出自己的水平。在失敗中調整心態(tài)比在成功時重要,因此學會面對失敗是人生的必修課。
方法
學習方法,向來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每個人都應找尋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因此我希望分享的是自己在學習中的一些感悟。
首先,嘗試,而后堅持或者放棄。在高一高二,可以嘗試多種學習方法,視效果來決定是否長期實行。在高三,要有自己比較穩(wěn)定并且長期堅持的學習模式,并且讓自己成績穩(wěn)中有升。
其次,敢于調整。在學習的每個階段,都有相對應的不同的學習方法。這個階段用得順心的方法,可能過了段時間,就成了煩擾的根源。正如《誰動了我的奶酪》一書所表現的主題——改變,在學習方法上我們也要敢于改變,敢于調整,不斷取得進步。
社會責任感
有些人,成日只顧著自己的事情,從不抬眼看一看世界;有些人,以天下為己任,時刻有一種歷史使命感。
我們不能成為庸人,也還沒有能力成為偉人。作為學生,我們不能忽視我們的學習任務,不能忽視高考;作為社會中的一個人,我們不能脫離社會,不能沒有一點社會擔當。
即便是在學習任務繁重的高三,我們依然不能忘記做人最基本的社會責任感,依然要培養(yǎng)開闊的眼界和心胸。高三里,在課間課后,我總是與同學們暢論天下大事?;蛟S我們有的只是幼稚淺薄的觀點,或許我們的辯論還不具有完整周詳的邏輯,但在討論之中,我們時時刻刻感到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種責任感促使我們在個人的愿望之外為祖國為人民更加努力地完善自己。追逐夢想會給我們一種勇氣,而社會責任感會給我們另一種更加生生不息的力量。
珍惜
珍惜那些日子、那些人。
高三是一段格外特殊的時光,讓每一個人帶著無法形容的憧憬與畏懼走近,然后帶著無法形容的懷念與不舍走遠;是難以言說的記憶,明明是苦,卻能在苦里釀出難以忘懷的酸酸甜甜來。
活在高三,自然會覺得日子難熬難過,每一天都疲憊不堪。然后站在高三過后的今天,我卻深深感到高三生活有一種別樣的美麗。在那沖刺的365天里,為了一個目標而竭盡全力、奮斗不息,這種緊湊充實、向夢想逼近的感覺,很難再擁有了。
活在高三,最幸福的是和同學們一起拼搏的回憶。那些奮筆疾書的日日夜夜,那些或者歡笑或者悲傷的時刻,都因為彼此扶攜而鍍上一層金邊。
若干年后,我不僅會記得這一路風雨,更會記得風雨中同撐一把傘的同學們。這是最難忘的記憶,這是最珍貴的情誼。
短篇高三勵志文章2017:幸福的高三生活
文/李曉鵬
這是我大二時候寫的一篇東西,我很少寫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但那一次真的是有感而發(fā),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懷念、太多的憂思,層層堆積了兩年,終于被一封遠方的來信所觸動,不能再抑制自己的感情,一揮而就。好久沒有那樣的感動了,從來沒有寫得那樣快、那樣流暢,寫作的目的也不是為了發(fā)表,只在幾個舊時的好友中傳閱,共同分享那些緊張而美好的回憶。幾乎每個人看了之后都會說:“好懷念啊……”
忽然收到高三時一個同學的來信:
“現在開始念所謂的大學,過所謂無憂無慮的大學生活。但仍常常想起高中尤其是高二000級十班,那種亂糟糟的有點緊張又有點無所謂的教室。因為,我的確太懷念我曾經失去的了,就在那所曾經萬般咒詛的學校,居然連一株草,一片樹葉也會讓現在的我感動。”……
高三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
但那時卻并不覺得,租一間十六米的小屋住著,四樓。除了一張大床和大衣柜外,就只剩下一張小書桌和一大堆復習資料了。每次拉上門,放下窗簾,就到題山題海里殺伐嘶喊、天昏地暗。興致好的時候,就推開小窗透一透氣,把臉貼在窗口的根根鐵條上,自嘲似地唱著許美靜的《鐵窗淚》。窗外盡是低低矮矮的平房,如高三的課程一般單調。教學樓就在不遠處張著嘴巴等我。讓人不寒而栗。這時的大學是一個完美的夢。一切自由和神圣都在那可惡的高考背后等我,真希望立刻就羽化為一只小鳥,從這狹小的窗口,一飛而去,找我的夢去。
但高考的天羅地網,既便再小的鳥也休想飛得出去。只好在小籠子里尋找屬于自己的快樂??鞓返膩砼R在每天晚上十二點以后,這時我就放下忍了很多次才終于沒有撕毀的復習資料,把手伸向書叢中的一個偏僻的角落,那里放著整個高三僅有的兩本課外書《余光中散文》和《余秋雨文集》,此時,兩位余先生的命運在等待我的宣判。如果我早已意亂神迷,昏昏欲睡,則找余光中提神不失為一條妙計,他的文章錯嵌中西、英漢并用,有一種高雅的幽默,讀之如水銀瀉地,只覺得妙語橫飛,有趣有趣;至于余秋雨形散文,實在是治療精力過剩的良方,騙你進迷魂陣似的中國文化里去自作多情一番,平空生出幾層“文化積淀”壓得你昏昏沉沉,只好上床睡覺,讀至妙處,往往盤腿坐在床上沉思半晌,形同圓寂;時而又念念有詞,若中邪魔。這種精力集中的感覺絕對是一種享受:冷雨敲窗或蟲聲寂寂之際,萬物皆在黑暗中沉淪,只留下我和我的書,還有一盞孤燈,獨撐著這最后的光明。如同泰坦尼克號完全沉沒時,冰冷的大西洋上最后一朵浪花……
還有更愜意的時候,只是少得近乎奢侈。有一天晚上忽然心血來潮,把那支幾乎被塵封的笛子拿出來,沒有笛膜,只好用透明膠代替。我極為醉心地吹起了那悠揚而有點感懷的《我想是我是海》:“我的心像暖的沙灘,留著步履凌亂……”多么優(yōu)美曲調,我完全沉醉了,相信整個世界也醉了――剛才還是黑沉沉的窗外居然有點點的星光在閃爍――莫非我是在做夢么,難道會是幻覺么?看一下表,已經一點了,可能是太困的緣故,便上床睡了。
第二天上課,發(fā)現暴哥滿眼浮腫,連忙上前詢問:“怎么,暴哥,昨晚沒睡好?”
“她媽的,昨天晚上哪個神經病晚上十二點多還在吹笛子,害得我睡不著覺,只好開燈再看一會兒書。”
……
從此后,我就永遠地和親愛的笛子告別了。
……
這些有趣的時刻真讓我難忘,但真正難以釋懷的還是那些天真可愛的同學們。
我們渴望大學自由的生活,卻又感懷于高三那孤獨的夜晚?;蛟S,這就是人生……
一天,世尊問弟子說:“人生究竟有多長?”
“五十年。”有弟子答道。
世尊搖搖頭:“不對。”
“四十年。”又一個弟子答道。
“不對。”世尊擺了擺手。
“三十年?”“不對,不對。”
“那么人生究竟有多長?”眾弟子困惑了,不禁問道。
世尊微微一笑,回答說:
“人生只在呼吸間。”
人生只在呼吸間,幸福也只在呼吸間。
我們要好好為今天活著,不要老是抱怨今天的辛苦,其實明天可能更辛苦。高三的學習固然辛苦,也應該善于發(fā)現其中的樂趣。就像我在前文中寫的,“快樂的來臨在每天晚上十二點以后”,完成了一天的學習,可以用那么十來分鐘的時間放松放松,幸福就在其中了。
短篇高三勵志文章2017: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這句話有道理嗎?
這是一個老話題了,不過又到了一年的高考季,高考又將短暫的占領各大平臺的頭版,回想起兩年前的自己,真的是萬千感慨。鑒于還沒有人提過這個問題,所以想聽聽知乎的大佬們有哪些見解。
回答:
我知道高考是普通人對抗無可奈何的命運的一次重要機會,但我不希望看到媒體、政府、學者反復強調這個,而絕口不提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
哈佛的學生更多來自富裕家庭,美國學者們在研究這個現象背后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中國的清華北大也有這樣的問題,我希望我們媒體、政府、學者能關心一下。拋開各種加分和推薦,高考是公平的,達到的就上,不到的就下,但是較量不是在高考那一刻開始的,而是從幼兒園開始的。優(yōu)質的幼兒園,優(yōu)質的小學中學學位,家庭教育,這些都“自然”地向富人子女傾斜的。到了高考之時,是在一個公平的比賽規(guī)則下,十幾年教育差距的較量。
對的,這是很自由的競爭,競爭受能力影響,能力受個人財富影響,非常的公平。普通人可以埋怨自己為什么學習不努力一點,為什么不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更多,可以認同這樣的環(huán)境和自由競爭規(guī)則,可以認同高考是一次很重要的機會。但政府、學者、媒體不應該滿足于這樣的公平的,這樣的公平帶來的是不同財富的人在教育上的不平等,最終富人子女占名校學生的比例越來越大,貧寒學子越來越拼不過富人子女。
現在我們的政府、學者、媒體還處在一個在滿足于“高考對貧寒學子是一個重要機會”的層次,這真是人民的不幸。教育和醫(yī)療應盡量降低其受個人財富的影響,我不相信能做到絕對的不受影響,但我愿意看到一次次進步,政府、學者、媒體在探討這些問題,而不是用公平掩蓋不平等。優(yōu)秀的政府會讓公平、平等、自由應達到一個動態(tài)的平衡,而在醫(yī)療和教育這些問題上,應該平等占多一點。
政府是規(guī)則制定者,學者是智庫,媒體是喉舌,當這三樣東西都滿足于一個“高考之下人人平等”的理念,而沒能對整個教育現狀做一個全面的考察,只能說是失職和鼠目寸光。
再強調一次,我覺得普通人和貧寒學子不要過于自暴自棄,不要覺得前面沒機會,高考真的是很重要的機會,雖然你要奮斗很多年,付出數倍的努力,才能和那些人坐在一起喝咖啡,但這真的就是機會。
但是,政府、學者、媒體不能滿足于這一層次而放棄思考,更不要反復向普通人灌輸這個。你們就不覺得丟人嗎?
本來只是說我對這句話的看法,但評論里有很多對教育的討論,我也說一點吧。
我知道沒有絕對平等公平的事情,這是損害自由競爭的,但現在的問題是明顯的平等不足。就像美國總統(tǒng)競選一樣,自由競爭是相對的,為了體現公平平等,競選金額是有限制的。經濟上自由為主,但不妨礙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和制定社會福利。醫(yī)療是以平等為主,但也要適度引入市場的自由競爭。在教育這個問題上,自由競爭是好的,但自由有余而平等公平不足導致的結果是窮人孩子在教育上越來越拼不過富人孩子。
我不知道你們和富二代有什么仇恨,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能看出“仇富”的話,你們對富二代的仇恨太大了……我覺得我在上面說的“富人子女”是很中性的,如果有偏頗的話可以留言我修改過來。至于我提到的,教育要兼顧公平平等并不是要抹殺掉富人子女,就像社會福利和救濟不會太妨礙到富人的財富一樣(當然我覺得在教育這個問題上,平等公平這個點要比社會救濟高)。
關鍵是如何找到那個平衡點,是的,我找不到,我沒有什么實際的建議去解決這個問題,我覺得這些問題還要交給專門的人去做,但不妨礙我說兩句提提意見,所以不要對我吼“You can you come a!”(你行你來啊!)(和菜頭語),我不是需要會踢足球才能評論國足的。
短篇高三勵志文章2017_高三經典勵志文章相關文章:
5.高三勵志短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