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方格論中人際關系
也許大家有聽說過一種理論叫做管理方格論,它具體地描述了人際關系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管理方格論中人際關系,希望對你有幫助。
管理方格論中人際關系的理論概述
管理方格理論(Management Grid Theory)是由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行為科學家羅伯特·布萊克(Robert R·Blake)和簡·莫頓( Jane S·Mouton)在1964年出版的《管理方格》(1978年修訂再版,改名為《新管理方格》)一書中提出的。管理方格圖的提出改變以往各種理論中“非此即彼”式(要么以生產(chǎn)為中心,要么以人為中心)的絕對化觀點,指出在對生產(chǎn)關心和對人關心的兩種領導方式之間,可以進行不同程度的互相結合。
管理方格理論(Management Grid Theory)是研究企業(yè)的領導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理論,這種理論倡導用方格圖表示和研究領導方式。他們認為,在企業(yè)管理的領導工作中往往出現(xiàn)一些極端的方式,或者以生產(chǎn)為中心,或者以人為中心,或者以X理論為依據(jù)而強調靠監(jiān)督,或者以Y理論為依據(jù)而強調相信人。為避免趨于極端,克服以往各種領導方式理論中的“非此即彼”的絕對化觀點,他們指出:在對生產(chǎn)關心的領導方式和對人關心的領導方式之間,可以有使二者在不同程度上互相結合的多種領導方式。為此,他們就企業(yè)中的領導方式問題提出了管理方格法,使用自己設計的一張縱軸和橫軸各9等分的方格圖,縱軸和橫軸分別表示企業(yè)領導者對人和對生產(chǎn)的關心程度。第1格表示關心程度最小,第9格表示關心程度最大。全圖總共8l個小方格,分別表示“對生產(chǎn)的關心”和“對人的關心”這兩個基本因素以不同比例結合的領導方式。
管理方格論中人際關系的主要內容
管理方格圖是一張縱軸和橫軸各9等分的方格圖,縱軸表示企業(yè)領導者對人的關心程度(包含了員工對自尊的維護、基于信任而非基于服從來授予職責、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和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等),橫軸表示企業(yè)領導者對業(yè)績的關心程度(包括政策決議的質量、程序與過程、研究工作的創(chuàng)造性、職能人員的服務質量、工作效率和產(chǎn)量),其中,第1格表示關心程度最小,第9格表示關心程度最大。
管理方格圖中,"1.1"方格表示對人和工作都很少關心,這種領導必然失敗。"9.1"方格表示重點放在工作上,而對人很少關心。領導人員的權力很大,指揮和控制下屬的活動,而下屬只能奉命行事,不能發(fā)揮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1.9"方格表示重點放在滿足職工的需要上,而對指揮監(jiān)督、規(guī)章制度卻重視不夠。"5.5"方格表示領導者對人的關心和對工作的關心保持中間狀態(tài),只求維持一般的工作效率與士氣,不積極促使下屬發(fā)揚創(chuàng)造革新的精神。只有"9.9"方格表示對人和工作都很關心,能使員工和生產(chǎn)兩個方面最理想、最有效地結合起來。這種領導方式要求創(chuàng)造出這樣一種管理狀況:職工能了解組織的目標并關心其結果,從而自我控制,自我指揮,充分發(fā)揮生產(chǎn)積極性,為實現(xiàn)組織的目標而努力工作。
管理方格論中人際關系的重要作用
除了那些基本的定向外,還可以找出一些組合。比如,5.1方格表示準生產(chǎn)中心型管理,比較關心生產(chǎn),不大關心人;1.5方格表示準人中心型管理,比較關心人,不大關心生產(chǎn);9.5 方格表示以生產(chǎn)為中心的準理想型管理,重點抓生產(chǎn),也比較關心人;5.9方格表示以人為中心的準理想型管理,重點在于關心人,也比較關心生產(chǎn)。還有,如果一個管理人員與其部屬關系會有9.l定向和1.9體諒,就是家長作風;當一個管理人員以9.1定向方式追趕生產(chǎn),而在這樣做的時候激起了怨恨和反抗時,又到了1.9定向,這就是大弧度鐘擺;還有平衡方法。雙帽方法、統(tǒng)計的5.5 方法等。
管理方格法問世后便受到了管理學家的高度重視。它啟示我們在實際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要高度重視手中的工作,要布置足夠的工作任務,向下屬提出嚴格的要求,并且要有紀委規(guī)章作保障;另一方面又要十分關心下屬個人,包括關心他們的利益,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和工作環(huán)境,給予適度的物質和精神的鼓勵等。從而,使下級機械及其工作人員在責、權、利等方面高度統(tǒng)一起來,以提高下屬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