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中學生人際交往的情感因素有哪些
中學生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恐懼、自傲、嫉妒、自我中心、多疑等不良情感因素往往會被帶入其中,影響人際交往的效果。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搜集整理的影響中學生人際交往的情感因素文章內容。
影響中學生人際交往的情感因素
一、恐懼心理對人際交往的影響
恐懼心理表現(xiàn)為與人交往時(尤其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會不由自主地感到緊張、害怕,以至于手足無措,語無倫次,嚴重的甚至害怕見人,稱為社交恐懼癥。一些中學生一到人群中就覺得緊張不安,覺得別人在注意自己、挑剔自己,因此不愿意在公共場所露面,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或者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唯恐自己達不到別人的評價標準而被人恥笑,于是便謹小慎微,甚至貶低別人,抬高自己,以消除自身的不安,從而拉大了自己與周圍同學的距離,人際關系變得疏遠。
二、自卑心理對人際關系的影響
自卑心理表現(xiàn)為對自己缺乏一種正確的認識,在交往中缺乏自信,總覺得自己不行,比別人差,覺得不足的地方太多,因而喪失了交往的勇氣和信心。一些中學生特別是高中生,由于所處的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以前是同學眼中的佼佼者,到了另一個環(huán)境卻成了班級里普通的一員,這種在班級里地位的巨大變化使這些同學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了懷疑,由此產(chǎn)生了自卑心理,并將這種自卑心理轉移到人際交往上,導致在與他人的交往中畏畏縮縮,害怕出丑,受挫或遭到他人的拒絕與恥笑。這種心理使得這些學生在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常將社交圈子限制在狹小范圍內,不敢涉足新的交往情境,因此他們的交往水平很難提高,這就降低他們對自己交往能力的評價,變得更加自卑。
三、自傲心理對人際交往的影響
與自卑心理相反,自傲在中學生的人際交往中表現(xiàn)為過高地估計自己,總覺得自己優(yōu)于別人,傲氣輕狂,過于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只關心個人的需要,強調自己的感受而忽視他人。這一類型的學生傲視一切,不能與同學平等地交往,特別是在一些后進生面前如果自我炫耀、輕視他人,常常會使對方感到難堪、窘迫,這種心理及表現(xiàn)往往會成為人際交往的障礙,其他同學也會出于心理防衛(wèi)而有意識地疏遠這一類學生。
四、嫉妒心理對人際交往的影響
嫉妒心表現(xiàn)為對別人的優(yōu)點、長處和取得的成績十分不滿,抱著一種憎恨情緒,甚至采取不道德行為加以攻擊。比如有的同學看到別人總是取得好成績,就產(chǎn)生一種對人憤恨的情緒,所以就想辦法捉弄別人,把別人的書或資料拿走或藏起來,看到別人因勤奮努力而獲得好成績,自己卻又不想努力,反倒譏笑他人是書呆子等。實際上容易嫉妒他人的人一般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較差,經(jīng)不住挫折,容不得甚至反對別人在家庭條件、容貌或成績上超過自己。嫉妒心理及行為只是能暫時平衡自己的心理,這種心理和行為往往會造成嫉妒者的人際關系緊張。一方面,被嫉妒的對象會疏遠嫉妒者,旁觀者也可能由此而失去和諧,變得緊張起來。另一方面,嫉妒他人的人并不是一個勝利者,他們自己也在承受著巨大的心理痛苦,在以后的人際交往中也會不敢與那些條件優(yōu)越或者有很強能力的人交往。
五、自我中心對人際交往的影響
自我中心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嚴重的心理障礙。有的中學生為人處事往往以自己的需要和興趣為中心,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得失,而不考慮他人,完全從自己的角度、從自己的經(jīng)驗去認識和解決問題,不尊重他人的意見,他們一般都固執(zhí),不容易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盲目地堅持自己的意見,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生很少關心其他同學,而且一般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生自尊心都很強,在人際交往中,他們會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而做出一些不顧及他人的感受的行為,別人也會因為對他們的不滿而疏遠他們,這無形中縮小了他們的交往領域,甚至難以找到知心的朋友。
六、多疑心理對人際交往的影響
多疑心理是在人際關系中表現(xiàn)為自我牽連太重,就是總覺得其他什么事情都會與自己有關,對他人的言行過分敏感、多疑。如果別人在一起說話時對自己投來了不經(jīng)意的一瞥,多疑的同學會認為別人在說自己的壞話;如果有人開了極平常的玩笑,他們也會信以為真,懷疑別人早就對自己有意見了,即使是別人相互之間的指責,他們也會把它與自己牽連上關系,認為這是在“指桑罵槐”。一些中學生由于多疑而不相信別人,由此產(chǎn)生顧忌和疑慮,人為地在人際交往中設置了一面屏障,局限了交往面,同時容易挫傷別人的感情,導致人際關系不良。
中學生人際交往中的不良情感因素不僅影響著同學之間的正常交往,還會給他們的學習、生活、身心健康帶來影響,甚至會給他人帶來困擾。比如有些學生學習成績下降,上課時精力難以集中,這些看似學習上的問題,其實有些并不是學習所帶來的,而是人際關系緊張引起的。
我國著名醫(yī)學心理學家丁瓚教授曾指出:人類心理的適應,最主要是對人際關系的適應,人類的心理病態(tài)許多是由于人際關系的失調而來,對于中學生而言,學會調適自己的情緒情感,建立起成熟、健康的交往模式,提高交往水平,將來才可能更為長遠地適應社會、適應未來。
影響中學生人際交往的因素
1.學校環(huán)境對中學生交往的影響
雖然現(xiàn)在我國已經(jīng)在進行新課改,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這為中學生進行健康的人際交往,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現(xiàn)在素質教育的評價機制尚未健全,應試教育的評價機制在學校、社會仍有很大的影響。因而,不少學校在中考、高考的指揮棒下,仍采用應試教育的教學方法,致使中學生的學業(yè)負擔較重,參加各類實踐活動的時間較少,缺少正常人際交往的平臺和機會。并且,一些中學生由于學習成績落后,從而屢屢產(chǎn)生挫折和失敗感,導致部分學生極度自卑,從此封閉自身的內心世界,不愿意與人交往,不能適應學校和社會環(huán)境,有甚至些開始出現(xiàn)不良的行為習慣。
2.家庭因素的影響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huán)境對中學生正常交往能力的形成是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的。一些家長對孩子交往能力不重視,或因為自身的文化素質和修養(yǎng)不夠,往往只是注重孩子的物質生活資料的給予和滿足,而不重視孩子的精神需求,平時很少與孩子進行交流,或者有交流,其交流的方式也比較簡單或粗暴,孩子一犯錯誤就非打即罵,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孩子封閉內心世界,不愿意與家長交流,影響了中學生正常交往能力的形成。還有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逼得比較緊,使孩子處在繁重的課業(yè)中,無時間及機會與人交往。另外,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城鎮(zhèn)中獨生子女增多,在家庭內部也減少了與同齡人交流的機會,這對孩子的交往能力的形成也造成一定的影響。
3.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
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以來,我國的社會人際關系也在悄然地發(fā)生變化,其中一個重要表現(xiàn)就是情感的逐漸淡化。人與人的關系利益化的現(xiàn)象日益增多,原來和睦互助的鄰里關系少了,現(xiàn)在人們一回到家就緊閉鐵門,有些居住在同一層樓的鄰居,居住了幾年都還相互不認識,甚至出現(xiàn)對門的鄰居被盜了,還以為是請了搬家公司來搬家。還有,社會上某些人所信奉的“金錢至上”、“走后門”等不良風氣也影響著中學生的交往觀念,導致一些學生之間的交往也帶上了較強的功利色彩。
4.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帶來的影響
互聯(lián)網(wǎng)的產(chǎn)生及迅速發(fā)展,使得信息的傳播更為快捷方便,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但是互聯(lián)網(wǎng)也具有兩面性,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傳播的一些不良思想也影響著中學生。一些中學生受此影響,人際觀出現(xiàn)了偏差,在錯誤人際觀的指導下,出現(xiàn)一些不良的交往行為。還有一些中學生受網(wǎng)絡游戲的影響,上網(wǎng)成癮,生活在網(wǎng)絡的虛擬世界里,而現(xiàn)實世界里的人際關系的交往受到很大影響,部分中學生沉迷網(wǎng)絡,甚至出現(xiàn)了排斥現(xiàn)實世界的人際交往的情況,極大地影響了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影響中學生人際交往的情感因素有哪些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