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
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是構成高校教師專業(yè)素質的重要內容,也是學校能否夠順利發(fā)揮職能的重要條件。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搜集整理的提升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方法文章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提升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方法
高校教師需要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在生活中,他們要處理好與親人朋友的關系;在工作中,他們需要與學生溝通交流。教師了解人性,能夠幫助他們有效處理人際關系,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此外,認識人性,也是教師進行道德修養(yǎng)的思想前提,幫助他們思考人生,端正態(tài)度,增強道德修養(yǎng)的勇氣。
1.人性的基本解讀。人性可以解釋為,在一定的社會制度和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關于人性的說法,古代先哲有性本善,性本惡之說。現代觀點認為,任何單純強調人性本善或者本惡的觀點,都是不全面客觀的,都是不符合事實真相的。關于人性的來源,大家也有不同看法。人性內源觀,強調發(fā)明本心,寡欲靜心。人性后天論則強調外在環(huán)境和人為的作用。一個人所處的環(huán)境會影響他的品性,這些環(huán)境包括家庭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國際環(huán)境等。
人性包括多個方面的因素。堯谷子的十八型人格理論認為,從空間的結構看,人性的要素包含行為、形體、情感、精神、認知、目的、歷史、未來、多面和多變十個基本層面。另有理論認為,在人性的大范圍內,人性可以分為人的自然屬性與人的社會屬性兩部分。人的自然屬性是指人的祖先剛跨入人類原始社會時就已經具有的各種本能的屬性。人的社會屬性是指人在社會生活的不同關系中必然表現出來的各種性質或屬性。人的自然屬性和人的社會屬性彼此關聯影響,共同組成人性的一個完整結構。
2.認識人性的基本途徑。人性并不是由單一因素構成,它有一定的復雜性。當我們在判斷一個人時,不能單純地根據某一事件進行判斷。要想全面地認識一個人,是非常不容易的。通過對人性的基本了解,當我們做判斷時,不至于太武斷,處理事情也會更加客觀全面。高校教師為了更好地完善自身,提高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需要通過一定的途徑來認識人性。其中兩個很重要的途徑就是內省和慎獨。
高校教師要在內心省察自己的思想、言行有無過失。以師生關系為例,如何認識和處理師生關系是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課題。對于學生而言,和諧的師生關系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創(chuàng)新能力。對于教師而言,它能提高教師的管理效率和教學質量。但是受社會生活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當今的師生關系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師生之間實際交流少,缺乏相互了解,彼此漠不關心;一些功利性現象出現,教師為了私利,向家長索要現金物資,或者動用家長關系優(yōu)惠購物等;師生關系出現對立與沖突,師生之間出現激烈的爭吵、爭論,甚至用暴力攻擊對方軀體等。對于這些不良的師生關系,教師需要進行反思,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不能無故推卸責任。教師要反省自己對待學生的方式是否欠妥,態(tài)度是否和善,行為是否過激等。只有通過深刻的自我剖析,教師才能夠不斷找出問題,開展自我批評和自我思想斗爭。教師有自己的道德準則,座右銘或人生信條。通過內省,教師能夠根據這些準則、信條去改善自身行為,發(fā)揚優(yōu)點,改正缺點。
高校教師的很多活動是單個進行的,能做到慎獨,是教師良好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一個重要體現。對高校教師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它并無捷徑可走,也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在工作中,教師要不斷地凈化思想,規(guī)范行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當教師在處理學生事務時,教師不僅要在學生面前表達出真誠的態(tài)度,深切的關心。在實際處理過程時,不管學生是否在旁,也要一絲不茍,切不可投機取巧,敷衍了事,無故拖延等。無論事務是大是小,教師都要用心對待。不做哪怕是非常微小的不道德的事,防微杜漸,持之以恒,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提升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要點
為人師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教師也不可能在人格上沒有缺陷,然而為人師表,在言行上起碼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 一身正氣。只有有一身正氣,才能走的正,行的端,才能具有正義感。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說:"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所以,身正對于教師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也只有具有正義感的人,才能富于責任心,富于愛心和同情心,這樣的教師才能對他的學生負責,才能愛他的學生,而且學生大都比較激進,在他們的感情世界里,最不能容忍的便是沒有正義感的人。
二、 謙遜豁達。教師要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善于聽去學生的不同意見,不要將自己永遠凌駕于學生之上。否則,師生之間的距離會日漸日遠,甚至矛盾對立,這樣在感情上也就無法溝通,教學脫節(jié),而且只要謙虛大度的教師才能有著教學相長的原則,允許學生提意見,使自己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使自己的人格更為完善。
三、 言行一致。這就是要求老師能夠嚴于律己,嚴必行,行必果。這樣,才能夠贏得同學們的信任,建立自己取得同學們的擁護,使教育工作得以順利開展。還應指出,教師必須對學生言傳身教,不斷提高個人修養(yǎng),在為人出事上真正起到表率作用,積極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職業(yè)情感是個人對待職業(yè)的態(tài)度。作為教師首先要求學生愛崗敬業(yè),立志樂道。沒有愛崗敬業(yè)的精神,就不能專心地干教師應干的工作,長期下去自然是誤人子弟。同時,教師要有職業(yè)自豪感。教師從事的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這是其它職業(yè)無法倫比的。目前,國家將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尊師重教已深入人心。
如何提升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相關文章: